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攻坚克难过程,也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
解决“大城市病”的根本出路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开辟区域优化开发的崭新局面。在不远的将来,京津冀这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区域,将形成良性互动、一体发展、协调发展的全新格局,展示出更为雄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服务全国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解决“大城市病”、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根本出路,是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发展水平和城市品质、更好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抉择,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当前,北京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大城市病”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切,成为我们不能释怀的最大焦虑。究其原因,既有城市发展太快的客观因素,也确有我们认识不到位、解决矛盾的决心不够大的主观问题。比较而言,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都是较强的。但在经济发展问题上,我们的确存在“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有聚集资源求增长的路径依赖,尤其是一想到增速、就业、财政收入等现实问题,就自觉不自觉地对如何发挥首都优势促进北京发展考虑多了一点,而对怎样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首都功能的特定要求考虑少了一些,思想深处确实有求增长的情结和舍不得的纠结。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让我们思想豁然开朗、受到极大教育和鞭策。现在,中央加强顶层设计,作出了全面系统规划,提出了明确目标任务,从国家战略层面动员中央部门、部队单位和兄弟省市共同行动,给予重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北京市将坚定不移地把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等大事,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使命感,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新业绩,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疏解非首都功能要有“嫁女”的心态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
我们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打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场攻坚战。落实城市战略定位,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必须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先导和突破口。
一要坚持“控”与“疏”双管齐下。在“控”方面,要制定更加完善严格的产业限制目录和人口调控目标,坚决守住各类功能禁止和限制底线,严格控制新增人口;在“疏”方面,要遵循疏解规律,把握节奏,加强配合,协调好利益关系,使疏解工作有序有效。
二要坚持市场与政府两手用力。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完善面向市场的服务,对于列入疏解的项目,属地政府都要有“嫁女”的心态,积极为疏解创造便利条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市场的调控和引导,形成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治理体制和机制,使各项工作都能按照城市战略定位的要求来推进。
三要坚持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但不是我们解决城市发展管理问题的全部。在把功能和产业疏解出去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支撑首都功能。围绕解决城市发展“短板”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环境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完善服务配套,提升城市品位,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疏解与提升带来的好处,积极理解、支持、参与,共同做好疏解工作。市属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要在疏解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拿出筹办北京奥运会、服务保障国庆60周年和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的劲头,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不等不靠,主动对接,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向前推进。
落实战略定位要“先布棋盘再落子”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在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课题,指明了北京工作的方向。我们要认真落实城市战略定位,进一步提高北京发展和管理水平。
一是服务保障能力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要深刻认识北京各方面工作具有的代表性、指向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不断增强服务全国政治中心的功能,高水平履行好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确保首都安全稳定,让城市更加宜居,让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要把搞好服务体现在北京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实现北京自身的发展。
二是人口资源环境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始终立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首都可持续发展水平。《规划纲要》中明确了23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
三是城市布局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按照城市战略定位的要求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十三五”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调整等工作,切实做到“先布棋盘再落子”。积极探索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等“多规合一”。北京市要统筹研究,明确各区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以及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的任务和责任。要控制开发强度,提高发展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强化服务管理。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红线划定后,要加快探索建立相应的保障和实施机制,决不能成为一条可以随意触碰的“虚线”。要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论证,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经济发展要更好地服务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实质是深化结构调整和优化空间布局,实现新常态下更高水平的发展。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发挥更大作用。切实抓好在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做强“北京服务”品牌,实现服务业结构与功能的完善、品质与效益的提升,进一步强化城市服务保障能力,使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更加方便,使首都功能得到优化和提升。
五是在协同发展中落实好城市战略定位。协同发展是一部“协奏曲”。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协同意识和服务意识,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主动融入到区域协同发展之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凡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工作,都要主动去做、尽心尽力去做,在协同联动中确保目标实现。当前,要聚焦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升级转移三大重点领域,力争率先取得突破。首都聚集着大量的优质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仅是北京的,更是属于全国的。必须最大限度发挥好这些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服务全国、服务周边的发展,实现区域良性互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缺乏现成经验,必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攻坚克难过程,也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我们要增强必胜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坚决完成好中央的部署要求,努力开创首都北京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全市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更是必须共同完成好的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充满机遇挑战的系统工程和深刻变革,需要全市上下长期不懈的努力。完成好这一重大的历史性任务,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为作者在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的讲话,有删节)
解决“大城市病”的根本出路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开辟区域优化开发的崭新局面。在不远的将来,京津冀这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区域,将形成良性互动、一体发展、协调发展的全新格局,展示出更为雄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服务全国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解决“大城市病”、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根本出路,是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发展水平和城市品质、更好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抉择,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当前,北京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大城市病”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切,成为我们不能释怀的最大焦虑。究其原因,既有城市发展太快的客观因素,也确有我们认识不到位、解决矛盾的决心不够大的主观问题。比较而言,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都是较强的。但在经济发展问题上,我们的确存在“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有聚集资源求增长的路径依赖,尤其是一想到增速、就业、财政收入等现实问题,就自觉不自觉地对如何发挥首都优势促进北京发展考虑多了一点,而对怎样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首都功能的特定要求考虑少了一些,思想深处确实有求增长的情结和舍不得的纠结。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让我们思想豁然开朗、受到极大教育和鞭策。现在,中央加强顶层设计,作出了全面系统规划,提出了明确目标任务,从国家战略层面动员中央部门、部队单位和兄弟省市共同行动,给予重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北京市将坚定不移地把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等大事,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使命感,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新业绩,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疏解非首都功能要有“嫁女”的心态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
我们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打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场攻坚战。落实城市战略定位,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必须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先导和突破口。
一要坚持“控”与“疏”双管齐下。在“控”方面,要制定更加完善严格的产业限制目录和人口调控目标,坚决守住各类功能禁止和限制底线,严格控制新增人口;在“疏”方面,要遵循疏解规律,把握节奏,加强配合,协调好利益关系,使疏解工作有序有效。
二要坚持市场与政府两手用力。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完善面向市场的服务,对于列入疏解的项目,属地政府都要有“嫁女”的心态,积极为疏解创造便利条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市场的调控和引导,形成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治理体制和机制,使各项工作都能按照城市战略定位的要求来推进。
三要坚持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但不是我们解决城市发展管理问题的全部。在把功能和产业疏解出去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支撑首都功能。围绕解决城市发展“短板”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环境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完善服务配套,提升城市品位,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疏解与提升带来的好处,积极理解、支持、参与,共同做好疏解工作。市属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要在疏解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拿出筹办北京奥运会、服务保障国庆60周年和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的劲头,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不等不靠,主动对接,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向前推进。
落实战略定位要“先布棋盘再落子”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在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课题,指明了北京工作的方向。我们要认真落实城市战略定位,进一步提高北京发展和管理水平。
一是服务保障能力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要深刻认识北京各方面工作具有的代表性、指向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不断增强服务全国政治中心的功能,高水平履行好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确保首都安全稳定,让城市更加宜居,让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要把搞好服务体现在北京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实现北京自身的发展。
二是人口资源环境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始终立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首都可持续发展水平。《规划纲要》中明确了23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
三是城市布局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按照城市战略定位的要求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十三五”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调整等工作,切实做到“先布棋盘再落子”。积极探索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等“多规合一”。北京市要统筹研究,明确各区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以及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的任务和责任。要控制开发强度,提高发展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强化服务管理。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红线划定后,要加快探索建立相应的保障和实施机制,决不能成为一条可以随意触碰的“虚线”。要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论证,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
四是经济发展要更好地服务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实质是深化结构调整和优化空间布局,实现新常态下更高水平的发展。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发挥更大作用。切实抓好在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做强“北京服务”品牌,实现服务业结构与功能的完善、品质与效益的提升,进一步强化城市服务保障能力,使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更加方便,使首都功能得到优化和提升。
五是在协同发展中落实好城市战略定位。协同发展是一部“协奏曲”。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协同意识和服务意识,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主动融入到区域协同发展之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凡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工作,都要主动去做、尽心尽力去做,在协同联动中确保目标实现。当前,要聚焦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升级转移三大重点领域,力争率先取得突破。首都聚集着大量的优质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仅是北京的,更是属于全国的。必须最大限度发挥好这些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服务全国、服务周边的发展,实现区域良性互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缺乏现成经验,必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攻坚克难过程,也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我们要增强必胜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坚决完成好中央的部署要求,努力开创首都北京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全市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更是必须共同完成好的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充满机遇挑战的系统工程和深刻变革,需要全市上下长期不懈的努力。完成好这一重大的历史性任务,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为作者在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的讲话,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