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临床固定桥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64例采用固定桥修复的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调查,比较不同牙缺损程度、不同年龄固定桥修复效果。结果 164例患者接受固定桥修复2年后,153例修复成功,占93.3%;11例患者出现修复失败,占6.7%,其中4例患者固定桥松动脱落,发生率为2.43%,7例患者出现固定桥破损,发生率为4.27%;不同牙缺损程度固定桥修复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固定桥修复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临床固定桥修复疗效明显,有效改善患者咀嚼效能。
【关键词】 口腔临床;固定桥修复;疗效观察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1-0080-03 中图分类号:R78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1.038
牙列缺损影响到患者咀嚼效能、牙周组织病变、发音功能障碍等,造成牙列缺损的原因主要有牙周病、外伤和颌骨疾患等[1]。目前固定桥修复仍然是牙列缺损患者恢复咀嚼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2],本研究对牙列缺损采用固定桥修复的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价,探讨固定桥修复患者牙列缺损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科进行金属烤瓷固定桥修复患者164例,男性86例,女性78例,平均年龄(45.0±22.5)岁。按年龄大小分为两组,≥60岁为老年组,36例;<60岁中青年组,128例;根据牙缺损情况分为轻度组(<3颗牙)和重度组(≥3颗牙),两组各为82例。
2.基牙选择与适应证 选取基牙的条件:冠和根均较长;牙髓无病变,活髓或已经完善牙髓治疗的死髓牙;牙龈、牙周膜无病变,牙槽骨结构正常,牙槽骨吸收小于根长1/3,并且是停滞性水平吸收;基牙位置正常,无过度扭转或倾斜移位。适应证:缺牙数目少;缺牙部位一般不受限制;缺牙区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缺牙间隙有适当高度;牙槽脊吸收趋于稳定;年龄20岁至65岁之间;有良好的清洁口腔卫生;遗留牙冠无伸长、下沉及过度倾斜,无重度松动,无不良修复体等。
3.方法 金属烤瓷固定桥:①设计固定桥所需的基牙及其共同就位道后,按金属烤瓷冠的牙体预备要求进行。②排龈,制取印模,记录合关系、比色、粘固临时固定桥。③待金属烤瓷固定桥制作完成,试戴粘接固定桥。对已经结束固定桥修复的患者随访2年进行调查。
4.疗效评价标准 有效:修复体使用良好无不适,基牙及桥体无松动剂脱落,咬合紧密,牙龈无炎症发生。无效:修复体松动,损坏甚至出现咬合不紧密,牙龈炎症明显,基牙发生根尖病变,必须重新制作。
5.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总体修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64例患者接受固定桥修复2年后,153例修复有效,占93.3%;11例患者出现修复无效,占6.7%,其中4例患者固定桥松动脱落,发生率为2.43%;7例患者出现固定桥破损,发生率为4.27%,少数患者出现基牙疼痛、基牙松动、龈缘炎等,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得以消除。
2.不同牙缺损程度固定桥修复的临床疗效 固定桥修复的临床有效率轻度组为97.6%,重度组为8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固定桥修复效果优于重度组。见表1。
讨 论 固定桥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义齿修复方法,它主要是以缺牙间隙两端或者一端的天然牙作为基牙,在基牙上制作义齿的固位体,最后与人工牙连成一个整体,借粘固剂将固位体粘固于基牙上,从而达到修补缺牙[3]的效果。固定桥的类型可从固定桥的结构、材料、龈端与牙槽脊黏膜之间的接触关系、加工方式分为多种类型。固定桥修复的主要特点有:①缺失牙的牙合力主要由两边的桥基来分担承受,受力比较均匀对称,不容易脱落;②咬合行使功能比较稳定,义齿固位和支持比较好,咬合功能效率高;③修复后口腔无异物感,不影响舌头活动。固定桥修复成功关键在于基牙的选择,进行固定牙修复时,应考虑基牙的牙冠、牙根状态,以及冠根的比例。研究报道[4],老年患者由于牙槽骨吸收较多、牙齿松动等的影响,在进行固定桥修复时应特别注意义齿的设计,这是提高老年人固定桥修复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结果显示,164例牙缺损患者接受固定桥修复2年后,153例修复成功,占93.3%,提示牙缺损进行固定桥修复可以到达较好的修复效果。但与基牙的选择有关,我们在进行固定桥修复前,对基牙进行X光片拍摄,了解基牙本身状况,确定固定桥的基牙数。正确的基牙选择,严格把握适应证,精细的牙体预备、模型制取和精心维护是固定桥修复成功的关键[5]。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程度的缺损,其临床修复效果不同,轻度组固定桥修复效果优于重度组。提示我们在进行固定牙修复之前应对缺损进行评估,按照不同缺损程度进行设计,提高修复成功率[6]。而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牙缺损固定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可能与观察时间较短有关。
总之,固定桥修复的成功与患者本身基牙的质量有关,也与患者牙缺损程度有关[7]。制定可行的设计和治疗方案,是保证固定桥修复质量的前提,从而使患者在接受固定桥修复时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1]马轩祥.口腔修复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90.
[2]桂和明,黄达鸿,陈健钊. 263例患者固定修复后基牙情况5年临床观察[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6,33(6):482484.
[3]马 慧.临时固定桥用于前牙即刻修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95596.
[4]骆鸣宇,付国详.老年患者72件固定桥修复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1):14171418.
[5]李振华. 635例固定桥修复体临床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1415.
[6]江 泳.临时固定桥早期应用的临床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19(5):466468.
[7]王志松,周 玭. 两种不同材料的桩核系统在前牙修复中的效果比较[J].右江医学,2011,39(6):729730.
【关键词】 口腔临床;固定桥修复;疗效观察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1-0080-03 中图分类号:R78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1.038
牙列缺损影响到患者咀嚼效能、牙周组织病变、发音功能障碍等,造成牙列缺损的原因主要有牙周病、外伤和颌骨疾患等[1]。目前固定桥修复仍然是牙列缺损患者恢复咀嚼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2],本研究对牙列缺损采用固定桥修复的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价,探讨固定桥修复患者牙列缺损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科进行金属烤瓷固定桥修复患者164例,男性86例,女性78例,平均年龄(45.0±22.5)岁。按年龄大小分为两组,≥60岁为老年组,36例;<60岁中青年组,128例;根据牙缺损情况分为轻度组(<3颗牙)和重度组(≥3颗牙),两组各为82例。
2.基牙选择与适应证 选取基牙的条件:冠和根均较长;牙髓无病变,活髓或已经完善牙髓治疗的死髓牙;牙龈、牙周膜无病变,牙槽骨结构正常,牙槽骨吸收小于根长1/3,并且是停滞性水平吸收;基牙位置正常,无过度扭转或倾斜移位。适应证:缺牙数目少;缺牙部位一般不受限制;缺牙区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缺牙间隙有适当高度;牙槽脊吸收趋于稳定;年龄20岁至65岁之间;有良好的清洁口腔卫生;遗留牙冠无伸长、下沉及过度倾斜,无重度松动,无不良修复体等。
3.方法 金属烤瓷固定桥:①设计固定桥所需的基牙及其共同就位道后,按金属烤瓷冠的牙体预备要求进行。②排龈,制取印模,记录合关系、比色、粘固临时固定桥。③待金属烤瓷固定桥制作完成,试戴粘接固定桥。对已经结束固定桥修复的患者随访2年进行调查。
4.疗效评价标准 有效:修复体使用良好无不适,基牙及桥体无松动剂脱落,咬合紧密,牙龈无炎症发生。无效:修复体松动,损坏甚至出现咬合不紧密,牙龈炎症明显,基牙发生根尖病变,必须重新制作。
5.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总体修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64例患者接受固定桥修复2年后,153例修复有效,占93.3%;11例患者出现修复无效,占6.7%,其中4例患者固定桥松动脱落,发生率为2.43%;7例患者出现固定桥破损,发生率为4.27%,少数患者出现基牙疼痛、基牙松动、龈缘炎等,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得以消除。
2.不同牙缺损程度固定桥修复的临床疗效 固定桥修复的临床有效率轻度组为97.6%,重度组为8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固定桥修复效果优于重度组。见表1。
讨 论 固定桥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义齿修复方法,它主要是以缺牙间隙两端或者一端的天然牙作为基牙,在基牙上制作义齿的固位体,最后与人工牙连成一个整体,借粘固剂将固位体粘固于基牙上,从而达到修补缺牙[3]的效果。固定桥的类型可从固定桥的结构、材料、龈端与牙槽脊黏膜之间的接触关系、加工方式分为多种类型。固定桥修复的主要特点有:①缺失牙的牙合力主要由两边的桥基来分担承受,受力比较均匀对称,不容易脱落;②咬合行使功能比较稳定,义齿固位和支持比较好,咬合功能效率高;③修复后口腔无异物感,不影响舌头活动。固定桥修复成功关键在于基牙的选择,进行固定牙修复时,应考虑基牙的牙冠、牙根状态,以及冠根的比例。研究报道[4],老年患者由于牙槽骨吸收较多、牙齿松动等的影响,在进行固定桥修复时应特别注意义齿的设计,这是提高老年人固定桥修复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结果显示,164例牙缺损患者接受固定桥修复2年后,153例修复成功,占93.3%,提示牙缺损进行固定桥修复可以到达较好的修复效果。但与基牙的选择有关,我们在进行固定桥修复前,对基牙进行X光片拍摄,了解基牙本身状况,确定固定桥的基牙数。正确的基牙选择,严格把握适应证,精细的牙体预备、模型制取和精心维护是固定桥修复成功的关键[5]。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程度的缺损,其临床修复效果不同,轻度组固定桥修复效果优于重度组。提示我们在进行固定牙修复之前应对缺损进行评估,按照不同缺损程度进行设计,提高修复成功率[6]。而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牙缺损固定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可能与观察时间较短有关。
总之,固定桥修复的成功与患者本身基牙的质量有关,也与患者牙缺损程度有关[7]。制定可行的设计和治疗方案,是保证固定桥修复质量的前提,从而使患者在接受固定桥修复时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1]马轩祥.口腔修复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90.
[2]桂和明,黄达鸿,陈健钊. 263例患者固定修复后基牙情况5年临床观察[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6,33(6):482484.
[3]马 慧.临时固定桥用于前牙即刻修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95596.
[4]骆鸣宇,付国详.老年患者72件固定桥修复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1):14171418.
[5]李振华. 635例固定桥修复体临床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1415.
[6]江 泳.临时固定桥早期应用的临床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19(5):466468.
[7]王志松,周 玭. 两种不同材料的桩核系统在前牙修复中的效果比较[J].右江医学,2011,39(6):72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