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信息平台采集到的资源,作分类整合,统一协各调院校所创办特色专业及开设特色课程实现无缝对接,按社会与企业需求培养各类实用人才,既是培训市场发展的目的,也是学生优质就业的方向。
关键词:资源分类;特色专业;优质就业;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Q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6-049-04
1导盲
在《建议开办特色专业与特色课程》——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之一中,实际上是论叙一个需求资源、实现通信息沟、分类整合、积少成多、准备丰盛晚餐所需材料的问题。本文继而讨论的是一个如何将晚餐做得花色多样,口味独特,价廉物美的课题。如果让人回味绵长,就需不断调试新品种花色。吸引回头客及新顾客为目标,其关键就是针对社会需求创办特色专业与开办特色课程。需考虑随之而来的是,特色专业其市场容量不大,亦有行业性与阶段性及区域性,得有效地宏观控制与规划管理。否则,风生水起的特色专业一旦失去特色,不仅会失去就业的优势,同样会失去市场。
2特色专业及特色课程的何规划与管理
2.1院校办学的思路必须主动和提前对接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中小型企业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往往不得不一人多岗多职位,如此一来。既要求专业岗位才干,也要求有其他非优势专业才能,即一专多能适应性极强的技术型人才。说不定有时候去某个岗位打短工。如果能够在某处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适应性,企业主会很高兴地要求员工改行。应当知道,这是机遇与机会,不具备才能与才华、上帝是不可能单独垂青于某人的。抓住了。职业生涯会风生水起。无法抓住将错失良机。所以院校学生有学习和掌握某些特色专业技术、技能的需求,一旦与社会实践对接,不仅会擦出火花,而且会光彩夺目,一路坦途走向辉煌。这是院校的目标与学生的理想,整个过程也许漫长,准备充分可以喜悦大于痛苦,我们应当积极探索。
2.2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特长,包括发现和了解老师的非主流专长。无需以院校的老师文凭与所从事的主要课程为前提。老师们可能有许多业余爱好及业务专长,正常的教学一般是以院校开设的专业为依据。时间长了,个别老师可能会把某些曾经的优势遗忘,有机会把他重新捡起或光大是件美事,即可为院校的特色专业出力,也可创收。还可以展现所长,就地解决师资的问题是第一关键。
2.3师资并非院校自身全部解决。理所当然要解决教材的问题。只要主体主要课程科目有老师就可,缺少部分可以外部寻找合作。当然也可以包括委托企业与合作企业解决。如专利资料的整理与撰写等,可以找主管机构协助完成。当主体课程科目缺师资则不能承担,把机会留给兄弟院校得了,特色专业的特点是特色,无特色就无法开展并成长壮大。
2.4合作中有研究能力的老师还可以发现和解决不少科研课题,提升专业的知名度是老师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重要方式,更是院校成就声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更好地规划和设计特色专业及特色课程,使之趋于完善或完备。
2.5院校应当有远见,发现和组织如何开设特色专业与特色课程。调查附表主要是工业的机械行业实际需要的部分特色专业:新电子技术。工业厂房规划及设备管理,产品规划,项目策划,工业设计,非标设计,工装夹具,生产线设计,其他模具设计,特种工艺,特殊热处理及其他专业。如工业,农牧业;矿冶业,建筑业等方面给院校的定位做补充,恰当地开办一些有师资的专业,做到人尽其才,丰富资源开辟生源,拓宽视野,长盛不衰。应尽可能与院校相关专业形成互补以添色彩。在利于由本院校学生中解决生源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院校就业率的品质与潜力。因此院校的科研处教务处应当配合研究,找出可以支撑和完善院校专业体现的特色专业和被遗忘的某些课程,同时注意利用寒暑假安排老师去培训和进修,顺便可以做科研或调研,或者叫实训也不无不可,储备知识,储备师资是院校提升知名度的战略措施。
2.6特色专业与特色课程可以单独计学分,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开发与应用。发掘学生的潜在优势,并引导学生在优势方面如何发展、是出人才出名人的重要手段,老师与学生都有好恶,但不因此而湮没学生的长处与特长,老师之爱学生应当是父母之爱儿女,全面地特色地开发学生的才能是开辟优势就业的高明之举。
2.7非本校学生也应当可以参加某些特色专业与特色课程,本院校的学生可以在其他院校的而本院校没有的特色专业学习,有利于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和学生对专业与兴趣转移的弥补手段。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且也容易出成果。
2.8培训班人数可以25-80名,人数太少难以有效益与影响。人员太多管理不是方便可靠。特色班可以短期15-20天,也可以是3-6个月,甚至时间更长,短训班结业即可,长训班应当发专业资格证。个别的特色培训可以考虑提高文凭的相应等级。
2.9特色班,特色专业的开展应当先申报,批准后安排生源或就业指导,自然由省级教育机构批准备案注册,结业或毕业的控制与管理,否则会乱套。
2.10特色专业及特色课程,也可以对来自不同的行业、企业、学校、机构的成年学生实行差异化服务,如工业设计专业,机械专业的学生学美术艺术,美术艺术专业的学生学机械工程。产品规划及项目策划文科类人员学专业技术介绍与产品发展方向,技术类人员学专业写作及应用等。
2.11学生有可能完全由成年人组成,尤其是某些岗位性专业培训,特别是部分改行人员的培训。学员其年龄结构复杂,身份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应当对学员的岗位及身份区别对待。尤其要有吸引中年以上的学员学习兴趣的措施与内容,他们在社会上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12生源与师资是能否开办特色专业的基本条件。特色专业与特色班有了师资与教材,也有了生源,那就看怎么个开办法,开班了如何规划专业与规范管理,是教育领导机构必须总体把握与宏观指导的。否则,各搞一套一哄而上抢生源。有无条件先上专业,有无师资先开课程,有无教材先开学,有无场地先打游击,无考核无标准,你办我也办,唯利是图,鼠目寸光的短期行为,将会毁掉一项有前途的事业。因此,从一开始必须先认可社会的需求。在现在某一二个院校办2-3个特色专业试点班,然后总结经验与组织专业的科学设置与配套,合理整合生源与师资,统一规范地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保证此项事业发展壮大,长盛不衰。有很多方面是应该考虑周全的。
2.13如何采集与收集到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信息,如同2.1所叙的各个渠道和环节,必须以教育行政机构为主体搭建一市(或一地)的信息管理平台,只要有用户登录信息应当依据联系方式先行沟通,再上门详细了解。并根据时间与人数。尽快或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并草签培训意向合同。一旦条件成熟。约客户签订正式合同,包括约定教学内容、拟订考 核标准、界定证书等级。按规定确定学生收费标准与方式,并按约定收取委托培养培训相关费用。信息平台可以考虑在上叙的机构上开设专栏,可以自主采集与收集到相关信息。原则上,不让企业失望,不错过机会,尽可能使特色班成周期性稳定开展。
2.14目前,培训与需求的供需关系,没有什么可靠的行政性控制措施,生源的产生与时段性,区域性,行业性,没有任何固定规律。而且中小型企业对学生的需求,即使是同一行业,也会因为产品的定位不同而不尽相同。甚至因为企业主的爱好与经营理念不同、而侧重的方面也相差甚远,但其专业的性质则归宿一个。可以按需求特色选择配套的课程内容。此方面的过程很可能比较的漫长,工作到位不会无果而终。因此信息平台的搭建与预定程序要系统规范可行可靠。即初期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谨慎地开展试点办班。
2.15必须规定特色专业的管理方式。由于特色专业是实行按需培养,没有指标性限制,一时间也不会有可循的上级规定和全面的合理规章,而具体工作偶然性大,暂不宜设立日常机构,但需专职人员。宜挂在科研处或成人培训处,负责组织专业设置与老师的选择及教材与制度的编撰。同时院校应该与领导机构有程式性的固定联系与汇报方式,信息通气方式,制度评价与试行的监管办法。有利于监督与促进专业开设赶得上需求的速度,力争早出成果效益。
2.16一市(地)同样的特色专业只能一所院校开设,应限制某些完全与该院校专业不相干的特色专业的设置,不应当是外行来开设特色专业。但某些院校有部分师资可以与相关院校特色专业匹配。一所院校的特色专业个数不宜超过通用专业的个数,否则本末倒置之嫌。特色专业开设一旦成功,会给院校带来许多利益与效益,一定要尊重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其成绩与日常教学同等对待,注意提高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2.17省市级中心城市可以总体平衡布置,长株潭地区教育资源与企业的发展水平较各地高出一筹,适当时期采取统一规划设置,有些特色专业所开班级、可能会每年一期,也可以2-3年一期,如果3年都没有开班,说明特色专业缺乏特色竞争力,与市场的成熟状况不吻合,也可能是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如此可以在资信平台亮红灯。如果是推介不理想,缺乏吸引力,还是可以调整与更改的。毕竟,市场需求也不是能控制与操纵得了的,市场的需求与大小随机变化,要有耐心和信心等待与迎接。
2.18为了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搞活、搞得有声有色。开班前后应当增加一些联谊活动,适度加强一些生产与市场的实习与实践活动,主动介入企业的某些技术环节,解决一些临时困难,方便学生现场实习实训,检验教学效果。采集企业对教学的建议与意见。调整与改进院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为打造名牌院校,名牌专业,特色专业做积极的探索是有益的。
2.19有的特色专业因行业的特殊性,可能全省只要几个人。甚至某些省份还没有,所以省际合作工作也是有的。但凡特种专业行业不一定非要满20人,5-8个人就可,不妨开特色研究生班。
2.20院校在特色专业开设方面一定要有提前量和预见性,现在我国技术标准很乱,国家准备在未来几年全面更改,主要是改变什么标准的什么问题,未来5-10年,绝大部分更换,许多观点理念不同,教材及教学有大量工作可做。未来时间,关于新标准的学习是一个有吸引力和有效益的事业,院校可以率先准备,领导机构要统一布局,保持科学性与合理性,过多的偏好与失衡,不利于平等竞争和公平竞争。更不利于培训市场的发展壮大。
3院校的合作要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3.1院校合作的目标是双赢,企业需求与院校培训是市场的两个部分,现在既不是买方市场,也不是卖方市场。就目前状况来说,此市场还没有被开发,大部分院校着眼于一单式的一锤子买卖。正如同,家电是市场,可能近似于饱和。而五金小家电也是市场,其高端产品才起步,特色专业只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时调整,相信,蛋糕可以做大,前途不可估量。
3.2与大中型企业合作主要是情感优先原则。好比锦上添花。短线绩优股并不是人人可做的。而与中小型企业合作是情理优先原则。如同雪中送炭,是长线潜力股。因此,与院校合作的方式很多,本文强调的是培训方面及学生就业这个主体。实际上,科研方面不一定是院校成果的转移,也可以是共同研究开发产品,继而是共同创办企业。其远景更加迷人,留待另文论叙。
4中小企业人才需求抽查表(供参考)
关键词:资源分类;特色专业;优质就业;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Q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6-049-04
1导盲
在《建议开办特色专业与特色课程》——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之一中,实际上是论叙一个需求资源、实现通信息沟、分类整合、积少成多、准备丰盛晚餐所需材料的问题。本文继而讨论的是一个如何将晚餐做得花色多样,口味独特,价廉物美的课题。如果让人回味绵长,就需不断调试新品种花色。吸引回头客及新顾客为目标,其关键就是针对社会需求创办特色专业与开办特色课程。需考虑随之而来的是,特色专业其市场容量不大,亦有行业性与阶段性及区域性,得有效地宏观控制与规划管理。否则,风生水起的特色专业一旦失去特色,不仅会失去就业的优势,同样会失去市场。
2特色专业及特色课程的何规划与管理
2.1院校办学的思路必须主动和提前对接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中小型企业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往往不得不一人多岗多职位,如此一来。既要求专业岗位才干,也要求有其他非优势专业才能,即一专多能适应性极强的技术型人才。说不定有时候去某个岗位打短工。如果能够在某处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适应性,企业主会很高兴地要求员工改行。应当知道,这是机遇与机会,不具备才能与才华、上帝是不可能单独垂青于某人的。抓住了。职业生涯会风生水起。无法抓住将错失良机。所以院校学生有学习和掌握某些特色专业技术、技能的需求,一旦与社会实践对接,不仅会擦出火花,而且会光彩夺目,一路坦途走向辉煌。这是院校的目标与学生的理想,整个过程也许漫长,准备充分可以喜悦大于痛苦,我们应当积极探索。
2.2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特长,包括发现和了解老师的非主流专长。无需以院校的老师文凭与所从事的主要课程为前提。老师们可能有许多业余爱好及业务专长,正常的教学一般是以院校开设的专业为依据。时间长了,个别老师可能会把某些曾经的优势遗忘,有机会把他重新捡起或光大是件美事,即可为院校的特色专业出力,也可创收。还可以展现所长,就地解决师资的问题是第一关键。
2.3师资并非院校自身全部解决。理所当然要解决教材的问题。只要主体主要课程科目有老师就可,缺少部分可以外部寻找合作。当然也可以包括委托企业与合作企业解决。如专利资料的整理与撰写等,可以找主管机构协助完成。当主体课程科目缺师资则不能承担,把机会留给兄弟院校得了,特色专业的特点是特色,无特色就无法开展并成长壮大。
2.4合作中有研究能力的老师还可以发现和解决不少科研课题,提升专业的知名度是老师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重要方式,更是院校成就声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更好地规划和设计特色专业及特色课程,使之趋于完善或完备。
2.5院校应当有远见,发现和组织如何开设特色专业与特色课程。调查附表主要是工业的机械行业实际需要的部分特色专业:新电子技术。工业厂房规划及设备管理,产品规划,项目策划,工业设计,非标设计,工装夹具,生产线设计,其他模具设计,特种工艺,特殊热处理及其他专业。如工业,农牧业;矿冶业,建筑业等方面给院校的定位做补充,恰当地开办一些有师资的专业,做到人尽其才,丰富资源开辟生源,拓宽视野,长盛不衰。应尽可能与院校相关专业形成互补以添色彩。在利于由本院校学生中解决生源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院校就业率的品质与潜力。因此院校的科研处教务处应当配合研究,找出可以支撑和完善院校专业体现的特色专业和被遗忘的某些课程,同时注意利用寒暑假安排老师去培训和进修,顺便可以做科研或调研,或者叫实训也不无不可,储备知识,储备师资是院校提升知名度的战略措施。
2.6特色专业与特色课程可以单独计学分,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开发与应用。发掘学生的潜在优势,并引导学生在优势方面如何发展、是出人才出名人的重要手段,老师与学生都有好恶,但不因此而湮没学生的长处与特长,老师之爱学生应当是父母之爱儿女,全面地特色地开发学生的才能是开辟优势就业的高明之举。
2.7非本校学生也应当可以参加某些特色专业与特色课程,本院校的学生可以在其他院校的而本院校没有的特色专业学习,有利于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和学生对专业与兴趣转移的弥补手段。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且也容易出成果。
2.8培训班人数可以25-80名,人数太少难以有效益与影响。人员太多管理不是方便可靠。特色班可以短期15-20天,也可以是3-6个月,甚至时间更长,短训班结业即可,长训班应当发专业资格证。个别的特色培训可以考虑提高文凭的相应等级。
2.9特色班,特色专业的开展应当先申报,批准后安排生源或就业指导,自然由省级教育机构批准备案注册,结业或毕业的控制与管理,否则会乱套。
2.10特色专业及特色课程,也可以对来自不同的行业、企业、学校、机构的成年学生实行差异化服务,如工业设计专业,机械专业的学生学美术艺术,美术艺术专业的学生学机械工程。产品规划及项目策划文科类人员学专业技术介绍与产品发展方向,技术类人员学专业写作及应用等。
2.11学生有可能完全由成年人组成,尤其是某些岗位性专业培训,特别是部分改行人员的培训。学员其年龄结构复杂,身份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应当对学员的岗位及身份区别对待。尤其要有吸引中年以上的学员学习兴趣的措施与内容,他们在社会上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12生源与师资是能否开办特色专业的基本条件。特色专业与特色班有了师资与教材,也有了生源,那就看怎么个开办法,开班了如何规划专业与规范管理,是教育领导机构必须总体把握与宏观指导的。否则,各搞一套一哄而上抢生源。有无条件先上专业,有无师资先开课程,有无教材先开学,有无场地先打游击,无考核无标准,你办我也办,唯利是图,鼠目寸光的短期行为,将会毁掉一项有前途的事业。因此,从一开始必须先认可社会的需求。在现在某一二个院校办2-3个特色专业试点班,然后总结经验与组织专业的科学设置与配套,合理整合生源与师资,统一规范地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保证此项事业发展壮大,长盛不衰。有很多方面是应该考虑周全的。
2.13如何采集与收集到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信息,如同2.1所叙的各个渠道和环节,必须以教育行政机构为主体搭建一市(或一地)的信息管理平台,只要有用户登录信息应当依据联系方式先行沟通,再上门详细了解。并根据时间与人数。尽快或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并草签培训意向合同。一旦条件成熟。约客户签订正式合同,包括约定教学内容、拟订考 核标准、界定证书等级。按规定确定学生收费标准与方式,并按约定收取委托培养培训相关费用。信息平台可以考虑在上叙的机构上开设专栏,可以自主采集与收集到相关信息。原则上,不让企业失望,不错过机会,尽可能使特色班成周期性稳定开展。
2.14目前,培训与需求的供需关系,没有什么可靠的行政性控制措施,生源的产生与时段性,区域性,行业性,没有任何固定规律。而且中小型企业对学生的需求,即使是同一行业,也会因为产品的定位不同而不尽相同。甚至因为企业主的爱好与经营理念不同、而侧重的方面也相差甚远,但其专业的性质则归宿一个。可以按需求特色选择配套的课程内容。此方面的过程很可能比较的漫长,工作到位不会无果而终。因此信息平台的搭建与预定程序要系统规范可行可靠。即初期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谨慎地开展试点办班。
2.15必须规定特色专业的管理方式。由于特色专业是实行按需培养,没有指标性限制,一时间也不会有可循的上级规定和全面的合理规章,而具体工作偶然性大,暂不宜设立日常机构,但需专职人员。宜挂在科研处或成人培训处,负责组织专业设置与老师的选择及教材与制度的编撰。同时院校应该与领导机构有程式性的固定联系与汇报方式,信息通气方式,制度评价与试行的监管办法。有利于监督与促进专业开设赶得上需求的速度,力争早出成果效益。
2.16一市(地)同样的特色专业只能一所院校开设,应限制某些完全与该院校专业不相干的特色专业的设置,不应当是外行来开设特色专业。但某些院校有部分师资可以与相关院校特色专业匹配。一所院校的特色专业个数不宜超过通用专业的个数,否则本末倒置之嫌。特色专业开设一旦成功,会给院校带来许多利益与效益,一定要尊重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其成绩与日常教学同等对待,注意提高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2.17省市级中心城市可以总体平衡布置,长株潭地区教育资源与企业的发展水平较各地高出一筹,适当时期采取统一规划设置,有些特色专业所开班级、可能会每年一期,也可以2-3年一期,如果3年都没有开班,说明特色专业缺乏特色竞争力,与市场的成熟状况不吻合,也可能是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如此可以在资信平台亮红灯。如果是推介不理想,缺乏吸引力,还是可以调整与更改的。毕竟,市场需求也不是能控制与操纵得了的,市场的需求与大小随机变化,要有耐心和信心等待与迎接。
2.18为了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搞活、搞得有声有色。开班前后应当增加一些联谊活动,适度加强一些生产与市场的实习与实践活动,主动介入企业的某些技术环节,解决一些临时困难,方便学生现场实习实训,检验教学效果。采集企业对教学的建议与意见。调整与改进院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为打造名牌院校,名牌专业,特色专业做积极的探索是有益的。
2.19有的特色专业因行业的特殊性,可能全省只要几个人。甚至某些省份还没有,所以省际合作工作也是有的。但凡特种专业行业不一定非要满20人,5-8个人就可,不妨开特色研究生班。
2.20院校在特色专业开设方面一定要有提前量和预见性,现在我国技术标准很乱,国家准备在未来几年全面更改,主要是改变什么标准的什么问题,未来5-10年,绝大部分更换,许多观点理念不同,教材及教学有大量工作可做。未来时间,关于新标准的学习是一个有吸引力和有效益的事业,院校可以率先准备,领导机构要统一布局,保持科学性与合理性,过多的偏好与失衡,不利于平等竞争和公平竞争。更不利于培训市场的发展壮大。
3院校的合作要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3.1院校合作的目标是双赢,企业需求与院校培训是市场的两个部分,现在既不是买方市场,也不是卖方市场。就目前状况来说,此市场还没有被开发,大部分院校着眼于一单式的一锤子买卖。正如同,家电是市场,可能近似于饱和。而五金小家电也是市场,其高端产品才起步,特色专业只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时调整,相信,蛋糕可以做大,前途不可估量。
3.2与大中型企业合作主要是情感优先原则。好比锦上添花。短线绩优股并不是人人可做的。而与中小型企业合作是情理优先原则。如同雪中送炭,是长线潜力股。因此,与院校合作的方式很多,本文强调的是培训方面及学生就业这个主体。实际上,科研方面不一定是院校成果的转移,也可以是共同研究开发产品,继而是共同创办企业。其远景更加迷人,留待另文论叙。
4中小企业人才需求抽查表(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