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中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_SQ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教师理应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创新途径 生活化教学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面对全体学生,让他们把课堂作为自己活动的平台,展示自己,发挥才能,进行创新。
  一、设置疑问,制造悬念
  设疑实质上就是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悬念,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的心理,诱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解的渴望,进而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思考中体验到问题终于得以解决的快感。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个重要手段。
  二、明确任务,激发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实践表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差异。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积极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和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激趣的途径、方法很多,包括:教师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成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方法要经常变化,刻意求新,让学生时常有一种新鲜感,等等。
  三、注重教学方法,指导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抑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乐学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因而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学习。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是衡量他们主体作用能否发挥的又一重要体现。
  教师首先要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其次,可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教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操作程序,把有关学法转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按程序学习。
  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要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学生才会质疑。目前课堂形成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等陈旧教法的原因,一是学生长期受传统语文教法的束缚,没有养成课堂积极主动、大胆质疑的习惯;二是有的老师本想引导学生思考质疑,但做起来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方法失去信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着手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学生才会质疑。明白了这一点,既能摆正教材的位置,又能确立自己的位置,范文不过是个例子罢了。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五、创新教育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育的对象,也是教师的排战者,还是教学艺术美的欣赏者、参与者、创作者、审查者,最有发言权的批判者。为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勇于打破常规,以人为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求知,逐步走向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在主张张扬学生个性,着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今天,要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
  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上要进行创新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彻底转变教师“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成为知识的“搬运工具”和“贮存器”的不良倾向,引导学生用创新的金钥匙撬开知识的大门。自主、创新、探究是创新教学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终生能受益。创新学习在语文课的学习中尤为重要。我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演课本剧,组织“动态社会”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在合作中,阅读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七、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
  创新课堂是师生的群言堂,是展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教学艺术的神圣殿堂,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整合场所,是知、情、意多向交流的互动系统。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当好“名导演”,学生要当好“名演员”,共同演好语文课本剧。随着新课改的要求,语文课堂逐渐扩大,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多种器官并用,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讲、议、辩、练相互穿插,各种媒体有机结合,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创新能力。这样不仅强化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训练了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与人合作、与人交际的能力。
  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凯洛夫主编.沈颖等译.教育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特殊的教学语言,也是一堂课的精华之处。有效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师生交流和学习,发散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文章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有效提问 提问设计  在阅读教学中,“低效”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像是手里牵着一根绳,牵着学生走,却对学生的主动性视而不见,这是新时期
摘 要: 文章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就是要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把握词语的确切含义,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感能力 培养方法  语感,实际上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要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使学生把握词语的确切含义。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只需简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从教学实际来看,教师花费了大量精力,但是阅读教学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一学期下来,学生面对一篇新的文章还是不会读,特别是对难度大一些的文章更是感到茫然。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作者教学了苏教版高中必修一课文《乡土情结》,并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深入思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中学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培养 基本途径 
摘 要: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所教课文的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导入形式多种多样,设计时必须结合教材、学生和自身实际,遵循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等原则。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课堂导入 导入法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转换注意方式和思维方式,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