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好习惯的奥妙在哪里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guo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常有些父母跟我抱怨孩子的坏毛病太多,如不爱写作业、贪吃零食、乱花钱、整天粘着电视、沉迷网络等。父母们还说自己几乎天天训斥孩子,孩子就是改不了。我相信父母们说的是事实,但我也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他们之所以遭父母如此数落却难以改变,可能是被坏习惯的一道道绳索束缚住了。
  其实,成年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如果用惯了手机,特别是习惯了使用微信之后,要求您一天不能使用手机,您会自觉地做到吗?即使您想这样做,心里是不是会痒痒的?而之所以有痒痒的心理感觉,那就是习惯在起作用。
  实际上,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尤其是玩得很投入、很开心,那是对孩子最强烈的诱惑。因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也最直接的榜样,您可以玩,孩子认为自己也可以玩。所以,当您搬出种种理由,限制孩子使用手机,孩子往往是难以接受的,他会觉得不公平,心里面不服气。相反,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很少玩手机,说话的权威性就会大大提高,因为您以身作则的好习惯让孩子心服口服。
  有人会问,习惯到底是什么呢?习惯就是习以为常的行为,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更深刻、更形象: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习惯培养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其中,被动阶段的心理特征是遵从,主动阶段的心理特征是认同,自动阶段的心理特征是内化。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两个转化: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由主动再到自动的转化。
  良好习惯的培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培养儿童的好习惯:
  北京有一个妈妈,她的儿子正上五年级,写作业喜欢磨蹭。在心理学专家的指导下,妈妈开始对儿子采取习惯培养的措施。
  妈妈先下功夫观察儿子到底是怎么写作业的。她发现,儿子写作业时,一个小时能站起来七次,一次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一次打开电视看看动画片开始了没有……总之不到十分钟就会站起来,在家里转两圈——这样写作业,能不磨蹭吗?
  于是妈妈对儿子说,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是我刚才数了数,一个小时里你站起来七次,是不是太多了?我觉得你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三次就差不多了吧?儿子一愣,想不到妈妈挺宽容的,于是说,三次就三次。妈妈继续说,如果你一个小时内站起来的次数不超过三次,当天晚上,动画片随便看。儿子听了高兴极了。妈妈又说,先别开心,有奖必有罚,如果你一小时里站起来的次数超过了三次,当天晚上就不能看电视。母子就此达成了协议。
  结果,五天下来,儿子有三天达到了要求,晚上兴高采烈地看了动画片;还有两天,儿子忘记了协议,没有达到要求,无论他怎么央求,妈妈都不让他看动画片,他急得直蹦。就这样,孩子慢慢地变化了:一想到一个小时只能站起来三次,就会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并用争取晚上看动画片的目标来激励自己。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经过90天的训练,这个孩子终于养成了专心写作业的好习惯。
  我觉得这个妈妈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我从她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了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加减法,也就是说,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您想让孩子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就千方百计让他不断地出现好的行为,出现的次数越多,好习惯就越牢固。我们可以借鉴这个做法,给孩子一个可以接受的过程,让他们慢慢地把坏习惯改掉。
  好习惯与坏习惯主要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呢?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如下五条具体建议:
  一是在尊重生命与权利的前提下,把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环节来抓。所谓核心环节,就是把习惯养成当作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既体现于教育过程,又体现于教育目标。
  二是从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出发,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必须是具体细致的。《弟子规》中倡导的一些好习惯就可以视为范例,如:“出必告,返必面。”即外出时必须告知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
  三是习惯养成贵在协调一致和持之以恒。首先,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尽可能形成一致性的教育要求,以学校为龙头,推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我们必须明白,任何行为习惯都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基础上养成的。好行为坚持的时间越久,好习惯稳固得越牢。因此,学校、家庭和社区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学校每个学期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而家庭和社区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齐心协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道德习惯的培养不只是单纯的行为训练过程,而是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要素循环往复的过程。榜样教育就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每一个榜样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都具有良好的习惯,引导未成年人发现各类榜样人物的习惯养成经历,其启发性和鼓舞性都是巨大的。
  五,未成年人都是在模仿成年人的过程中长大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大人们要以身作则。也就是说,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首先养成好习惯;为了让孩子改正坏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带头改正坏习惯。譬如,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那么,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父母首先应当带头读书,探索新知,因为书香之家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培育优良家规、家训、家风的方法,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但只有亲子共同遵守规范才能落到实处,如果父母以身示范效果更佳。
  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差异与权利,是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习惯培养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把人培养成为主人,也可能把人训练成为奴隶。因此,习惯培养的原则,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而习惯培养的目标,是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从一些低级的、束缚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习惯做起。我们抓住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当然,我们必须警惕把养成教育变为奴役儿童的教育,而把养成教育定位于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总之,我们应当牢牢抓住行为习惯养成这个关键环节,这既是为未成年人的良性发展奠基,也是为文明中国奠基。
  (摘自孙云晓《习惯养成有方法》自序,有删节)
其他文献
"知识生产率将取代劳动生产率"是一错误观点.知识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客观存在于任何经济时代,它们既不会消失,也不会相互取代.知识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经济时代的效率标
阐述了袋栽平菇常见的病害表现特征,分析了产生病害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防治措施。
为弥补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所导致的财务监督弱化,政府推行了会计人员委派制.本文就会计委派制中一些容易混淆误解的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分析,并且提出了完善会计委派制的建
华阴杏原产于陕西省华阴县,1984年被引种定植于古交市温家山村和关头村。其特点是:果个大,平均单果重95.6g,果皮淡黄色、阳面微红,味甜多汁,离核甜仁,生食、加工皆宜,果实成熟期7月5—
在山西省同朔地区选取4种不同杨树人工混交林,运用多样性指数、相关系数、相似系数、回归分析建立模型等方法,分析和总结青杨天牛为害程度与其相应的植被影响因素之间的规律。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本文略谈一二,以抛砖引玉.
网络证券欺诈种类繁多,如何对其进行监管成为各国证券主管机关与国际证券管理机构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网上证券交易起步较晚,对网络证券欺诈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应及时完
《中国达人秀》是一档很火的节目,它让普通人有了出彩的机会。我从中得到一点启示:过去,我树立的习惯楷模来自官方,而非民间,这当然不足以令“熊孩子”信服。其实,生活中,谁没有一两个好习惯呢?于是,我决定发动同学们寻找身边的“习惯达人”,打造“民间英雄”。  亮出自己的好习惯  亮出自己的好习惯,对好学生来说,信手拈来;对“熊孩子”们来说,可就难了,他们听惯了老师、班干部的批评,哪里知道自己还有好习惯?
农业气象监测、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农用天气预报、灾害预警评估、气象信息发布等“三农”气象服务目前在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如缺少针对性、缺少多样性、缺
文化发展是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统一.以时间性为坐标,文化具有传统性与现代性之分,以空间性为坐标,文化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之分.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