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系统视角下亚贫困人群脱贫的路径与策略——基于渝、豫、蒙、宁、辽五省(市、区)十县的扶贫调查

来源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政治系统理论,对亚贫困人群问题的产生进行分析,表明对贫困压力输入的控制、贫困治理中国家的工具理性以及科层化的政策输出导致了政治系统输入、转换、输出、反馈产生障碍,进而使亚贫困人群被“系统隔离”。由此构建了亚贫困人群治理的有效路径:一是亚贫困人群利益表达路径的建构;二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三是输出、反馈与“再科层化”。最终结合调查对当前政府推动的亚贫困人群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加强贫困压力输入主体的主动性;二是进一步提高扶贫政策的均等化程度;三是更加注重隐性扶贫政策的输出。
其他文献
治理理论的兴起推进了民族事务治理研究的规范性与本土适应性。民族事务治理规约于中国多民族社会结构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与道义规
西式饭店是近代北京引入较早、发展速度很快的新式综合性休闲空间,对其进行研究能够加深对近代北京城市休闲空间嬗变的认识。作为新式综合性休闲空间,近代北京的西式饭店不再
摘要:农业与商业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我国历来即为农业国家,故人地关系在我国不仅表现为一种人地之间的自然关系,更体现出一种载于土地之“体”上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自清末起,我国的人地关系逐渐表现为人多地少的状态。受制于此,我国逐渐突现出“三农”问题。回顾我国人地关系历史与现状,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将之视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而治之。  关键词:“三农”问题;人地比例关系;出路与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