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MLH1基因415位点G→C突变在我国汉族结肠癌患者及人群中的分布,探讨此突变与散发结肠癌相关性.方法 收集97例结肠癌患者,138名普通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ea)-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分析法检测外周血MLH1415位点基因多念性.采用逆转录(RT)-PCR检测各基因型结肠癌患者正常结肠黏膜的MLH1mRNA表达.结果 结肠癌患者MLH1基因415位点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普通人
【机 构】
:
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MLH1基因415位点G→C突变在我国汉族结肠癌患者及人群中的分布,探讨此突变与散发结肠癌相关性.方法 收集97例结肠癌患者,138名普通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ea)-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分析法检测外周血MLH1415位点基因多念性.采用逆转录(RT)-PCR检测各基因型结肠癌患者正常结肠黏膜的MLH1mRNA表达.结果 结肠癌患者MLH1基因415位点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P<0.05;OR=5.29,95% CI:1.07~26.04.各基因型结肠癌患者正常结肠黏膜的MLH1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1,P>0.42).结论 错配修复基因MLH1 415位点G→C突变是我国散发结肠癌的遗传易感因素,但未发现此突变影响MLH1 mRNA的表达。
其他文献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bTERT)是端粒酶活性的限速酶[1].抑制hTERT表达可有效抑制端粒酶活性[2],增加化、放疗的敏感性[3].本研究旨在研究hTERT基因表达被干扰后,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变化。
A型肉毒素作为一种神经毒素,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周围运动神经末梢,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融合和停靠,产生化学去神经作用,导致肌肉松弛麻痹[1].我们拟通过A型肉毒素注射大鼠局部肌肉,以建立单个目的肌肉萎缩的实验动物模型。
目的 探讨胆管癌患者中Survivin的表达在提示预后中的作用.方法48例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Survivin基因在48例胆管癌中的表达.Survivin的表达分别描述为阴性或弱阳性和强阳性.结果Survivin在胞质和细胞核表达例数分别为26例和22例患者.细胞质中强阳性表达为12例,而细胞核强阳性表达的则有8例.细胞核强阳性表达的患者平均存活期为10个月,明
髓系衍生抑制细胞(MDSC)包括1/3为末成熟巨噬细胞和树突样细胞,其他的是处于分化早期的髓系细胞.MDSC在大鼠表达为Gr-1+CDllb+细胞,在人表达为CD33+HLA-DR-细胞[1].髓系衍生抑制细胞参与肿瘤细胞的免疫编辑,包括免疫清除,免疫对抗,免疫逃逸三个过程[1],其在外周血的增高表达已经在肾细胞癌,乳腺癌,结肠癌等中得到证实.本实验旨在观察髓系衍生抑制细胞在脑恶性肿瘤包括恶性胶质
目的 观察椎体终板损伤对兔椎间盘髓核Ⅰ、Ⅱ型胶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个月龄清洁级日本大白兔12只,完整取出40个包含终板的完整椎间盘(L2-L5),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个。实验组参考Daniel Haschtmann的方法建立终板损伤模型。椎间盘整体培养2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椎间盘髓核中Ⅰ、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并用H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免疫组织
目的 观察老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海马炎症反应的变化.方法 20个月龄雄性SD大鼠45只,体质量500~650 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15)、麻醉组(A组,n=15)和手术组(S组,n=15).采用剖腹探查术建立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8 ml;A组腹腔注射安定2.5 mg/kg和氯胺酮50 mg/kg(稀释至0.8 ml)麻醉,不行剖腹探查术;S组腹腔
目的 观察肝癌中Fas相关磷酸酯酶(FAP-1)的表达,探讨FAP-1表达与增殖和凋亡的关系,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肝癌及15例癌旁肝硬化组织标本中FAP-1蛋白的表达水平,设置10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组.结果 FAP-1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内,少数也可见胞膜着色.FAP-1蛋白在正常肝组织中未见表达,癌旁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7%,而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
外伤伤口或手术切口的缝合通常行全层皮肤缝合,这种缝合方法缺点一是瘢痕大,二是瘢痕两侧有平行的点状瘢痕.用免拆线的真皮层缝合可以改变这种现象。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寻找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对于乳腺癌的基因治疗尤为重要[1,2].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是细胞周期中G1/s期的关键调节蛋白[3]。
血管移植术是解决动脉严重狭窄等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组织工程血管能克服现有人工血管的不足,但是否如此尚待验证,为此我们进行组织工程血管的体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