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语文知识、信息,主要依赖于课堂,信息源基本来自语文教材、教师的讲授、学生之间的交流等,这种把语文教学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小范围,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以及语文教学的现今需要很不适应,特别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对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形成许多制约,也就更谈不上什么有效。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好”“乐”对于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追求,可以说是精神支柱,也是有效性的基础,尤其对语文这门功课。比如一首古诗是背诵了有效,还是会做题有效?然而,如果没有对诗歌和中华文化深邃美的热爱,没有对生活体验和感受,又怎能谈得上有效。因此,我们必须从有效教学这个主因出发,去寻找实现语文教学的长期有效性的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