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书的意义和作用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尽人皆晓。板书像而镜子,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如果经常把自己课堂上的板书作为自己教学的镜子照一照,必然会有好处的。板书不是孤立的,以一篇教材的整个教学过程来说,从备课时的设计到课堂上的呈现、书写,牵涉到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仅从上课时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角度,说“四点”看法——
●书写时身子左侧一点,别挡住学生的视线
我们不妨先看一幅漫画:
你一看便知道,这位教师是在黑板上写字,显而易见。她一边写着,口头还煞有介事地提示:“请同学们注意看……”这时,你会哑然失笑:教师用身子把书写的过程全挡住了,要让学生看什么?
可是,这种笑话不仅在学校里的一些“家常课”上常见到,就是在一些大会堂的“舞台课”上也屡见不鲜。只是大家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罢了。
可是,每当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总是要打一个疙瘩。我们的板书是给学生看的,可自己的身子却全挡住了书写的过程。这里,恐怕只是一念之差。有了一切为学生的思想,这侧身之劳何乐而不为呢?
●书写的位置要尽量高一点,让全班的学生都能看到
面对一块大的黑板,教师要写字,写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一般而言,书写的字要偏高一些。具体地说:如果只是几个字,或一组词、一个标题,应该写在黑板偏上、居中的位置比较好。如果板书的内容比较多,有一个提纲,那就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合理的布局,这就像在一张稿纸上书写一样,要上留“天”,下留“地”。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书写的位置不能太低。太低了,学生看不到,特别是坐在教室后边的学生,前面学生的上半身挡住了他们的视线,看不到黑板下部的字。有时为了看清楚,他们不得不站起身来。
记得有一次听课,我发现教师板书的位置不当。下课后,我跟这位教师说:“我们来当一回学生,怎么样?”说着,我拉他一起坐到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座位旁边,我说:“你蹲下身子(跟学生一般高)看着黑板上写的字,怎么样?”这位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你的意思,我懂了!”
为了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板书时请“高抬贵手”!
●书写字体要大一点,让学生能看得清楚
教师板书的字多大为好?这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个总的原则:以全班学生、特别是坐在教室最后边的学生都能毫不费力地看得清楚为标准。这里特别提示一点,就是“毫不费力”。如果教师板书的字太小,模模糊糊看不清楚,那学生看起来很费力气,要特别“聚精会神”。这样就增加了学生视力的负担。不仅如此,有时还会影响学生系统地听教师讲授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字要写得大一点,笔画必然随之相应地变粗:否则看上去瘦骨嶙峋,不美。这就跟书写的工具粉笔有关。“丁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注意选用那种适合的粉笔。
说到字体大小,当然还要因学生年级不同而异。低年级教师板书的字体要更大一些。至今难以忘怀的是:斯霞、王兰两位老师。他们教低年级时,那字体大大、笔画粗粗的粉笔字端庄、敦厚,有一点孩子的稚气,看了着实令人赏心悦目。
●书写速度力求快一点,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书写速度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率。这是个常识性的问题。教师板书的速度当然不能一个标准,但不管哪个年级,总体地说,教师板书的速度力求要快一点。这里的“快”要以“好”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又要因年级的不同而异。低年级,相应地要适当放慢书写的速度。到了高年级,书写要力求快一些。
一次,有幸应邀看了一堂“展示课”。执教老师在读讲过程中穿插板书,正像前面漫画所表现的:教师面对着黑板,背对着学生和全场的听课者,右手抓着粉笔,一笔一画、一板一眼地像在刻字一样。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听课者忽然感到好像思维一下子“停电”了。教师认真的态度可嘉,但板书这样慢节奏,让大家感到是个问题。这个例子说明:书写速度不仅是一个节省时间的问题,它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速度”哪里来?这要靠平时的功夫。笔者认为: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板书的字体也要随之升格。适当的行书是追求速度的必由之路。“快”,并不是急急匆匆、潦潦草草,更不是马马虎虎。认真,也并不等于一笔一画地“刻”字。行书是有技巧的。我们提倡教师练一点行书。教师板书写行书,对高年级学生也是有好处的,有必要的。
速度与潦草、马虎是两码事,教师要明确,同时也要让学生分辨清楚。
上述几“点”,同行们看了感到这些“点点”不免有些“小儿科”,既无什么新概念,电没有什么新的化招;但是,这些“点点”,都是每天课堂上的“家常便饭”,是既“经济”又“实惠”的。
近期媒体报道:上海市教委已下发通知: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更加重视写字教学。小学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初中平时每周用于指导及训练写字的时间不少于1课时。上海市教委还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须参加写字“等级考试”,并就考级的具体要求、评分标准,以及全市考级的组织,均作了统一的安排。上海的举措必在全国产生影响。
中国的汉字教学(包括写字)正面临着时代的挑战。看到上海市教委相关的报导,我为之振奋!回到本文的主题:教师的板书有什么意义?上海市教委的相关通知就是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说明。本文再费笔墨,那就是“画蛇添足”了。
(陈树民,特级教师,原南师大附小校长)
●书写时身子左侧一点,别挡住学生的视线
我们不妨先看一幅漫画:
你一看便知道,这位教师是在黑板上写字,显而易见。她一边写着,口头还煞有介事地提示:“请同学们注意看……”这时,你会哑然失笑:教师用身子把书写的过程全挡住了,要让学生看什么?
可是,这种笑话不仅在学校里的一些“家常课”上常见到,就是在一些大会堂的“舞台课”上也屡见不鲜。只是大家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罢了。
可是,每当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总是要打一个疙瘩。我们的板书是给学生看的,可自己的身子却全挡住了书写的过程。这里,恐怕只是一念之差。有了一切为学生的思想,这侧身之劳何乐而不为呢?
●书写的位置要尽量高一点,让全班的学生都能看到
面对一块大的黑板,教师要写字,写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一般而言,书写的字要偏高一些。具体地说:如果只是几个字,或一组词、一个标题,应该写在黑板偏上、居中的位置比较好。如果板书的内容比较多,有一个提纲,那就要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合理的布局,这就像在一张稿纸上书写一样,要上留“天”,下留“地”。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书写的位置不能太低。太低了,学生看不到,特别是坐在教室后边的学生,前面学生的上半身挡住了他们的视线,看不到黑板下部的字。有时为了看清楚,他们不得不站起身来。
记得有一次听课,我发现教师板书的位置不当。下课后,我跟这位教师说:“我们来当一回学生,怎么样?”说着,我拉他一起坐到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座位旁边,我说:“你蹲下身子(跟学生一般高)看着黑板上写的字,怎么样?”这位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你的意思,我懂了!”
为了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板书时请“高抬贵手”!
●书写字体要大一点,让学生能看得清楚
教师板书的字多大为好?这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个总的原则:以全班学生、特别是坐在教室最后边的学生都能毫不费力地看得清楚为标准。这里特别提示一点,就是“毫不费力”。如果教师板书的字太小,模模糊糊看不清楚,那学生看起来很费力气,要特别“聚精会神”。这样就增加了学生视力的负担。不仅如此,有时还会影响学生系统地听教师讲授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字要写得大一点,笔画必然随之相应地变粗:否则看上去瘦骨嶙峋,不美。这就跟书写的工具粉笔有关。“丁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注意选用那种适合的粉笔。
说到字体大小,当然还要因学生年级不同而异。低年级教师板书的字体要更大一些。至今难以忘怀的是:斯霞、王兰两位老师。他们教低年级时,那字体大大、笔画粗粗的粉笔字端庄、敦厚,有一点孩子的稚气,看了着实令人赏心悦目。
●书写速度力求快一点,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书写速度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率。这是个常识性的问题。教师板书的速度当然不能一个标准,但不管哪个年级,总体地说,教师板书的速度力求要快一点。这里的“快”要以“好”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又要因年级的不同而异。低年级,相应地要适当放慢书写的速度。到了高年级,书写要力求快一些。
一次,有幸应邀看了一堂“展示课”。执教老师在读讲过程中穿插板书,正像前面漫画所表现的:教师面对着黑板,背对着学生和全场的听课者,右手抓着粉笔,一笔一画、一板一眼地像在刻字一样。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听课者忽然感到好像思维一下子“停电”了。教师认真的态度可嘉,但板书这样慢节奏,让大家感到是个问题。这个例子说明:书写速度不仅是一个节省时间的问题,它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速度”哪里来?这要靠平时的功夫。笔者认为: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板书的字体也要随之升格。适当的行书是追求速度的必由之路。“快”,并不是急急匆匆、潦潦草草,更不是马马虎虎。认真,也并不等于一笔一画地“刻”字。行书是有技巧的。我们提倡教师练一点行书。教师板书写行书,对高年级学生也是有好处的,有必要的。
速度与潦草、马虎是两码事,教师要明确,同时也要让学生分辨清楚。
上述几“点”,同行们看了感到这些“点点”不免有些“小儿科”,既无什么新概念,电没有什么新的化招;但是,这些“点点”,都是每天课堂上的“家常便饭”,是既“经济”又“实惠”的。
近期媒体报道:上海市教委已下发通知: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更加重视写字教学。小学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初中平时每周用于指导及训练写字的时间不少于1课时。上海市教委还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须参加写字“等级考试”,并就考级的具体要求、评分标准,以及全市考级的组织,均作了统一的安排。上海的举措必在全国产生影响。
中国的汉字教学(包括写字)正面临着时代的挑战。看到上海市教委相关的报导,我为之振奋!回到本文的主题:教师的板书有什么意义?上海市教委的相关通知就是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说明。本文再费笔墨,那就是“画蛇添足”了。
(陈树民,特级教师,原南师大附小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