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建设不能仅重视高职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而要更加重视岗位职业发展需求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因此高职英语课程应该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评价考核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以建立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模式。
【关键词】高职 英语 课程 岗位职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31-01
早在2012年,教育部高职英语指导委员会就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要求》(试用稿)中提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必须要以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前提,考虑行业需求、掌握行业动态、体系岗位需要。然而至今为止,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仍难以满足市场与学生就业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英语教学模式、内容等方面,和高职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也无法体现实践性、岗位技能型及职业适用性的特点。为缓解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与岗位需求间的矛盾,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课程评价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构建符合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一、基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修订高职英语课程目标
高职英语的课程应服从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岗位倾向。根据《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要求》,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180到220个学时,让学生具备一定英语基础及听说读写译能力,可利用词典开展英语业务资料的阅读与翻译、口语和书面的交流,为英语交际能力奠定基础。虽然该目标也符合能力本位的原则,然而在当前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背景下,其应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为:传授必要英语基础知识并有针对性对高职学生开展英语的基本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培养,让学生适應基本英语交际与职业活动并掌握英语学习策略,构建继续学习能力,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关系,合理分配英语教学时间,将英语综合能力作为核心任务。
二、基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设置模块化高职英语课程
围绕岗位职业能力,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要保证学生各项英语能力都具有相应课程模块。根据当前岗位职业发展需求特点,高职英语课程内容应划分为:基础英语模块、行业英语模块、语言应用模块及语言文化模块。基础英语模块主要指高职低年级英语基础类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低年级学生奠定英语基础。行业英语模块课程主要涉及高职专业行业层面英语课程,如经贸英语等。该模块主要为中高年级英语学习者,其目的就是在基础英语课程学习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领域、行业发展方向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语言应用模块课程主要是应用型课程,如商务函电等,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职业岗位必备技能,满足岗位需求。
三、基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开展多元化教学设计
首先,高职英语教学理念方面要突出学习主体地位。教师根据英语听说读写译任务要求选择教学方法,促进英语教学的双向互动,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英语基础教学中应将英语听力、口语视作贯彻始终的教学目标与方法。其次,应改变高职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组织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发展需求,寻找易接受、灵活方式,实现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既保证内容、形式的丰富精彩,也要兼顾学生个性化需求。第三,应强化英语实践教学。一方面英语课堂要加大对实践环节,如听力与口语的训练强度与频率,提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把基础知识与能力标准密切结合。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实训室、语音室、实训基地等资源实施实践教学,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
四、基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丰富高职英语课程评价形式
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本位高职英语课程中,应选择形成客观合理、科学的英语评价体系。首先,应改变纯书面考试的评价方式,将反映英语能力的听力、口语纳入到评价范围,采取学习态度、平时成绩、听力、口语、笔试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英语课程及教学行为。其次,应将校内评价与英语等级类考生结合起来,彻底改变等级考生与学校考生的“两张皮”问题。高职院校应以英语能力为主要标准,坚持有效可靠与灵活公原则,形成书面考试、技能展示及调查报告等评估体系,把企业、学校、教师等个体纳入其评价系统,由岗位职业层面对英语学习效果、岗位适应性、课程质量等进行监督与评估。
参考文献:
[1]朱佳文.面向职业岗位的高职应用性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J].海外英语,2011(15):124-125.
[2]郑云娟.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构建[J].职教通讯,2012(33):17-19.
【关键词】高职 英语 课程 岗位职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31-01
早在2012年,教育部高职英语指导委员会就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要求》(试用稿)中提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必须要以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前提,考虑行业需求、掌握行业动态、体系岗位需要。然而至今为止,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仍难以满足市场与学生就业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英语教学模式、内容等方面,和高职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也无法体现实践性、岗位技能型及职业适用性的特点。为缓解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与岗位需求间的矛盾,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课程评价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构建符合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一、基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修订高职英语课程目标
高职英语的课程应服从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岗位倾向。根据《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要求》,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180到220个学时,让学生具备一定英语基础及听说读写译能力,可利用词典开展英语业务资料的阅读与翻译、口语和书面的交流,为英语交际能力奠定基础。虽然该目标也符合能力本位的原则,然而在当前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背景下,其应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为:传授必要英语基础知识并有针对性对高职学生开展英语的基本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培养,让学生适應基本英语交际与职业活动并掌握英语学习策略,构建继续学习能力,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关系,合理分配英语教学时间,将英语综合能力作为核心任务。
二、基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设置模块化高职英语课程
围绕岗位职业能力,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要保证学生各项英语能力都具有相应课程模块。根据当前岗位职业发展需求特点,高职英语课程内容应划分为:基础英语模块、行业英语模块、语言应用模块及语言文化模块。基础英语模块主要指高职低年级英语基础类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低年级学生奠定英语基础。行业英语模块课程主要涉及高职专业行业层面英语课程,如经贸英语等。该模块主要为中高年级英语学习者,其目的就是在基础英语课程学习基础上,根据学生专业领域、行业发展方向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语言应用模块课程主要是应用型课程,如商务函电等,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职业岗位必备技能,满足岗位需求。
三、基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开展多元化教学设计
首先,高职英语教学理念方面要突出学习主体地位。教师根据英语听说读写译任务要求选择教学方法,促进英语教学的双向互动,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英语基础教学中应将英语听力、口语视作贯彻始终的教学目标与方法。其次,应改变高职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组织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发展需求,寻找易接受、灵活方式,实现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既保证内容、形式的丰富精彩,也要兼顾学生个性化需求。第三,应强化英语实践教学。一方面英语课堂要加大对实践环节,如听力与口语的训练强度与频率,提倡“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把基础知识与能力标准密切结合。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实训室、语音室、实训基地等资源实施实践教学,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
四、基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丰富高职英语课程评价形式
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本位高职英语课程中,应选择形成客观合理、科学的英语评价体系。首先,应改变纯书面考试的评价方式,将反映英语能力的听力、口语纳入到评价范围,采取学习态度、平时成绩、听力、口语、笔试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英语课程及教学行为。其次,应将校内评价与英语等级类考生结合起来,彻底改变等级考生与学校考生的“两张皮”问题。高职院校应以英语能力为主要标准,坚持有效可靠与灵活公原则,形成书面考试、技能展示及调查报告等评估体系,把企业、学校、教师等个体纳入其评价系统,由岗位职业层面对英语学习效果、岗位适应性、课程质量等进行监督与评估。
参考文献:
[1]朱佳文.面向职业岗位的高职应用性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J].海外英语,2011(15):124-125.
[2]郑云娟.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构建[J].职教通讯,2012(3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