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后进村“华丽转身”

来源 :共产党员·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wi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慧敏,正如名字所喻示,父母期望他用自己聪慧的头脑与敏锐的思维做事,报效祖国。多年后,国慧敏没有让父母失望,他不仅在自己的本职工作——朝阳县财政局农业股股长的岗位上业绩突出,还在担任朝阳县波罗赤镇康家屯村第一书记期间,用实际行动改变了一个“后进村”——
  他让原本泥泞不堪的道路变成了柏油路;他把村民四处漏风的危房翻修成温暖明亮的大瓦房;他扶贫济困,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温暖;他遍寻良策,引领村民走上产业发展之路。
  他用宽厚、实干、亲民的工作作风在百姓面前树立了党的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2014年1月8日,在与国慧敏进行面对面的采访过程中,记者以多方位、多角度的话题访问形式,试图探寻国慧敏任职村第一书记的心路历程,以此让读者了解国慧敏的所思、所想、所为,希望能给读者启发和借鉴。
  “黄金半小时”
  2011年年底,为了更好地推进后进村晋位升级工作,辽宁省委决定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后进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作为县直单位,朝阳县财政局要派出一位熟悉农村工作的业务骨干担此重任。财政局领导煞费苦心,反复斟酌,经过几轮筛选,最后,当分管副局长提名国慧敏的时候,所有领导一致通过。当时,离上报人选仅有半天时间,征求国慧敏本人意见,仅仅给了他半个小时的考虑时间。
  短短的30分钟,改变了国慧敏的人生轨迹。在这“黄金半小时”里,国慧敏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一份更加丰富而有意义的宝贵经历。
  记者:领导征求你本人意见时,只给你半个小时的考虑时间,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是否有些顾虑?
  国慧敏:我当时在想,组织上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但心里有点忐忑,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其实,我还是有一些顾虑的。后进村肯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我去了没干好,怕遭老百姓骂,更怕给财政局抹黑。另外,从舒适的机关到艰苦的农村一线工作,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自己可能还得适应一段时间。另外,我爱人身体不好,孩子刚上初中,如果我到农村工作,离家太远,就没时间照顾家庭了。当时我还给我爱人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她特别支持我,说这是组织上给我的一次到基层锻炼的机会,让我千万别错过。我心里有底了,也觉得自己可以借此机会积累一些基层工作经验。
  记者:人生会面临很多选择,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你可能会失去一次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良机;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当时有信心、有能力把第一书记当好吗?
  国慧敏:其实,我对农村非常熟悉。我出生在建平县富山镇的一个小山村里,自幼在农村长大,小时候经常吃玉米面大饼子,跟小伙伴到村里的小河摸鱼,对农村我是有深厚感情的。中学毕业后,我考上了朝阳市商业学校,毕业后先在建平县沙海镇财政所工作,然后调到建平县财政局农业股,后来调到朝阳县财政局农业股,这些工作都没离开农业,都是在跟农民打交道。农民是最辛苦的,农民也是最淳朴的,只要是真心为他们做事,他们一定会支持的。我当时觉得自己有信心、有能力、也应该为农民做点什么,就算不能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改变,也是值得的。到后进村担任第一书记,正是我的一个机会吧。所以,半个小时后,我给局领导一个肯定的答复——去!
  理清发展思路
  2012年1月13日,国慧敏正式就任朝阳县波罗赤镇康家屯村第一书记。从这一天开始,国慧敏几乎没休过一个周末。有一次,为了不影响村里人出行,必须在天亮前把路牌立完,国慧敏一夜没回家。通过访贫问苦、走访座谈,发放公开信、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反复研究探讨,一个符合康家屯村发展实际的蓝图在国慧敏的头脑中逐渐成形。
  记者:你还记得上任第一天都做了哪些事吗?
  国慧敏:当时马上就要过年了,作为第一书记,不能空手来,我和送我上任的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一起来到养老院看望这里的老人,给他们送去了一头猪、500斤米和面,老人们说今天可以吃猪肉炖粉条了,看到他们高兴我也感到很幸福。看望完老人我们又走访了村里的3个贫困户,给他们各送去了500元钱,大米和白面各一袋,虽是杯水车薪,但也能让他们过个快乐的春节吧。
  记者:你对康家屯村的第一印象怎样,把什么作为你开展工作的切入点?
  国慧敏:当我第一次进村入户,看到的是颠簸的村路、简陋的村部和群众并不富裕的生活,心里顿时沉重起来,觉得第一书记的担子不轻。我想尽快把村情、民情了解清楚,尽快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于是,我利用一周时间,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党员和村民代表几个层面的座谈会,走访了离职村干部、部分致富带头人及一些贫困户,走遍了村里的10个村民组,查看了5840亩耕地的地貌,向全体村民发了一封公开信,设立了征求意见箱,向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
  记者:经过入户调查,征求民意,你觉得康家屯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国慧敏:我把心交给了群众,群众的心也贴近了我。几天的时间,我就收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30多条。通过梳理和分析这些意见、建议,我了解到康家屯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集体收入少,主要原因是村“两委”班子服务群众的能力不强,基础设施条件差,主导产业不突出。
  记者:为了改变康家屯村的落后状况,让这里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你当时有什么发展思路和工作设想?
  国慧敏:其实,群众的要求并不高,就是希望把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而这些事情,恰恰是我们应该做好的事。我在村“两委”班子会议上,提出了修建环村公路、发展果业生产、关心困难群众、改善村容村貌4条建议,并把这4项工作作为村党支部2012年要为群众办的4件实事逐一落实。
  下定决心修路
  办好惠民实事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根本。过去,康家屯村村民都居住在地势低洼的山沟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阻碍了人们出行的脚步,牵制了百姓致富的步伐。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国慧敏利用有效资源,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把路基修好了。   记者: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是什么事促使你下定决心先修路的?
  国慧敏:我刚到村里时,听村民反映最多的就是路的问题。10个村民组的2700多口人分别居住在3条沟里,从沟底到梁顶都是土路,坡还特别陡。一到雨雪天,别说走车,连步行都困难。有一年冬天,鹅毛般的大雪下了一整天。老党员李景旺把腿摔骨折了,出村的路泥泞湿滑,车根本走不了。没办法,家人只能找几个身体强壮的村民轮流背着李景旺走了2里多地才坐上车送到医院。这事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这路非修不可。
  记者:众所周知,修路需要很多资金,那么你们筹集资金的工作顺利吗?
  国慧敏:2012年3月8日早上7点多,我就和村班子成员来到修路现场实地测量,这条路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如果把9个组全连起来至少要7公里。我知道上级有政策,这笔资金可以通过“一事一议”解决。测量完我就赶紧来到了县政府汇报,因为申请符合政策,有关单位同意立项,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记者:修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听说你们修路时间短、花钱少,你是怎么做到的?
  国慧敏:为了节省资金,我主动找亲戚朋友帮忙,从他们那里借来了装载机、压路机,免费使用了两个月。群众听说修路项目有了着落,都非常支持,也都义务出工,修路基、边沟和护坡。仅这一项就节省了不少钱。整个修路工程没有外包,连修路需要的三轮车都用本村人的,有钱也要让本村人挣嘛。经过两个月的奋战,7公里的环村公路路基就全部建完了,整个工程才花了20多万元。村民几代人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记者:修路给你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国慧敏:修路肯定要占用一些村民家的耕地、墙院,当我到被占地村民家走访时,他们一听说要修路,每个人都很兴奋,不但主动把地让出来,而且没有一个提出要补偿款的。我心里非常高兴,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路修好。还有件事让我特别感动,修路要经过几户村民家附近的斜坡,听说要修路,他们每家拿了几百元,拉来石头,把斜坡垫平了。这些事让我感到,绝大部分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只要你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他们就会支持你、拥护你,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了。
  找准产业定位
  国慧敏在与基层干部群众沟通交流的同时,深入思考,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找准产业定位,有针对性地引领村民走上产业致富之路,村干部有了奋斗目标,让村民对未来发展有了盼头。
  2012年4月,康家屯村北台子组冯占军家为栽果树格外忙碌,全家齐上阵,挖树坑、接水管、安水泵,尽管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可是高兴劲儿仍溢于言表。冯占军说:“自国书记来了以后,给大伙儿办了不少实事。就拿栽果树来说吧,树苗是村里白给的,栽多少都行,这好事儿上哪儿找?”冯占军说的树苗白给的事,正是国慧敏引领康家屯村发展苹果产业的一个重要举措。
  记者:据了解,康家屯村的苹果产业从辉煌到衰落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了,你现在又重新提出发展苹果产业,村民会响应吗?
  国慧敏:刚到村里时,我到已经70多岁的老党支部书记隋延宝家走访。他建议我,发展苹果产业是条致富的好路子。康家屯村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是果业生产大村,气候和土壤都适合栽植苹果树。当时全村苹果树栽植面积达1000多亩,年产苹果1000多万公斤并可出口创汇。后来由于管理不善、干旱和病虫害等原因,到上世纪90年代,村里的果业生产逐渐衰落,最后,全村果树栽植面积已不足百亩。近年来,随着苹果价格的不断提升,人们又有了发展苹果产业的念头,可大伙儿一是苦于没有优质苗木,二是扩大生产缺少资金。如果这两个难题能够解决,我相信村民会响应的。
  记者:后来你是怎么解决这两个难题的?
  国慧敏:我一方面安排村干部逐户登记群众需要苹果苗木的数量,另一方面四处打听有关苹果苗木的信息。跑了一个多星期,终于在朝阳市内一家苗圃找到了好苗源。根据国家政策,退耕还林,坡地造林,是可以得到补助资金的。只不过以前村里不知道有这样的政策。我把发展果业作为村里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来抓,向林业部门申请了项目和资金。2012年4月18日,第一批1.5万株寒富苹果树苗就运到了村里。
  记者:时隔多年,村民栽植果树的积极性是怎样被再次调动起来的?
  国慧敏:我到村里时间不长,如果大家短时期内看不到效益,动员他们大面积栽植果树,村民一定会很反感。所以,我当时告诉大家,不管是房前屋后,只要是空地,愿意栽果树的都可以免费领取苗木,这样一来,效果更好,有空地能栽果树的都栽上了。仅当年,全村就有108户加入到栽植果树的队伍中来。2013年,我又通过协调林业部门,在康家屯村新栽植果树300亩,并且列入国家退耕还林项目。
  记者: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你又是怎样将一家一户的果树栽植集中起来,发展成村里的支柱产业的?
  国慧敏:现在村里栽植苹果的村民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些苹果栽植户都加入了“彦学苹果专业合作社”。为了保证苹果的质量,村里还定期邀请技术专家,对村民进行手把手指导。我相信,到了盛果期,大家共同闯市场,销售和价格肯定不成问题。
  记者:除了发展苹果产业,村里还有哪些致富项目?
  国慧敏:前几年,朝阳市搞了百万亩设施农业项目,很多村民建了大棚想种植蔬菜,但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一些大棚已经弃之不用。为了引导他们发展棚菜生产,我告诉村民,朝阳市和朝阳县都有政策,每维修一延长米大棚给100元的补助金。我怕村民不相信,就先给有意愿维修大棚的村民打好欠条,答应他们只要修好了大棚,经过验收合格,就可以拿着欠条到村里领取补助。我说到做到,村民对我更加信任了。
  另外,村里还有人发展养猪、养牛等项目,不论大家做什么,我都会耐心地向他们讲解国家的相关政策,让他们在好政策的扶持下,更加大胆地走上致富之路。
  记者:会不会有人认为你在财政局工作,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才能拿到那些补助资金呢?   国慧敏:其实,我最怕别人说我在财政局工作,想给村里拨多少钱就拨多少钱。村里的每一笔补助资金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申请的,每一笔账我这里都有相关文件和数据,都有据可查。国家的惠农政策很多,但很多村民可能不了解,我只是将我知道的政策告诉大家,替大家跑腿争取,帮助村民用好用足这些政策,让农民得到实惠。我想,派我们来当村里的第一书记,也是要让我们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吧。
  设立扶贫基金
  提起村里设立扶贫基金这事儿,村民都赞不绝口,都说在国慧敏的倡议下,村“两委”班子发起并组织的扶贫基金又为村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儿。
  记者:村级设立扶贫基金的好像不多,你提出设立扶贫基金的初衷是什么?
  国慧敏:刚来康家屯村时,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村里有许多贫困户因为家里没钱,有病看不起,有伤不能治,有的孩子还辍了学。当时我就感到,临时的救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必须建立一种扶贫的长效机制,让遭遇突发状况的困难群众可以得到及时救助。从那时起我便产生了在村里设立扶贫基金,帮助大伙渡过难关的想法。
  记者:扶贫基金是如何筹集的?
  国慧敏:当我把设立扶贫基金的想法跟亲戚朋友说了以后,他们都很支持我。我的父亲、妹妹,还有我爱人每人捐了500元,做生意的姨夫捐了2000元,我认识的一个企业家捐了5000元,不少同事也捐了……就这样,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到2012年4月中旬,共募集了3万多元。村里给捐款的个人或单位都出具了收据,单位名称和人名都记录在册并且存了档。
  记者:如何保证扶贫基金的管理和使用阳光透明呢?
  国慧敏:基金会的所有资金都交由波罗赤镇农经站负责管理,设立扶贫基金专用账户。基金会制定了扶贫济困救助基金管理制度,凡是本村内的危重病人、贫困群体都可写出书面申请直接交到基金会,工作人员每个月对提出救助申请的对象进行集中梳理,经村“两委”班子研究,确定救助对象,进行集中帮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每户200元到2000元不等的救助。使用扶贫基金必须经过“两委”班子调查、研究同意,受助农户签字,方可支付救助金,确保每一笔救助资金都能得到合理使用。
  记者:设立扶贫基金有什么重大意义?
  国慧敏:农村因病致贫的比较多,哪家有了重病号,高昂的医疗费很难承担,对这些群体来说,能资助给他们几百元都很重要,即便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优化村容村貌
  国慧敏是个干净利索的人。看到村里哪里脏了、乱了,他会忍不住去收拾收拾。就在陪同记者前往贫困户家采访途中,我们看到一位村民不小心把玉米秸秆撒了一地,国慧敏和陪同我们一起走访的村委会主任隋振席二话没说,跳下车,很快就把撒落的秸秆收拾到路边。这一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优化村容村貌是国慧敏的一项重要工作。
  记者:你还记得刚到村里来的时候,村部是什么样吗?
  国慧敏:当时村部院里杂草丛生,破烂不堪。那么大的院子,没有花草,没有树木,种的是玉米,成了庄稼地。进到村委会办公室,桌椅、房门都几十年没换了,脏、破、旧得不成样子。平时村委会也没人办公,你说,这样的环境,老百姓能来吗?
  记者:你是怎么改变村部形象的?
  国慧敏:我跟上级部门争取了相关资金,把村委会各办公室的门、桌椅都换成新的,给村“两委”班子成员配备了电脑,我要求他们每天都要有人留守在村委会,万一群众来办事,必须有人接待。为了解决他们中午吃饭的问题,还建了一个小食堂。就这样,村委会总算是有人气了,百姓有事也愿意来了。
  记者:听说你还组织维修了小学校舍,建了文化广场?
  国慧敏:是的。为了抓好康家屯村的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从美化、绿化环境入手,维修了村小学校舍,栽景观树2000多株,在村主要路口安装太阳能路灯13盏。为了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我们又举办了为期3天的首届康家屯村农民文化节,利用文化广场扭秧歌,放电影,演文艺节目,不但康家屯的男女老少登台尽兴表演,邻村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也前来参加。
  2013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康家屯村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康家屯村正在举办农民文化节!在阵阵叫好声中,一个又一个精彩节目纷纷登台。只见在临时搭起的舞台上,有的村民表演了自排的小品,有的村民表演了自编的三句半,还有的唱起了评剧。他们通过节目,展示半年多来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着他们内心的喜悦与幸福,更抒发着对第一书记国慧敏的爱戴与感激。
  此时,坐在村民中间观看节目的国慧敏眼睛湿润了。一年多来,村容村貌改变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加强烈,干劲更足了。看到村民发自内心的笑容,国慧敏感到无比欣慰。国慧敏相信,只要村民们一直保持这股精神头,未来的康家屯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2013年7月,国慧敏结束了在康家屯村的第一书记工作。9月5日,他又被县里派到波罗赤镇白营子村担任第一书记。
  踏上新征程,国慧敏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其他文献
雍措是一位康定藏族80后女作家,目前主要专攻散文创作,作品散见于《十月》《民族文学》《青年文学》《中国作家》《青年作家》《西藏文学》等。2015年,雍措凭借散文《滑落到地上的日子》获得了“孙犁文学奖”单篇二等奖。2016年8月,雍措因散文集《凹村》而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从雍措目前总的创作情况来看,她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集《凹村》。这是一部乡土题材散文集,主要呈现了作家雍
期刊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既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经济社会活动的可预期性和效率,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更好做到“放”“管”结合的必要条件。  会议强调,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积极推进。
期刊
今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辽宁省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辽宁着重推进22项改革  辽宁省
期刊
辽宁服务业总量全国第七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刚刚过去的一年,辽宁省服务业呈现了逐季回升的良好态势,服务业总量居全国第7位,比上一年前进一位。服务业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达到39.7%,高于2012年同期。去年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完成7644.2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差距逐季缩小,目前增速已经持平。  细数2013年辽宁服务业亮点,“夜经济”绝对位列榜首。辽宁抢抓居民夜
期刊
建昌县王宝营子乡地处辽宁“西部的西部”,三面环山,一河隔路,没有矿产资源,没有区位优势。2007年,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700多元,而这一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73元。面对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王宝营子乡党委注重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民生工作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建工作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在这片“一穷二白”的土地上绘
期刊
“农行的助学基金帮我圆了多年的‘大学梦’,解决了父母最大的心病,真心感谢农行的慷慨相助!”这是2013年考上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的朝阳县尚志乡大车户村晏春雪接到农行助学基金后在日记中所写的心里话。晏春雪拿到的助学基金正是2013年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为尚志乡25名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捐助的4万元“英才助学基金”。这已是辽宁农行帮扶尚志乡的第16个年头了。16年来,辽宁农行党委按照“帮扶工作上水平,人
期刊
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把反腐斗争引向深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月13日至15日上午在北京举行。  全会总结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旗帜鲜明、态度坚定、领导有力。全会强调,全党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任务部署上来。2014
期刊
黑红的脸膛,朴实的装束,30多年如一日,每天骑马驮着电力维修工具,背着水壶和干粮,穿梭在科尔沁沙漠南部没有道路的沙丘里,走过了相当于13个长征的路程,600双穿坏的鞋记录着他艰难的足迹,只为千方百计保居民供电。他就是被誉为“马背电工”的国家电网彰武供电分公司职工葛春。  环境艰苦,自费买马干工作  葛春家住辽宁省彰武县阿尔乡镇,地处辽宁西北部的最北端,东西北三面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接壤,生
期刊
去年10月31日,记者从葫芦岛市连山区杨郊乡西老爷庙村村委会“追”到该村“鼎硕”果业基地建设二期工程现场“入口段”,还是没找着村支书姜宝军。“这个时间,姜书记应该到大里边了。”在现场监工的村支书助理程健指着大南沟深处告诉记者。  沿着泥土路又向上走了十来分钟,记者终于见到了45岁的姜宝军。踩了满鞋泥巴的他正与施工人员说着荒坡果树梯田施工的事,嘴里不时蹦出“果梯断面”、“田面宽度”、“弧度”等术语。
期刊
在沈阳市沈河区新北站街道狮慈社区义友大院里,67岁的张振杰可是这个社区里的大忙人。他不仅是社区平安巡逻队的一员,还是社区百姓信任的“钥匙管家”,除了给居民送报刊,还忙着冬天扫雪,夏天巡逻,维护健身器材,看守大院,清扫楼道……啥活儿都干,虽然不拿一分钱工资,但张振杰却干得津津有味:“为百姓服务,白干也乐和!”  “我愿意为你当管家”  令闻街194号楼是一栋8层8个单元的居民楼,这里的居民在张振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