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对提升大学生感恩观念的作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恩观念缺失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比较普遍,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素质拓展训练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提高人的思想、身体体能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训练方式。采用素质拓展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说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在训练中获得“感悟”,提升感恩教育的效能。
  关键词:感恩观念;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效能
  
  感恩观念缺失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比较普遍,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随着人们对思想教育作用科学性的反思,高校有关部门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对大学生除进行政治教育外,还进行感恩观念等伦理方面的教育,这是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表现。素质拓展训练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提高人的思想、身体体能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素质的培养训练方式。采用素质拓展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改变“满堂灌”式说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在训练中获得“感悟”,提升感恩教育的效能。
  
  一、高校应加强感恩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很长时期受极左思想的影响,走过了曲曲折折的发展道路。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阶级斗争为纲”等极左思想的影响,把阶级斗争夸大化、绝对化,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划分阶级和成分,以成分决定社会地位和社会待遇。在那个年代,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感恩被斥为资产阶级的温情。当今大学生的父辈成为了这种极左思想的直接受害者,由深受其害的父辈熏陶教育出来的当今大学生们感恩观念缺失,此应为重要根源之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个领域都随着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转变而进行了调整,给教育部门的教育实践反思带来了契机。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解决近30年来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矛盾和问题,还要解决今后十几年、几十年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
  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经验教训以及社会道德的普遍缺失现象,高校更加迫切地需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中加入感恩观念等伦理教育,是现实的需要和时代的进步。做好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就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感恩教育的内容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弘扬时代精神,使感恩教育贴近生活,摒弃形式主义,为提高大学生的感恩观念、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人格培养和道德修养,并将人格培养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大学是高等学府,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道德修养。大学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应该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应该是有理想、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一个不懂得感动、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最无知、最失败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相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价值观而言,感恩只不过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而现代大学里功能主义盛行,大学生自视甚高,个人主义膨胀,不懂得感恩。这些现象绝非个别。不断有媒体报道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们不懂得感恩,在受了别人的恩惠后(比如连续几年接受了社会仁义之士的捐助等)连一句“谢谢”都不说。试想,一个受过别人恩惠却不知回报,甚至连一声“谢谢”都不愿说的人,又怎么能承担起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呢!大学理念和人文精神需要重塑、发展和提升,大学生感恩教育课就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途径。
  
  二、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提高感恩教育的效能
  
  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的教学方式以说教为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以灌输为主,教学手段重复、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地位,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感恩教育中,这种教育方法难以全面开启学生的心智,学生对感恩难以产生心灵的感悟,教学效果不理想。
  2002年3月,共青团中央联合教育部、全国学联启动、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活动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推出的一项旨在落实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自2002年5月以来,全国已有不少高校相继开展了这项工作。各高校普遍反映,尽管目前在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训练使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体能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重拾感恩观念,迅速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素质拓展训练提升感恩教育效能的原因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让大家共同参与,讲求亲身体验,利用一些人造障碍或自然困境,使参训人员唯有不断地开动脑筋、克服心理障碍、发挥自身潜能,依靠集体力量做好团队协作才能走出困境,完成培训科目的体验式培训方法。
  素质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大海。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力、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战争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有必要保留,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拓展训练课程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利用崇山峻岭、湖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创意独特的专业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和组织激发成员的潜力,增加团队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达到提升团队整体素质的目的。由于这种训练具有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今天,野外拓展训练在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高校的管理专业课程中,成为MBA团队管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拓展训练在21世纪初引入我国,并很快流行开来。我国的素质拓展训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组织者善于用刺激的方法引起参加者的注意和兴趣,具有创新性;二是组织者将假设的情景导入现实场地,使参加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心灵之弦被拨动,获得“感悟”的功效,给参加者带来终生难忘的深刻记忆,具有“身临其境”性;三是参加者不论是心灵的感悟还是技能、体能的提高,都是在启发、激励、挑战中进行的,具有娱乐性;四是参加者可以组成团队,发挥全体成员的力量,这是其他学习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具有灵活性;五是参加者在训练中必须运用和发挥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在体能、情感和精神上经受一次全方位的锻炼,通过个人和团队的努力和协作,实现团队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超越,具有全面性。
  正是因为素质拓展训练具有以上五个方面的特点,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效果才可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结语
  
  运用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可以提升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效能。由于素质拓展训练方式的运用,教师由原先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教师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独立思考、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条件,学生从中自主学习并获得人生感悟。
  但对于全社会来说,提升感恩教育的效能不能仅靠一夕之功,要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注重感恩意识的培养与灌输,要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并结合人的身心发展特点逐步进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所有人都应该通过感恩教育,树立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升华我们的人格魅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碧凤,关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的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2]畅军亮,王希鹏,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人为本”理念的构建[J],煤炭高等教育,2007,(1),
  [3]陈昌兴,刘利才,论中国传统感恩文化及其当代感恩教育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2008,(1)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大学生自杀等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同时也使人们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质疑。本文通过探讨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势及其原则、方法,试图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历史较短。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
东欧─气体加工厂用UCARSOL溶剂选择性脱除气体中的H_2S由于井口气中H2S含量(250mg/m3)太高,而规定要求气体中H2S含量在20mg/m3以下,致使东欧─气体加工厂生产受限。他们采用UCARSOL高效溶剂选择性脱除气体中的H2S。经该溶?
应用B超影像检查方法,获得100例正常青春发育各期女孩子宫和卵巢的各项有关数据。同时对经过长期随访确诊的各种性早熟女孩66例的子宫和卵巢形态变化与LHRH试验结果作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盆腔B超检查是一种间接观察下丘脑-性腺轴功能的简便易行的方法。由于青春发育过程中存在个体变异,故应结合临床资料、LHRH试验及B超随访检查,对女孩性早熟作出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