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同每个人在追求其个性,每个民族在追求其文化的独立一样,每个国家也在建筑的道路上寻找一条既符合全球化现代的审美眼光、又具有国家特色的建筑道路。经过了多年的尝试与改变,在批判了对西方建筑的抄袭、否定了对古建筑的模仿之后,中国建筑师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设计方法。此文将以中国香港建筑师严迅奇的作品上海九间堂为例,从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关键词】:传统元素;现代建筑;现状;设计;运用;九间堂
【分类号】:TG333.7
“九间堂”在承袭中国传统园林大宅建筑意象的基础上,对建筑布局、材料应用和内庭式园林三大中式要素进行了创新。其设计者说“我的创作意念,来自传统中国大家庭的生活方式与空间关系:几代人住在同一屋檐下,既要互相沟通又要有隐私自由度,两者怎样才能产生和谐的感觉?这种传统概念,仍然可应用在现代中国人的家庭观上。”
一、规划与环境
不同地区特定的环境决定了其居住模式,并产生地域文化,故环境、建筑、文化三者的关系是有机、辩证的。受 “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因地制宜,注重整体统一、秩序和对称,并以建筑群体创造意境空间为主体,实现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那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会想到,如若想呈现出故宫般庄严气质的博物馆类建筑,可以采用对称和规整;想创造江南水乡似的民间小居,道路规划又可曲折自由。
在九间堂的整体规划中严迅奇使中间的每个建筑都临水,制造景观与气氛。整体气质藏露结合、步移景换、外实内虚。水道迂回曲折,空间收放张驰,起承转合,极具园林特色。室外庭院空间由封闭式院落向空间公共化过渡,多出现半私密空间与公共的空间景观形成交流,如以前庭或者后院与公共绿地形成相互的渗透或穿插;房子围合院子取代原来的用墙围合院子。这样使得室内外的功能能相互对话。
植被配置上考虑四季不同搭配,尽量使用附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如北方的杨南方的柳、傲骨的梅花谦逊的竹 。并灵活搭配不同面积的水面,如溪流、池塘、小瀑布等,调节小气候,增添景点活力。
二、空间与材料
九间堂的平面设计吸取了江南私家园林大宅的空间精神,遵循主、客分区的空间传统,在形体上可概括为两个“L”形,形成家庭起居和待客交际两个功能分区;在外部空间上形成开放的待客前院和私密的家庭后院;在人行动路线上展现为主、客两条路径的安排。设计者以功能、空间、路线的精心安排和组织,创造了别墅内、外部的空间秩序,同时塑造了既有现代讲究又有中式意境的别墅生活。设计手法体现了人本关怀而非简单的继承传统建筑实体,它注重现实生活中人们逐渐丢失的传统,比如邻里交往。通过对传统生活习惯的关注,丰富人们的生活。
在空间设计中,我们的目标可浓缩为一句话,那就是:在实用和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出奇、出新。在材料方面,我们看到了传统的回归。见惯了大都市里的钢筋水泥,便也觉冷漠,想念起木质的温暖亲切,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尝试将传统材料(如木、竹、砖、瓦)和现代建筑材料(如钢、玻璃)结合运用。在结构的加强下,既可大面积开窗、又能轻松加入传统材料,如此,技术和情感并进,使得人们在现代建筑中也能感受到
同时色彩方面,多采用朴素、典雅的颜色,穿插少量的亮色,追求古朴而不失现代的亲和感觉。白色、灰色将被大量使用。整体体现“纯、素”韵味。
三、元素与符号
有些外国人士提到中国会想到延绵万里的长城,也会想到雅致精细的陶瓷,其实每种文化都会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或者说元素符号。下面将从元素符号等细节部分入手,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进行分析。
首先,直接运用传统建筑符号,能够清晰地表达建筑所指,体现建筑造型的传统意味。在建筑造型的处理中,用现代材料和结构技术来部分地模仿传统建筑的形式,如坡屋顶、檐部、柱头等部分,并严格遵守传统的做法和比例。如九间堂山墙处设计被抽象化的马头墙、人字顶;或是在住宅正面添加被简化的门楼装饰等。
其次也可将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抽象提炼后应用到建筑的重要部位,如建筑的屋顶、檐部、窗口、入口和楼梯间等处,并真实地反映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这种手法抽象而现代,既突出了建筑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脉络。
如九间堂空间处理纳入了上述重要元素:天窗,天井,小院落,石笼隔断,遮阳设施等均以现代的简约手法带出了传统民居的朴素、宁静、和谐,将大宅的境界带至另一层面。
四、文化与精神
以上的所有,都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往往是从最深层次的理念层面上的融合。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多样性影响了我国现代建筑理念的多样性,诸如北方的民居设计理念植根于北方文化的粗犷,而南方民居则体现精密和考究,这就源于南北方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所形成的文化风俗差异性。 其次,传统文化符号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具有古典复归的特性。如武汉黄鹤楼就是完全采用了我国传统古建筑的形式,一如众多的文学、绘画作品所描述的优美形象。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更多的是一种柔性的、灵活掌握的理念形式,即以创新为目的来指导继承的尺度。
【结语】:
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处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关系时,我们要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立足于建筑自身,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手段相结合。谨慎仿古免为复制品,深层挖掘文化内涵,避免过于表面形式化,创作手法上要深入,我国历史漫长疆域广阔,特有的地域文化及各色的文化符号都为创造特色的中国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只有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性又兼顾历史性的建筑空间,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之路。
【参考文献】:
[1] 魏闽. 中式意境,现代感受——“九间堂”别墅区总体及建筑单体设计的解读[C].时代建筑,2006.3
[2] 邓卉.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谈现代中式风格住宅[J].文化视野,2010.7
[3] 侯斌. 传统文化符号与建筑设计浅析[J].中国建材科技,2009.2
【关键词】:传统元素;现代建筑;现状;设计;运用;九间堂
【分类号】:TG333.7
“九间堂”在承袭中国传统园林大宅建筑意象的基础上,对建筑布局、材料应用和内庭式园林三大中式要素进行了创新。其设计者说“我的创作意念,来自传统中国大家庭的生活方式与空间关系:几代人住在同一屋檐下,既要互相沟通又要有隐私自由度,两者怎样才能产生和谐的感觉?这种传统概念,仍然可应用在现代中国人的家庭观上。”
一、规划与环境
不同地区特定的环境决定了其居住模式,并产生地域文化,故环境、建筑、文化三者的关系是有机、辩证的。受 “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因地制宜,注重整体统一、秩序和对称,并以建筑群体创造意境空间为主体,实现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那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会想到,如若想呈现出故宫般庄严气质的博物馆类建筑,可以采用对称和规整;想创造江南水乡似的民间小居,道路规划又可曲折自由。
在九间堂的整体规划中严迅奇使中间的每个建筑都临水,制造景观与气氛。整体气质藏露结合、步移景换、外实内虚。水道迂回曲折,空间收放张驰,起承转合,极具园林特色。室外庭院空间由封闭式院落向空间公共化过渡,多出现半私密空间与公共的空间景观形成交流,如以前庭或者后院与公共绿地形成相互的渗透或穿插;房子围合院子取代原来的用墙围合院子。这样使得室内外的功能能相互对话。
植被配置上考虑四季不同搭配,尽量使用附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如北方的杨南方的柳、傲骨的梅花谦逊的竹 。并灵活搭配不同面积的水面,如溪流、池塘、小瀑布等,调节小气候,增添景点活力。
二、空间与材料
九间堂的平面设计吸取了江南私家园林大宅的空间精神,遵循主、客分区的空间传统,在形体上可概括为两个“L”形,形成家庭起居和待客交际两个功能分区;在外部空间上形成开放的待客前院和私密的家庭后院;在人行动路线上展现为主、客两条路径的安排。设计者以功能、空间、路线的精心安排和组织,创造了别墅内、外部的空间秩序,同时塑造了既有现代讲究又有中式意境的别墅生活。设计手法体现了人本关怀而非简单的继承传统建筑实体,它注重现实生活中人们逐渐丢失的传统,比如邻里交往。通过对传统生活习惯的关注,丰富人们的生活。
在空间设计中,我们的目标可浓缩为一句话,那就是:在实用和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出奇、出新。在材料方面,我们看到了传统的回归。见惯了大都市里的钢筋水泥,便也觉冷漠,想念起木质的温暖亲切,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尝试将传统材料(如木、竹、砖、瓦)和现代建筑材料(如钢、玻璃)结合运用。在结构的加强下,既可大面积开窗、又能轻松加入传统材料,如此,技术和情感并进,使得人们在现代建筑中也能感受到
同时色彩方面,多采用朴素、典雅的颜色,穿插少量的亮色,追求古朴而不失现代的亲和感觉。白色、灰色将被大量使用。整体体现“纯、素”韵味。
三、元素与符号
有些外国人士提到中国会想到延绵万里的长城,也会想到雅致精细的陶瓷,其实每种文化都会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或者说元素符号。下面将从元素符号等细节部分入手,对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进行分析。
首先,直接运用传统建筑符号,能够清晰地表达建筑所指,体现建筑造型的传统意味。在建筑造型的处理中,用现代材料和结构技术来部分地模仿传统建筑的形式,如坡屋顶、檐部、柱头等部分,并严格遵守传统的做法和比例。如九间堂山墙处设计被抽象化的马头墙、人字顶;或是在住宅正面添加被简化的门楼装饰等。
其次也可将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抽象提炼后应用到建筑的重要部位,如建筑的屋顶、檐部、窗口、入口和楼梯间等处,并真实地反映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这种手法抽象而现代,既突出了建筑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脉络。
如九间堂空间处理纳入了上述重要元素:天窗,天井,小院落,石笼隔断,遮阳设施等均以现代的简约手法带出了传统民居的朴素、宁静、和谐,将大宅的境界带至另一层面。
四、文化与精神
以上的所有,都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往往是从最深层次的理念层面上的融合。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多样性影响了我国现代建筑理念的多样性,诸如北方的民居设计理念植根于北方文化的粗犷,而南方民居则体现精密和考究,这就源于南北方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所形成的文化风俗差异性。 其次,传统文化符号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具有古典复归的特性。如武汉黄鹤楼就是完全采用了我国传统古建筑的形式,一如众多的文学、绘画作品所描述的优美形象。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更多的是一种柔性的、灵活掌握的理念形式,即以创新为目的来指导继承的尺度。
【结语】:
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处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关系时,我们要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立足于建筑自身,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手段相结合。谨慎仿古免为复制品,深层挖掘文化内涵,避免过于表面形式化,创作手法上要深入,我国历史漫长疆域广阔,特有的地域文化及各色的文化符号都为创造特色的中国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只有找到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性又兼顾历史性的建筑空间,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之路。
【参考文献】:
[1] 魏闽. 中式意境,现代感受——“九间堂”别墅区总体及建筑单体设计的解读[C].时代建筑,2006.3
[2] 邓卉.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谈现代中式风格住宅[J].文化视野,2010.7
[3] 侯斌. 传统文化符号与建筑设计浅析[J].中国建材科技,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