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音乐课开设的一大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但要真正达到这个目的存在一定困难。此文探讨怎样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丽,进而在小学音乐课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关键词】审美观;小学音乐;做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音乐教师们不仅应该注重学生们音乐乐理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们在音乐上产生的情感共鸣,注重学生审美观的培养,让小学音乐课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小学生们轻松愉悦地学习,健康向上地长大。
一、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审美的兴趣
教师的课前设计是很重要的。这个课前设计不只是局限于写好教案,更重要的是设计一些有趣的环节,教师所设计的趣味环节越是新颖、别致,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对审美有兴趣才能激起学生接触审美教育的欲望,基于此,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重点关注导入部分,运用诙谐的语言、一些演唱会片段的播放等方法,调动学生对于音乐课的高度热情,让学生爱上音乐课,为之后在音乐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观打基础,有了教师的前期悉心准备,上课时很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进而学生与音乐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学生从中体会到音乐的美,为审美观的培养创造条件,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每节课的结束部分和课后作业,不能虎头蛇尾,课后作业要有趣而且不烦琐,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期待下一次课程的到来。
例如,教师在教授《童年》这一歌曲时,可以在导入部分讲述一下自己的童年。让学生们和自己现在的生活做比较和讨论,让孩子们像听故事一样,在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下开始课程学习。在下课时,教师可以弹奏一首关于童年的歌曲,让孩子们在课下也会回味这种高雅、优美的钢琴曲,也让学生对以后的音乐课和鉴赏课充满了期待,对于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渗透学生审美观的培养有重大意义。
二、教师注重自身审美观的塑造和培养,做到言传身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两大不可或缺的主体。虽然教育改革将课堂的主体由老师变成了学生,但是也没有改变两者于课堂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学时期的学生,对世界的一切都新奇,教师的一件衣服、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小学生争相讨论的话题。所以,老师要注意自身衣着打扮和言谈举止,提高自身的审美观,为学生做一个正确的榜样,促进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例如,教师的穿衣打扮要干净简洁,大方得体,一条牛仔裤、一件白上衣就是青春向上的标配,给学生以阳光、向上的感觉;教师衣着不可过于“随意”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审美形成,教师的言谈举止一定要文明,言语低俗,甚至飙脏话,这些行为是一定不能出现的,会影响学生一生。作为小学音乐老师,教师要给学生一种引导,要用自身的态度以及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告诉学生这首曲子美在哪里,让学生们细细品味。长此以往,学生不仅音乐素养提高一个档次,审美观也会日益健全。
三、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欣赏中爱上审美
音乐赏析课是小学音乐课堂必不可少的。音乐赏析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基础,只有学会了赏析,才能分辨不同音乐之间的区别,进而建成自身的审美观。总而言之,音乐赏析就是形成正确审美观之前的感知过程,音乐赏析可不是给学生们不停地放各种各样的歌曲,而是真的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学生能摸清其中的一些门道来。在音乐赏析中,听音乐只是一小部分,重头戏在“赏”和“析”。教师要在听音乐时候,介绍一下音乐产生的背景,用语言将学生代入其中,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融入背景故事的音乐就变得有内容、不空洞,增加學生对音乐的满意度和审美体验。
四、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复习,健全学生的审美观
复习和巩固是最容易被忽视,却又是很重要的一点。人的知识存储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小学生,对一切都好奇,又要应付其他应试课程的知识,所以更是忘得快。这也就凸显出来复习巩固的重要性了。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任务,并在课上引导复习,这样一来,学生每次都会对这些知识有印象,记忆也更加深刻,前后知识也会在脑中形成一个脉络,更加清晰。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形成和完善,促进学生乐观、向上、健康地长大。
五、结束语
音乐的美丽是与生俱来的,音乐教师就是播撒美的使者,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学生去感受、欣赏这种美丽。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在言传身教中慢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小学音乐和审美能力两个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密不可分的事物完美融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审美观;小学音乐;做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音乐教师们不仅应该注重学生们音乐乐理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们在音乐上产生的情感共鸣,注重学生审美观的培养,让小学音乐课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小学生们轻松愉悦地学习,健康向上地长大。
一、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审美的兴趣
教师的课前设计是很重要的。这个课前设计不只是局限于写好教案,更重要的是设计一些有趣的环节,教师所设计的趣味环节越是新颖、别致,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对审美有兴趣才能激起学生接触审美教育的欲望,基于此,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重点关注导入部分,运用诙谐的语言、一些演唱会片段的播放等方法,调动学生对于音乐课的高度热情,让学生爱上音乐课,为之后在音乐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观打基础,有了教师的前期悉心准备,上课时很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进而学生与音乐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学生从中体会到音乐的美,为审美观的培养创造条件,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每节课的结束部分和课后作业,不能虎头蛇尾,课后作业要有趣而且不烦琐,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期待下一次课程的到来。
例如,教师在教授《童年》这一歌曲时,可以在导入部分讲述一下自己的童年。让学生们和自己现在的生活做比较和讨论,让孩子们像听故事一样,在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下开始课程学习。在下课时,教师可以弹奏一首关于童年的歌曲,让孩子们在课下也会回味这种高雅、优美的钢琴曲,也让学生对以后的音乐课和鉴赏课充满了期待,对于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渗透学生审美观的培养有重大意义。
二、教师注重自身审美观的塑造和培养,做到言传身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两大不可或缺的主体。虽然教育改革将课堂的主体由老师变成了学生,但是也没有改变两者于课堂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学时期的学生,对世界的一切都新奇,教师的一件衣服、一个动作都会成为小学生争相讨论的话题。所以,老师要注意自身衣着打扮和言谈举止,提高自身的审美观,为学生做一个正确的榜样,促进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例如,教师的穿衣打扮要干净简洁,大方得体,一条牛仔裤、一件白上衣就是青春向上的标配,给学生以阳光、向上的感觉;教师衣着不可过于“随意”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审美形成,教师的言谈举止一定要文明,言语低俗,甚至飙脏话,这些行为是一定不能出现的,会影响学生一生。作为小学音乐老师,教师要给学生一种引导,要用自身的态度以及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告诉学生这首曲子美在哪里,让学生们细细品味。长此以往,学生不仅音乐素养提高一个档次,审美观也会日益健全。
三、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欣赏中爱上审美
音乐赏析课是小学音乐课堂必不可少的。音乐赏析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基础,只有学会了赏析,才能分辨不同音乐之间的区别,进而建成自身的审美观。总而言之,音乐赏析就是形成正确审美观之前的感知过程,音乐赏析可不是给学生们不停地放各种各样的歌曲,而是真的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学生能摸清其中的一些门道来。在音乐赏析中,听音乐只是一小部分,重头戏在“赏”和“析”。教师要在听音乐时候,介绍一下音乐产生的背景,用语言将学生代入其中,让学生用心去体会,融入背景故事的音乐就变得有内容、不空洞,增加學生对音乐的满意度和审美体验。
四、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复习,健全学生的审美观
复习和巩固是最容易被忽视,却又是很重要的一点。人的知识存储能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小学生,对一切都好奇,又要应付其他应试课程的知识,所以更是忘得快。这也就凸显出来复习巩固的重要性了。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任务,并在课上引导复习,这样一来,学生每次都会对这些知识有印象,记忆也更加深刻,前后知识也会在脑中形成一个脉络,更加清晰。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形成和完善,促进学生乐观、向上、健康地长大。
五、结束语
音乐的美丽是与生俱来的,音乐教师就是播撒美的使者,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学生去感受、欣赏这种美丽。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在言传身教中慢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小学音乐和审美能力两个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密不可分的事物完美融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