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有效性无论是科研院校还是一线教师,都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笔者从教学行为角度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阶段性研究并展示了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提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设想。
【关键词】教学行为;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behavio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Liao Chunquan
【Abstract】Whethe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r the high school teacher devote more enthusiasm and energy to the validity of class teaching since the new class reform. The writer studied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promoting chemical cla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aching behavior. Show us the current achievements and raise the questions during the study and the idea of future.
【Key words】Teaching behavior; Chemical; Classroom teaching; Validity
1.研究背景
自2006年辽宁省新课程实施以来,无论是科研院校还是一线教师对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能够发现课堂教学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中,有些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有些却是背离或者说误解新课程理念的,比如一味的追求课堂的开放,对学生的知识成长只停留在知识表面而不注重思维的锻炼与养成等等。对于后者,我们要透过表层的变化看到问题的本质,须冷静、客观、科学的分析,以积极有效的探索与解决策略纠正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回归到课堂效率提高的核心目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使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已经受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成效突飞的又一个瓶颈,其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环节中最直接的作用点,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操作体现,起到了推动与促进的作用。目前仅局限于教学行为和课堂有效性的孤立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内关于教学行为研究的文献渐渐多了起来,以题名中含有“教学行为”一词为条件在期刊网上进行搜索,共搜到1123篇论文(期刊、硕士、博士),其中上世纪80年代4篇,90年代48篇,以后每年论文数量成倍数递增,由2000年的10篇已经到2010年193篇,可见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在近10来年逐渐进入了成熟期 〔1-3〕。但教学行为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组合研究还是处于初期阶段,尤其是化学学科领域内的研究,因此在一线的教学中研究教学行为对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2.理论依据〔4-5〕
教学行为是指课堂上教师教学生的行为。教学行为既包含教的行为也包含学的行为,同时又有二者的相互作用,即师生的互动行为等等。教学行为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抽象程度不同,其是对具体的、可观察到的行为的抽象,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都是对教学行为抽象之后的再抽象;其次,抽象的对象不同。教学行为的抽象对象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个个具体的行为,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抽象对象则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的融合体,是对思想或观念的再抽象。
教学行为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存在和呈现的客观载体。教学行为包含在教学方法之中,是一个个的教学行为构成了教学方法。一个个的教学行为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指导下,为解决某一类教学问题而形成的固定的行为系列就形成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才能存在和体现出来。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改造,但这在本质上是通过教学行为来实现的。可以这样说,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学行为,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组合与抽象,就形成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各自在不同的层次上有其强调和关注的重点,共同形成了教学论的观念系统。同时也可以看出,任何教学思想、理论、观念,以及以此为指导的方法、模式、策略,都必须通过教学行为才能落实到课堂上,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是本研究着眼于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重要原因。
3.研究的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为教学行为的研究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及二者复合研究提供案例,丰富其理论研究。研究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及教学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评价了不同教学方式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影响。
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过程
根据高中教学课程的模块特点,选取了人教版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硝酸的化学性质》,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修三《离子晶体》,选修四《盐类水解》,选修五《有机合成》作为研究的课程载体,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提高化学课堂中元素化合物、化学规律、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的不同模块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主要包括一下几个过程,资料收集,研究内容的确定,研究方法的修订,内容的实施,评价与总结。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文献索引,2005年至2010年有关课堂有效性的文献共计4676篇,而化学教学有效性的论文共计144篇,与有关教学行为与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近五年仅为9篇,可见二者只有少数重叠,这为具体课程载体的选定和与教学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的角度。
综合文献研究,经过反复的论证,在第一个研究周期中,确定选取必修一《硝酸的化学性质》,必修二《元素周期律》,选修三《离子晶体》,选修四《盐类水解》复习课,选修五《有机合成》作为课程模块,结合教师的如下教学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的教学行为包括:文学渗透,实验探究,元素性质的切入教学,大化学正负结合思想,晶体教学的对称美学,晶体教学的几何思想,盐类水解的微粒观,有机合成的逆向合成分析的逆向思维引导,理论构建角度的引导。除此之外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驱动,多媒体教学等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亦有考察。第二个研究周期中,结合第一周期的研究,选定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硝酸的化学性质》,必修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整合各种教学行为和针对性强化研究。
以三年为第一个研究周期,第四年加以整合与针对性加强研究,其中研究内容均以公开课,研究课,汇报课,比賽课,展示课等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在授课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5.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2007年《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研究课,获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
2008年《元素周期律》研究课
2008年《有机合成》研究课,且获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优秀奖
2009年9月《离子晶体》青年教师汇报课
2009年10月《盐类水解》大连市展示课,获全国新课改成果交流二等奖
2010 年10月指导辽宁师范大学优秀实习教师《氧化还原反应》汇报课
2010年12月《硝酸的化学性质》第二届校秋实杯新课程改革大赛一等奖
全国新课改成果交流教学案例类二等奖
全国新课改成果交流习题类二等奖
2011年4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研究课
6.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设想
6.1 存在的问题。
化学教学的作用之一应体现以化学学科为载体,展示自然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方法。再现科学探究过程应以何种教学行为促进其高效呢?实验的探究模式建立,其实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一直在思考怎们能让高中生体会到这里面的一般模式及科学性,而现有的矛盾是学生的知识体系完全局限于课本,课堂还要遵循课本及新课程,若不体现科学方法的引导,而只注重知识内容,试问怎能培养出高科学素养的学生呢?或者说学怎么能把学生越教聪明呢?着眼此处,研究过程中也做了些尝试,以再现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如在《硝酸的化学性质》一课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直接给出客观事实(创设科研途中的偶然事实),以此为生长点,给出科研模式,变换一个影响因素,实践实验模式,提出课题即金属与硝酸反应的领域性研究,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过程。课前预设学生的思考及方案建立,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步步递进,但课堂中有了很多的新生成,这些生成也恰恰体现了学生研究问题的不同角度,属于科学思维过程,属科研途中的可能性预测,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再如对一氧化氮的认识,发现生成后直接反应,对笑气的处理,会不会与氧气反应,继续加水溶解,还要为什么产物是单一的而不能推断的都会发生等等,在这些问题上均给与了很好的调整,这也正是推而广之,研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硝酸浓度,及反应条件的三个因素立体科研领域素要考虑的问题,往往一个科研思维不是在高等教育中才闪现,而是基础教育中的生成,高等学府中成长,科研道路中成熟,只有这样才能有更高层次更有成就的科学领域探索。
6.2 今后的研究设想。
如何在一线教学中能够系统化的针对具体模块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今后有关教育理论的研究方向之一,应努力建立一种新课程下教学行为与有效性教学的互应模式。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间,及时的反思和灵活多变的策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才能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这是一个深刻的话题,我辈教员应不断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 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娄延果,郑长龙.论理科课堂的教学行为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3)
[3] 钟海青.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5]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收稿日期:2011-06-15
【关键词】教学行为;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behavio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Liao Chunquan
【Abstract】Whethe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r the high school teacher devote more enthusiasm and energy to the validity of class teaching since the new class reform. The writer studied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promoting chemical cla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aching behavior. Show us the current achievements and raise the questions during the study and the idea of future.
【Key words】Teaching behavior; Chemical; Classroom teaching; Validity
1.研究背景
自2006年辽宁省新课程实施以来,无论是科研院校还是一线教师对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能够发现课堂教学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中,有些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有些却是背离或者说误解新课程理念的,比如一味的追求课堂的开放,对学生的知识成长只停留在知识表面而不注重思维的锻炼与养成等等。对于后者,我们要透过表层的变化看到问题的本质,须冷静、客观、科学的分析,以积极有效的探索与解决策略纠正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回归到课堂效率提高的核心目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使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已经受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成效突飞的又一个瓶颈,其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环节中最直接的作用点,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操作体现,起到了推动与促进的作用。目前仅局限于教学行为和课堂有效性的孤立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内关于教学行为研究的文献渐渐多了起来,以题名中含有“教学行为”一词为条件在期刊网上进行搜索,共搜到1123篇论文(期刊、硕士、博士),其中上世纪80年代4篇,90年代48篇,以后每年论文数量成倍数递增,由2000年的10篇已经到2010年193篇,可见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在近10来年逐渐进入了成熟期 〔1-3〕。但教学行为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组合研究还是处于初期阶段,尤其是化学学科领域内的研究,因此在一线的教学中研究教学行为对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2.理论依据〔4-5〕
教学行为是指课堂上教师教学生的行为。教学行为既包含教的行为也包含学的行为,同时又有二者的相互作用,即师生的互动行为等等。教学行为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抽象程度不同,其是对具体的、可观察到的行为的抽象,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都是对教学行为抽象之后的再抽象;其次,抽象的对象不同。教学行为的抽象对象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个个具体的行为,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抽象对象则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的融合体,是对思想或观念的再抽象。
教学行为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存在和呈现的客观载体。教学行为包含在教学方法之中,是一个个的教学行为构成了教学方法。一个个的教学行为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指导下,为解决某一类教学问题而形成的固定的行为系列就形成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才能存在和体现出来。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改造,但这在本质上是通过教学行为来实现的。可以这样说,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学行为,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组合与抽象,就形成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各自在不同的层次上有其强调和关注的重点,共同形成了教学论的观念系统。同时也可以看出,任何教学思想、理论、观念,以及以此为指导的方法、模式、策略,都必须通过教学行为才能落实到课堂上,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是本研究着眼于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重要原因。
3.研究的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为教学行为的研究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及二者复合研究提供案例,丰富其理论研究。研究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及教学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评价了不同教学方式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影响。
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过程
根据高中教学课程的模块特点,选取了人教版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硝酸的化学性质》,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修三《离子晶体》,选修四《盐类水解》,选修五《有机合成》作为研究的课程载体,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提高化学课堂中元素化合物、化学规律、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的不同模块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主要包括一下几个过程,资料收集,研究内容的确定,研究方法的修订,内容的实施,评价与总结。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文献索引,2005年至2010年有关课堂有效性的文献共计4676篇,而化学教学有效性的论文共计144篇,与有关教学行为与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近五年仅为9篇,可见二者只有少数重叠,这为具体课程载体的选定和与教学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的角度。
综合文献研究,经过反复的论证,在第一个研究周期中,确定选取必修一《硝酸的化学性质》,必修二《元素周期律》,选修三《离子晶体》,选修四《盐类水解》复习课,选修五《有机合成》作为课程模块,结合教师的如下教学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的教学行为包括:文学渗透,实验探究,元素性质的切入教学,大化学正负结合思想,晶体教学的对称美学,晶体教学的几何思想,盐类水解的微粒观,有机合成的逆向合成分析的逆向思维引导,理论构建角度的引导。除此之外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驱动,多媒体教学等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亦有考察。第二个研究周期中,结合第一周期的研究,选定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硝酸的化学性质》,必修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整合各种教学行为和针对性强化研究。
以三年为第一个研究周期,第四年加以整合与针对性加强研究,其中研究内容均以公开课,研究课,汇报课,比賽课,展示课等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在授课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5.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2007年《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研究课,获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
2008年《元素周期律》研究课
2008年《有机合成》研究课,且获辽宁省教育软件大赛优秀奖
2009年9月《离子晶体》青年教师汇报课
2009年10月《盐类水解》大连市展示课,获全国新课改成果交流二等奖
2010 年10月指导辽宁师范大学优秀实习教师《氧化还原反应》汇报课
2010年12月《硝酸的化学性质》第二届校秋实杯新课程改革大赛一等奖
全国新课改成果交流教学案例类二等奖
全国新课改成果交流习题类二等奖
2011年4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研究课
6.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设想
6.1 存在的问题。
化学教学的作用之一应体现以化学学科为载体,展示自然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方法。再现科学探究过程应以何种教学行为促进其高效呢?实验的探究模式建立,其实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一直在思考怎们能让高中生体会到这里面的一般模式及科学性,而现有的矛盾是学生的知识体系完全局限于课本,课堂还要遵循课本及新课程,若不体现科学方法的引导,而只注重知识内容,试问怎能培养出高科学素养的学生呢?或者说学怎么能把学生越教聪明呢?着眼此处,研究过程中也做了些尝试,以再现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如在《硝酸的化学性质》一课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直接给出客观事实(创设科研途中的偶然事实),以此为生长点,给出科研模式,变换一个影响因素,实践实验模式,提出课题即金属与硝酸反应的领域性研究,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过程。课前预设学生的思考及方案建立,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步步递进,但课堂中有了很多的新生成,这些生成也恰恰体现了学生研究问题的不同角度,属于科学思维过程,属科研途中的可能性预测,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再如对一氧化氮的认识,发现生成后直接反应,对笑气的处理,会不会与氧气反应,继续加水溶解,还要为什么产物是单一的而不能推断的都会发生等等,在这些问题上均给与了很好的调整,这也正是推而广之,研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硝酸浓度,及反应条件的三个因素立体科研领域素要考虑的问题,往往一个科研思维不是在高等教育中才闪现,而是基础教育中的生成,高等学府中成长,科研道路中成熟,只有这样才能有更高层次更有成就的科学领域探索。
6.2 今后的研究设想。
如何在一线教学中能够系统化的针对具体模块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今后有关教育理论的研究方向之一,应努力建立一种新课程下教学行为与有效性教学的互应模式。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间,及时的反思和灵活多变的策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才能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这是一个深刻的话题,我辈教员应不断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 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娄延果,郑长龙.论理科课堂的教学行为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3)
[3] 钟海青.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5]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收稿日期:20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