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病生防菌的防病促生作用及其鉴定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285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丰富兼具防病和促生作用的优质生防菌种资源,本试验分别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琼脂孔扩散法比较了多个生防菌及其脂肽类化合物提取物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效果;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生防菌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辣椒苗生长的影响;对F1-1菌株进行了脂肽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检测和基于gyrA基因特异性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F 1-1及其提取物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50.95%和55.71%;用生防菌发酵液灌根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辣椒的病情指数,其中施用F1-1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到66.91%;施用F1-1发酵液可以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和壮苗指数;在F1-1的基因组中检测到srfAB、fenB、fenD、ituA、ituC、ituD和mycB共7个脂肽类化合物相关合成基因的存在;分子生物学鉴定F1-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
其他文献
为筛选出观赏南瓜无土栽培的最佳基质配方,本试验以\'迷你贝贝\'为材料,以菜园土为对照(CK),以椰糠、香菇菌渣、金针菇菌渣和黑木耳菌渣为栽培基质并按不同体积比将其配制成4种基质配方,研究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观赏南瓜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C(椰糠:香菇菌渣:金针菇菌渣=1:1:1)的理化性质适宜作为观赏南瓜无土栽培的基质;配方C栽培的观赏南瓜在叶长、果实横径、果肉厚度、单果质量、单株果数和单产这6个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其它3个配方(配方A、配方B和配方D),且与菜园土差异不
本研究通过怀玉山三叶青试管苗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到其查尔酮合酶基因的核心片段,利用qRT-PCR技术克隆到其查尔酮合酶基因,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时定量PCR进行序列分析和器官表达分析,以期为揭示怀玉山三叶青查尔酮合酶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怀玉山三叶青查尔酮合酶基因cDNA总长度为1143 bp,G+C含量为65.27%;由38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41809.23 Da,等电点6.19,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37.37%)、β-片层(19.47%)、无规则卷曲(43.16%)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