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步骤,而农业机械化则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基础性因素。农业机械化伴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全新的理念和要求。鉴于此,建设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才能够稳步改善农村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本文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背景和要求出发,逐步分析和阐述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的变化,分析制约因素和产业结构性矛盾问题,最后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水平;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18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机械设备可以大幅度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并能够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而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受制于地域环境的影响,类似山区、丘陵等地形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总体来说,农业机械化是我国推动农业生产改革的大方向,是解决不断激化的农业发展矛盾和困难的“利剑”,也是确保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动力。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也逐步让大中型农机设备的优势得到展现。然而我国各地区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还要结合工业、资金、劳动力以及科技等状况。此外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全程、全面深入推进,对于农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急迫,而我国目前的整体状况是“缺人才更缺师资”。2015年召开的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提出目前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经达到了10.76亿千瓦,超过1.5亿亩的土地完成深松整地作业,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目前我国已经实现61%的农机化率,代表我国农业化生产方式正式以农业机械化为主。
1.2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些年我国大力扶持农业机械化,各地区的农业机械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机械化资金等投入比例还是很少,国家出台的补贴政策,虽然缓解了农民的部分压力,也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农民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部分农户经济基础弱,而机械设备的维修、油费、保养等支出还是极大的降低了农民购置农机设备的积极性。
农机设备整体结构配比矛盾大,主要表现在大中型机械少、小型多,且多以动力设备为主,而配套辅助农具很少。其次目前机械设备主要针对粮食农作物,而在农产品加工、养殖业等领域的机械化的投入很少。
农机设备生产企业的快速扩大,特别是以联合收割机为代表,跨区收割作业的竞争日益加重,从原本高利润的卖方市场逐步走向了买方市场,跨区作业的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农民的基础知识能力、科技水平均偏弱,特别是缺乏足够强的科技种田思维意识,无法形成有效机械化作业的产业链条,或者盲目的投放农机设备,导致大量资金、设备的浪费,农业机械化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弱。
2 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2.1改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强化农业机械化意识
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一是农业机械厂家、管理部门等方面要努力提升相关推进工作中的服务意识,不断围绕地区农业特征调整机械化推广的主题,满足广大农民特定的农具需求;二是积极研发和推出更多品种的农机设备、辅助工具,满足农民的播种、收割直至加工的各个领域农机设备的需求,这其中还可以包含农产品分类、挑选、运输、存储和保鲜等后续处理设备,稳步提升农业机械化的产业链发展水平;三是狠抓农民的科技素养,基于农村科技教育事业去提升他们对机械化的认知,从而实现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提升各地区的农机干部及农机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进而实现整体效益的稳步增加。
2.2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强化实用性和高效率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作为原始推动力,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就明确强调狠抓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让其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标志。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离不开大胆的创新,通过多研究开发、多实践,让更多的创新技术能够走向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农业机械化的创新需要从实用性、多种类、一机多用和小型化等方面着重考虑,不断的降低农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3结论
依据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历程来看,不仅仅是体现在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还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深加工的机械化。依托国家制定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创新农业机械发展机制,不断增加政府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针对各地区的综合状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努力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汤波.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加快推进——浅谈凤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机化视野,2014(07):35-37.
[2]郑妍兵.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4):95-96.
[3]张毅,欧文权.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1(04):9-10.
[4]李春茹.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07):258,263.
[5]彭代慧,祝诗平.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7,(07):66-68.
关键词: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水平;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18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机械设备可以大幅度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并能够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而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受制于地域环境的影响,类似山区、丘陵等地形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总体来说,农业机械化是我国推动农业生产改革的大方向,是解决不断激化的农业发展矛盾和困难的“利剑”,也是确保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动力。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也逐步让大中型农机设备的优势得到展现。然而我国各地区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还要结合工业、资金、劳动力以及科技等状况。此外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全程、全面深入推进,对于农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急迫,而我国目前的整体状况是“缺人才更缺师资”。2015年召开的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提出目前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经达到了10.76亿千瓦,超过1.5亿亩的土地完成深松整地作业,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目前我国已经实现61%的农机化率,代表我国农业化生产方式正式以农业机械化为主。
1.2 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些年我国大力扶持农业机械化,各地区的农业机械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机械化资金等投入比例还是很少,国家出台的补贴政策,虽然缓解了农民的部分压力,也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农民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部分农户经济基础弱,而机械设备的维修、油费、保养等支出还是极大的降低了农民购置农机设备的积极性。
农机设备整体结构配比矛盾大,主要表现在大中型机械少、小型多,且多以动力设备为主,而配套辅助农具很少。其次目前机械设备主要针对粮食农作物,而在农产品加工、养殖业等领域的机械化的投入很少。
农机设备生产企业的快速扩大,特别是以联合收割机为代表,跨区收割作业的竞争日益加重,从原本高利润的卖方市场逐步走向了买方市场,跨区作业的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农民的基础知识能力、科技水平均偏弱,特别是缺乏足够强的科技种田思维意识,无法形成有效机械化作业的产业链条,或者盲目的投放农机设备,导致大量资金、设备的浪费,农业机械化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弱。
2 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2.1改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强化农业机械化意识
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一是农业机械厂家、管理部门等方面要努力提升相关推进工作中的服务意识,不断围绕地区农业特征调整机械化推广的主题,满足广大农民特定的农具需求;二是积极研发和推出更多品种的农机设备、辅助工具,满足农民的播种、收割直至加工的各个领域农机设备的需求,这其中还可以包含农产品分类、挑选、运输、存储和保鲜等后续处理设备,稳步提升农业机械化的产业链发展水平;三是狠抓农民的科技素养,基于农村科技教育事业去提升他们对机械化的认知,从而实现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提升各地区的农机干部及农机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进而实现整体效益的稳步增加。
2.2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强化实用性和高效率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作为原始推动力,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就明确强调狠抓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让其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标志。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离不开大胆的创新,通过多研究开发、多实践,让更多的创新技术能够走向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农业机械化的创新需要从实用性、多种类、一机多用和小型化等方面着重考虑,不断的降低农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3结论
依据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历程来看,不仅仅是体现在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还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深加工的机械化。依托国家制定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创新农业机械发展机制,不断增加政府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针对各地区的综合状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努力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汤波.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加快推进——浅谈凤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机化视野,2014(07):35-37.
[2]郑妍兵.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4):95-96.
[3]张毅,欧文权.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1(04):9-10.
[4]李春茹.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07):258,263.
[5]彭代慧,祝诗平.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07,(07):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