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能力要从局部训练积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zhongyu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老师怕改作文,改作文犹如“移山”,费时费力,效果却并不明显。作文普遍存在写人叙事不生动,结构层次不清楚,文理不通顺等毛病。
  使作文走入尴尬境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老师急于求在。训练时从立意、谋篇到遣词造句面面俱到,且字数一般不得少于600。大多数学生完成这样一篇作文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其次,由于一次作文花费的时间多,而语文又不能光上写作课,写作次数只能减少。每学期仅六至八次作文,训练重点又突出,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难以提高。所以,学生尽管有写作素材,却难以把“生米做成熟饭”,写出来的文章质量就可想而知了。文章质量差除了练习太少之外,还有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每次作文要求面面俱到,学生很难取得成功。在多次失败的刺激下,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厌倦、害怕甚至对抗心理。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又怎能写出好作文呢?越是厌倦越不肯用心写,越写不好就越厌倦,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首先得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必须重新认识“作文”这一概念。作文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技能。它是由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实践、反复练习。所以我们平常的作文训练大可不必要求面面俱到,弄得学生对作文畏如狮虎。我们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变作文整体训练为重点突出的局部训练。这样既可解决单位作文费时的问题,又不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细水长流,最终达到集腋成裘的目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即说话能力。说话是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语言交际活动,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形式交流思想,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语言交际活动,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形式交流思想,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语言材料,把思想内容用外部语言和体态的形式表达出来。说话能力差的学生往往词不达意、思路紊乱。写作的最低层次是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说都说不好,还谈什么写作能力的提高呢?要提高说话能力,必须多练。可以在课前或课后,进述一则生动、有趣的故事,然后要求学生复述。为了便于复述,故事不能太难、太长。先是要求学生重复,习惯以后可提高难度,让他们根据故事中心进心删减,讲出故事梗概。久而久之,就可以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提高。
  二、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离不开想象。现实生活提供给写作的材料丰富多彩,但要经过加工改造,通过想象加以扩展和重新组合,才能使文章更好地反映生活。缺乏想象力的文章,必然是文思呆滞,语言贫乏。学生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有了想象,笔下人物才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景物才会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柳永的《雨霖铃》就是通过想象把寒蝉、长亭、杨柳、残月这些景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浓浓的离愁别绪言生动可感,中现眼前。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则是借用梦境来大胆想象,描写神奇境界,表达了不事权贵的叛逆精神和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基础做起。先指出一个景物,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有关联想的知识进行联想。如看到圆,可以想到中秋明月,进而可以想到家人团聚之乐,可以想到为国戌边,不能享受家人团聚之乐的边防将士。看到红色,可以想到火焰,想到温暖,想到活力……学生养成了联想的习惯,想象力自然丰富。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欣赏一些意境优美的古诗词。中国古诗词语言凝练,意蕴深远,可让学生根据古诗描绘景物或编一则小故事。如读张继的《枫桥夜泊》,可让学生写“秋江夜泊图”,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写“田园风光图”。
  三、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写作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复杂思维过程。从材料的搜集到主题的提炼,语言的选用都离不开缜密的思考。作文的过程,就是“搜集材料——思维加工——转化为语言文章”的过程。学生写作必须通过思维活动对材料进行鉴别、筛选,概括出要表达的中心,根据主题选材,明确所途述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叙述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叙述的结构层次,最后选用恰不的文字表达。中心不突出、层次混乱、顺序不清、段落之间衔拉不紧、词不达意,这些都是逻辑思维欠佳造成的。训练学生思想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列提纲,而且最好是材料作文提纲。给出一则材料,先让学生概括立意。如:有人做了一个实验。用铁链拴住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的100个环扣中,99个完好,只有一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条狗都拴不住。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概括出立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小事不小,忽视小事,会因小失大。再根据这些立意去搜集、筛选论据,然后确立结构层次,最后遣词造句,列出提纲。每列一次提纲,都是一个思维训练过程。
  化整为零的训练方法通常以片断的形式出现,且不必拘泥字数多少,学生一般乐意接受,而且花费时间不多,容易坚持。经过反复练习,学生的说话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都会逐渐提高,写作能力自然也会随之提高。作文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不如让我们细水长流、集腋成裘,从局部训练中慢慢积成。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准确的概括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作用,而这同时也道出了语文学科的优势,即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是其他学科所无法超越的。由此看来,语文教学也必须联系与生活,运用于生活,才能做得更好。也只有如此,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意义,而生活也只有因为语文的加入才会表现的更加精彩纷呈。那么语文到底能为孩子的生活带来哪些帮助呢?我认为主
期刊
合作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理念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正成为目前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农村中学大班组、大课堂及学生参差不齐的特点,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操练的需要,以“任务型教学“方法为主,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在学习中,学生积极地互相支持、配合
期刊
“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一个团体中,个体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一个班级中,我们难免会面对一些“后进生”。 由于数学的学科性强、逻辑性严密,因而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积极性,久而久之发展成为数学“后进生”,如何转化 “后进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从小学做起,从一点一滴做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小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学生在小学学会了自己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并以探索新知为乐趣,那么,他终生不会落伍。教育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他提出: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学习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概括起来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达到不教的最好方法就该是让学生“学会求知”。  以往受考试指挥棒的制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充满生命活力。在新课标中,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但是,新课标并没有抹杀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引导、启蒙学生中对学生的质量负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抓住学生的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言道出了教师的双重责任: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要会“育人”。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笔者通过翻阅十册思品教材后发现:首先,教育性是培养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培养丰富的人格,自重自爱。其次,教育性是进行个
期刊
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最辉煌灿烂的一部分,以其言简意赅、朗朗上口而广为传诵,古诗更是脍炙人口,甚至成为儿童的启蒙读物。古诗词的背诵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背诵优秀诗文八十篇。因而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就成为了中招考试中“积
期刊
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英语早已成为了一门世界性的语言,越来越多的人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广泛的使用英语。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目前我国开设英语课程由小学三年级起始,旨在让小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接受英语的正规训练,也为日后中学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于西部农村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提供了学习英语的条件,但对于我们地区的农村小学生开设英语未必是件好事,原因就在于我们地区农村小学和中学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而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理解、鉴赏、古典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言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继承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改变学生的气质,语文老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的渗透德育,就能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了达到使学生迅速学会有关语言和文学知识,又使学生陶冶情操的双重目标,要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诱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就必须创设相应的情境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设计和使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