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姥爷是满族人,镶黄旗,生于清光绪年间,其祖上随满族八旗兵进入北京。到姥爷这一辈,已经是第六代了,可以说是地道的八旗子弟。从我记事时起,姥爷住在北京市东城区西子胡同19号,这是一个老北京典型的两进四合院。姥爷住在后院,院子不大,有东西两个小跨院,住着9户人家。最让我难忘的是院中间的一棵大柳树,每当春季来临,柳树便发出嫩绿的柳芽,向人们传递着大地回春的信息。我喜欢柳树,更喜欢柳树下姥爷的小茶桌。
在我的记忆里,每当晚饭后,19号院的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口摆上一个矮矮的、类似于农村炕桌那样的小茶桌,周围放上几个小板凳,沏上一壶“高末”(比较廉价的花茶末)。一家人围坐在桌旁,面对清风明月,谈天说地,其乐融融。除了严寒的冬季,小茶桌可以持续春、夏、秋三季。听院里一位老奶奶讲:老北京人管这叫“茶歇儿”,意思是“喝口茶,歇一歇”。这对劳碌了一天的人们来说,是一种非常惬意而便宜的休闲方式。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老北京话和小茶桌一样逐渐消失了。
姥爷的小茶桌是全院最火的,除了姥爷、姥姥、我和表弟外,院里的小伙伴几乎天天光顾,他们是姥爷最忠实的听众。有时,院里的大爷大妈、爷爷奶奶也会过来,兴致勃勃地在这里谈古论今,交流街头巷尾的趣谈轶事。姥爷自然是“小茶桌”的中心人物,我至今还记得:在朦胧的月色中,姥爷微闭着双眼,好像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慢慢地梳理、叙说着如烟往事。清癯的面庞在暮色中渐渐变成剪影,清风徐来,柳枝摇曳,姥爷的三缕长髯在胸前微微飘动,平添了几分梦幻的色彩。
姥爷很喜欢谈论祖上跟随八旗兵进京的经过。听家里的老辈人说,当时不光是他一家,许多中下层的八旗将士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千里迢迢远征关内,“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在满洲人中间也是根深蒂固的。在他的回忆中,没有电视剧中“金戈铁马,挥师入关”的宏伟场面,更多的是对白山黑水的深深眷恋,以及“去国离乡”的悲凉和无奈。姥爷告诉我们,当时八旗兵营中流传着一句话:北京人的生活是“泥锅烧饭斗量柴”,以此形容当时北京人的贫困。怕我们不理解,姥爷又解释说:“泥锅”指的是北京常用的砂锅,“斗量柴”是指当时北京城老百姓按斤买劈柴。不像东北那样漫山遍野的大森林,烧火用大块的木柈子。一句话,就是北京没有家乡好。停了一下,姥爷又问我们:“你们看过‘昭君出塞’的小人书吗?其实,不管是出塞,还是入关,不管是王妃,还是士兵,都是故土难离啊!现在想来,姥爷的论点虽然有点另类,但却是当时八旗士兵的真情实感。文艺作品反映的是宏大的历史事件,而姥爷讲述的则是普通人的真实情怀。
姥爷平生“露脸”的事件之一是10岁那年,曾经“被召入宫”,这自然也是小茶桌的重要谈资。当时,姥爷正在念“私塾”。由于家里开有首饰楼,族中子弟课余时间常去店里做点儿零活儿,名曰:“学买卖”。那时,皇宫里常找些不满10岁的清俊男孩子,到宫里穿珠花儿。姥爷便荣幸地被选中了。可惜,由于年龄太小,又加上紧张、害怕,许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只记得故宫好大好大,走得好累好累。还见到了一位被称为“七福晋”的贵妇。至于这位贵妇因何在此,“七福晋”是否就是醇亲王的正室,都不得而知。不过,按照姥爷的叫法,“福”的发音是“夫”,“晋”则是轻音。当时,旗人都是这样发音的,和现在影视剧的发音不同。姥爷得意地向我们描述:“这位福晋是‘兜齿儿’(即反颌),还没你姥姥好看呢。”惹得在小桌旁抽烟的姥姥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从那时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女人不管多大年纪,总是愿意别人夸她漂亮的。每当谈到这个话题,院里的叔叔大爷总是提出不同看法:“宫里的规矩大,怎么能让男孩子进去?”姥爷也总是振振有词地反驳:“清朝以前的规矩我不清楚,但是满族人对‘男女大防’不是特别重视,所以清朝宫禁不是特别严,到了晚清就更宽松了。”
姥爷说,他在解放后,曾多次去过故宫,虽是旧地重游,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这可能就叫作“时过境迁”吧。
记得在我二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姥爷的小茶桌上听到了“八国联军”这个词,不过他讲的不是“火烧圆明园”,而是发生在身边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大多数老百姓并不了解战事进展的状况,直到大街上出现了荷枪实弹的外国兵,居民们才知道大祸临头了。姥爷家和许多北京人买卖铺户一样,紧闭大门,深居简出。姥爷谈到这里叹了口气,说出了一句我至今都记得很清楚的话:“闭关家中坐,祸从天降来啊!”一队外国兵砸开了大门,乱抢乱砸,厨房里的大师傅恍惚听到外国兵说到一个“油”字(可能是you)。本着破财免灾的想法,赶快到厨房搬出一篓油,后果自然不言而喻,大师傅被打,油篓被踢翻,家中的细软也被抢劫一空。“后来呢?”像往常一样,孩子们习惯地问道。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希望有一个“打击侵略者”的结局。姥爷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凝视着远方……那天,小茶桌散得很早。
除了“往事钩沉”式的回忆,姥爷还爱在小茶桌上讲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等等。不过,他是剑走偏锋,经常制造一些出人意料的结局。那年夏天,院里西番莲开得正旺的时候,姥爷连续几个晚上为我们讲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三气周瑜”等经典故事。当我们兴犹未尽地想继续听下去的时候,姥爷忽然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周瑜总是打不过诸葛亮呢?”“因为诸葛亮的能耐比周瑜大。”“因为周瑜小心眼儿,爱妒忌人!”“因为……”我们七嘴八舌地回答着。姥爷笑了笑,故意卖了个关子,学着说书人的口吻:“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各家各户传来家长呼唤孩子回家睡觉的喊声,我们只得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小茶桌。
接下来的一天最难熬了,我们满脑子都是昨晚的问题,好不容易盼着“功课完毕太阳西”,急急忙忙“收拾书包回家去”。同院的小伙伴比我还急,没等我家吃完晚饭,便拿着小板凳,坐在门口等候。看看“月上柳梢头”了,姥爷才慢条斯理地端着小茶壶走了出来。我们连忙七手八脚摆好了小茶桌,静静地等着姥爷揭晓答案。在我们眼巴巴的盼望中,姥爷终于开口了:“要问周瑜为什么打不过诸葛亮,这得怨周瑜的爹妈!”看着我们一脸的茫然,姥爷抿了一口茶,作痛心疾首状:“名字起错了!叫什么不好,偏偏叫瑜(鱼),你想啊,‘鱼’(瑜)是怕‘亮’(诸葛亮)的!鱼在水里游,最怕亮光。那周瑜自然就打不过诸葛亮了!”我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姥爷这是在“歪批三国”,直到一次偶然的聊天,听同学们说起他们也曾听爷爷奶奶讲过类似“鱼怕亮”的典故。与此类似的还有“秦琼”因为名字中有个“琼”(穷)字,所以就有一段穷困潦倒的经历,京剧《秦琼卖马》讲的就是这段故事。如此看来,这很可能是清末民初时期故老相传的传闻,大概属于民间传说的范畴。与《三国演义》中“大将忌地名”源自相同的文化渊源。
姥爷的小茶桌还有一个更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姥爷作为资深票友,经常现场演出。京剧、评剧、单弦、大鼓,姥爷都能唱上两口,尤其是京剧的经典唱段,不论生旦净末,几乎没有不会的。比如,《玉堂春》中的一句“玉堂春好比花中蕊”,姥爷可以用梅、尚、程、荀四种流派唱腔唱出,其间梅派的雍容华贵,尚派的高亢激昂,程派的低回婉转,荀派的甜美妩媚,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叫绝。我们最爱听姥爷在《四郎探母》中的嘎调“叫小番”,真是声如裂帛,响遏行云,整个院子都能听到,每次都能赢得满院叫好声。姥爷常说:“老年间唱戏的哪儿有扩音器,就凭一条好嗓子。”姥爷还给我们讲一些京剧里的小故事,比如京剧《锁麟囊》的创作过程,程砚秋先生曾对帮他撰写唱词的作家说:“您就撒开了写,别担心唱腔的事,只要您写出来,我就能配上合适的唱腔。”果然,唱词写好后,程先生一边赞叹,一边哼唱,很快设计出了脍炙人口的唱腔,至今传唱不衰。每当讲到此处,姥爷总是竖起大拇指:“这就是大家风范。”
院里的叔叔、大爷们也常到小茶桌,跟姥爷一起探讨京剧发展的一些问题。记得有一次对“京剧男旦”现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普遍认为:男旦是旧社会造成的,新社会妇女解放了,培养了大量女演员,男旦现象会逐渐消失。但姥爷不同意,他认为:因为京剧旦角的创始人都是男人,从发音位置到板式的设计都是从适合男性的生理结构出发的,男人演唱比女人更有嗓音生理上的优势,特别是张(张君秋)派更适合男性。所以,男旦还是要发展下去,这跟妇女解放完全是两码事。当然,他也看好女演员,他曾力挺赵燕侠,认为她最大的特点是吐字清楚,自成一派,能把每一个字都送到观众耳朵里。当时,孙毓敏老师刚毕业不久,尚未成名,常在吉祥戏院演出,姥爷几乎每场必到,并曾多次在小茶桌上预言:“唱念俱佳,将来必成大器。”还说,在他看到的演员中,孙老师入戏最深,不像是演戏,倒像是演自己。而今姥爷已经作古,孙毓敏老师也早已成为享誉全国的京剧名家,小茶桌的预言成为了现实。姥爷若九泉有知,想必也会为京剧的振兴叫好的。
“文革”开始后,姥爷一家搬离了19号院,他的小茶桌也随之消失了。但这美好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那古老的四合院,大柳树下的小茶桌,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一群天真浪漫的孩子,一切都那么清晰,那么亲切,好像就在昨天。
(编辑·麻雯)
在我的记忆里,每当晚饭后,19号院的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口摆上一个矮矮的、类似于农村炕桌那样的小茶桌,周围放上几个小板凳,沏上一壶“高末”(比较廉价的花茶末)。一家人围坐在桌旁,面对清风明月,谈天说地,其乐融融。除了严寒的冬季,小茶桌可以持续春、夏、秋三季。听院里一位老奶奶讲:老北京人管这叫“茶歇儿”,意思是“喝口茶,歇一歇”。这对劳碌了一天的人们来说,是一种非常惬意而便宜的休闲方式。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老北京话和小茶桌一样逐渐消失了。
姥爷的小茶桌是全院最火的,除了姥爷、姥姥、我和表弟外,院里的小伙伴几乎天天光顾,他们是姥爷最忠实的听众。有时,院里的大爷大妈、爷爷奶奶也会过来,兴致勃勃地在这里谈古论今,交流街头巷尾的趣谈轶事。姥爷自然是“小茶桌”的中心人物,我至今还记得:在朦胧的月色中,姥爷微闭着双眼,好像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在慢慢地梳理、叙说着如烟往事。清癯的面庞在暮色中渐渐变成剪影,清风徐来,柳枝摇曳,姥爷的三缕长髯在胸前微微飘动,平添了几分梦幻的色彩。
姥爷很喜欢谈论祖上跟随八旗兵进京的经过。听家里的老辈人说,当时不光是他一家,许多中下层的八旗将士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千里迢迢远征关内,“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在满洲人中间也是根深蒂固的。在他的回忆中,没有电视剧中“金戈铁马,挥师入关”的宏伟场面,更多的是对白山黑水的深深眷恋,以及“去国离乡”的悲凉和无奈。姥爷告诉我们,当时八旗兵营中流传着一句话:北京人的生活是“泥锅烧饭斗量柴”,以此形容当时北京人的贫困。怕我们不理解,姥爷又解释说:“泥锅”指的是北京常用的砂锅,“斗量柴”是指当时北京城老百姓按斤买劈柴。不像东北那样漫山遍野的大森林,烧火用大块的木柈子。一句话,就是北京没有家乡好。停了一下,姥爷又问我们:“你们看过‘昭君出塞’的小人书吗?其实,不管是出塞,还是入关,不管是王妃,还是士兵,都是故土难离啊!现在想来,姥爷的论点虽然有点另类,但却是当时八旗士兵的真情实感。文艺作品反映的是宏大的历史事件,而姥爷讲述的则是普通人的真实情怀。
姥爷平生“露脸”的事件之一是10岁那年,曾经“被召入宫”,这自然也是小茶桌的重要谈资。当时,姥爷正在念“私塾”。由于家里开有首饰楼,族中子弟课余时间常去店里做点儿零活儿,名曰:“学买卖”。那时,皇宫里常找些不满10岁的清俊男孩子,到宫里穿珠花儿。姥爷便荣幸地被选中了。可惜,由于年龄太小,又加上紧张、害怕,许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只记得故宫好大好大,走得好累好累。还见到了一位被称为“七福晋”的贵妇。至于这位贵妇因何在此,“七福晋”是否就是醇亲王的正室,都不得而知。不过,按照姥爷的叫法,“福”的发音是“夫”,“晋”则是轻音。当时,旗人都是这样发音的,和现在影视剧的发音不同。姥爷得意地向我们描述:“这位福晋是‘兜齿儿’(即反颌),还没你姥姥好看呢。”惹得在小桌旁抽烟的姥姥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从那时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女人不管多大年纪,总是愿意别人夸她漂亮的。每当谈到这个话题,院里的叔叔大爷总是提出不同看法:“宫里的规矩大,怎么能让男孩子进去?”姥爷也总是振振有词地反驳:“清朝以前的规矩我不清楚,但是满族人对‘男女大防’不是特别重视,所以清朝宫禁不是特别严,到了晚清就更宽松了。”
姥爷说,他在解放后,曾多次去过故宫,虽是旧地重游,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这可能就叫作“时过境迁”吧。
记得在我二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姥爷的小茶桌上听到了“八国联军”这个词,不过他讲的不是“火烧圆明园”,而是发生在身边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大多数老百姓并不了解战事进展的状况,直到大街上出现了荷枪实弹的外国兵,居民们才知道大祸临头了。姥爷家和许多北京人买卖铺户一样,紧闭大门,深居简出。姥爷谈到这里叹了口气,说出了一句我至今都记得很清楚的话:“闭关家中坐,祸从天降来啊!”一队外国兵砸开了大门,乱抢乱砸,厨房里的大师傅恍惚听到外国兵说到一个“油”字(可能是you)。本着破财免灾的想法,赶快到厨房搬出一篓油,后果自然不言而喻,大师傅被打,油篓被踢翻,家中的细软也被抢劫一空。“后来呢?”像往常一样,孩子们习惯地问道。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希望有一个“打击侵略者”的结局。姥爷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凝视着远方……那天,小茶桌散得很早。
除了“往事钩沉”式的回忆,姥爷还爱在小茶桌上讲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等等。不过,他是剑走偏锋,经常制造一些出人意料的结局。那年夏天,院里西番莲开得正旺的时候,姥爷连续几个晚上为我们讲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三气周瑜”等经典故事。当我们兴犹未尽地想继续听下去的时候,姥爷忽然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周瑜总是打不过诸葛亮呢?”“因为诸葛亮的能耐比周瑜大。”“因为周瑜小心眼儿,爱妒忌人!”“因为……”我们七嘴八舌地回答着。姥爷笑了笑,故意卖了个关子,学着说书人的口吻:“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各家各户传来家长呼唤孩子回家睡觉的喊声,我们只得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小茶桌。
接下来的一天最难熬了,我们满脑子都是昨晚的问题,好不容易盼着“功课完毕太阳西”,急急忙忙“收拾书包回家去”。同院的小伙伴比我还急,没等我家吃完晚饭,便拿着小板凳,坐在门口等候。看看“月上柳梢头”了,姥爷才慢条斯理地端着小茶壶走了出来。我们连忙七手八脚摆好了小茶桌,静静地等着姥爷揭晓答案。在我们眼巴巴的盼望中,姥爷终于开口了:“要问周瑜为什么打不过诸葛亮,这得怨周瑜的爹妈!”看着我们一脸的茫然,姥爷抿了一口茶,作痛心疾首状:“名字起错了!叫什么不好,偏偏叫瑜(鱼),你想啊,‘鱼’(瑜)是怕‘亮’(诸葛亮)的!鱼在水里游,最怕亮光。那周瑜自然就打不过诸葛亮了!”我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姥爷这是在“歪批三国”,直到一次偶然的聊天,听同学们说起他们也曾听爷爷奶奶讲过类似“鱼怕亮”的典故。与此类似的还有“秦琼”因为名字中有个“琼”(穷)字,所以就有一段穷困潦倒的经历,京剧《秦琼卖马》讲的就是这段故事。如此看来,这很可能是清末民初时期故老相传的传闻,大概属于民间传说的范畴。与《三国演义》中“大将忌地名”源自相同的文化渊源。
姥爷的小茶桌还有一个更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姥爷作为资深票友,经常现场演出。京剧、评剧、单弦、大鼓,姥爷都能唱上两口,尤其是京剧的经典唱段,不论生旦净末,几乎没有不会的。比如,《玉堂春》中的一句“玉堂春好比花中蕊”,姥爷可以用梅、尚、程、荀四种流派唱腔唱出,其间梅派的雍容华贵,尚派的高亢激昂,程派的低回婉转,荀派的甜美妩媚,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叫绝。我们最爱听姥爷在《四郎探母》中的嘎调“叫小番”,真是声如裂帛,响遏行云,整个院子都能听到,每次都能赢得满院叫好声。姥爷常说:“老年间唱戏的哪儿有扩音器,就凭一条好嗓子。”姥爷还给我们讲一些京剧里的小故事,比如京剧《锁麟囊》的创作过程,程砚秋先生曾对帮他撰写唱词的作家说:“您就撒开了写,别担心唱腔的事,只要您写出来,我就能配上合适的唱腔。”果然,唱词写好后,程先生一边赞叹,一边哼唱,很快设计出了脍炙人口的唱腔,至今传唱不衰。每当讲到此处,姥爷总是竖起大拇指:“这就是大家风范。”
院里的叔叔、大爷们也常到小茶桌,跟姥爷一起探讨京剧发展的一些问题。记得有一次对“京剧男旦”现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普遍认为:男旦是旧社会造成的,新社会妇女解放了,培养了大量女演员,男旦现象会逐渐消失。但姥爷不同意,他认为:因为京剧旦角的创始人都是男人,从发音位置到板式的设计都是从适合男性的生理结构出发的,男人演唱比女人更有嗓音生理上的优势,特别是张(张君秋)派更适合男性。所以,男旦还是要发展下去,这跟妇女解放完全是两码事。当然,他也看好女演员,他曾力挺赵燕侠,认为她最大的特点是吐字清楚,自成一派,能把每一个字都送到观众耳朵里。当时,孙毓敏老师刚毕业不久,尚未成名,常在吉祥戏院演出,姥爷几乎每场必到,并曾多次在小茶桌上预言:“唱念俱佳,将来必成大器。”还说,在他看到的演员中,孙老师入戏最深,不像是演戏,倒像是演自己。而今姥爷已经作古,孙毓敏老师也早已成为享誉全国的京剧名家,小茶桌的预言成为了现实。姥爷若九泉有知,想必也会为京剧的振兴叫好的。
“文革”开始后,姥爷一家搬离了19号院,他的小茶桌也随之消失了。但这美好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那古老的四合院,大柳树下的小茶桌,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一群天真浪漫的孩子,一切都那么清晰,那么亲切,好像就在昨天。
(编辑·麻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