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也许正在被“朋友圈”删除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oab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然在网络上看到余文乐对于手机的评价。他说他几乎不用手机,因为只要手机一响,就是工作。平时就工作忙碌,和家人聚少离多,只有在没有手机打扰的情况下,才能偶尔享受一下生活,所以他在生活中几乎不用手机,也不上网。
  在他们的年代,大家坐在一桌吃饭,完全是漫无边际侃侃而谈,把牛吹到天上都不过瘾。而今天,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各自低头对着自己的手机,可以一整晚不说话。
  没错,朋友圈正在用它独有的方式默默剥夺着大家的真实生活。
  仿佛朋友圈里的朋友,才是身边真实存在的朋友。朋友圈里的想念才是最深情的思念。而在微信里好久不见终于见到的朋友,叙起旧来也就三言两语,免不了被朋友圈的小红点打断,忍不住拿起手机,繼续诉说下一段想念。
  而坐在对面的那个人似乎也忙,一手举着刀叉,一边沉浸在自己手机里那段极其重要的对话中。
  地铁、等红灯、排队、甚至和家人吃饭、跟朋友聚餐,一整天下来,我们已经离不了手机了。而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显然全没记住。
  我们都沉浸在朋友圈这个虚幻的世界当中,某个新闻、某段视频。当时大笑觉得无比有趣,在手机里活完一整天后,抬头看看周围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再仔细回想,谁还记得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自己又有没有真正去生活?
  不否认朋友圈丰富了我们的视野,但同时也变相减少了人们的寿命。
  几年前,我看过一则新闻报道,今天想起来仍觉毛骨悚然。
  地铁里,一名持枪歹徒枪击致人死亡。在场的几十名乘客,却几乎没有人知道这样的惨剧是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回放监控录像,警察震惊地看到,从凶手上地铁到真正开枪的过程中,曾有四次掏出手枪瞄准乘客的头。而地铁上所有乘客都低头看着手机,竟没有一位乘客注意到他的举动,以致于酿成最后的惨剧。
  事件轰动一时,没有人能想到,自己像往常一样出门坐了个地铁,却丢掉了性命。无数人开始反省自己是否过度依赖手机,也尽可能地不在公共场合使用手机。



  而今天的我们,在得益于网络的快捷的同时,是否也反省过自己是否已经产生了手机依赖症?如果你觉得这件事在你身边发生的概率太小,那么你有没有发现你有时刻刷朋友圈的习惯?
  有调查显示,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刷新。无论有没有朋友圈的更新,无论有没有想表达的心情。
  刷新朋友圈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已经潜移默化,深入骨髓,渐渐成为我们行为举止中连自己都无法意识到的难以改掉的习惯了。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刷新朋友圈的动作中,很难发现这个细微的动作其实在无限地消耗着我们的精力,浪费有限的时间。
  不得不承认,朋友圈慢慢删除着你的生活,甚至不可抗拒地删除着你的生命。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慢慢退出你的朋友圈。尤其是那些有着更加清晰的人生目标,并为之按部就班努力着的人,正在退出,甚至已经退出了朋友圈。
  他们会选择信息比较集中的网站、专业领域强的区域来获取信息。他们没有时间,更不会在朋友圈中这个鱼目混杂的大锅菜中消耗大量时间,攫取少量的有效信息。这样的性价比,还是极易计算得出的。
  人生规划越明确的人,朋友圈就发得越少。
  当然,普通人的生活没有那么高大上,没必要非得做到跟朋友圈一刀两断。我们始终需要一个渠道来沟通感情,记录生活点滴,分享趣闻,甚至宣泄情绪。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界限,一旦过界,物极必反,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过度依赖朋友圈,难免变得焦虑、空虚。当朋友圈的小红点不再亮起的时候,又丧失在现实生活享受真实人生的我们,肯定会感到局促、不适。
  我们要学会适度使用朋友圈,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工作的情况下,让朋友圈起到怡情、放松的效果,生活才会更添乐趣,工作才会事半功倍。别让朋友圈反过来操纵了你的生活,那才叫得不偿失。
  也许,终有一天,朋友圈也会被其他事物所取代,但它仍然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我们要做的,不是遗忘,更不是放纵朋友圈慢慢删除我们的生活。而是在朋友圈,记录下我们丰富多彩的整个人生。
其他文献
对于母亲来说,她总是闲不下来,要么在家里东扫扫西弄弄,要么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总之除了烈日旺盛之时和漫天雨帘之际,她总是要找些事情来做。可不,由于长年累月的劳作,她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这才使得她终于能卸下身边的一些活儿了来,当然我也不是在感谢这个小毛病,更不是在幸灾乐祸,只是希望母亲能够休息得多些,毕竟忙碌了大半辈子,是时候享受一下繁忙之外的一片清闲了。  近日,母亲爱上了唠叨,只要一张口,定会说
期刊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出版《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从此东方的秘境香格里拉如同一块闪闪发光的磁石,吸引了无数人。当人们试图在真实的世界里寻找这个虚构的幸福王国时,他们发现了这本书的灵感来源——美籍奥地利探险家、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在上世纪20年代对云南和四川进行了多次考察,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照片。  几十年之后,洛克考察线路上的现代人开始将文字中的香格里拉与身边壮
期刊
英国国会下议院表示,伦敦著名景点大本钟(Big Ben)将进行翻修,因此在未来4年的大多数时间中将静音,8月21日中午开始停止敲钟报时。  大本钟钟楼高95米,钟直径7米,重约13.5吨(相当于10辆小客车),每15分钟响一次,敲钟报时已有157年之久,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  在维修期间将暂停敲钟,但新年等重要节日还是可以听到钟响。大本钟管理负责人杰格斯(Steve Jaggs)表示,“为了使时钟
期刊
委内瑞拉5口之家目前每月需106万玻利瓦尔支付基本生活需求,是去年的5倍多。由于食品危机全面爆发,为了从经济泥沼中杀出一条血路来,不少家庭都寄希望于他们的传统产业——石油,啊不,选美上。  据统计,委内瑞拉人会将自己1/5的可支配收入用于购买美容美形产品,尽管60%的人生活在赤贫线以下。  选美在委内瑞拉类似于全民体育竞技,全国人口不足3000万,却在近60项国际选美大赛中频频崭露头角。在委内瑞拉
期刊
上一期开卷的“话题”中,我们选择了《旅行的意义》。审稿过程中,我不禁羡慕起拥有漫长暑假的学生们,而我被冗杂的工作束缚于办公桌前。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囿于经济的不自立,似乎并未有留下烙印的真正旅行。何况那时的自己也并不真正理解旅行的精神与意义。人生就是这样,“未曾想”与“不能为”这一对矛盾始终存在,让人在东流水的时光中唏嘘不已。  而在这一期的“情感实验课”中,“相亲”这一古老的行为被摆上了桌面,恰
期刊
红梅公园的一个角落里有座猫窝,位置在公园的西北角的一个小出口上。我散步习惯从这个口子出来,人少,有一座亭子和一座桥,幽静幽静的。  路过猫窝的时候我总是下意识地放慢和放轻步子,不想惊动趴着的,眯着眼的那些猫。若是一不小心踩到一根枯树枝或者一片枯叶突然发出“咔嚓”一声,必定惊扰他们做到一半的美梦,害得他们不得不换个地方继续打盹儿做梦,心中十分过意不去,忍不住要往草堆里瞅几眼看他们又重新睡稳没有。  
期刊
何梦琪:  “我的工作就是用视觉实现导演的野心。”  这两年,中国的戏剧界有一股生猛的新鲜血液,他们是在海外接受过戏剧教育或有过剧场、演出从业经历的年轻人,他们创作、引进的作品,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甚至欲罢不能的感觉。  试举其中几人:NT Live的大中华地区引进者李琮洲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戏剧管理与制作;上海当代戏剧节(ACT)节目总监黄佳代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戏剧及表演研究专业,除了ACT以
期刊
著名时间管理专家 Laura Vanderkam 告诉我们:其实,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找时间,那样的时间总会有的。  Laura有一个时间日记项目,观察最忙碌的女士生命中的1001天。她们工作繁忙,要兼顾家庭和工作,还有各种社会事务去处理。她让这些女士记录了自己一周的行程,计算了她们的时间分配,还采访她们的时间策略。  其中一位女士一个周三晚上回家发现热水器坏了,地下室也被水淹了。这很令人沮丧,她立
期刊
“我真是瞎了眼!”L愁眉紧锁,幽怨叹息。  “他是个坏脾气的家伙,我只说了他几句就暴跳如雷。我不理他,他也不示弱!  现在我们已持续冷战了几个月。这些年来,他没做过一件让我满意的事!真想离婚算了,再找一个,肯定比他强百倍……”  看着她憔悴而愤懑的脸,我不忍再刺激她脆弱的神经,只能以共情、理解来抚慰她的情绪,然而一句话却如鲠在喉。  这句话是:你和谁结婚结果都一样。即使世上真有完美伴侣,与你生活一
期刊
我和朋友们谈起发朋友圈这个话题,闺蜜冷不丁冒出了一句:“逃离朋友圈,只是因为我不再沉迷那种看似有许多朋友的错觉。”朋友们纷纷赞同,我则想起了身边一个“逃离朋友圈”的真实故事。  2015年10月6日,传传突然发了一条朋友圈:“真的再也不用朋友圈了,这个地方令我太恶心”。  当时我正在上班,顺手点了个赞表示“已阅”,成功把这条朋友圈的点赞头像拓展到了第三行。我没有在空无一人的评论区留言,不过打算午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