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赫茨伯格的贡献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st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自从提出后就一直存在着双面评价。一方面,这一理论得到了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人们往往把它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相提并论。但另一方面,这一理论也不断受到质疑和批评,人们认为它具有明显缺陷。时至今日,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考察这一理论的价值所在。
  赫茨伯格的真正贡献,不在于他的心理学研究,而在于它对人类工作的特殊定位。千百年来,人们对工作的认识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矛盾。一方面,人们认为工作是高尚的、伟大的,没有工作,就没有人类。从“劳动创造了人”,到Y理论主张“工作是人类的天性”,都突出了人类对工作的依赖。然而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工作看作惩罚,甚至看作苦役,工作是用来“整人”的。从亚当被逐出伊甸园开始,工作就成为人们所必须承受的一种痛苦。这种对工作本质的认知冲突,势必导致人们心理上的冲突和行为上的冲突。组织与管理工作,由此而陷入深深的二律背反之中。试想,当某个人一面说劳动多么伟大,一面又用劳动来惩罚别人时,肯定会在他的精神世界中造成某种分裂。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第一次解释了这种关于工作的精神分裂症。他承认保健因素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他强调这种因素来自于人类逃离工作、躲避痛苦的努力。他提出,激励因素才是把人们拉近工作、投入事业的真正动力,人只有在工作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在他的论证中,试图改变人类以往对劳动的负面看法。在表面上,赫茨伯格是强调工作对人的激励作用,而在本质上,他是要扭转人们对保健因素的认识。从保健因素一词的使用就可以看出,赫茨伯格认为,这种因素对于人类的意义,不在于给人类打造一条逃离痛苦的通道,而在于建立一个使激励因素发挥作用的平台。
  赫茨伯格的这种解释有着明显的逻辑漏洞。为此,赫茨伯格把人们逃离痛苦的属性解释为动物性,把人们通过工作追求成长、追求愉悦的属性解释为真正的人性。尽管这样一来,《圣经》所说的人类祖先亚当,身上只剩下了本能,而且是动物性的本能,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圣经》作出自己的诠释。为了说明人的本质,赫茨伯格给人们指出了另一个祖先——亚伯拉罕,在他身上体现了上帝的光辉,也闪烁出人性的光芒。在这种对传统神话的重新解读中,赫茨伯格作出的学术努力,同麦格雷戈十分相似;而在对人类需要的解释中,赫茨伯格又接近于马斯洛。因此,可以把双因素理论,看作从需要理论(马斯洛)到新型管理理论(麦格雷戈)的一个“中试”。
  但是,赫茨伯格的学术价值,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麦格雷戈的X&Y理论所不能替代的。从管理中的激励来看,赫茨伯格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而且对组织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人类经历了长期的物质匮乏时代,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提供给人们物质生活条件还是剥夺这种条件,一直是各种组织用来影响人的行为的强有力的工具。尽管“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经常被人们所诟病,然而,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它确实有效且立竿见影。问题是到了物质富裕时代,这种方式的效力锐减。如何找出“胡萝卜加大棒”的替代方式,成为管理学界和经理人员头疼的大事。他们孜孜不倦地探求,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替代方案,然而都不尽如人意。正像赫茨伯格列举出的KITA方式那样,不管是“踢一脚”还是“拉一把”,很快就会失去效力。在这种背景下,赫茨伯格开辟了另一条途径,即通过工作本身实现激励。
  赫茨伯格被人质疑的焦点,是他所说的保健因素是不是就不起激励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赫茨伯格为了强调工作本身的激励作用,对保健因素的非激励性说得过头了。即便在双因素理论十分奉行的年代,管理者从来也没有把工资、奖金等保健因素当作非激励因素。尤其是在还存在失业、衰退的情况下,在管理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保健因素并不像赫茨伯格说的那样与激励因素完全不同。现实中的激励手段,依然有很多属于保健领域。消除员工的不满是否起不到激励作用,至今仍在争论。但是,赫茨伯格的观点,确实推进了人们对工作本身的重视,也引发了组织中工作的重组和调整。
  因此,赫茨伯格的现实贡献,是通过双因素理论提出了工作丰富化理论。前面介绍的他在贝尔公司进行的秘书工作丰富化实验,是管理学中的一个著名案例。这个实验的宗旨,是提高工作本身对员工的刺激,使员工自身产生工作兴趣和改进工作的动力。实验的本质,是使管理行为由外在监控和外在刺激走向内在激励和内在活力,最终实现管理活动由他治向自治的革命性转变。但是,赫茨伯格没有解答这样一个疑问,除了工作,人类有没有其他途径来实现自我追求?一个巧妙地用自己的智能挫败了老板的部下,当他沉浸在对自己的高超技能欣赏之中时,算不算一种自我实现?比如,一个黑客成功攻破了某个防火墙,一个工会领袖组织了一次漂亮的罢工,是否符合赫茨伯格的丰富化思想?当然,你可以把这种行为也看作“工作”。但对工作进行了这样的重新定义之后,赫茨伯格的理论,是不是也需要重新调整?对这些疑点,赫茨伯格没有解答。也可能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即他强调“工作是人的本质”所隐含的不足,使赫茨伯格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远比不上在其他国家的影响大。
  可能连赫茨伯格自己都没有认识到,他提出的工作丰富化,其后续影响主要不是在激励理论的发展方面,而是在组织理论的变革方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因为工作任务的调整,监控方式的改变,肯定会造成组织结构、组织关系乃至组织运作机制的改变。管理学界有人指出,赫茨伯格的理论,是今天我们所熟识的团队组织、灵活性组织和网络型组织的滥觞。
  这种组织改变趋势的研究,在赫茨伯格之前,以英国的塔维斯托克研究所(Tavistock Institute of Human Relations)比较有名。在二战之前,英国就有一批学者研究个人与团队、组织与技术的关系,1946年,他们在伦敦创建了这个研究所。很快,在特里斯特和班福斯(Eric L. Trist and K. W. Bamforth)的主持下,通过在一个煤矿的实验,比较了流水作业线方式与团队方式的效率差别,得出了新的结论。实验证明,在特定技术条件下,给予矿工更多的自治权,让矿工自行选择组织模式,创建自治化的矿工团队,不但能够提高员工的士气,而且也能增加集体产出。由此,他们创立了管理学中的社会-技术系统学派,掀起了工作质量运动和产业民主化改革(这个研究所至今还在管理学界十分活跃,其成果可参见其网站http://www.tavinstitute.org/)。70年代,位于瑞典卡尔玛的沃尔沃公司撤销流水装配线,改为装配小组团队的举措,进一步验证了英国煤矿组织变革方式的意义。
  赫茨伯格的工作丰富化实验,从侧面佐证了特里斯特的观点。赫茨伯格强调工作对个人的影响,特里斯特强调个人对组织、技术对团队的影响。他们的汇合,导致了新的组织变革运动。工作丰富化,必然导致组织再变革。最后,以阿吉里斯的组织学习理论为代表,把这种组织变革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期间,哈默等人提出的流程再造,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赫茨伯格工作丰富化在组织结构调整上的运用。从这一思想发展脉络来看,哪怕赫茨伯格的具体观点已经完全不再适用,他也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
其他文献
对于处于成长期并期望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来说,PE能够起到助推器的作用。PE投资者成为目标公司股东后,期望目标公司早日上市的意愿比老股东更迫切,故将竭力推动目标公司IPO上市。  PE投资者在目标公司中占多大比例的股权,取决于双方认可的公司股权价值,确定公司股权价值过程即为公司估价。所谓交易结构,是指投融资双方就PE投资金额及其资本结构(债权、股权各占多少)、资金投入进度、治理结构要求、目标公司
期刊
拿破仑曾经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尽管受到很多批评,但依然很流行,因为它说出了许多普通士兵心里的梦想。  其实,领导和被领导之间也存在类似的矛盾。很难找到不愿意做领导的员工,就像很难找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一样。但是,能够当上领导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放弃自己的愿望,成为被领导者,接受别人的领导。这里,放弃往往是被动的过程,是不情愿的结果。在领导者迫使被领导者放弃其领导意愿的过
期刊
品牌管理大师Kevin Lane Keller指出,品牌管理的难点之一,是近几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导致企业经营的产品需要不断地跟上竞争者的前进步伐,才不至于被无情淘汰。不仅如此,消费者的日趋成熟和挑剔,以及新兴消费人群的崛起,更是迫使企业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经营理念,改善经营环境去迎合、创造新的消费思想与潮流。面对时代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市场环境的
期刊
2008年7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年仅39岁的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逝世,同仁堂股份痛失“少壮派”掌门人;2004年,改革开放风云人物、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积劳成疾逝世时年仅38岁;同年4月,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猝死,终年54岁……  公众对企业家英年早逝唏嘘不已,“小沈阳”的话“人生最遗憾的事是人活着,钱没花了”道出了人们普遍的心声。  2003年,北京市仅有50家体检中心,2007年迅速发
期刊
郭为作为孔雀型领袖的代表,心不够狠。但他认准的方向,他在坚持,最后哪怕走到对岸,发现其实没什么。      郭为是与柳传志最为相像的男人。他为人处世练达,比较注意把握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事与人的关系,事与事的关系。  柳传志有时会“以暴制暴”,郭为则以“透明”与大家相安无事,他说,“所有的合作都处在’信’与’不信’之间。桌面上大家都会说,你要相信我。但怎样才能做到信任?”  1996年,郭为奉柳传
期刊
杨元庆很正直,目的性强。从墙的这面到那面,他如果执意要过去,过去可能会在墙壁上打一个洞,人就穿过去了。现在则是努力去找到一扇门。      杨元庆终于回归到他所熟悉的舞台。  在联想2008财年第四季度净亏9000万美元之后,面临危机的联想集团请出了昔日老将柳传志、少帅杨元庆,寄希望杨元庆能冲锋陷阵、柳传志则“给杨元庆保驾护航”。联想集团回归到经典的“杨柳配”状态。  2009年5月21日,香港举
期刊
当前的金融危机对许多中国企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对出口导向型行业,如玩具、纺织、电子行业等等。在这些行业,企业破产现象频频发生,即便是有幸逃过破产一劫而存活下来的,也大都面临相当严峻的处境。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度过这经济寒冬呢?首先,必须要弄清楚企业本身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及目前企业所处的阶段。按照企业销售量下滑的程度不同,我们将其企业处境归分为四个阶段:战略危机、盈利危机、流动资金危机及破产危机
期刊
企业只有把客服人员当作上帝,客服人员才会把顾客真正当作上帝。因此,善待客服人员、让客服人员满意是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经之路。霍桑实验中得出的员工是社会人、对员工必须进行人本管理等结论,启发我们不仅要提高客服人员的工资,而且要关注客服人员的其他需求,并通过引导非正式组织、让客服人员参与决策,进一步调动客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很多企业总在强调“顾客就是上帝”,高度关注客户满意度,但对客服人员漠不
期刊
为什么一些人能看到一些新的机会,而大多数人视而不见?不少管理学家正在试图解放人们在工作中的创造力,罗温·吉布森便是其中一员。创新是不可琢磨的灵光闪现吗?加里·哈默的朋友罗温·吉布森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吉布森(Rowan Gibson)被视为创新领域的戴明(W.Edwards Deming),他似乎正在像戴明曾经改变人们的质量观念一样,去改变人们对创新的看法。在戴明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M)之前,所有
期刊
“经营本身就是一场战斗。”徐工集团的管理与信息化部长刘建森引用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的话如是说。  刘建森加入徐工集团之前,曾经在IT界做高层管理多年。自2008年6月加入徐工集团后,他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在集团领导的支持下,制定了徐工集团信息战略规划和实施路线图。2009年1月16日冒着严寒,顶着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徐工集团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正式启动。  从2009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