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成一种共识——教师需要“研”和“教”
我们必须让教师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帮助教师打破“研”和“教”之间的壁垒,形成“研教结合”的共识。转变教师固有的思想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思想引领。如学校每月开展一次“以教师成长”为主题的沙龙对话,选择教师比较关心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师备课、论文写作等内容为主题,鼓励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思考性的建议,供大家研讨和交流,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一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针对性的建议,使教师认识到“研”和“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校本思想培训”,指导教师以校为本,以静为心,不浮躁,不急于求成,从小处做起,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从而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把它转化为研究成果,在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成功的价值,精神和境界进一步升华。
达成一个目标——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1 学校搭台,专家引领。一方面,学校每学期都会邀请教育教学科研部门的专家来我校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或报告,启迪教师的智力和思维,开阔教师的心灵和眼界,指导教师树立科学发展的质量观,学会从“研究的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记录问题,研究问题,及时写下自己的“灵感”,转化成自己的研究成果。点燃了教师怎样“研”、怎样“教”的思想火花,并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学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经费,分批选派学科教师到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学习和培训,即使是在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从没有动摇过,教师通过与全国著名的一些教育专家、学者零距离接触,真正地体会到教学与研究的魅力,更好地激发了教师参与“研”和“教”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带动了学校一大批老师也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中去。
2 校本研修,以研促教。首先要求教师要读书,而且要读教育专著,写读书笔记,坚持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读书心得或读书感悟(不少于2000字),并在学校每月开展的“读书讲台”上进行交流,共同分享;其次是学校设立了“周三课堂”,即每周一课活动。教师根据学科进行分组,一个学期下来每一位教师都有执教的机会,从课前备课组的讨论和思路预设,到后来年级组的试讲,再到后来的研讨交流课、听课和评课,老师们在钻研教材、试讲、上课和评课的磨合中逐渐成熟起来,在实践中学会了反思,也收获了经历的宝贵财富;再次,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面向全镇或周边地区的“公开课”,选择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上课,一是给青年教师一个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多经历,二是给中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使他们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推行一种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推行“校对人考核制度”。校对人考核制度,是经过学校校委会研究,全体教师参与讨论,紧随教育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的学校制度。它是全体教师认同的,对每一个人相对民主和平等的学校制度,它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更大程度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和“研”的积极性。校对人考核制度,不仅要考查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成绩),还要考查教师的教学业务(备课、听课、上课、作业等)和教育科研能力(论文写作),其中“论文写作”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目的是改变教师“只教不研”的现象,希望教师能够多研究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的成长。
教师个人课题,是从小处着眼,从教师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人手进行研究,周期短,易操作,见效快。因此,学校在教师中广泛推行“个人课题”研究,鼓励教师从一个班级、一个现象、几位学生或某一学科进行选题,然后学校邀请有关课题专家给教师作指导论证,统一组织申报,并且教师个人课题的立项费用也由学校支付,对如期结题且取得优秀研究成果的老师,学校予以表彰和奖励。
另外,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上,还实施一些“倾斜政策”:如教师的评优评先,对教学质量优秀且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的老师优先推荐;教师的年终考核,除了教师所带班级的教学质量优秀以外,还有就是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个人课题”和论文发表情况,以上都具备的优先考虑;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进行高层次科研进修,对进修的老师在学习费用上给予一定的资助,在待遇上给予一定的照顾等等。
(作者单位:江苏铜山县张集实验小学)
我们必须让教师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帮助教师打破“研”和“教”之间的壁垒,形成“研教结合”的共识。转变教师固有的思想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思想引领。如学校每月开展一次“以教师成长”为主题的沙龙对话,选择教师比较关心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师备课、论文写作等内容为主题,鼓励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思考性的建议,供大家研讨和交流,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一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针对性的建议,使教师认识到“研”和“教”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校本思想培训”,指导教师以校为本,以静为心,不浮躁,不急于求成,从小处做起,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从而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把它转化为研究成果,在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成功的价值,精神和境界进一步升华。
达成一个目标——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1 学校搭台,专家引领。一方面,学校每学期都会邀请教育教学科研部门的专家来我校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或报告,启迪教师的智力和思维,开阔教师的心灵和眼界,指导教师树立科学发展的质量观,学会从“研究的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记录问题,研究问题,及时写下自己的“灵感”,转化成自己的研究成果。点燃了教师怎样“研”、怎样“教”的思想火花,并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学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经费,分批选派学科教师到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学习和培训,即使是在学校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从没有动摇过,教师通过与全国著名的一些教育专家、学者零距离接触,真正地体会到教学与研究的魅力,更好地激发了教师参与“研”和“教”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带动了学校一大批老师也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中去。
2 校本研修,以研促教。首先要求教师要读书,而且要读教育专著,写读书笔记,坚持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读书心得或读书感悟(不少于2000字),并在学校每月开展的“读书讲台”上进行交流,共同分享;其次是学校设立了“周三课堂”,即每周一课活动。教师根据学科进行分组,一个学期下来每一位教师都有执教的机会,从课前备课组的讨论和思路预设,到后来年级组的试讲,再到后来的研讨交流课、听课和评课,老师们在钻研教材、试讲、上课和评课的磨合中逐渐成熟起来,在实践中学会了反思,也收获了经历的宝贵财富;再次,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面向全镇或周边地区的“公开课”,选择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上课,一是给青年教师一个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多经历,二是给中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使他们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推行一种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推行“校对人考核制度”。校对人考核制度,是经过学校校委会研究,全体教师参与讨论,紧随教育发展不断修订和完善的学校制度。它是全体教师认同的,对每一个人相对民主和平等的学校制度,它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更大程度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和“研”的积极性。校对人考核制度,不仅要考查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成绩),还要考查教师的教学业务(备课、听课、上课、作业等)和教育科研能力(论文写作),其中“论文写作”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目的是改变教师“只教不研”的现象,希望教师能够多研究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的成长。
教师个人课题,是从小处着眼,从教师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人手进行研究,周期短,易操作,见效快。因此,学校在教师中广泛推行“个人课题”研究,鼓励教师从一个班级、一个现象、几位学生或某一学科进行选题,然后学校邀请有关课题专家给教师作指导论证,统一组织申报,并且教师个人课题的立项费用也由学校支付,对如期结题且取得优秀研究成果的老师,学校予以表彰和奖励。
另外,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上,还实施一些“倾斜政策”:如教师的评优评先,对教学质量优秀且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的老师优先推荐;教师的年终考核,除了教师所带班级的教学质量优秀以外,还有就是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个人课题”和论文发表情况,以上都具备的优先考虑;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进行高层次科研进修,对进修的老师在学习费用上给予一定的资助,在待遇上给予一定的照顾等等。
(作者单位:江苏铜山县张集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