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期爆发的金融危机,引起了多方的关注。本文试图从美国实体经济的问题出发,探讨了隐藏在“次贷危机”后面的、引起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根源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变化,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倒闭、美林集团被美国银行收购、AIG美国国际集团陷入困境。2008年10月,美国联合世界五大央行采取降息政策并制定了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试图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和信心,但仍然避免不了这场世纪性的金融危机。根据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繁荣——衰退——复苏——繁荣”表明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并不应该恐惧和惊慌,而是该反思引发这次世纪性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减少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缩短经济衰退的时间。
对这次金融危机最普遍的解释莫过于次贷问题,然而次贷亏损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超过万亿,为什么次贷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还演化成全球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呢?笔者认为次贷危机只是本轮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而不是其根源。从美国目前的次贷危机看,表象是房地产业泡沫破裂而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是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长期失衡,加上金融创新的推波助澜,最终以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其实质是资产价格泡沫破裂释放到金融领域的严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根源
1、实体经济的“双逆差”和大量举债
美国金融危机源于实体经济,并作用于实体经济,因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其向世界传导的渠道是: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信贷收缩笼罩市场,企业融资成本攀升,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大幅度下滑带来了强烈的逆向财富效应和羊群效应,抑制了居民消费。“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导致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最终冲击实体经济”。即最终金融危机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导致实体经济的下滑。又由于金融产品的杠杆效应,使美国金融市场的规模放大数十倍于实体经济总量,所以本次源于房地产市场下跌的金融危机,将“前所未有”地冲击实体经济,它的严重程度至今难以估量。相比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巴西的金融风暴,此轮的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和影响深度远远超过历次新兴市场的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冲击世界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失衡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出现之前就已初显端倪,并扩散至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宏观领域。其根本原因是美国赤字增长和全球贸易不平衡。对比世界主要国家,由图1我们可看到,美国从1995-2007年在贸易项目上都呈现逆差。美国贸易赤字延续,导致无限制向外借款,成为世界最大的负债国。美国之所以可以长期保持双赤字,一方面是借助“美元霸权”的国际货币制度,并依赖它来支撑本国的经济增长;另一面是其他国家则依赖美国的贸易赤字来支撑本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在这一格局下,世界各国通过贸易顺差获取以美元定值的收入,同时,通过以持有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定值)的形式,将这些美元收入输送回美国,购买那里的各类证券或房地产,美国居民因而获得收入进行消费和投资从而拉动了GDP的增长。如上所述循环往复,美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全球经济的总需求越来越低迷,而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却越来越大。
2、扩张性货币政策,使投资过热
引发本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说是美联储在“911”之后,为了防止经济下滑,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大幅降息刺激经济。利率水平的急剧下降,激起了房地产投机狂热,过度信贷刺激了消费者超前消费。美国过度依赖消费的增长模式意味着债务的疯狂增长,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盛行,一旦经济中出现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必会引燃次债危机。事实果然如此,为了治理通货膨胀,美国政府又开始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的上升,使得次贷借款人的成本上升,导致危机被触发。大量的资本流入是资产价格泡沫的外部原因,但美国过度依赖家庭消费的经济模式是根本原因。在本次危机中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工具,即衍生品的大量创设,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祸起次级抵押贷款
2006年,美国住房私有率高达68.9%,拉美移民的自有率达到49.5%,美籍非洲人的住房自有率48.2%。这些比率分别都比10年前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次贷是一种高风险资产,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形成要经过多个环节,银行的信贷审查是第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当政府开始鼓吹“给低收入者提供住房机会”时,作为独立经营的商业性金融机构——银行机构、抵押贷款公司、储贷协会便开始放松信贷条件。此时,银行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关注贷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即收入来源和稳定状况,而是更多地关注第二还款来源即房屋价格是否上涨,以便在贷款不能归还时出售还贷。当房地产市场保持价升量增的态势时,第二还款来源固然可以保障,但若出现相反情况,全部风险便暴露无疑,同时这些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抵御手段。第二道防线高度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虽然房地产市场从长期趋势来说是上升的,但在上升的总趋势中总是存在着涨跌的周期性,这些周期性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如图2所示,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指数呈现出周期性波动,从2005年后呈现加速下降趋势。房价的下跌使得次级抵押贷款出现违约,次贷债券的价值迅速下降,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也成为了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对证券化产品不甚熟悉,面对这种情况更是恐慌性地抛售手中的债券,银行随即被卷入了危机的漩涡中,以此触发恶性循环。
三、金融衍生品的推波助澜
金融创新带来的衍生产品使得大量机构卷入:抵押贷款公司,信用评级机构、保险担保机构和投资银行等广大的市场参与者。有很多的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还有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
1、“杠杆化”交易放大风险
为了赚取暴利,美国的金融机构采用了杠杆化操作,在金融运行中,至少有4种制度安排可以产生杠杆作用:部分准备制、保证金交易、保险、借款等。杠杆化是客观存在,不可能被消灭,但是,其作用在金融领域被滥用,便会酿成金融危机。美国此次金融市场中的杠杆化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1)由原生金融产品生成场内衍生品过程中的杠杆在场内市场、即交易所市场,以这次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AIG被美国政府接管为例,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对冲基金通过卖空交易来打压其股票。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规定,卖空交易方需提供相当于卖空交易额50%的保证金,这就意味着对冲基金可以用1元现金卖空2元股票,其杠杆率达到了2倍。如果进一步考虑对冲基金还可能从其他机构借钱的话,这种杠 杆率会上升数倍。通常认为,对冲基金的杠杆率至少在10倍左右。
(2)由原生品和场内衍生品转化为场外衍生品过程中的杠杆,由于缺乏监管、信息不透明,场外市场交易的杠杆情况较难知晓,但可以肯定大于场内交易。据BIS的统计,以名义额计算,场外衍生品交易的规模是场内的7倍左右。事实上,多数衍生品的交易额与实物交易额相差的倍数都远超过此数。场外交易的衍生品杠杆的原理与场内一样,但目前没有统一标准。
(3)银行业将原生品(贷款)剥离出资产负债表之后形成的杠杆。这种杠杆最典型的就是资产证券化。虽然那种真实交易的证券化(如MBS)是一对一的转让资产(过手),这个过程中没有杠杆放大的效应。但是,由于可以将原有的贷款顺利地卖掉,在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和存款一定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这种新增贷款乃至流动性进一步放大了整个社会的杠杆率。对于那些虚拟的证券化(如合成CDO),其交易过程就类似于场外衍生品了。因为其中没有资产的真实出售,大家只是在“赌”债务人是否违约,这里的杠杆率就很高了。
2、CDS信用违约掉期
由于杠杆操作的高风险,按照规定,不允许银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就是保险信贷违约掉期(cDs),它是交易双方的一种信用衍生品或协议,一方定期付款给另一方,并在第三方违约的情况下取得付款的承诺。具体来说,甲方获得信贷保护,即一种保险,是所谓的“买方”;乙方提供信贷保护,是所谓的“卖方”;丙方,可能会破产或者违约,称为“信用连接机构”(refer-ence entity)。甲方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乙方保险机构,让此类机构给它的贷款做违约保险,并每年付可观的保险费。信贷违约掉期类似一种保单,债务所有者可以使用它对冲或保险另一债务违约情况。但由于没有实际持有资产的要求,信贷违约掉期也可用作投机。简易交易流程如图4所示。
四、金融危机的反思
此轮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同于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它祸起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危机,随着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推波助澜,蔓延至全世界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本轮金融危机在传导机制上的复杂性及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和严重性。长期以来,我国在规划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方向时,或多或少地都以美国作为效仿对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金融界的理论受到严重挑战。曾经被奉为金科玉律的金融理论体系,瞬间遭受到了质疑。的确,美国的事态还在展开过程之中,现在还不是做结论的时候。但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已经初显端倪。在规划未来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时,必须记取这些经验和教训。
1、金融改革与创新应当服务于实体经济
无论何时何地,金融的发展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这都是基本原则。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的这一原则常常被忽视,花样翻新的CDO、CDS、结构化、理财产品等等,很多都缺少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创新广泛渗透到商品市场中,金融的投资和投机行为产生了无序扰动市场价格、干扰实体经济正常运行的负作用。当今,在石油等大宗资源类和农产品的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者,即真正的生产者和真正的需求者,还不到20%;余下的80%都是金融投资者,对冲基金、投资银行、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发挥主导作用。它们在满足流动性的同时,也隐藏了投机风险的隐患。在我国也有金融与实体经济“疏远化”的倾向。历史上,我们曾发生过3.27国债期货事件。近年来的NDF市场等等,都值得重新反思。在今后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应牢牢记住为企业、居民和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
2、市场运行规则受到质疑
信用评级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功能受到严重质疑。评级公司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在危机前是掩盖问题,放大收益,在危机后则是夸大问题,放大损失。综合结果是加剧了危机波动。而且“现代会计制度”也受到质疑和挑战,以资本市场为前提、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制度的最大问题,就是它在市场繁荣时期将放大所有投资银行及市场参与者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过度夸大繁荣;在市场衰退时期,它会显著收缩所有投资银行和市场参与者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人为加剧衰退。亚洲金融危机时,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这是一个会加剧危机波动的制度。
3、投资银行回归传统商业银行
从业务模式看,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就是发现有增长潜力的企业,帮助它们上市、发债,协调改制上市过程中的过桥融资.同时兼顾财务顾问,如今。投资银行已经从简单的中介,发展成为几乎集所有金融业务于一身的当事人;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它们不断通过金融创新来创造和发现新的业务。这个变化很具关键性,因为,这使得本来只是作为市场中介,在一定意义上“中立”于市场利益的投资银行,现在已经变成了与市场动向紧密相关,必须向市场波动来寻找自身利益的利害相关者。近年来,投资银行倾向于以发现风险并销售风险的方式来管理风险,它们的多数创新都没有消灭风险,亦未提供解决风险的方法和手段,只是将风险扩散到更广的范围之内。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蔓延,充分显现了这一方式的弊端。从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到2008年世纪性的金融危机,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投资银行的皇冠开始落地,而收购这些不可一世的投资银行的,却都是各国的商业银行。不仅如此,硕果仅存的两家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也在进行重组,其重组的方向则是退回到银行控股公司。当然现在要去评论投资银行和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劣,还言之过早,从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只能说,投资银行必须接受暂时告别事实。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根源
2008年9月,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变化,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倒闭、美林集团被美国银行收购、AIG美国国际集团陷入困境。2008年10月,美国联合世界五大央行采取降息政策并制定了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试图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和信心,但仍然避免不了这场世纪性的金融危机。根据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繁荣——衰退——复苏——繁荣”表明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并不应该恐惧和惊慌,而是该反思引发这次世纪性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减少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缩短经济衰退的时间。
对这次金融危机最普遍的解释莫过于次贷问题,然而次贷亏损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超过万亿,为什么次贷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还演化成全球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呢?笔者认为次贷危机只是本轮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而不是其根源。从美国目前的次贷危机看,表象是房地产业泡沫破裂而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是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长期失衡,加上金融创新的推波助澜,最终以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其实质是资产价格泡沫破裂释放到金融领域的严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根源
1、实体经济的“双逆差”和大量举债
美国金融危机源于实体经济,并作用于实体经济,因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其向世界传导的渠道是: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信贷收缩笼罩市场,企业融资成本攀升,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大幅度下滑带来了强烈的逆向财富效应和羊群效应,抑制了居民消费。“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导致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最终冲击实体经济”。即最终金融危机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导致实体经济的下滑。又由于金融产品的杠杆效应,使美国金融市场的规模放大数十倍于实体经济总量,所以本次源于房地产市场下跌的金融危机,将“前所未有”地冲击实体经济,它的严重程度至今难以估量。相比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巴西的金融风暴,此轮的金融危机的波及范围和影响深度远远超过历次新兴市场的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冲击世界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失衡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出现之前就已初显端倪,并扩散至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宏观领域。其根本原因是美国赤字增长和全球贸易不平衡。对比世界主要国家,由图1我们可看到,美国从1995-2007年在贸易项目上都呈现逆差。美国贸易赤字延续,导致无限制向外借款,成为世界最大的负债国。美国之所以可以长期保持双赤字,一方面是借助“美元霸权”的国际货币制度,并依赖它来支撑本国的经济增长;另一面是其他国家则依赖美国的贸易赤字来支撑本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在这一格局下,世界各国通过贸易顺差获取以美元定值的收入,同时,通过以持有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定值)的形式,将这些美元收入输送回美国,购买那里的各类证券或房地产,美国居民因而获得收入进行消费和投资从而拉动了GDP的增长。如上所述循环往复,美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全球经济的总需求越来越低迷,而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却越来越大。
2、扩张性货币政策,使投资过热
引发本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说是美联储在“911”之后,为了防止经济下滑,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大幅降息刺激经济。利率水平的急剧下降,激起了房地产投机狂热,过度信贷刺激了消费者超前消费。美国过度依赖消费的增长模式意味着债务的疯狂增长,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盛行,一旦经济中出现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必会引燃次债危机。事实果然如此,为了治理通货膨胀,美国政府又开始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的上升,使得次贷借款人的成本上升,导致危机被触发。大量的资本流入是资产价格泡沫的外部原因,但美国过度依赖家庭消费的经济模式是根本原因。在本次危机中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工具,即衍生品的大量创设,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祸起次级抵押贷款
2006年,美国住房私有率高达68.9%,拉美移民的自有率达到49.5%,美籍非洲人的住房自有率48.2%。这些比率分别都比10年前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次贷是一种高风险资产,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形成要经过多个环节,银行的信贷审查是第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当政府开始鼓吹“给低收入者提供住房机会”时,作为独立经营的商业性金融机构——银行机构、抵押贷款公司、储贷协会便开始放松信贷条件。此时,银行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关注贷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即收入来源和稳定状况,而是更多地关注第二还款来源即房屋价格是否上涨,以便在贷款不能归还时出售还贷。当房地产市场保持价升量增的态势时,第二还款来源固然可以保障,但若出现相反情况,全部风险便暴露无疑,同时这些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抵御手段。第二道防线高度依赖于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虽然房地产市场从长期趋势来说是上升的,但在上升的总趋势中总是存在着涨跌的周期性,这些周期性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如图2所示,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指数呈现出周期性波动,从2005年后呈现加速下降趋势。房价的下跌使得次级抵押贷款出现违约,次贷债券的价值迅速下降,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也成为了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对证券化产品不甚熟悉,面对这种情况更是恐慌性地抛售手中的债券,银行随即被卷入了危机的漩涡中,以此触发恶性循环。
三、金融衍生品的推波助澜
金融创新带来的衍生产品使得大量机构卷入:抵押贷款公司,信用评级机构、保险担保机构和投资银行等广大的市场参与者。有很多的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还有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
1、“杠杆化”交易放大风险
为了赚取暴利,美国的金融机构采用了杠杆化操作,在金融运行中,至少有4种制度安排可以产生杠杆作用:部分准备制、保证金交易、保险、借款等。杠杆化是客观存在,不可能被消灭,但是,其作用在金融领域被滥用,便会酿成金融危机。美国此次金融市场中的杠杆化问题,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
(1)由原生金融产品生成场内衍生品过程中的杠杆在场内市场、即交易所市场,以这次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AIG被美国政府接管为例,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对冲基金通过卖空交易来打压其股票。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规定,卖空交易方需提供相当于卖空交易额50%的保证金,这就意味着对冲基金可以用1元现金卖空2元股票,其杠杆率达到了2倍。如果进一步考虑对冲基金还可能从其他机构借钱的话,这种杠 杆率会上升数倍。通常认为,对冲基金的杠杆率至少在10倍左右。
(2)由原生品和场内衍生品转化为场外衍生品过程中的杠杆,由于缺乏监管、信息不透明,场外市场交易的杠杆情况较难知晓,但可以肯定大于场内交易。据BIS的统计,以名义额计算,场外衍生品交易的规模是场内的7倍左右。事实上,多数衍生品的交易额与实物交易额相差的倍数都远超过此数。场外交易的衍生品杠杆的原理与场内一样,但目前没有统一标准。
(3)银行业将原生品(贷款)剥离出资产负债表之后形成的杠杆。这种杠杆最典型的就是资产证券化。虽然那种真实交易的证券化(如MBS)是一对一的转让资产(过手),这个过程中没有杠杆放大的效应。但是,由于可以将原有的贷款顺利地卖掉,在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和存款一定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这种新增贷款乃至流动性进一步放大了整个社会的杠杆率。对于那些虚拟的证券化(如合成CDO),其交易过程就类似于场外衍生品了。因为其中没有资产的真实出售,大家只是在“赌”债务人是否违约,这里的杠杆率就很高了。
2、CDS信用违约掉期
由于杠杆操作的高风险,按照规定,不允许银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就是保险信贷违约掉期(cDs),它是交易双方的一种信用衍生品或协议,一方定期付款给另一方,并在第三方违约的情况下取得付款的承诺。具体来说,甲方获得信贷保护,即一种保险,是所谓的“买方”;乙方提供信贷保护,是所谓的“卖方”;丙方,可能会破产或者违约,称为“信用连接机构”(refer-ence entity)。甲方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乙方保险机构,让此类机构给它的贷款做违约保险,并每年付可观的保险费。信贷违约掉期类似一种保单,债务所有者可以使用它对冲或保险另一债务违约情况。但由于没有实际持有资产的要求,信贷违约掉期也可用作投机。简易交易流程如图4所示。
四、金融危机的反思
此轮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同于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它祸起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危机,随着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创新的推波助澜,蔓延至全世界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本轮金融危机在传导机制上的复杂性及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和严重性。长期以来,我国在规划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方向时,或多或少地都以美国作为效仿对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金融界的理论受到严重挑战。曾经被奉为金科玉律的金融理论体系,瞬间遭受到了质疑。的确,美国的事态还在展开过程之中,现在还不是做结论的时候。但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已经初显端倪。在规划未来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时,必须记取这些经验和教训。
1、金融改革与创新应当服务于实体经济
无论何时何地,金融的发展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这都是基本原则。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的这一原则常常被忽视,花样翻新的CDO、CDS、结构化、理财产品等等,很多都缺少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创新广泛渗透到商品市场中,金融的投资和投机行为产生了无序扰动市场价格、干扰实体经济正常运行的负作用。当今,在石油等大宗资源类和农产品的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者,即真正的生产者和真正的需求者,还不到20%;余下的80%都是金融投资者,对冲基金、投资银行、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发挥主导作用。它们在满足流动性的同时,也隐藏了投机风险的隐患。在我国也有金融与实体经济“疏远化”的倾向。历史上,我们曾发生过3.27国债期货事件。近年来的NDF市场等等,都值得重新反思。在今后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应牢牢记住为企业、居民和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
2、市场运行规则受到质疑
信用评级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功能受到严重质疑。评级公司等中介机构的作用,在危机前是掩盖问题,放大收益,在危机后则是夸大问题,放大损失。综合结果是加剧了危机波动。而且“现代会计制度”也受到质疑和挑战,以资本市场为前提、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制度的最大问题,就是它在市场繁荣时期将放大所有投资银行及市场参与者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过度夸大繁荣;在市场衰退时期,它会显著收缩所有投资银行和市场参与者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人为加剧衰退。亚洲金融危机时,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这是一个会加剧危机波动的制度。
3、投资银行回归传统商业银行
从业务模式看,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就是发现有增长潜力的企业,帮助它们上市、发债,协调改制上市过程中的过桥融资.同时兼顾财务顾问,如今。投资银行已经从简单的中介,发展成为几乎集所有金融业务于一身的当事人;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它们不断通过金融创新来创造和发现新的业务。这个变化很具关键性,因为,这使得本来只是作为市场中介,在一定意义上“中立”于市场利益的投资银行,现在已经变成了与市场动向紧密相关,必须向市场波动来寻找自身利益的利害相关者。近年来,投资银行倾向于以发现风险并销售风险的方式来管理风险,它们的多数创新都没有消灭风险,亦未提供解决风险的方法和手段,只是将风险扩散到更广的范围之内。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蔓延,充分显现了这一方式的弊端。从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到2008年世纪性的金融危机,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投资银行的皇冠开始落地,而收购这些不可一世的投资银行的,却都是各国的商业银行。不仅如此,硕果仅存的两家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也在进行重组,其重组的方向则是退回到银行控股公司。当然现在要去评论投资银行和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劣,还言之过早,从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只能说,投资银行必须接受暂时告别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