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挑战×机遇2020”为主题的首届学术论坛于2020年8月15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由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和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承办。本次论坛共邀集14位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热烈研讨。论坛分为两场,分别以“遗产、理论与反思”和“前沿实践与策展”为题展开探讨。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教授首先致辞。他认为: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都带来了艺术和美学观念的变化。今天,我们更是处在一个科技、艺术与文化交叉发展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方兴未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已经引发了国际产业分工的巨大变革。如何从艺术与科技的交汇领域发展出新的道路,让文化艺术使命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互相促进,是新时代赋予中央美术学院的重大课题。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世界一流的美术学府,拥有百年的办学积淀、丰富的学术资源以及一流的师资队伍,一直致力于前沿艺术教学和创作的研究。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梳理整合校内科技艺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资源,互通教育教学、创作科研、社会合作三个方面,正式成立科技艺术研究院,打造多元开放的新型机制,使中央美术学院成为新一轮艺术与科技融合全球浪潮中的积极参与者,在国内艺术院校中领先抢占了学科制高点。研究院将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科技艺术教学体系的构建,探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展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跨领域创作,推动原始创新,站稳学术制高点,引领学科发展;对国际科技艺术的趋势和动向展开理论研究,发布科技艺术年度发展趋势白皮书,构建高水平的科技艺术策展平台;推动国际合作与校企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探索产学研融合与社会服务的创新机制。这次论坛的召开也标志着中央美术学院的双一流建设有了科技艺术的新维度。
此后,首届论坛召集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张鹏教授分别谈了召开论坛的初衷。
邱志杰教授认为今天的论坛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身在这个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以“挑战×机遇”作为科技艺术论坛的打开方式,确认我们所在的时代坐标和承担的历史使命。这个时代新技术、新议题不断涌现,科技艺术学科将引领我们进入艺术发展的新阶段,科技艺术不仅仅是媒介、工具和手段,而是一种正在来临的艺术范式。我们需要掌握新的艺术理论和思维,以更全局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格局去面对机遇和挑战。另外,这个系列论坛的意义还在于它将凝聚一批优秀的学者和艺术家,构建面向未来的学术共同体,我们希望召唤更多的参与者和探索者,邀请各领域的科学家与艺术家坐而论道、谋划未来。科技艺术极有可能把中国当代艺术实践推进到世界的引领地位,当然这一切将始于足下,也许就在今天的现场。
张鹏教授谈到,由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主办,实验艺术学院与学报《美术研究》《世界美术》共同发起组织的以“挑战×机遇2020”为主题的学术论坛,一方面搭建科技艺术的教学和科研平台,一方面也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契机。应该说,科技艺术在中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极有魅力的研究课题。两场论壇主题的设置也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经典中通古今之变的思考。另外,我们也希望在学报《美术研究》《世界美术》开设专栏,期待有更多的交流和优秀的研究成果呈现给学界。
论坛第一场的7位学者围绕“遗产、理论与反思”展开深入研讨。葛承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客座研究员)以“多彩文物:科技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为题开启了研讨。他从宏观的视野举例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科技与艺术的高度融合。无论是青铜、陶瓷、金银器材质与制作技术的关联性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还是其器形、装饰折射出的审美内涵和文化脉络,都是我们民族深层次精神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和考古发现的古代器物是历代工匠以高超技术水准制作出的手工业产品,同时又在当今语境下被赋予了文化和艺术的内涵,从而成为了艺术品。这些文物作为凝结着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物质遗存,成为我们认识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实证。
苏荣誉、张鹏和彭筠则从中外艺术的个案入手,探讨镶嵌在传统文化中技术与艺术的内在意涵。
苏荣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以“技术与艺术的历时互动”为题,以陕西出土五件铸接青铜器为例,凭借数十年相关技艺传承演变的精深研究经验,以及对于材料与技术的深度实践经历,结合文化使命探讨了历史发展中的智慧性创造。这些青铜器的表面仍留存着清晰的铸造工艺的痕迹,这意味着先民们已经掌握了复杂而高超的铸造技术。古代青铜器制造业仍处于手工业生产的大背景下。手工业产品的不稳定性使得器物制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缺陷、微瑕。如何补铸,或者通过精进技术解决这些瑕疵正是古代匠人的智慧所在。在技术史视野下的研究中,学者应当注重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检测,以理性的视角,对青铜器诸部件的铸造次序以及整件器物的制作方法进行探讨,并注意到相似器物中存在的技术同源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传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以及装饰艺术作出还原。
张鹏(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报编辑部主任)以“游牧空间中的技术与传播”为题,讨论东北亚地区辽金考古的石材遗迹。通过墓葬中一致的随葬方式所反映的家族网络,石制制作加工反映的技术网络,以及石质材料反映的资源网络,讨论东北亚区域内复杂和多样的来源,包括长城以南的中原文化的辐射和欧亚地区草原传统的互动。尝试将其置于多元文化传播带的广阔视野中,进而发现游牧、渔猎与农耕生态中不同政体长期规则性的紧密互动,其中呈现的技术、图案与物质交换、文化观念更是一个跨越空间的传播与游移,艺术与技术的遭际、碰撞、交融,而在其中又不乏相互的腾挪弃取与受益创新,进而形成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意涵。 彭筠(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助理研究员、《世界美术》编辑)以“窥视孔与格子窗——文艺复兴透视再现中的知觉与技术”为题,讨论文艺复兴透视再现结构中隐含的知觉与技术的二元论关系,并由此引申出后现代思想领域针对透视观看和视觉体制的理论话语和批判范式。文艺复兴时代经布鲁内莱斯基实证、阿尔贝蒂系统总结的线性透视法则,实际是建立在对肉眼观看和身体知觉“施暴”的基础上,内在地遵循一种凝视逻辑。真实知觉状态下不断活动的双眼,被缩减为一只固定不动的单眼。这种知觉方式的转变更加明显地反映在文艺复兴以来层出不穷的半机械性透视设备中。但正是这种带有强制性的透视观看机制奠定了现代性视觉制度的基础,同时构成了20世纪哲学思想领域展开视觉中心主义批判与反思的理论原点。
有关科技艺术话题的理论研讨与话语梳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面向。吴雪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科学’话语与现代艺术”为题,讨论“科学”话语如何渗入20世纪的中国艺术,在中国现代艺术理论中扮演了何种角色。20世纪初期,“科学”以“赛先生”闻名并对文化领域产生冲击。陈独秀就曾宣传“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将科学与所谓的“旧艺术”放在敌对位置。这种对立状态迫使中国艺术家面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一部分中国艺术家对“科学”持抵抗态度,而另一部分则试图建立一种“科学的艺术观”。比较起来,“科学的艺术观”拥有更多支持者,更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契合,在20世纪下半叶获得支配地位。不过现代艺术与科学话语话之间存在的张力并未因此而消失,只是以更隐蔽的方式得到表达。
赵炎(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世界美术》编辑)以“技术伦理:当代艺术视野中的一个论题”为题,从当代艺术的视野展开对于技术伦理问题的讨论。当前在艺术语境中所探讨的技术伦理仍然是以艺术作品为话题谈论一般的社会伦理观念,而并没有清理其中的差异,尤其是当此时的“技术”已经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变成了艺术的对象甚至成为艺术本身的时候,应该如何去理解这种艺术语境中的技术试验?通过结合思想史上研究技术伦理问题的方法和视角,分析了从当代艺术的角度思考技术伦理问题在方式和意义层面上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并提出了理解当代艺术中运用新技术试验的两种视角:其一是超越目的性,即技术的艺术化实验的特殊性在于其对于技术自身的工具理性特征的超越,就像技术的变革本身一样,其展现的是一种“不确定的目的地”,这可能构成推动未来艺术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其二,新技术的艺术实验所带来的文化意义在于构成了当代社会中的一种新的前卫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技术时代文化滞后问题的一种弥合。
岳洁琼(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太庙艺术馆执行馆长)以“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中的数字化应用”为题,结合近年策划举办的多场展览,如“丝绸之路文明系列展览”“二十四节气系列展览”等,通过作品创作实践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及传统文化遗产的转化与创新提出新见。
论坛第二场主题是“前沿实践与策展”,学者和艺术家分别从学科理论、创作实践与策展、大湾区科技艺术发展和校企课题合作的角度出发,呈现了精彩演讲。
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以“科技艺术的学科位置”为题,分析了各类专著中对科技艺术的学科定义和研究范畴,指出科技艺术是一个发展和迭代的过程。当前国内科技艺术由新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这样的概念发展而来,其核心内容涉及到数字图形艺术、影像艺术、互动艺术等领域。随着艺术与科技、科技艺术概念的出现,生物、生态、新材料等科技领域纳入到学科视野中,数学、物理学和生化技术的引入,也使学科格局更加宏大。从特定意义上讲,实验艺术、跨媒体艺术等概念也是科技艺术发展的阶段形式。通过对科技艺术理论构架的全景性阐释,整理提出了科技艺术的概念地图,用矩阵对学科内容进行了梳理,勾勒出当代科技艺术学科的核心领域和发展方向。以在编科技艺术教材为蓝本,介绍新的科技艺术理论框架,他强调,科技艺术当前是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强探索,以期指导未来实践。
王志鸥(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以“科技美学打造中国文化记忆”为题,从实践创作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在科技艺术展演领域的研究和作品,回顾了一系列用科技艺术讲述中国故事的生动案例。国庆70周年天安门广场的大型现场作品是以光影屏为载体的数字拼图集体表演,用科技艺术完成90分钟的叙事。作品运用可视化数据编程手段,对图像创意、视觉语言进行数字处理。通过复杂的方案优化、模拟、耦合,输出成3290份独立的表演手册,指导现场准确调度,保证作品完美表达。另以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介绍奥运史上第一次人与机器人合作的数字展演,作品诠释了人与流光在冰面上交织穿梭的独特魅力。在其他展演案例中,我们看到了科技艺术与现场时空、自然环境和其他在场要素的融合方式。这些案例让我们领会了科技艺术产生的新艺术语言和传达形式,也对其创新和迭代趋势产生了思考。
龙星如(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与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以“人工智能与艺术策展:紧迫性,理解力与共情”为题,结合“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机器人间”“脑洞:人工智能与艺术”三个AI艺术展,在科学和诗性的基础上讨论人工智能展的策展逻辑以及其中的话题、观念和方法。“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运用两个聊天机器人作为展览现场体验的构建者,将算法本身视作协同策展的“合作者”,并利用两种隐喻展开对于技术论述两种常见立场(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反思。“机器人间”采用双向的叙事逻辑讲述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关系的两种“版本”。而“脑洞:人工智能与艺术”则建立了“运用技术的作品”和“具备作品性的技术”之间的匹配和关联。三个展览覆盖了当下人工智能与艺术交叉领域主要的艺术家和实践者,探究了关于技术伦理、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技术与社会关系等话题。
魏颖(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与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以“〈准自然〉和生物艺术运动”为题,讲述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包括脑科学、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的兴起,为生物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背景和文化语境,生物艺术运动在短短几十年中,已经发展出包括反还原论朝向、多元文化朝向、反对唯技术论朝向等泛生物艺术之趋势。2019年北京798藝术区的“准自然—生物艺术、边界和实验室”(由魏颖策展)是国内第一次系统介绍“生物艺术”概念和经典作品的展览。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面向生物艺术的历史(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当下(亚洲语境下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和未来(研究项目“实验室作为惊奇发生器”意在为未来的艺术家如何着手创作生物艺术作品提供可能性)。此外还阐发了生物艺术的观念、技术、伦理、创作脉络等各维度的最新议题,回顾了在中央美术学院关于生物艺术的学术教学实践。 陈抱阳(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师)以“科技会议上的演示艺术”为题,展示了实验艺术学院近期的科技艺术论文成果,提出对艺术与科技双向创新模式的见解与思考。他认为美院要谋求在科研机构、创新企业、艺术院校之间搭建有效的知识生产平台,以科技艺术带动艺术和科技领域的协同创新,既服务国家战略又构建新兴美术知识体系。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领域,艺术可以与人工智能协作创新,为人类打开广阔空间。同时,这种结合可在多维度进行,中央美院已与中科院理化所展开液态金属的应用研究,与上海神经所展开人观看艺术时脑部活动的研究,与材料科技企业展开气凝胶、涂料等方面的探索。他倡议在科技会议期间将Demo展扩充成艺术展,并由艺术家+科技领袖组成的评审小组从艺术造诣、科技创新、社会影响三个维度对展览中的Demo进行评选,设立奖项以激励研究者和创作者,建立全球话语权。
邓碧文(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副教授)以“合作与演化:大湾区科技艺术与科技公司”为题,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艺术发展情况。大湾区高科技氛围浓厚,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为科技艺术提供了肥沃土壤。以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为核心,大湾区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科技集群,出现了科技向艺术延伸的趋势。同时,域内高校达到160所,加上各类科研院所,支撑起丰厚的智力资源。校企之间的科技艺术合作已经展开,邓教授介绍了科技艺术实践的企业合作对象和合作内容。大湾区近年来举办了不同类型的科技艺术交流、双年展、新媒体艺术节等公共活动。特别是2019年林茨科技艺术40周年文献展、2020年华强北博物馆的运营,显示出大湾区科技艺术向广度和纵深发展。最后,邓碧文以科技艺术创作者的视角分享了自己的体验,让我们领略了大湾区开放包容的环境和科技艺术蓬勃发展的势头。
王沂(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师)以“创新企业和艺术院校合作机制”为题,根据过往合作、科研申报、政策导向和消费环境等因素,指出了当前科技艺术领域中校企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网红思维”“结构矛盾”和“身份重叠”三大突出问题。王沂结合当前的顶层设计和系列政策,具体提出五个层层递进的校企合作模式,并将这一细化分类作为艺术院校面对不同企业展开合作的起点和成果评估尺标,进而加强艺术院校在科技艺术方面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艺术成为生产力”。此外他还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在科技艺术领域形成的校企合作成果。希望通过进一步借鉴国际现有的技术转移模式,结合艺术的创作规律和成果特点,探索形成符合科技艺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换的“CAFA模式”,使创新企业和艺术院校进入彼此核心,不断形成新的可能性,开拓科技艺术发展的新思路。
“挑战×机遇2020”是科技艺术在中国学术系列论坛的首次举办,论坛召开之际正逢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成立。此次研讨会,以艺术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为主要关注点,从理论话语与前沿实践两个维度双向出发,交叉讨论了科技艺术这一学科领域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对传统和遗产的梳理,可以提供反思的原点和审视的目光;而对创新案例与实践的分析,则直接反映了科技艺术作为新兴学科在当下中国可能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系列论坛的第一场活动,本次研讨會无疑成功地搭建起一个传统与当下、理论与创作、艺术与科学相互对话与融合的跨学科、跨领域平台。如大家所见,科技艺术将极大拓展艺术的空间和可能性,相信科技艺术的学术共同体构建起来之后,会有更多精彩的创作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