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想要买辆车,那么二手车是否划算以及是否有保障?人们常常凭借经验和常识办事,但經济学告诉你,这种逆向选择的利与弊。
你想要离职,但又不知道是否应该走出这一步,经济学告诉你如何用机会成本来理解这一切。
爱情不能完全用经济学去解释。但如果你爱上一个不那么爱你的人,已经付出了很多,依然没有等来想要的爱情,是就此放弃,还是再接再厉?如果你不甘心之前的种种牺牲与付出,经济学会告诉你,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人要学会及时止损。
我们为大家带来了10个和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经济学原理,让你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本质,更明白自己该做的取舍与选择。
一、不完全竞争
当你想要买一包薯片时,你会发现超市里柜台上,只有那么两三种牌子。当你想要吃泡面的时候,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品牌可供你选择。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不会去想,为何这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工厂,可供选择的品牌却少得可怜?但经济学家会去考虑,并且用不完全竞争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不完全竞争是指这样一些市场: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
听起来很复杂,但解释来说就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事实上很多类商品,都由该品类的市场寡头们所把持着,普通企业甚至更好的商品,都很难进入人们视线。
很多年前高考可以说是完全竞争,因为大家的起点差不多,接受的教育以及参与教育的途径都很单一。但现在高考就是不完全竞争,因为有钱人的孩子,往往有许多捷径可以走。经济好一点的家庭,也有能力给孩子报兴趣班,因此不完全竞争,变成了社会的通行法则。
二、机会成本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经济学,那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里要为午餐所付的那个“费”,就是机会成本。这就意味着,人们所做的任何选择,都是一场机会成本的较量与权衡。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
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由此,便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
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而相应的,养猪和养鸡,则是该农民的机会,选择养哪一类所耗费的必要成本,就是该农民的机会成本。
三、沉默成本
沉没成本是经济界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两种误区:
1.害怕走向没有效益产出的“沉淀成本”而不敢投入。
2.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说:“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这类支出称为沉没成本。”
接着,他举了个例子:“假设现在你已经花7美元买了电影票,你对这场电影是否值7美元表示怀疑。看了半小时后,你的最坏的怀疑应验了:这电影简直是场灾难。你应该离开电影院吗?在做这一决策时,你应该忽视这7美元。这7美元是沉没成本,不管是去是留,这钱你都已经花了。”
四、不完全信息
所谓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新凯恩斯学派认为,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现实性。
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
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不同于普通商品。人们在购买普通商品时,先要了解它的价值,看看值不值得买。但是,购买信息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人们之所以愿意出钱购买信息,是因为还不知道它,一旦知道了它,就没有人会愿意再为此进行支付。
这就出现了一个困难的问题:卖者让不让买者在购买之前,就充分地了解所出售的信息的价值呢?如果不让,则买者就可能因为不知道究竟值不值得而不去购买它。如果让,则买者义可能因为已经知道了该信息也不去购买它。
在这种情况下,要能够做成“生意”,只能靠买卖双方并不十分可靠的相互信赖:卖者让买者充分了解信息的用处,而买者则答应在了解信息之后即购买它。因而在市场交易中会导致道德风险,使得市场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作用。
五、戈森法则
人为什么会喜新厌旧?一段初期激情四射的感情,为何会越来越形同嚼蜡,索然无味?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戈森法则可以解释:“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其带来的满足感会不断递减:同一享乐不断重复,第一次和第二次所获得的满足感最大。”
戈森法则也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法则。通俗的说法是:开始的时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来,收益值就越少。用数学语言表达:x是白变量,y是因变量,y随x的变化而变化,随着x值的增加,y的值也在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在不断减小。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还是有可能呈現负值。以吃饭的数量为例,当吃饭超过某一数量时,消费者会吃不消。此时再多吃饭,反而成为类似处罚的效果,再多吃的结果将导致负的边际效用。
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发展经济,是为了给人类创造更多的幸福。无奈事实却出现了与人们的愿望完全相反的情况: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生活越富裕却越难以幸福的现象。
这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幸福递减律”,也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称之为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六、囚徒困境
冈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和梅尔文·德雷希尔,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以冈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南于冈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最终导致纳什均衡仅落在非合作点上的博弈模型。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或者说在一个群体中,个人做出理性选择却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或者损害集体的利益。
阿克尔洛夫最著名的思想是柠檬市场理论。甜柠檬效应是说一个人拿着一个青青没熟的柠檬,明明知道柠檬是熟透了才甜,因为手上只有青皮的,就说自己这个柠檬味道一定很好,会特别甜,何况有柠檬总比没有的好。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
他一个著名假设就是:若你想买一辆二手摩托,卖主对这辆摩托的性能一清二楚,而作为买方的你却只能从这辆摩托的外形来做各种揣测,或者是从你试骑的那一刻的感觉来推断。于是,问题就出现了,由于这宗买卖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所以想让买方付款买二手高价车,比让他们用低价买二手车困难得多。
但在二手车市场上,好车车主只愿意以较高价成交,而次车车主却愿意以较低价出手。买主知道有一定的概率会买到次车,因此愿意出的价格就要打折扣。如果市场上的次车比例大到一定程度,这种折扣就足够大。最后,使得好车卖方不再愿意把车投入市场。结果,市场上只剩下了次车。
这种情况便被称作酸柠檬,即劣币驱逐良币。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会充斥市场。“柠檬效应”还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比如生活中常见的美女与野兽的搭配,帅哥旁边的女生看起来很普通等,都可以用柠檬效应进行解释。
七、阿罗不可能定律
不可能性定律是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义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阿罗不可能定律说明,依靠简单多数的投票原则,要在各种个人偏好中选择出一个共同一致的顺序,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个合理的公共产品,决定只能来自一个可以胜任的公共权力机关。要想借助于投票过程,来达到协调一致的集体选择结果,一般是不可能的。
阿罗不可能定律,既是对西方所谓民主的选举制度所存在的漏洞的一种揭示,也是对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多数人选择投票得出满意答案的质疑。
八、高跟鞋理论
全球某著名的公司,对数十年有关女性鞋子的流行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经济不景气、波动较大时,追求时髦的女性通常会选择鞋跟很高、看上去鲜亮惹眼的鞋子,比如高跟鞋、松糕鞋等。
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石油危机时期,它们几乎几度取代低跟凉鞋、平底公主鞋成为主流。而在经济平稳、生活较安逸的时候,人们则更愿意选择舒服的低跟鞋。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消费者想通过购买奢侈品来逃离现实,为自己营造想象空问。
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生产商和消费者们可能利用这些看上去更加华丽、鲜艳的时尚鞋款来逃避现实、营造出繁华的幻影,填补心中的不安全感。而经济好转,或者做好节衣缩食的心理准备后,对这些物品的渴求则大大减少。
九、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马太效应”,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二十五章二十九节:“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福音里的这个故事,大概说的是:义良善又忠心,义会殷勤管理的仆人,主人就会给得越多。反之,又懒又恶,义没有智慧管理的仆人,就要连本带利都要收回。
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领域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从而形成了一个著名的现象:强者会更强,弱者会更弱。
你想要离职,但又不知道是否应该走出这一步,经济学告诉你如何用机会成本来理解这一切。
爱情不能完全用经济学去解释。但如果你爱上一个不那么爱你的人,已经付出了很多,依然没有等来想要的爱情,是就此放弃,还是再接再厉?如果你不甘心之前的种种牺牲与付出,经济学会告诉你,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人要学会及时止损。
我们为大家带来了10个和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经济学原理,让你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本质,更明白自己该做的取舍与选择。
一、不完全竞争
当你想要买一包薯片时,你会发现超市里柜台上,只有那么两三种牌子。当你想要吃泡面的时候,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品牌可供你选择。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不会去想,为何这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工厂,可供选择的品牌却少得可怜?但经济学家会去考虑,并且用不完全竞争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不完全竞争是指这样一些市场: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
听起来很复杂,但解释来说就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事实上很多类商品,都由该品类的市场寡头们所把持着,普通企业甚至更好的商品,都很难进入人们视线。
很多年前高考可以说是完全竞争,因为大家的起点差不多,接受的教育以及参与教育的途径都很单一。但现在高考就是不完全竞争,因为有钱人的孩子,往往有许多捷径可以走。经济好一点的家庭,也有能力给孩子报兴趣班,因此不完全竞争,变成了社会的通行法则。
二、机会成本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经济学,那就是“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里要为午餐所付的那个“费”,就是机会成本。这就意味着,人们所做的任何选择,都是一场机会成本的较量与权衡。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
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由此,便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
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而相应的,养猪和养鸡,则是该农民的机会,选择养哪一类所耗费的必要成本,就是该农民的机会成本。
三、沉默成本
沉没成本是经济界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两种误区:
1.害怕走向没有效益产出的“沉淀成本”而不敢投入。
2.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说:“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这类支出称为沉没成本。”
接着,他举了个例子:“假设现在你已经花7美元买了电影票,你对这场电影是否值7美元表示怀疑。看了半小时后,你的最坏的怀疑应验了:这电影简直是场灾难。你应该离开电影院吗?在做这一决策时,你应该忽视这7美元。这7美元是沉没成本,不管是去是留,这钱你都已经花了。”
四、不完全信息
所谓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新凯恩斯学派认为,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现实性。
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
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不同于普通商品。人们在购买普通商品时,先要了解它的价值,看看值不值得买。但是,购买信息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人们之所以愿意出钱购买信息,是因为还不知道它,一旦知道了它,就没有人会愿意再为此进行支付。
这就出现了一个困难的问题:卖者让不让买者在购买之前,就充分地了解所出售的信息的价值呢?如果不让,则买者就可能因为不知道究竟值不值得而不去购买它。如果让,则买者义可能因为已经知道了该信息也不去购买它。
在这种情况下,要能够做成“生意”,只能靠买卖双方并不十分可靠的相互信赖:卖者让买者充分了解信息的用处,而买者则答应在了解信息之后即购买它。因而在市场交易中会导致道德风险,使得市场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作用。
五、戈森法则
人为什么会喜新厌旧?一段初期激情四射的感情,为何会越来越形同嚼蜡,索然无味?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戈森法则可以解释:“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其带来的满足感会不断递减:同一享乐不断重复,第一次和第二次所获得的满足感最大。”
戈森法则也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法则。通俗的说法是:开始的时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来,收益值就越少。用数学语言表达:x是白变量,y是因变量,y随x的变化而变化,随着x值的增加,y的值也在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在不断减小。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还是有可能呈現负值。以吃饭的数量为例,当吃饭超过某一数量时,消费者会吃不消。此时再多吃饭,反而成为类似处罚的效果,再多吃的结果将导致负的边际效用。
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发展经济,是为了给人类创造更多的幸福。无奈事实却出现了与人们的愿望完全相反的情况: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生活越富裕却越难以幸福的现象。
这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幸福递减律”,也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称之为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六、囚徒困境
冈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和梅尔文·德雷希尔,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以冈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南于冈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最终导致纳什均衡仅落在非合作点上的博弈模型。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或者说在一个群体中,个人做出理性选择却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或者损害集体的利益。
阿克尔洛夫最著名的思想是柠檬市场理论。甜柠檬效应是说一个人拿着一个青青没熟的柠檬,明明知道柠檬是熟透了才甜,因为手上只有青皮的,就说自己这个柠檬味道一定很好,会特别甜,何况有柠檬总比没有的好。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
他一个著名假设就是:若你想买一辆二手摩托,卖主对这辆摩托的性能一清二楚,而作为买方的你却只能从这辆摩托的外形来做各种揣测,或者是从你试骑的那一刻的感觉来推断。于是,问题就出现了,由于这宗买卖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所以想让买方付款买二手高价车,比让他们用低价买二手车困难得多。
但在二手车市场上,好车车主只愿意以较高价成交,而次车车主却愿意以较低价出手。买主知道有一定的概率会买到次车,因此愿意出的价格就要打折扣。如果市场上的次车比例大到一定程度,这种折扣就足够大。最后,使得好车卖方不再愿意把车投入市场。结果,市场上只剩下了次车。
这种情况便被称作酸柠檬,即劣币驱逐良币。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会充斥市场。“柠檬效应”还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比如生活中常见的美女与野兽的搭配,帅哥旁边的女生看起来很普通等,都可以用柠檬效应进行解释。
七、阿罗不可能定律
不可能性定律是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义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阿罗不可能定律说明,依靠简单多数的投票原则,要在各种个人偏好中选择出一个共同一致的顺序,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个合理的公共产品,决定只能来自一个可以胜任的公共权力机关。要想借助于投票过程,来达到协调一致的集体选择结果,一般是不可能的。
阿罗不可能定律,既是对西方所谓民主的选举制度所存在的漏洞的一种揭示,也是对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多数人选择投票得出满意答案的质疑。
八、高跟鞋理论
全球某著名的公司,对数十年有关女性鞋子的流行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经济不景气、波动较大时,追求时髦的女性通常会选择鞋跟很高、看上去鲜亮惹眼的鞋子,比如高跟鞋、松糕鞋等。
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石油危机时期,它们几乎几度取代低跟凉鞋、平底公主鞋成为主流。而在经济平稳、生活较安逸的时候,人们则更愿意选择舒服的低跟鞋。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消费者想通过购买奢侈品来逃离现实,为自己营造想象空问。
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生产商和消费者们可能利用这些看上去更加华丽、鲜艳的时尚鞋款来逃避现实、营造出繁华的幻影,填补心中的不安全感。而经济好转,或者做好节衣缩食的心理准备后,对这些物品的渴求则大大减少。
九、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马太效应”,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二十五章二十九节:“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福音里的这个故事,大概说的是:义良善又忠心,义会殷勤管理的仆人,主人就会给得越多。反之,又懒又恶,义没有智慧管理的仆人,就要连本带利都要收回。
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领域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从而形成了一个著名的现象:强者会更强,弱者会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