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就是情景针对某一个主体或主题所处的宏观环境,从评论者的角度对事件和主题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从而理解事件并且领会其中的深意。语文写作是寻找事件从“形”到“神”的过程。写作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的过程。因此,写作教学在语文课中历来占有很大的比重。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107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就是情景针对某一个主体或主题所处的宏观环境,从评论者的角度对事件和主题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从而理解事件并且领会其中的深意。语文写作是寻找事件从“形”到“神”的过程。写作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的过程。因此,写作教学在语文课中历来占有很大的比重。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它得天独厚的学科特点,为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目前的写作教学似乎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作文研究成果空前繁荣;另一方面,无论学校还是社会对于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之低惊呼不已,语文界对学生作文里头表现出的虚情假意批判也很多。虽然作文教学历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作文质量差、写作速度慢,仍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目前的教学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初中生总体作文水平不高。作文教学理念单一,在访谈中笔者得知每个班级作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平均占总数的15%;中等水平的占65%;作文水平差的占20%。语文教师基本上每周安排一次作文课,除作文课外很少有教师能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渗透写作能力的训练。作文课一般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点评上次作文,接着留下次作文的题目,最后用少量时间讲解和研讨应该如何写。大部分的教师重阅读轻作文,对作文课无创新性意见和独特的教学方法。
其次,初中生作文训练随意。教学目标模糊,笔者所调查的初中用的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很多教师认为其中的作文安排有不合理之处,所以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并不是都按照大纲进行,很多时候是教师自己出题。但是谈起教学方法的依据或者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教师往往说不出其所以然,作文训练的随意性比较大。大多数的教师认为新课标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都在积极的努力,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问到有特色和成效的教学经验时,几乎每个教师都谈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是这些方法和策略不成体系,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第三,作文点评方法陈旧,点评收效低。谈到作文点评方法,许多教师表示常用的方式还是教师笔头点评和范文讲解。教师往往费时费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分析和点评,学生接到作文本看看分数和评语就草草地塞到课桌里。有少数教师也尝试过学生互评,但是因为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给这种点评方式带来很多困难和障碍,并且无法达到预想效果。
针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能使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构建科学的初中学生作文训练体系
通过与语文教师的谈话中了解到,作文训练的现状存在严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随意性就是作文训练无计划,往往是零敲碎打的。盲目性表现在作文目的不明确。只有按照系统性、相关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来观照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作文训练的内容,才能使作文训练从盲目无序的状态走向明确有序的轨道。因此,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势在必行。初中学生专题作文训练体系考试是一根无声的指挥棒。近几年的高考一直在考话题作文,这对初中的作文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许多教师为此感到困惑和不解,以致在作文教学中手足无措。其实,这是新与旧的观念的冲突。在作文训练中选择的话题如果能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学生就会有内容可写,有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话题作文,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题型,它是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一个新生事物,是实施新课标、推广新课程的排头兵。
二、引导学生做好作文素材积累的训练
进入初中,学生要承受繁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范围虽然狭窄,但是他们每天还是要经历一些事情,每时都在接触外界事物,只要教师能够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有意识的积累材料,就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文章犹如清泉,清新自然、源源不断。
1.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确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它直接为学生提供作文的素材。如果对身边的人和事漠然视之,忽视生活材料的积累,作文时要么写不出来,要么胡编乱造,有时为了完成教师“逼迫”的任务,有的学生就“克隆”一篇充数。“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为帮助学生建设好生活材料仓库,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准备几个本子,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喜好来捕捉生活中的生动人物、感人故事、美丽风景和思想火花。
2. 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固然很重要,但生活并非作文的唯一泉源。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主阵地是学校,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长期投入到生活的海洋中去。特别是现在,在应试教育比较突出、家长对他们的行动限制又较多的情况下,不可能作生活的主人。那么,要想积累更多的材料,写出较好的作文,其源泉也在课外阅读上。学生在书中阅读到的内容,应该说是一种更为广阔的生活,古今中外,可尽收眼底,有了一定量的“吸收”,自然就有一定水准的“输出”。 (上接第107页)
3.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赫尔巴特所说:“兴趣起于有兴趣的对象,多方面兴趣起于对象之丰富性。创造与发展多方面兴趣是教学的任务。”因此,作文训练能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中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特点,有自己的兴趣对象,他们可能不喜欢经典的《红楼梦》,却抗拒不了《哈利波特》的魔法。对于初中生的这些特点,我们应该尽量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写作,当学生们从内心渴望表达时,便会主动创作;当学生们写出来的优美且展现着自我意识的文章受到学生和教师的一致认可时,就会带动起学生的再创作欲望。在创作上形成的成就感会促使学生更加喜欢写作,久而久之,形成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4. 学生作文评改指导的训练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教学又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学生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认为作文评改就应是教师的活动,是教师的职责权力。教师则苦不堪言,害怕评改学生作文,有的则索性减少学生作文的次数。我们不妨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
(1)教师笔批面批相结合
教师在学生的作文后写评语是最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这种批改方式因陈旧并且缺少和学生间的互动而受到广泛的批判。笔者认为这种最传统的批改方式有其可取之处。如教师刚刚接手新一届的初中生,在对其作文水平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只能采取这种作文批改方式,通过几次作文之后教师可以了解班内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此外,教师还应格外留意学生作文成绩的变化,该鼓励的鼓励,该教育的教育,恰当地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力求使每个人在原先作文水平的基础上都能进步一大截。
(2)学生自评自改
对学生的作文,大多数教师包揽作文评改的大小事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精批细改”和“苦口婆心”的讲评,明知这样做会“劳而少功”甚至劳而无功,却又“乐此不疲”。殊不知,作文批改的过程实则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寻求好的表达形式的过程,它“既是加工一篇值得加工的文章,又是学习技巧的主要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新的起点。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使得学生的思想一直沉浸在一种具有连续性的写作环境里,通过此逐步掌握写作的技巧,并激发更高层次上的创造性思维。作文评改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学生就是评改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评改教学的主导者、引导者,评改任务由师生合作去完成。
初中语文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教师长期坚持研究作文教学方法,并不断总结作文教学经验,使课内外相结合,力求在作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走进学生的心灵,找到有效促进学生作文兴趣的因素,让学生快乐作文。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演达中学 516001)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107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就是情景针对某一个主体或主题所处的宏观环境,从评论者的角度对事件和主题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从而理解事件并且领会其中的深意。语文写作是寻找事件从“形”到“神”的过程。写作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的过程。因此,写作教学在语文课中历来占有很大的比重。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它得天独厚的学科特点,为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目前的写作教学似乎正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作文研究成果空前繁荣;另一方面,无论学校还是社会对于中学生的作文水平之低惊呼不已,语文界对学生作文里头表现出的虚情假意批判也很多。虽然作文教学历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作文质量差、写作速度慢,仍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目前的教学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初中生总体作文水平不高。作文教学理念单一,在访谈中笔者得知每个班级作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平均占总数的15%;中等水平的占65%;作文水平差的占20%。语文教师基本上每周安排一次作文课,除作文课外很少有教师能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渗透写作能力的训练。作文课一般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点评上次作文,接着留下次作文的题目,最后用少量时间讲解和研讨应该如何写。大部分的教师重阅读轻作文,对作文课无创新性意见和独特的教学方法。
其次,初中生作文训练随意。教学目标模糊,笔者所调查的初中用的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很多教师认为其中的作文安排有不合理之处,所以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并不是都按照大纲进行,很多时候是教师自己出题。但是谈起教学方法的依据或者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教师往往说不出其所以然,作文训练的随意性比较大。大多数的教师认为新课标制定的作文教学目标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都在积极的努力,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问到有特色和成效的教学经验时,几乎每个教师都谈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是这些方法和策略不成体系,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第三,作文点评方法陈旧,点评收效低。谈到作文点评方法,许多教师表示常用的方式还是教师笔头点评和范文讲解。教师往往费时费力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分析和点评,学生接到作文本看看分数和评语就草草地塞到课桌里。有少数教师也尝试过学生互评,但是因为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给这种点评方式带来很多困难和障碍,并且无法达到预想效果。
针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能使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构建科学的初中学生作文训练体系
通过与语文教师的谈话中了解到,作文训练的现状存在严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随意性就是作文训练无计划,往往是零敲碎打的。盲目性表现在作文目的不明确。只有按照系统性、相关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来观照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作文训练的内容,才能使作文训练从盲目无序的状态走向明确有序的轨道。因此,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势在必行。初中学生专题作文训练体系考试是一根无声的指挥棒。近几年的高考一直在考话题作文,这对初中的作文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许多教师为此感到困惑和不解,以致在作文教学中手足无措。其实,这是新与旧的观念的冲突。在作文训练中选择的话题如果能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生活,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学生就会有内容可写,有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话题作文,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题型,它是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一个新生事物,是实施新课标、推广新课程的排头兵。
二、引导学生做好作文素材积累的训练
进入初中,学生要承受繁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范围虽然狭窄,但是他们每天还是要经历一些事情,每时都在接触外界事物,只要教师能够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有意识的积累材料,就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文章犹如清泉,清新自然、源源不断。
1.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确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它直接为学生提供作文的素材。如果对身边的人和事漠然视之,忽视生活材料的积累,作文时要么写不出来,要么胡编乱造,有时为了完成教师“逼迫”的任务,有的学生就“克隆”一篇充数。“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为帮助学生建设好生活材料仓库,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准备几个本子,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喜好来捕捉生活中的生动人物、感人故事、美丽风景和思想火花。
2. 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固然很重要,但生活并非作文的唯一泉源。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主阵地是学校,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长期投入到生活的海洋中去。特别是现在,在应试教育比较突出、家长对他们的行动限制又较多的情况下,不可能作生活的主人。那么,要想积累更多的材料,写出较好的作文,其源泉也在课外阅读上。学生在书中阅读到的内容,应该说是一种更为广阔的生活,古今中外,可尽收眼底,有了一定量的“吸收”,自然就有一定水准的“输出”。 (上接第107页)
3.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赫尔巴特所说:“兴趣起于有兴趣的对象,多方面兴趣起于对象之丰富性。创造与发展多方面兴趣是教学的任务。”因此,作文训练能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中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特点,有自己的兴趣对象,他们可能不喜欢经典的《红楼梦》,却抗拒不了《哈利波特》的魔法。对于初中生的这些特点,我们应该尽量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运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写作,当学生们从内心渴望表达时,便会主动创作;当学生们写出来的优美且展现着自我意识的文章受到学生和教师的一致认可时,就会带动起学生的再创作欲望。在创作上形成的成就感会促使学生更加喜欢写作,久而久之,形成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4. 学生作文评改指导的训练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教学又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学生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认为作文评改就应是教师的活动,是教师的职责权力。教师则苦不堪言,害怕评改学生作文,有的则索性减少学生作文的次数。我们不妨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
(1)教师笔批面批相结合
教师在学生的作文后写评语是最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这种批改方式因陈旧并且缺少和学生间的互动而受到广泛的批判。笔者认为这种最传统的批改方式有其可取之处。如教师刚刚接手新一届的初中生,在对其作文水平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只能采取这种作文批改方式,通过几次作文之后教师可以了解班内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此外,教师还应格外留意学生作文成绩的变化,该鼓励的鼓励,该教育的教育,恰当地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力求使每个人在原先作文水平的基础上都能进步一大截。
(2)学生自评自改
对学生的作文,大多数教师包揽作文评改的大小事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精批细改”和“苦口婆心”的讲评,明知这样做会“劳而少功”甚至劳而无功,却又“乐此不疲”。殊不知,作文批改的过程实则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寻求好的表达形式的过程,它“既是加工一篇值得加工的文章,又是学习技巧的主要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新的起点。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使得学生的思想一直沉浸在一种具有连续性的写作环境里,通过此逐步掌握写作的技巧,并激发更高层次上的创造性思维。作文评改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学生就是评改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评改教学的主导者、引导者,评改任务由师生合作去完成。
初中语文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教师长期坚持研究作文教学方法,并不断总结作文教学经验,使课内外相结合,力求在作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走进学生的心灵,找到有效促进学生作文兴趣的因素,让学生快乐作文。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演达中学 5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