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好坏,一直以来都是评价和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凯利三维归因理论构建归因分析模型,对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好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6.7%的大学生学习成效是由个人自身原因导致的,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仅有10%的大学生学习成效是由外部环境造成的,包括教学方式、学习氛围等。
大学生学习成效三维归因一、引言
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好坏一直以来都是评价和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很多研究都倾向于大学生学习成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学的三维归因理论可以被引入大学生学习成效影响研究的情境中。所以,本文以凯利三维归因理论为指导,建立学习成效归因模型,对大学生学习成效进行三维归因分析。
二、模型的构建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凯利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检查三种特殊的信息来进行归因,凯利的归因理论也因此称为三维归因理论。根据三维归因理论,大学生学习成效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特异性信息,学生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学习做出反应。共同性信息:不同的学生个体对学习的反应是否相同。一致性信息:学生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学生从以上三个方面信息的协变中得出结论。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我们就可能做出外部因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内部因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那么可以做出情境因素的归因。
在学生学习情境下,特异性信息表现为学生对学习成绩和其他考核指标(包括宿舍文明、体育课程与竞赛、班团活动、社会实践、两课及政治学习)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学习成绩做出反应。本文将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与其他考核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若两者变动方向一致,就说明特异性低,否则说明特异性高。共同性信息表现为其他学生对学习成绩是否也会做出相同或相似的反应。应把学生的学习成绩置身于整个学院中,即当学风对整个学校造成不佳影响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校学生的平均成绩变化是否一致。若两者变化方向一致,就认为共同性高,否则认为共同性低。一致性信息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整个大学期间是否保持一致。若在不同年份期间,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好的成绩,则认为一致性高,否则认为一致性差。
凯利三维归因模型的三种信息进行组合可以得到8种组合,但是常用的只有三种,即归因于内部的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于外部的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以及归于情境的高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
三、模型的应用
1.样本选取
本文以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学生为样本,以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其他考核指标作为分析依据。本文采用分层抽样法,将学生样本分成三层进行,第一层是学习优秀者(获得一等奖的学生);第二层是学习中等者(获得三等奖的学生),第三层是学习困难者(挂科超过两门的学生),每层随机抽取16人。
2.识别结果
通过对上述归因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样本学生信息的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高低情况。48名学生中有12名同学的学习成绩与其他考核指标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即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而其他考核指标有所降低,或者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降低而其他考核指标有所提高,我们可以认为特异性高,应将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归因于外部因素,或者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是由当时情境决定的。其余36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归因于学生自身。3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趋势与学院学生整体变化趋势保持高度一致性,具有共同性,所以应将这3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归因于外部因素,剩余18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归因于内部因素。17名学生前后两年学习成绩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说明在学院学生平均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下,仍然有17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趋势与学院整体情况具有高度共同性,所以应将这17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趋势归因于外部因素,剩余3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归因于内部因素。利用凯利三维归因理论进行分析,将三个因素综合考虑,统计出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低的学生,仅为外部因素的有3名,仅为内部因素的有23名。
四、结论
凯利三维归因模型对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归因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效都是由于学生自身因素导致的。学生自身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个体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动力。研究者一般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内部因素。学习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为获得奖励而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在推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作用。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学习策略是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学习心态、学习的调控技能等静态要素的选择、运用和调控的动态过程,因此,学习策略也属于影响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内部因素。
而外部因素包括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氛围。教学方式是指教师为了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诸要素(人员、时间、空间)在教学过程中的组合方式和工作形态,包括教学活动的规模、师生活动形式、教学活动时间和教学活动场所。学习氛围也可以称之为学习环境,是指校园的自然环境、教室内学习环境、人际环境以及舆论环境的总和,它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特别是作为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专门育人的学习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气质的形成。因此,教学方式、学习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外部因素。
参考文献:
[1]权小娟,朱晓文.大学生学习成绩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6,(05):45-51.
[2]李振玉,郝保文.論三维归因理论的教育学意义[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5,(04):42-44.
大学生学习成效三维归因一、引言
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好坏一直以来都是评价和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很多研究都倾向于大学生学习成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学的三维归因理论可以被引入大学生学习成效影响研究的情境中。所以,本文以凯利三维归因理论为指导,建立学习成效归因模型,对大学生学习成效进行三维归因分析。
二、模型的构建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凯利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检查三种特殊的信息来进行归因,凯利的归因理论也因此称为三维归因理论。根据三维归因理论,大学生学习成效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特异性信息,学生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学习做出反应。共同性信息:不同的学生个体对学习的反应是否相同。一致性信息:学生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学生从以上三个方面信息的协变中得出结论。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我们就可能做出外部因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内部因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那么可以做出情境因素的归因。
在学生学习情境下,特异性信息表现为学生对学习成绩和其他考核指标(包括宿舍文明、体育课程与竞赛、班团活动、社会实践、两课及政治学习)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学习成绩做出反应。本文将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与其他考核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若两者变动方向一致,就说明特异性低,否则说明特异性高。共同性信息表现为其他学生对学习成绩是否也会做出相同或相似的反应。应把学生的学习成绩置身于整个学院中,即当学风对整个学校造成不佳影响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校学生的平均成绩变化是否一致。若两者变化方向一致,就认为共同性高,否则认为共同性低。一致性信息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整个大学期间是否保持一致。若在不同年份期间,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好的成绩,则认为一致性高,否则认为一致性差。
凯利三维归因模型的三种信息进行组合可以得到8种组合,但是常用的只有三种,即归因于内部的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于外部的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以及归于情境的高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
三、模型的应用
1.样本选取
本文以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学生为样本,以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其他考核指标作为分析依据。本文采用分层抽样法,将学生样本分成三层进行,第一层是学习优秀者(获得一等奖的学生);第二层是学习中等者(获得三等奖的学生),第三层是学习困难者(挂科超过两门的学生),每层随机抽取16人。
2.识别结果
通过对上述归因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样本学生信息的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高低情况。48名学生中有12名同学的学习成绩与其他考核指标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即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而其他考核指标有所降低,或者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降低而其他考核指标有所提高,我们可以认为特异性高,应将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归因于外部因素,或者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是由当时情境决定的。其余36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归因于学生自身。3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趋势与学院学生整体变化趋势保持高度一致性,具有共同性,所以应将这3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归因于外部因素,剩余18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归因于内部因素。17名学生前后两年学习成绩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说明在学院学生平均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下,仍然有17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趋势与学院整体情况具有高度共同性,所以应将这17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趋势归因于外部因素,剩余3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归因于内部因素。利用凯利三维归因理论进行分析,将三个因素综合考虑,统计出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低的学生,仅为外部因素的有3名,仅为内部因素的有23名。
四、结论
凯利三维归因模型对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归因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效都是由于学生自身因素导致的。学生自身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个体朝着一定的学习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动力。研究者一般认为,学习动机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内部因素。学习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为获得奖励而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在推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作用。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学习策略是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学习心态、学习的调控技能等静态要素的选择、运用和调控的动态过程,因此,学习策略也属于影响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内部因素。
而外部因素包括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氛围。教学方式是指教师为了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诸要素(人员、时间、空间)在教学过程中的组合方式和工作形态,包括教学活动的规模、师生活动形式、教学活动时间和教学活动场所。学习氛围也可以称之为学习环境,是指校园的自然环境、教室内学习环境、人际环境以及舆论环境的总和,它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特别是作为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专门育人的学习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气质的形成。因此,教学方式、学习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外部因素。
参考文献:
[1]权小娟,朱晓文.大学生学习成绩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6,(05):45-51.
[2]李振玉,郝保文.論三维归因理论的教育学意义[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5,(0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