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皖籍战斗英雄(下)

来源 :党史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oy54932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中董存瑞”
  —— 毕武斌
  1951年11月30日,轰炸机飞行员毕武斌在配合志愿军陆军部队进攻大和岛的战斗中,驾驶的飞机中弹起火,而他仍然沉着地驾机保持编队,且战且进,将驾机上的炸弹投向敌人阵地,终因其轰炸机负伤过重,坠机入海壮烈牺牲。事后,毕武斌被追记一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刘震称他为“空中董存瑞”。
  毕武斌, 安徽舒城县人,1930年出生于芜湖市状元坊一个职员家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被编入志愿军空军第八师第二十四团第一飞行大队任飞行员。
  1951年下半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已把美国侵略者打退到“三八线”附近,双方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这时志愿军空军决定让部队抓紧时间参战。10月,上级决定让空八师和空十师一起开赴一线机场,在空二师和空三师驱逐机、歼击机的掩护下,实施陆空协同作战,收复大和岛及其附近其他岛屿。
  大和岛位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海岸,距鸭绿江口不过70公里。岛上及周围椴岛、炭岛一带盘踞着南朝鲜军的“白马部队”和美国情报机关人员1200余人,岛上的大功率雷达、对空情报台和窃听装置,专门收集我方情报,为敌机空战和轰炸活动提供情报和指令,严重威胁着我国东北和朝鲜西部的安全。
  为了拔除大和岛这颗钉子,我志愿军空军曾两次昼夜对该岛守敌猛烈轰炸,取得了重大战果。11月29日,志愿军总部下达了准备轰炸大和岛灯塔区,直接配合陆军部队解放大和岛的任务。毕武斌和他的战友们进入了战前紧急准备阶段。
  当日下午,各机组参战飞机进行了试飞,并对机上的枪炮进行了校靶,校正了电台,保证了飞机、发动机及其他一切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0日上午,毕武斌所在的空八师举行誓师大会,师首长下达了志愿军总部的作战命令:“此次战斗目标是轰炸大和岛,飞机到达目标时间为15点25分,轰炸高度为1600米,各机携带100公斤杀伤爆破弹7枚,100公斤燃烧弹2枚,完成任务后返航至浪头机场。”
  14时21分,毕武斌在大队长高月明的带领下,携带爆破杀伤弹和燃烧弹,编成“品”字队形,在16架拉-11型歼击机护卫下组成混合机群,驾机飞向大和岛。
  当机群通过龙岩浦,刚刚越过泛着白光的海岸线时,突然从云层中钻出一些迅速移动的黑点,2个、4个、8个……越来越多,越来越近,原来是30多架美军F—86飞机!
  “轰—轰—轰!”敌机开炮了。美军F—86喷气式战斗机群向我混合编队凶猛扑来,企图拦住我机群去路。
  “两军相遇勇者胜”,在这紧急关头,传来了地面指挥员空八师师长吴恺的命令:“坚决前进,完成任务!”联合机群一面组织火力反击美军飞机,一面冲破拦阻奋勇飞向目标。
  这是一场强弱悬殊的较量。敌方是30多架最新式的F—86喷气式战斗机,而我方只有20多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敌机从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用猛烈的火力向我轰炸机群袭来。我轰炸机也不示弱,每架飞机的射击员、通信员都向美机开炮,用机上航炮构成火力网反击。敌人见编队攻击不成,又改为单机连续交叉攻击,妄图各个击破我机群。
  在这次空战中,毕武斌担任一中队右僚机,激战中,他的飞机快速地在空中做着机动,上升、下滑、左侧、右转,一面继续前进,一面开炮勇猛地还击敌人。他和战友们接二连三地打掉了3架敌机。
  敌人恼羞成怒,集中力量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
  两架敌机从毕武斌的右后方直窜过来,一道曳光弹的火光在毕武斌眼前闪亮了一下,接着又有两架敌机从他的后上方冲来。毕武斌一边拉起机头躲闪,一边命令射击员和通信员: “打掉它! 打掉它!”
  机上无人应答。原来,他的飞机尾部中弹,射击员和通信员都已经牺牲,毕武斌因为全神贯注地盯着前面窜来的一架敌机,一时并没有察觉到这些情况。
  这时,前后3架敌机一起冲过来围截毕武斌。毕武斌腹背受敌,他沉着而迅速地向右作机动飞行,并再一次向后舱呼叫: “周先余、何国基,开炮! 开炮!”
  毕武斌刚刚喊出通信员和射击员的名字,便感到身后突然受到猛烈的撞击,座舱盖被打穿了一个窟窿,他的头部受到了强烈的震动,昏迷过去,但他的两只手,却像两把铁钳,仍紧紧地攥着驾驶杆。
  飞机在急剧下坠,寒风呼啸着冲进座舱,毕武斌清醒过来了。他定神一看,机翼两旁的发动机燃起了熊熊的烟火,身后的领航员李祥华倚在舱壁上,胸前的衣裳被鲜血浸透了。这时,李祥华苏醒过来后,挺起身子,吃力地说了声:“机长,跟——上——队!”便合上了眼,倒在座舱里。
  毕武斌看到自己最亲密的战友牺牲了,心爱的飞机受了重伤,心痛如绞,悲愤满腔,恨不得一下飞到大和岛上空,把炸弹投入敌巢! 他使劲拉起驾驶杆,下坠的飞机立刻向上升起。随之,加大油门,跟上了长机,继续向大和岛奋勇前进!
  可是,就在接近大和岛上空的时候,毕武斌飞机上的高压油管爆开了。油像泉水一样向机身喷出来,风助着火势呼呼地卷向整个机身。一瞬间,飞机被火焰和烟雾所笼罩……
  “跳伞! 赶快跳伞!”空中指挥员向毕武斌发出紧迫的呼叫。
  “不!敌人的巢穴就在眼前。我担负着全机组牺牲的战友们的重托。我要扑上去,投下全部炸弹!”虽然毕武斌完全来得及跳伞,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驾着烟火滚腾的飞机,直向大和岛飞去。
  火焰从机外窜到了机舱内,毕武斌的衣服上燃起了火苗。火焰仿佛也烧到了兄弟机组同志们的身上,他们心如火燎地盼望着毕武斌赶快跳伞,赶快脱离险境。然而,毕武斌还是没有跳伞,坚决不离开自己的战机。
  他顽强地驾机飞行到了大和岛上空,突然猛一倾机头,投下机上的全部炸弹。顿时,大和岛上传来震天动地的巨大爆炸声。然而,毕武斌 终因飞机负伤过重,坠机入海,壮烈牺牲,时年21岁。
  
  击落美军双料王牌飞行员
  ——韩德彩
  1953 年4月9日,美联社汉城分社刊发一条消息,悲哀地宣布:“美国‘第一流的喷气式空中英雄’、‘双料王牌飞行员’哈罗德•爱德华•费席尔失踪了!” 费席尔,这个仅在朝鲜战争中就出动过175架次的老牌飞行员,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竟然败在一个年龄刚满20周岁、飞行时间不满100小时的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手下。这位击落美军“双料王牌飞行员”的英雄,就是志愿军空军飞行员韩德彩。
  韩德彩,1933年生,安徽凤阳人。1949年,只有16岁的他参加了解放军,并很快成长起来。1951 年,组织上派他去学飞行。为了不辜负党的期望,他千方百计苦练技术,无论在飞行时,还是走路时、打球时,他都在用心琢磨长机的特点,学习如何紧紧跟队飞行。就这样,他的飞行技术提高很快,到了空中,只要长机翅膀摇一摇,他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动作,常常不等长机下达口令,他就准备好了跟队的动作。
  1952 年初,19 岁的韩德彩抱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心,驾着战鹰飞到了朝鲜前线。
  一到前线,他就投入了艰苦的战斗生活中。这位年轻的飞行员在多次空战中都表现出色,是一员 “空中虎将”。别看他在战斗机上只飞了几十小时,但打起仗来,却是机灵利索,并且有一股惊人的大胆泼辣劲,他动作快,进攻猛,靠得近,打得狠。在一次空战中,他只身与4 架F -80 型敌机激烈格斗,一举击落敌机2架。在没有击落费席尔以前,他的战鹰上就已闪耀着4 颗红星,标志着他已经创造了击落4架敌机的光荣纪录。
  1953年4月7日下午,韩德彩和战友们刚刚结束了一场空战,地面指挥员命令他和长机张牛科在机场上空掩护我机群着陆。韩德彩和长机在空中3000米的高度盘旋着,观望着一架架银光闪闪的战鹰,依次降落在机场上。
  这时,韩德彩眼前的仪表盘上红光一闪,油量警告灯亮起来了,这说明他油箱里的油已经不多了,他立即向指挥员报告了这一情况。“现在没有敌情,可以降落!”地面指挥员向韩德彩下达了落地的命令。 韩德彩和长机张牛科拉开距离,减速下滑。当他下滑到 400 米的低空水平飞行时,突然听到地面指挥员紧张而急促的声音:“快拉起来!拉起来!空中有敌机!危险!”
  “不好,肯定遇到了敌人的猎航组了!”韩德彩当即拉起机头,飞机从跑道上空呼啸着重新冲入云霄。
  “猎航组”是美国空军在1952年组成的专门对付志愿军空军的空中飞行小组。“猎航组”的任务主要是在志愿军机场附近上空隐蔽设伏,偷袭志愿军空军正在起飞或着陆的小队飞机。
  由于飞行难度很大,作战任务艰巨,美军“猎航组”的成员全部是由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击落过5架以上飞机的空军“王牌”或“双料王牌”飞行员组成。他们个个老奸巨猾,飞行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超,数次偷袭均告得手,志愿军空军已连续吃了几次亏。这一次,他们又企图来偷袭了。
  飞机拉起后,韩德彩机警地向后方观察搜索,碧空茫茫,根本没有敌机的一丝踪影,莫非地面指挥员搞错了?
  突然,他发现在飞机的左前下方百米处出现了两架飞机,一前一后,以大坡度向左转弯,好像在编队飞行。虽然暂时还无法辨别清楚,可韩德彩机警地瞪圆了眼睛。
  “奇怪,我们12架飞机除了长机张牛科和我之外,都已安全着陆,怎么会又冒出来两架,莫非他们就是敌机?”韩德彩一边想着,一边细心观察。随着距离接近,前面飞机的轮廓终于看清楚了,原来是一架敌机正在紧紧咬住我军一架过场的友机,准备从后面发起攻击。由于敌机速度快,又占据有利位置,友机左冲右突,都无法摆脱困境,情况十分危急。韩德彩见友机处于危险之中,不顾油料即将耗尽的警报,加速向敌机冲去。
  攻击友机的美国飞行员正是费席尔,他在大堡机场上空发现“猎物”后,猛然间杀了出来。正在费席尔向我友机瞄准射击时,他发现自己的机侧有一个黑影,如一把锋利的剑向自己刺来。于是,他操纵着方向杆一个翻转,躲过了韩德彩的第一次攻击。等他恢复了机位,重新寻找“猎物”时,韩德彩的飞机已不见踪影了。
  就在这时,费席尔又发现了新的“猎物”。 此时,张牛科的飞机正在降落,飞机高度低,速度减慢,极易受到攻击。费席尔大喜过望,调整机头,恶狠狠地扑向张牛科。
  费席尔的座机刚一改平,韩德彩立即看出了敌人的企图,他马上向张牛科大声呼叫:“3号,3号,快拉起来!敌人要向你开炮了!”
  “3号明白!”长机张牛科沉着地回答。
  可是敌机是F—86“佩刀”式喷气机,水平速度快,张牛科的语音未落, 费席尔的炮声已经响了,张牛科的长机尾部立即冒出一股白烟,机身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
  韩德彩见长机受伤,怒火填膺,大声向张牛科呼叫:“3号,3号,快拉起来!我掩护你降落!”说完,韩德彩猛加油门,驾机旋风般地朝敌机冲去。这迅猛的动作,使正准备攻击张牛科的费席尔猝不及防,吓得慌忙丢开张牛科,向右来了个下滑转弯,以便摆脱韩德彩的攻击。此时,韩德彩飞机上的油量警告灯又“嘟嘟”闪亮起来,再不降落,油箱里的储油将全部耗尽。可韩德彩心中只想着对付眼前这只凶猛的恶鹫,已经无暇考虑自己如何安全着陆了。他收起减速板,猛加油门,飞机急速跃升起来,再次闪电般地扑向敌机。费席尔见被咬住,忽上忽下,左盘右旋,急于摆脱。韩德彩双眼紧盯着敌机,紧随其后。
  在韩德彩的攻击掩护下,张牛科沉着地操纵着负伤的飞机,安全着陆了。
  韩德彩见长机安全着陆,顿时放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对付眼前这架凶猛而狡猾的敌机。
  “跟这家伙拼上了!一定要把他打下来!”韩德彩暗暗下定决心。敌机又下滑了,朝德彩刚要推机头,紧随敌机俯冲下去时,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会不会是敌人耍什么花招呢?他看了看飞机高度表,仅有900米的高度,而敌机在他下方,顶多有800米左右,在这样的低空下滑,敌机不可能做激烈的盘绕和翻滚动作,否则就会撞山。
  “狡猾的家伙,一定是在用虚假动作引我上钩啊!”韩德彩识破了敌人的诡计。他不仅没有下滑,反而轻轻一推机头,使飞机略微上升了一些,居高临下监视着敌机。
  久经沙场的费席尔驾机下滑时,满以为对方会跟着他下滑。等到一定高度时,他便会利用娴熟的技术突然将座机升空爬高,而将对方置于自己的腹下,这样一来,攻守易位,他马上就会取得攻击的主动权。
  当费席尔下降到离地面还有350米高度时,发现对手并没有紧跟其后,而前方不远处已经是大山了,他只好向左上方拉起。韩德彩见敌机拉起,便一推操纵杆,向左前方来了个扑压式俯冲,敌机的身影一下子被套进了瞄准具的光环里。韩德彩屏住呼吸稳住机头,右手握紧炮钮,刚想开炮,敌机“忽”地一下闪开了。
  费席尔毕竟是个诡计多端的老狐狸,一见左转不妙,马上下意识地改为右转,他想利用F—86“佩刀”式喷气机水平机动性能好的优势,左右急转,用大动作拼命挣脱韩德彩。
  这招一下把韩德彩甩出了一段距离,但是韩德彩早料到了这一 点,他敏捷地一压坡度,再次追了上去。
  费席尔有些慌了,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滴落。韩德彩这时也看出敌机已是黔驴技穷了,敌机机体开始不规则地乱晃,这说明对手动作目的不明确,已经快要出现错误了。韩德彩猛加油门,又向前逼近了一步。
  敌机开始不规则地走直线了,韩德彩见时机已到,压住机头,再一次把敌机牢牢地套进瞄准具的光环中。
  1000米、800米、500米,费席尔再也无法脱身了,眼看两机相距不到300米了,韩德彩把稳飞机,果断地按下炮钮,“咚咚咚!”一串串炮弹猛烈地射向敌机。连串的炮弹首先炸毁了敌机左翼,接着又命中了其机身,只见敌机浑身冒烟,在空中挣扎了两下,随即摇摇晃晃地坠落下去。费席尔在浓烟烈火中被机座下的弹簧射出来,拉着降落伞,飘飘悠悠地降落在辽宁省凤城县石头城的山沟里,刚刚落地,就成了中国人民的俘虏。
  这位“双料王牌”在接受讯问时,一再请求见识一下击落他的对手。
  部队首长满足了他的请求,当他见到韩德彩这位志愿军空军中最年轻的飞行员时,根本不相信这就是击落他这个“空中英雄”的对手,还认为是“开玩笑”。 部队首长告诉他,就是韩德彩打下了你的飞机。费希尔惊得目瞪口呆,低下头去说不出话来。
  从此,韩德彩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志愿军部队。“昔日放牛娃”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的故事,被传为佳话。1953 年6 月,志愿军空军授予韩德彩“二级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优秀空中指挥员
  ——郑长华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空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以英勇善战而闻名全军。每当人们提起这个团的时候,自然会想起团长郑长华。郑长华是一位年轻的空中指挥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所领导的三十四团创造了击落击伤敌机47架的光辉纪录,他自己击落敌机2架,是全师闻名的空战“鹰王”。
  郑长华,1926 年生,安徽省五河县人。1941年7月入伍,194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 年10 月1 日,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刚刚过去,24 岁的郑长华由一名年轻的陆军指挥员,经过严格选拔当上了飞行员,实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
  1950 年底,郑长华以优异成绩从航校毕业,被分配到新组建的空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任副团长,后任团长。十二师是由华东野战军第二十二军六十六师改编而来的,这个师曾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是一支英雄的部队。1952 年初,全师飞赴东北大虎山,参加抗美援朝空战。
  1952 年6 月15 日下午,塔台边刚升起红旗,飞行员休息室里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机的另一头传来了作战命令: “一等战斗准备!”
  飞行员们早就在等待这个时刻了,郑长华和战友们迅速地离开休息室,向银白色的飞机飞快地跑去。
  “啪!啪!啪!”机场上空升起3 颗绿色信号弹。接着,飞机疾风似的向着战区上空驰去。
  飞行过程中,郑长华睁大眼睛,由远而近、从左至右细细地搜索目标。
  突然,耳机里响起了地面指挥员急促的声音:“目标就在你们左前方!”
  郑长华凝神屏气,双目圆睁,极力向左前方搜索着敌机。
  “301,发现目标!2个!2个!”僚机组飞行员那启明向郑长华报告。
  “301明白!”郑长华回答。
  大家顺着他报告的方位仔细看去,果然,在左前方有2个苍蝇似的黑点,不一会儿,出现了4个、8个黑十字架,原来是8架F-84型敌机!
  “301,敌机在左面,请求攻击!”那启明再次向郑长华报告。
  “301明白!”郑长华回答。机灵的那启明理解了郑长华“明白”的意思,便带着另一架飞机勇猛向敌机群冲去。那启明用瞄准具光环牢牢套住一架敌机,800米、500米、300米……见时机一到,那启明迅即按下炮钮,“突突突”,一个长连射,炮弹曳着炽光射向敌机,顿时,黑烟浓浓,火光连天,一架F-84敌机翻着跟头栽了下去。
  第一次空战就击落了敌机,取得了胜利,郑长华心里很不平静。一场空战中,自己只发出两个“明白”的口令。他越想越感到内疚,深深地责备自己:“我这个空中指挥员,没有当好啊!”
  为迅速提高自己的空战指挥水平,无数个战斗间隙,无数个清晨与夜晚,郑长华漫步在小路上,逐条思考着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着空战的情况,琢磨着敌人的战术,每想出一条良策,他都认真记录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郑长华的主意多了起来。在郑长华的带领下,三十四团先后研究出了对付敌人鱼饵战术的“反鱼饵战术”,对付敌机的蛇形队、纵队、楔队的列阵方式,形成了变化多样的层层配备、级级掩护、能攻能守、克敌制胜的多种战术队形。
  1952 年11 月中旬,郑长华率领机群,以新的战斗队形直赴战区。刚过清川江,前哨中队的长机就向郑长华报告:“发现2架敌F-86!”郑长华判断,这是敌人故伎重演,施放的“鱼饵”机,于是坚决命令:“继续前进!”
  敌“鱼饵”机见被“晾”在一边,就主动攻击我机群的前哨中队,可是偷袭的敌人却把自己的尾巴交给了跟进来的第二中队。在郑长华的指挥下,空中勇士们从容不迫地把敌机套入瞄准具光环内。不出所料,敌主力机群出现了,正好和我前哨中队遭遇。虽然敌机数倍于我,但我前哨中队勇敢果断,猛打猛冲,一下子就冲散了敌人的队形。向下逃窜的敌机,见他们的“鱼饵” 机被咬住,便重新拉起来攻击我二中队。正当他们暗自得意的时候,郑长华率领隐藏于后的三中队乘敌不备,向敌发起猛攻。这时,一中队、二中队又折回,前后夹击。断后的四中队则占据高度优势,居高临下监控、掩护着整个战场。
  这一仗按预定方案,打得漂亮、利落,先后击落敌机3架,郑长华和战友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返航了。
  在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战斗中,郑长华从不会指挥空战到学会指挥空战,从指挥打小飞机到指挥打大机群,在战斗中逐渐成长起来,使敌人闻风丧胆。
  进入1953年以后,空战的规模和水平也升级了。敌人常以100 多架的大机群分路出动,分布在各个战区,互相策应,寻机与我决战。
  1953年1月3日,郑长华率领机群在辽宁凤城与鸭绿江上空巡逻待战。这时,地面指挥所下达命令:“351,出击!”
  “351明白!” 郑长华边回答,边指挥机群掉转机头,对准航向,疾驶战区。
  “351,敌人使用口袋战术,坚决击溃他!”
  “351明白!” 郑长华沉着坚定地回答,同时迅速思考着对策。无线电里,响起一中队的报告:“左前方发现敌机4架。”
  “监视好,继续前进!”
  “右前方,发现6架敌机。”二中队又报告。
  郑长华大声命令:“密集队形,继续前进。”他知道,要突破口袋,必须先进入口袋。地面指挥所的同志们都屏住了呼吸,从标图板上,只看到红色轨迹被蓝色箭头越围越紧。
  突然,指挥所的无线电里传来郑长华高昂有力的声音: “四中队掩护,一、二、三中队按照计划向敌人猛攻。”
  一分钟后,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作战标图板上几条红色箭头把东侧的蓝色箭头包围了。而后,红蓝箭头交织在一起,无线电中传来了枪炮声、呼叫声。这时,西南两个方向的蓝色箭头直冲我机群。这是敌人的口袋合拢了。指挥所里,大家正为空中战况担心,无线电里却传来了郑长华从容不迫的声音:“爬高13000米,返航。”敌人的口袋阵虽然收拢了,可“口袋”底部却被我空中勇士们捅了一个大窟窿。空战结果,击落敌机3 架,我方无一损伤。
  郑长华率领的三十四团,像一只有力的铁拳,把敌人打得闻风丧胆,写下了我空军战史上光辉的一页。由此,三十四团成为抗美援朝空战战场上唯一荣立集体二等功的功臣团,郑长华也被评为优秀空中指挥员,并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 称号。(责任编辑:黄锐锋)
  
  朱德妻子伍若兰:工农红军里的“双枪女侠”
  1903年初春,伍若兰出生在湖南省耒阳县一户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记述道:“她在农民里无人不知,是不怕死的农民组织者。”长沙马日事变后,伍若兰遭到耒阳反动当局的悬赏通缉。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开到了湖南。3天后,耒阳县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一向工作积极的共产党员伍若兰被分配到妇女部负责宣传工作,并兼女子联合会主席,再后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又被调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负责部队的宣传工作。
  不久,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蒋介石调集湘粤两省的军队,用7个师的兵力对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进行“会剿”。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被迫退出湘南,向井冈山转移,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龙岩胜利会师。
  会师以后,部队成立了工农红军第四军。伍若兰被任命为军部宣传队队长。伍若兰写得一手好字,是当时红军队伍中的书法家。由于工作需要,伍若兰经常外出执行宣传任务,为确保安全,她通常是身挎两支手枪,再加上她枪法出众,战友们私下里都叫她“双枪女侠”。执行任务时的伍若兰身挎双枪,手里握着一支毛笔,英姿飒爽,颇有儒将风范。
  一次,伍若兰带着两个宣传队员在一个小村庄里写标语,标语写完后刚准备离开,十几名敌人从村后的山坡上偷偷摸了上来。敌人一看伍若兰他们只有3个人,领队的又是一个手握着一支毛笔的弱女子,便怪叫着围了上来。
  见此情景,伍若兰镇定自若,她一边安排其他队员隐蔽,一边收起毛笔准备战斗。伍若兰抢前几步,隐蔽到一面土坯墙后面,利用墙角做掩护,从腰间抽出两支驳壳枪,稳稳地瞄准了围上来的敌人。
  伍若兰先瞄准了打头的两个敌人,只听“啪、啪”两声清脆的枪响,两个敌人应声倒地。后边的敌人还没反应过来,伍若兰又迅速地举起双枪,把后边的两个敌人打了个倒栽葱。
  其他敌人一看前面几个弟兄倒在了地上,一个个脸色蜡黄不知所措,这时,敌人中不知谁喊叫了一声:“红军来了!”顿时,敌人像炸了窝的马蜂,丢下枪械向四处逃窜而去。
  伍若兰确定敌人已经逃窜以后,带着两个宣传队员在清缴了敌人的武器后,安全返回了部队驻地。
  (据《解放军报》2010年9月13日)
其他文献
白血病是人们常常听说的一种疾病,也是令很多人恐惧的疾病。在很多人眼里,白血病就是“死亡”的代名词。白血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记者最近专访了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星期五傍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忽然听到有人高歌,不禁疑惑,这是谁在唱歌呢?rn我向声音来源之处看去,原来是个醉醺醺的大汉.他在路的那边向前走着,我看见他那酡红的酒脸,耳槽
悲剧作为一门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其产生必然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作为文学艺术界的“旷世之作”,悲剧艺术宛若一曲时代的悲歌,演绎出人们内心的心路抗争历程.西方
针对导弹虚拟飞行数值模拟问题,发展了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和软件。控制方程为非定常雷诺时均Navier-Stoker(RANS)方程和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流场求解器为有限
网络的发展为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很多英剧美剧逐渐进入我国并流行开来,其中,《神探夏洛克》就是一部十分热门的英剧.除了剧情本身足够精彩以外,优秀的字幕翻译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历史尚短,前后不过十来年而已,但发展却是非常迅速的,其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手段开始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最大的原因即在于其中的特殊目的机构.在我国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患者都希望在饱受“一刀之苦”以后,彻底获得痊愈,可是有时在手术之后却偏偏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怪病”。 1.奇怪的疼痛患者A君患了右下肢血栓闭
采用微滤+反渗透双膜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农药废水,通过均匀试验考察进水温度、操作压力、回收率和p H等因素对无机盐去除率的影响,建立回归方程,对最佳控制参数进行快速寻优,并
对polylactide recyclat (PLA-R)、polylactide NatureWorks (PLA-NW)和polylactide/Caprowax (PLA-R/C)的长丝纺丝进行了基础性研究,测试了有关纺丝工艺、纤网成形和纤网加
近期,吴京执导的动作军事电影《战狼2》的票房一路飙升,并最终超过了之前最高电影票房的保持者——由著名电影人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再次刷新中国影史的票房纪录.本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