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营专卖”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我国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这一制度的弊端逐步显现,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困境和瓶颈。为寻求我国烟草行业发展的新纪元,需要加快推进我国烟草行业管理体系的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专营专卖、体制改革、市场化
一、我国现行烟草行业管理制度的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和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条例的规定,我国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营专卖”的管理制度。这一管理体制的确定很大程度上由其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的:烟草制品是一种嗜好品,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同时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特性,因此国家对烟草制品的生产和流通采取了更加严格、集中的管理模式。
“吸烟有害健康”,为控制吸烟对人类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吸烟的外部不经济,各国对烟草制品的生产和消费普遍课征高额的税收,由此烟草行业也成为了各国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国家实行“专营专卖”集中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便于各级政府对烟草制品生产与消费各项税收的征收。现行的管理体制一方面能够实现抑制烟草制品的过度消费,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各级政府稳定的财税收入来源,因此烟草行业管理制度的改革缺乏内在的动力。
二、我国现行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利弊分析
我国烟草专营专卖的管理体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现行的烟草管理体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实施的,是目前世界烟草发展史上最全面、最完整的国家烟草专营专卖制度之一。我国烟草的专营专卖管理涵盖了烟草及其制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同时通过设立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直属的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专业性公司,以各省为基础进行行政区划设立省级烟草公司、地区烟草公司,构成了全国烟草统一经营集中管理的组织系统。
我国自烟草专营专卖管理制度实施以来,烟草产业充分利用制度优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如图1所示),给各级政府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利税收入(如图2所示),其烟草制品的质量、结构和生产技术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化建设的加速推进,现行的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弊端和矛盾日益显现:
一是国家垄断经营造成市场竞争缺失,从而不利于生产企业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二是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由于烟草利税是各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促使了各地方政府为保障财税收入的稳定而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辖区烟草的销售,以保护本地烟草企业正常经营,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阻碍了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的发挥;
三是催生地下交易和假冒伪劣产品,相对来说,烟草行业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的行业,烟草行业的高额税率和行业的进入壁垒使得一些企业为躲避税收或进军烟草行业不惜冒着法律的风险,逐步形成地下交易市场或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危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由于国家垄断经营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我国很难形成规模性的烟草生产企业,随着我国烟草市场与世界烟草市场的逐步融合,中国烟草企业在国际竞争将面临巨大的冲击。
我国烟草行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瓶颈,尤其是在控烟运动高涨的背景下,我国烟草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在现行的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的情形下,管理体制的变革也势在必行。
三、对我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为实现我国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现行的具有“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双重特色的管理制度亟需调整,加强市场在烟草生产与销售中资源配置的作用,推进我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烟草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建立一个政府与市场互补的运营模式,以市场为制度,以政府监管为补充,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管理。
首先,明确政府在烟草行业管理中的角色。在烟草行业市场化运营中,政府更多的是执行监督的职能,如价格监督和质量监督,政府通过制定行业准则、各项制度及法律法规对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准入和产品进行规范,而不参与烟草及其制品的生产和流通管理;
其次,打击地方保护主义,逐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生产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加强企业管理,加快体制改革,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竞争力。随着地方保护主义的取缔,实现生产资料在全国或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最后,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我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在烟草行业的更多了采用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我国在对煙草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在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和市场化管理等方面,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化管理体系。(作者单位:江西兴国卷烟厂)
参考文献:
[1]于湉,《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烟草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制度构建》[D],吉林财经大学,2010
[2]王现军,《烟叶专卖品的市场化改革及政策调整取向》[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3]张艳,《放松管制——中国烟草产业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11
关键词:专营专卖、体制改革、市场化
一、我国现行烟草行业管理制度的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和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条例的规定,我国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营专卖”的管理制度。这一管理体制的确定很大程度上由其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的:烟草制品是一种嗜好品,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同时具有外部不经济的特性,因此国家对烟草制品的生产和流通采取了更加严格、集中的管理模式。
“吸烟有害健康”,为控制吸烟对人类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吸烟的外部不经济,各国对烟草制品的生产和消费普遍课征高额的税收,由此烟草行业也成为了各国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国家实行“专营专卖”集中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便于各级政府对烟草制品生产与消费各项税收的征收。现行的管理体制一方面能够实现抑制烟草制品的过度消费,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各级政府稳定的财税收入来源,因此烟草行业管理制度的改革缺乏内在的动力。
二、我国现行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利弊分析
我国烟草专营专卖的管理体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现行的烟草管理体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实施的,是目前世界烟草发展史上最全面、最完整的国家烟草专营专卖制度之一。我国烟草的专营专卖管理涵盖了烟草及其制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同时通过设立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直属的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专业性公司,以各省为基础进行行政区划设立省级烟草公司、地区烟草公司,构成了全国烟草统一经营集中管理的组织系统。
我国自烟草专营专卖管理制度实施以来,烟草产业充分利用制度优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如图1所示),给各级政府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利税收入(如图2所示),其烟草制品的质量、结构和生产技术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化建设的加速推进,现行的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弊端和矛盾日益显现:
一是国家垄断经营造成市场竞争缺失,从而不利于生产企业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二是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由于烟草利税是各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促使了各地方政府为保障财税收入的稳定而通过行政手段干预辖区烟草的销售,以保护本地烟草企业正常经营,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阻碍了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的发挥;
三是催生地下交易和假冒伪劣产品,相对来说,烟草行业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的行业,烟草行业的高额税率和行业的进入壁垒使得一些企业为躲避税收或进军烟草行业不惜冒着法律的风险,逐步形成地下交易市场或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危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由于国家垄断经营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我国很难形成规模性的烟草生产企业,随着我国烟草市场与世界烟草市场的逐步融合,中国烟草企业在国际竞争将面临巨大的冲击。
我国烟草行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瓶颈,尤其是在控烟运动高涨的背景下,我国烟草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在现行的烟草行业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的情形下,管理体制的变革也势在必行。
三、对我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为实现我国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现行的具有“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双重特色的管理制度亟需调整,加强市场在烟草生产与销售中资源配置的作用,推进我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烟草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建立一个政府与市场互补的运营模式,以市场为制度,以政府监管为补充,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管理。
首先,明确政府在烟草行业管理中的角色。在烟草行业市场化运营中,政府更多的是执行监督的职能,如价格监督和质量监督,政府通过制定行业准则、各项制度及法律法规对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准入和产品进行规范,而不参与烟草及其制品的生产和流通管理;
其次,打击地方保护主义,逐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生产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加强企业管理,加快体制改革,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竞争力。随着地方保护主义的取缔,实现生产资料在全国或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最后,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我国烟草行业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在烟草行业的更多了采用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我国在对煙草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在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和市场化管理等方面,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化管理体系。(作者单位:江西兴国卷烟厂)
参考文献:
[1]于湉,《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烟草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制度构建》[D],吉林财经大学,2010
[2]王现军,《烟叶专卖品的市场化改革及政策调整取向》[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3]张艳,《放松管制——中国烟草产业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