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增值税转型引起增值税实际税率下降和税负降低,而增值税的税负降低必然导致经济运行发生变化。基于增值税转型所产生的投资效应、财政收入效应和安徽省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值税转型具有投资正效应和财政收入负效应。即增值税转型促进了安徽省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但导致了其财政收入减少。
关键词:增值税;投资;财政收入;消费型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1-0068-03
2004年7月1日起,我国率先在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对八大行业进行增值税转型试点,2007年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了中部六省的26个市,2008年下半年,内蒙古东部5市和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先后被纳入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范围。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削弱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速度,为扩大内需,刺激投资、鼓励机器设备更新改造,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掀起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不仅对企业投资有影响,而且对政府财政收入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安徽省受区位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增值税的转型对其有何效应?还需进一步实证检验。
国内学界对增值税效应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多以理论分析为主。很多学者从理论层面分析增值税转型效应,缺乏实证检验。第二,考察对象单一。要么仅仅分析增值税转型对投资的影响,要么只考察增值税转型的财政收入效应。第三,大多数学者多是实证分析增值税转型在东北试点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利用安徽省经验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
一、理论分析
(一)增值税转型的投资效应
相对于生产型增值税而言,消费型增值税避免了对固定资产的重复课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固定投资的税收负担。假设企业销售量为Q,销售价格为P;企业购进固定资产量为q,固定资产价格为V;增值税名义税率为t,增值税实际税率为at,购进固定资产适用税率则为:
由(1)式可知,消费型增值税实际与购进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小有關,固定投资额越大,实际税负越轻。正是由于消费型增值税使得企业固定投资税负的降低,激励企业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即增值税转型的投资效应传导机制:增值税转型→避免固定资产投资双重课税(企业投资税负↓)→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转型降低了企业增值税税负,激励企业加大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升级,进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对改善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提高社会投资效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增值税转型的财政收入效应
从理论上来看,增值税对财政收入具有双重效应。就短期而言,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额,必然会引起增值税税收收入减少。但增值税转型后会引起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期内利润增加,进而使得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加,从而使得财政收入增加。因为,在购买固定资产的当期,企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有所不同。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较生产型增值税政策下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小。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固定资产由按含税价计原值改为按不含税价计原值,引起固定资产原值变小,计提年折旧额减少。而折旧是企业所得税的税前列支项目,税前列支减少,意味着应税所得额增加,则企业所得税就相应增加。就长期而言,由于增值税具有促进投资、改善投资环境等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进而引起税收的增加,财政收入提高。
二、实证分析
理论上,增值税转型后降低了实际税负,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而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短期内财政收入减少,但长期内财政收入可能会增加。那么,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增值税转型会产生何种效应呢?还需进一步检验。
(一)增值税的投资效应
1. 实证分析设计。样本数据采用安徽省上市公司数据,其数据来源于《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选用2007—2008年安徽的合肥、马鞍山、芜湖、蚌埠、淮南五市上市公司的数据。所涉及的变量指标:VT表示增值税实际税负(增值税实际纳税额/销售收入),QR表示企业资产收益率,i为1年期贷款利率(它影响企业投资成本),LG表示企业发展能力(用净利润增长率衡量),△It-1为上一期的固定资产增长率,S表示企业规模(用资产总额取自然对数衡量)。
2. 实证结果分析。利用有关数据,借助于Eviews6.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法,实证检验增值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其回归结果如下:
y1=-0.017 2+0.216 9VT+0.007 4QR-0.088 1i +0.026 95LG-0.023 3△It-1+0.061 7S
(-1.32) (2.34) (1.56) (-6.12) (0.47) (-15.17) (2.73)
其中,括号中的值为t值(下同)。从(2)式可知,增值税实际税负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增值税转型使得实际税负降低,进而对固定投资具有显著性影响。增值税转型引起的实际税负每降低1个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将增加0.216 9个单位。
(二)增值税的财政收入效应
从理论上来看,增值税转型消除了对固定资产重复课税,导致财政收入减少,但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企业进行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即有利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使得增值税税基扩大,进而会增加财政收入。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如何呢?本文利用安徽省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增值税转型对安徽省财政收入的影响。
1. 实证分析的设计。样本数据为1994—2009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所涉及的变量指标有财政收入(用Y表示)、增值税收入(用x表示)以及衡量增值税转型的虚拟变量(用D表示)。对财政收入取自然对数(即Ln(Y))后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增值税收入取自然对数(即Ln(X))后作为解释变量,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D:增值税已转型的用1表示,增值税未转型用0表示)。采用分布滞后模型考察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Ln(Y)=C(1)+C(2)Ln(X)+C(3)D+
C(4)Ln(X(-1))+C(5)Ln(X(-2))+
C(6)Ln(Y(-1))+C(7)Ln(Y(-2)) (3)
其中,c(1)、c(2)、c(3)、c(4)、c(5)、c(6)、c(7)为待估参数。
2. 实证结果分析。(1)检验变量的平稳性。由于x、y为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在考察变量间趋势关系时必须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其检验结果见表1。(2)协整检验。根据变量时间序列的特征,本文构建分布滞后模型。利用协整检验,避免为回归,其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Ln(y)与Ln(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3)回归分析。借助Eviews6.0软件,利用最小二乘法(OLS),根据(3)式对被解释变量Ln(y)与解释变量Ln(x)进行分布滞后模型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Ln(Y)=-0.204 4+0.299 5Ln(X)-0.114 8D+0.465 3Ln(X(-1))
(-1.00) (4.30) (-4.35) (4.56)
+0.7468Ln(X(-2))+0.8268Ln(Y(-1))-1.0782Ln(Y(-2))
(6.06) (6.30) (-8.86)(4)
由于(4)式常数项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若剔除常数项后,回归结果较好,因而选择对剔除常数项后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LOG(Y)=0.328 5Ln(X)-0.095 2D+0.464 0Ln(X(-1))+
(5.17) (-5.36) (4.55)
0.713 2Ln(X(-2))+0.767 2Ln(Y(-1))-1.027 4Ln(Y(-2))
(6.01) (6.56) (-9.28)(5)
从(5)式可知,模型拟合优度高,回归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增值税转型导致安徽省财政收入显著性变化。D的回归系数为-0.095 2,说明增值税转型,导致了安徽省财政收入减少。增值税收入与财政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财政收入不仅受本期增值税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上期增值税运行状况的影响。
三、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基本结论
1. 增值税转型具有投资正效应。增值税转型使得企业增值税实际税负降低,对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增值税转型后,固定资产进项税可以抵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税负,为固定资产更新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鼓励增加机器设备投资、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带动了安徽省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与发展良性循环。
2. 增值税转型对安徽省财政收入具有负效应。理论上,增值税具有减少与增加财政收入的双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了增值税对财政收入具有短期效应,即增值税转型导致安徽省财政收入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陷入经济萧条时期,直到2009年下半年,经济才逐渐复苏,这影响了增值税转型拉动经济增长的表现,从而增值税转型的财政收入正效应未得到体现。
(二)政策启示
1. 扩大增值税的进项税抵扣范围。适当扩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将厂房、建筑物等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彻底转变,有利于鼓励投资,提高企业设备投资和技术创造的积极性,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形成“经济→财政收入→经济”良性循环。
2. 适当降低税率。通过降低增值税税率,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提高企业投资额,促进经济增长。结构性减税作为一项重要的可行政策选择,为调结构、促平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路径。在当前我国掀起的新一轮结构性减税的大环境下,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是解决当前内需不足和生产供给结构性失衡的有效措施。从长期来看,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财政收入正效应。
参考文献:
[1]杨斌,龙新民.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增值税转型的效应分析[J].税务研究,2005,(8).
[2]饒立新,陈荣秋.中国增值税转型试点一周年情况分析[J].当代财经,2005,(10).
[3]程瑶,陆新葵.增值税转型对经济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9).
[4]段银松.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J].当代经济,2009,(6).
[5]骆阳,肖侠.增值税转型对江苏省沪市上市公司税负影响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10,(5).
[6]朱光宇,牛宝忠,王丽梅.论当前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经济研究,2010,(6).
责任编辑、校对:焦世玲
Effect Evaluation of Value-added Tax Transformation Reform
He Hui1,2
(1.Research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836, China;
2.Department of Financ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Abstract: The change of value-added tax(referred to as VAT)type will lead to decline in the effective tax rate and reduce the tax burden, while the decline of the effective value-added tax rate is bound to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document reviews of the investment effect, finance income effect generat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value-added and the experiences data of Anhui province, the author empirical tests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of VAT type on asse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reven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value-added tax has the positive investment effect and negative financial income effects. The transformation can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fixed capital investment of Anhui province, but caused its financial income decrease.
Key words: value-added tax; investment; financial revenue; consumption type
关键词:增值税;投资;财政收入;消费型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1-0068-03
2004年7月1日起,我国率先在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对八大行业进行增值税转型试点,2007年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了中部六省的26个市,2008年下半年,内蒙古东部5市和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先后被纳入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范围。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削弱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速度,为扩大内需,刺激投资、鼓励机器设备更新改造,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掀起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不仅对企业投资有影响,而且对政府财政收入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安徽省受区位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增值税的转型对其有何效应?还需进一步实证检验。
国内学界对增值税效应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多以理论分析为主。很多学者从理论层面分析增值税转型效应,缺乏实证检验。第二,考察对象单一。要么仅仅分析增值税转型对投资的影响,要么只考察增值税转型的财政收入效应。第三,大多数学者多是实证分析增值税转型在东北试点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利用安徽省经验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
一、理论分析
(一)增值税转型的投资效应
相对于生产型增值税而言,消费型增值税避免了对固定资产的重复课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固定投资的税收负担。假设企业销售量为Q,销售价格为P;企业购进固定资产量为q,固定资产价格为V;增值税名义税率为t,增值税实际税率为at,购进固定资产适用税率则为:
由(1)式可知,消费型增值税实际与购进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小有關,固定投资额越大,实际税负越轻。正是由于消费型增值税使得企业固定投资税负的降低,激励企业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即增值税转型的投资效应传导机制:增值税转型→避免固定资产投资双重课税(企业投资税负↓)→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转型降低了企业增值税税负,激励企业加大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从而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升级,进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对改善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提高社会投资效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增值税转型的财政收入效应
从理论上来看,增值税对财政收入具有双重效应。就短期而言,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允许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额,必然会引起增值税税收收入减少。但增值税转型后会引起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期内利润增加,进而使得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加,从而使得财政收入增加。因为,在购买固定资产的当期,企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有所不同。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较生产型增值税政策下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小。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后,固定资产由按含税价计原值改为按不含税价计原值,引起固定资产原值变小,计提年折旧额减少。而折旧是企业所得税的税前列支项目,税前列支减少,意味着应税所得额增加,则企业所得税就相应增加。就长期而言,由于增值税具有促进投资、改善投资环境等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进而引起税收的增加,财政收入提高。
二、实证分析
理论上,增值税转型后降低了实际税负,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而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短期内财政收入减少,但长期内财政收入可能会增加。那么,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增值税转型会产生何种效应呢?还需进一步检验。
(一)增值税的投资效应
1. 实证分析设计。样本数据采用安徽省上市公司数据,其数据来源于《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选用2007—2008年安徽的合肥、马鞍山、芜湖、蚌埠、淮南五市上市公司的数据。所涉及的变量指标:VT表示增值税实际税负(增值税实际纳税额/销售收入),QR表示企业资产收益率,i为1年期贷款利率(它影响企业投资成本),LG表示企业发展能力(用净利润增长率衡量),△It-1为上一期的固定资产增长率,S表示企业规模(用资产总额取自然对数衡量)。
2. 实证结果分析。利用有关数据,借助于Eviews6.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法,实证检验增值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其回归结果如下:
y1=-0.017 2+0.216 9VT+0.007 4QR-0.088 1i +0.026 95LG-0.023 3△It-1+0.061 7S
(-1.32) (2.34) (1.56) (-6.12) (0.47) (-15.17) (2.73)
其中,括号中的值为t值(下同)。从(2)式可知,增值税实际税负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增值税转型使得实际税负降低,进而对固定投资具有显著性影响。增值税转型引起的实际税负每降低1个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将增加0.216 9个单位。
(二)增值税的财政收入效应
从理论上来看,增值税转型消除了对固定资产重复课税,导致财政收入减少,但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企业进行机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即有利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使得增值税税基扩大,进而会增加财政收入。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如何呢?本文利用安徽省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增值税转型对安徽省财政收入的影响。
1. 实证分析的设计。样本数据为1994—2009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所涉及的变量指标有财政收入(用Y表示)、增值税收入(用x表示)以及衡量增值税转型的虚拟变量(用D表示)。对财政收入取自然对数(即Ln(Y))后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增值税收入取自然对数(即Ln(X))后作为解释变量,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D:增值税已转型的用1表示,增值税未转型用0表示)。采用分布滞后模型考察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Ln(Y)=C(1)+C(2)Ln(X)+C(3)D+
C(4)Ln(X(-1))+C(5)Ln(X(-2))+
C(6)Ln(Y(-1))+C(7)Ln(Y(-2)) (3)
其中,c(1)、c(2)、c(3)、c(4)、c(5)、c(6)、c(7)为待估参数。
2. 实证结果分析。(1)检验变量的平稳性。由于x、y为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在考察变量间趋势关系时必须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其检验结果见表1。(2)协整检验。根据变量时间序列的特征,本文构建分布滞后模型。利用协整检验,避免为回归,其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Ln(y)与Ln(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3)回归分析。借助Eviews6.0软件,利用最小二乘法(OLS),根据(3)式对被解释变量Ln(y)与解释变量Ln(x)进行分布滞后模型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Ln(Y)=-0.204 4+0.299 5Ln(X)-0.114 8D+0.465 3Ln(X(-1))
(-1.00) (4.30) (-4.35) (4.56)
+0.7468Ln(X(-2))+0.8268Ln(Y(-1))-1.0782Ln(Y(-2))
(6.06) (6.30) (-8.86)(4)
由于(4)式常数项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若剔除常数项后,回归结果较好,因而选择对剔除常数项后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LOG(Y)=0.328 5Ln(X)-0.095 2D+0.464 0Ln(X(-1))+
(5.17) (-5.36) (4.55)
0.713 2Ln(X(-2))+0.767 2Ln(Y(-1))-1.027 4Ln(Y(-2))
(6.01) (6.56) (-9.28)(5)
从(5)式可知,模型拟合优度高,回归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增值税转型导致安徽省财政收入显著性变化。D的回归系数为-0.095 2,说明增值税转型,导致了安徽省财政收入减少。增值税收入与财政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财政收入不仅受本期增值税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上期增值税运行状况的影响。
三、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基本结论
1. 增值税转型具有投资正效应。增值税转型使得企业增值税实际税负降低,对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增值税转型后,固定资产进项税可以抵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税负,为固定资产更新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鼓励增加机器设备投资、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带动了安徽省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与发展良性循环。
2. 增值税转型对安徽省财政收入具有负效应。理论上,增值税具有减少与增加财政收入的双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了增值税对财政收入具有短期效应,即增值税转型导致安徽省财政收入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陷入经济萧条时期,直到2009年下半年,经济才逐渐复苏,这影响了增值税转型拉动经济增长的表现,从而增值税转型的财政收入正效应未得到体现。
(二)政策启示
1. 扩大增值税的进项税抵扣范围。适当扩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将厂房、建筑物等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彻底转变,有利于鼓励投资,提高企业设备投资和技术创造的积极性,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形成“经济→财政收入→经济”良性循环。
2. 适当降低税率。通过降低增值税税率,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提高企业投资额,促进经济增长。结构性减税作为一项重要的可行政策选择,为调结构、促平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路径。在当前我国掀起的新一轮结构性减税的大环境下,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是解决当前内需不足和生产供给结构性失衡的有效措施。从长期来看,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财政收入正效应。
参考文献:
[1]杨斌,龙新民.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增值税转型的效应分析[J].税务研究,2005,(8).
[2]饒立新,陈荣秋.中国增值税转型试点一周年情况分析[J].当代财经,2005,(10).
[3]程瑶,陆新葵.增值税转型对经济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9).
[4]段银松.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J].当代经济,2009,(6).
[5]骆阳,肖侠.增值税转型对江苏省沪市上市公司税负影响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2010,(5).
[6]朱光宇,牛宝忠,王丽梅.论当前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经济研究,2010,(6).
责任编辑、校对:焦世玲
Effect Evaluation of Value-added Tax Transformation Reform
He Hui1,2
(1.Research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836, China;
2.Department of Financ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Abstract: The change of value-added tax(referred to as VAT)type will lead to decline in the effective tax rate and reduce the tax burden, while the decline of the effective value-added tax rate is bound to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China's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document reviews of the investment effect, finance income effect generat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value-added and the experiences data of Anhui province, the author empirical tests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of VAT type on asse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reven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value-added tax has the positive investment effect and negative financial income effects. The transformation can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fixed capital investment of Anhui province, but caused its financial income decrease.
Key words: value-added tax; investment; financial revenue; consumption 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