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务才是一位烈士遗孤。1953年2月,他的父亲在朝鲜鱼隐山前线牺牲。苗务才长大后,只知道父亲生前是师侦察科参谋,曾荣获一等功三次。
40多年来,为了解父亲牺牲的更多信息,苗务才给父亲生前部队、战友写信,在网上发帖,又先后到北京、安徽、山西、新疆、四川等地寻访父亲健在的战友,终于了解到了父亲的牺牲经过和埋葬地点。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为了完成母亲的夙愿,62岁的苗务才准备再次去朝鲜。
网上发帖求助网友
父亲牺牲时,苗务才仅5岁。长大后,他慢慢才知道父亲苗维忠是60军180师侦察科参谋,1953年2月在朝鲜牺牲。除此之外,他一无所知。
1968年,苗务才开始给中央军委写信,要求查询父亲牺牲的详细情况。中央军委把他写的信转到了他父亲生前所在的部队,这支部队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已被整编,部队政治处仅能查到的是:苗维忠,河南济源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9年入党,1953年2月9日在朝鲜鱼隐山战斗中牺牲,牺牲时29岁。立过一等功三次,三等功两次。
部队政治处帮他查到了他父亲生前一位要好的战友——高洵。高洵也是180师侦察科的参谋,他知道苗维忠牺牲的详细经过。
1970年,苗务才给远在新疆的高洵去了两封信,可是高洵一直没有回信。苗务才在信中说想去新疆看他,高洵这才回信,内容很简单,不要苗务才来新疆,说有时间会去河南看他。但是,高洵一直没来。后来再去信,也未回。
1983年,换发革命烈士证书后,苗务才从烈士证书左侧的说明上看到,父亲牺牲后葬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地井地区。
知道了父亲牺牲的地点后,苗务才做梦都想到朝鲜去祭奠父亲的英灵,哪怕从父亲的墓旁带回点土也行,这也是母亲的夙愿。
今年3月3日,苗务才以“济源烈士遗孤”的网名在网上发帖: “我今年已60多岁,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到朝鲜父亲坟前一拜,抓把黄土也算了却一桩心愿。但我对那里一无所知,也恐失望而归,求有关家父任何信息。”帖子后边一连写了16个“真挚感谢!”
有网友说,在鱼隐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后来可能被集中埋葬在朝鲜金化郡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建议他到金化郡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去看看。在鸭绿江寻访志愿军遗迹
今年5月,苗务才从媒体上看到了一个令他欣喜的消息:今年4月13日,河南的22名志愿军老战士带着黄河水、黄土和祭品到朝鲜祭奠牺牲的战友。
46岁的张爱兰也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后代,2008年年底,她在郑州创办了全国首家“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为了帮这些老人实现有生之年到朝鲜祭奠战友的愿望,张爱兰促成了此行。
苗务才和张爱兰电话联系上后获悉,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第二批赴朝的老战士将在6月10日左右启程。苗务才听后万分高兴,决定带着父亲的遗像到朝鲜去。除了父亲的遗像,他还带去了祖坟的一抔土和老家井中的一杯水。苗务才的想法是,如果在朝鲜找到了父亲的坟墓,就将老家的水和祖坟的土洒在父亲的坟前,让长眠在异国他乡的父亲也不寂寞,然后再把父亲坟上的土带回老家,让母亲百年后也有个伴儿。
6月9日下午,苗务才和赴朝祭拜英烈团的12名志愿军老战士以及张爱兰一起从郑州出发。在欢送仪式上,怀抱父亲遗像的苗务才数次落泪。
第二天下午,苗务才和大家一起来到与朝鲜新义州一江之隔的丹东市。来到鸭绿江断桥上时,已是夕阳西下,漫天的残阳给鸭绿江披上了一层血红色。当年,他父亲就是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参战的。站在断桥上,苗务才凝视着江对岸的新义州,久久不愿离去。
把烈士陵园的土带回国
6月11日上午,苗务才通过鸭绿江赴朝。在新义州火车站换车时,领队的张爱兰向朝鲜国际旅行社的金导游说了苗务才的事情,看能不能到金化郡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增加的一切费用由苗务才承担。
金导游非常理解苗务才的心情,他说,金化郡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离平壤很远,有的地方还是军事管理区,他要向上级反映,争取促成此事。
当天晚上,金导游安排大家在平壤市羊角岛国际大酒店住下后,就开始和他的上级联系。最后,金导游遗憾地说,去那个地方要经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的同意,要签发通行证。因为“天安舰事件”,现在已经办不到去那里的通行证。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苗务才和大家一起先后去了开城附近的桧仓郡和平壤市兄弟山两处志愿军烈士陵园。
依山而建的朝鲜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是朝鲜最大的一座志愿军烈士陵园,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中,长眠着包括毛岸英在内的134名烈士,每一个坟冢前都立有石碑,所有墓旁都种有一株当年从中国移植的东北黑松。
在这里,苗务才代表烈士的后代,按中国的传统方式进行了祭奠,在墓碑前燃起了烧纸,倒上家乡的酒。这一刻,他痛不欲生。祭奠后,苗务才抱着父亲的遗像在每个墓碑上仔细看,他渴望奇迹出现。
看到墓碑上“张纪山”的名字后,74岁的老战士张须忠趴在墓碑上大哭。他们二人都是河南省宝丰人,张纪山是他的营教导员。张须忠把带来的祭品摆在张纪山的墓碑旁,一任泪水横流。
看到这一幕的苗务才也跪在墓旁放声大哭,他说:“你们都找着自己牺牲的战友了,我的父亲到底在哪里呀!”目睹此景,陪同的桧仓郡负责同志也怆然泪下。
苗务才把桧仓郡烈士陵园的土装进瓶子里,他要带回老家,母亲百年后,让这些土陪伴母亲。
在新疆找到父亲遗物
从朝鲜回到河南省济源市老家后,苗务才又踏上了寻找父亲战友的漫漫征途。
在朝鲜时,随行的一位凤凰卫视的摄像记者告诉他,原180师539团作战参谋冯至诚仍然健在,说不定冯至诚知道他父亲的一些情况。
6月19日,苗务才在北京见到了80多岁的冯至诚。冯至诚说,当时苗维忠在180师司令部任侦察参谋,他认识,但是了解不多,具体是怎么牺牲的不太清楚。
冯至诚让苗务才去山西太原军分区找退休的高风翔,他当时是180师侦察科科长。在太原第七干休所,苗务才见到了高风翔。让他失望的是,高风翔因患脑血栓,很多事已经回忆不起来了。高风翔让苗务才去山西垣曲县找张承元,他可能知道情况。
据张承元讲,他以前和苗维忠都在180师539团,到朝鲜后,苗维忠调到了师侦察科任参谋,接触就比较少了。张承元又推荐了樊日华等人。
苗务才在合肥见到了樊日华,樊日华当时是180师作战参谋。他只知道,苗维忠是在驻地附近被敌人的子弹击中牺牲的。
后来,苗务才又来到新疆寻找父亲生前的战友高洵。
在新疆,苗务才见到了高洵的爱人 秦春英,高洵已在2004年去世。
秦春英一见苗务才眼圈就红了,她说,高洵生前也念念不忘战友的后代,现在,家里还保存着苗务才写的信。但是,那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8刚币大部分人在朝鲜被敌人俘虏过,包括高洵,因为那段经历,归国后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不高。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在高洵的家里搜出韩国货币,说他私通外国,第一次他被判了两年刑。从监狱出来后,他又被判刑一年,被送往北疆进行劳动改造。所以,高洵就没有回信。
在秦春英家,苗务才找到了父亲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张照片。
高洵去世前,把与自己有关的资料赠送给了新疆农五师纪念馆。秦春英从清单上看到有一张作战地图,对苗务才说,这可能是你父亲的遗物。于是,他们一起来到农五师抗美援朝纪念馆找到了这张地图,地图上写着“高洵、苗维忠绘制”。苗务才复印了几张带回了老家。
终于知道父亲埋葬地点
眼看着父亲活着的战友越来越少了,而父亲牺牲的情况还不清楚,苗务才心急如焚。
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经过多方联系,原180师539团侦察参谋张翻身知道苗维忠牺牲的经过。
在太原,张翻身告诉苗务才,鱼隐山战斗打响后,南朝鲜的军队盘踞在949.2高地负隅顽抗。师里为了摧毁敌人的斗志,就开展宣传战,把高音喇叭架到539团阵地的坑道里。上级派一位志愿军战士和一位朝鲜妇女担任广播员,每天对敌广播三次。师里派苗维忠等几人保护,一旦发现设备被炸坏就赶紧抢修。1953年2月9日,苗维忠去抢修设备时中弹牺牲。
张翻身给苗务才讲完这一切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通了远在成都的童志安的电话,童志安当时是539团的文化教员。让张翻身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就是童志安埋葬的苗维忠。
苗务才又来到成都见到了童志安。几十年后,童志安仍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一幕。
他说,那天他们在539团驻地附近一个叫八一站的平坦地方挖了41个坑,为每位牺牲的烈士做了一口棺材。入殓时,看到一具遗体浑身是血,翻开衣服里面的白布条一看,上边写着“180师侦察科参谋苗维忠”。战士们拿来棉花和纱布蘸着雪水,把他脸部和受伤的地方清洗干净,然后换上干净的军装入殓。牺牲的41个战士中,仅有苗维忠一人是师部的,所以童志安的印象很深。
童志安说,他清楚地记得,苗维忠的墓地在第三排第三座。当时他们在每个墓前插了一块木板,上边写着牺牲战士的名字。
至此,苗务才终于知道了父亲牺牲和安葬的经过。
金化郡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离那不远, “如果能到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就算见不到父亲的坟墓,我也甘心了”。苗务才准备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60N年时再到朝鲜。
40多年来,为了解父亲牺牲的更多信息,苗务才给父亲生前部队、战友写信,在网上发帖,又先后到北京、安徽、山西、新疆、四川等地寻访父亲健在的战友,终于了解到了父亲的牺牲经过和埋葬地点。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为了完成母亲的夙愿,62岁的苗务才准备再次去朝鲜。
网上发帖求助网友
父亲牺牲时,苗务才仅5岁。长大后,他慢慢才知道父亲苗维忠是60军180师侦察科参谋,1953年2月在朝鲜牺牲。除此之外,他一无所知。
1968年,苗务才开始给中央军委写信,要求查询父亲牺牲的详细情况。中央军委把他写的信转到了他父亲生前所在的部队,这支部队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已被整编,部队政治处仅能查到的是:苗维忠,河南济源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9年入党,1953年2月9日在朝鲜鱼隐山战斗中牺牲,牺牲时29岁。立过一等功三次,三等功两次。
部队政治处帮他查到了他父亲生前一位要好的战友——高洵。高洵也是180师侦察科的参谋,他知道苗维忠牺牲的详细经过。
1970年,苗务才给远在新疆的高洵去了两封信,可是高洵一直没有回信。苗务才在信中说想去新疆看他,高洵这才回信,内容很简单,不要苗务才来新疆,说有时间会去河南看他。但是,高洵一直没来。后来再去信,也未回。
1983年,换发革命烈士证书后,苗务才从烈士证书左侧的说明上看到,父亲牺牲后葬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地井地区。
知道了父亲牺牲的地点后,苗务才做梦都想到朝鲜去祭奠父亲的英灵,哪怕从父亲的墓旁带回点土也行,这也是母亲的夙愿。
今年3月3日,苗务才以“济源烈士遗孤”的网名在网上发帖: “我今年已60多岁,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到朝鲜父亲坟前一拜,抓把黄土也算了却一桩心愿。但我对那里一无所知,也恐失望而归,求有关家父任何信息。”帖子后边一连写了16个“真挚感谢!”
有网友说,在鱼隐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后来可能被集中埋葬在朝鲜金化郡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建议他到金化郡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去看看。在鸭绿江寻访志愿军遗迹
今年5月,苗务才从媒体上看到了一个令他欣喜的消息:今年4月13日,河南的22名志愿军老战士带着黄河水、黄土和祭品到朝鲜祭奠牺牲的战友。
46岁的张爱兰也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后代,2008年年底,她在郑州创办了全国首家“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为了帮这些老人实现有生之年到朝鲜祭奠战友的愿望,张爱兰促成了此行。
苗务才和张爱兰电话联系上后获悉,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第二批赴朝的老战士将在6月10日左右启程。苗务才听后万分高兴,决定带着父亲的遗像到朝鲜去。除了父亲的遗像,他还带去了祖坟的一抔土和老家井中的一杯水。苗务才的想法是,如果在朝鲜找到了父亲的坟墓,就将老家的水和祖坟的土洒在父亲的坟前,让长眠在异国他乡的父亲也不寂寞,然后再把父亲坟上的土带回老家,让母亲百年后也有个伴儿。
6月9日下午,苗务才和赴朝祭拜英烈团的12名志愿军老战士以及张爱兰一起从郑州出发。在欢送仪式上,怀抱父亲遗像的苗务才数次落泪。
第二天下午,苗务才和大家一起来到与朝鲜新义州一江之隔的丹东市。来到鸭绿江断桥上时,已是夕阳西下,漫天的残阳给鸭绿江披上了一层血红色。当年,他父亲就是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参战的。站在断桥上,苗务才凝视着江对岸的新义州,久久不愿离去。
把烈士陵园的土带回国
6月11日上午,苗务才通过鸭绿江赴朝。在新义州火车站换车时,领队的张爱兰向朝鲜国际旅行社的金导游说了苗务才的事情,看能不能到金化郡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增加的一切费用由苗务才承担。
金导游非常理解苗务才的心情,他说,金化郡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离平壤很远,有的地方还是军事管理区,他要向上级反映,争取促成此事。
当天晚上,金导游安排大家在平壤市羊角岛国际大酒店住下后,就开始和他的上级联系。最后,金导游遗憾地说,去那个地方要经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的同意,要签发通行证。因为“天安舰事件”,现在已经办不到去那里的通行证。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苗务才和大家一起先后去了开城附近的桧仓郡和平壤市兄弟山两处志愿军烈士陵园。
依山而建的朝鲜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是朝鲜最大的一座志愿军烈士陵园,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中,长眠着包括毛岸英在内的134名烈士,每一个坟冢前都立有石碑,所有墓旁都种有一株当年从中国移植的东北黑松。
在这里,苗务才代表烈士的后代,按中国的传统方式进行了祭奠,在墓碑前燃起了烧纸,倒上家乡的酒。这一刻,他痛不欲生。祭奠后,苗务才抱着父亲的遗像在每个墓碑上仔细看,他渴望奇迹出现。
看到墓碑上“张纪山”的名字后,74岁的老战士张须忠趴在墓碑上大哭。他们二人都是河南省宝丰人,张纪山是他的营教导员。张须忠把带来的祭品摆在张纪山的墓碑旁,一任泪水横流。
看到这一幕的苗务才也跪在墓旁放声大哭,他说:“你们都找着自己牺牲的战友了,我的父亲到底在哪里呀!”目睹此景,陪同的桧仓郡负责同志也怆然泪下。
苗务才把桧仓郡烈士陵园的土装进瓶子里,他要带回老家,母亲百年后,让这些土陪伴母亲。
在新疆找到父亲遗物
从朝鲜回到河南省济源市老家后,苗务才又踏上了寻找父亲战友的漫漫征途。
在朝鲜时,随行的一位凤凰卫视的摄像记者告诉他,原180师539团作战参谋冯至诚仍然健在,说不定冯至诚知道他父亲的一些情况。
6月19日,苗务才在北京见到了80多岁的冯至诚。冯至诚说,当时苗维忠在180师司令部任侦察参谋,他认识,但是了解不多,具体是怎么牺牲的不太清楚。
冯至诚让苗务才去山西太原军分区找退休的高风翔,他当时是180师侦察科科长。在太原第七干休所,苗务才见到了高风翔。让他失望的是,高风翔因患脑血栓,很多事已经回忆不起来了。高风翔让苗务才去山西垣曲县找张承元,他可能知道情况。
据张承元讲,他以前和苗维忠都在180师539团,到朝鲜后,苗维忠调到了师侦察科任参谋,接触就比较少了。张承元又推荐了樊日华等人。
苗务才在合肥见到了樊日华,樊日华当时是180师作战参谋。他只知道,苗维忠是在驻地附近被敌人的子弹击中牺牲的。
后来,苗务才又来到新疆寻找父亲生前的战友高洵。
在新疆,苗务才见到了高洵的爱人 秦春英,高洵已在2004年去世。
秦春英一见苗务才眼圈就红了,她说,高洵生前也念念不忘战友的后代,现在,家里还保存着苗务才写的信。但是,那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8刚币大部分人在朝鲜被敌人俘虏过,包括高洵,因为那段经历,归国后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不高。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在高洵的家里搜出韩国货币,说他私通外国,第一次他被判了两年刑。从监狱出来后,他又被判刑一年,被送往北疆进行劳动改造。所以,高洵就没有回信。
在秦春英家,苗务才找到了父亲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张照片。
高洵去世前,把与自己有关的资料赠送给了新疆农五师纪念馆。秦春英从清单上看到有一张作战地图,对苗务才说,这可能是你父亲的遗物。于是,他们一起来到农五师抗美援朝纪念馆找到了这张地图,地图上写着“高洵、苗维忠绘制”。苗务才复印了几张带回了老家。
终于知道父亲埋葬地点
眼看着父亲活着的战友越来越少了,而父亲牺牲的情况还不清楚,苗务才心急如焚。
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经过多方联系,原180师539团侦察参谋张翻身知道苗维忠牺牲的经过。
在太原,张翻身告诉苗务才,鱼隐山战斗打响后,南朝鲜的军队盘踞在949.2高地负隅顽抗。师里为了摧毁敌人的斗志,就开展宣传战,把高音喇叭架到539团阵地的坑道里。上级派一位志愿军战士和一位朝鲜妇女担任广播员,每天对敌广播三次。师里派苗维忠等几人保护,一旦发现设备被炸坏就赶紧抢修。1953年2月9日,苗维忠去抢修设备时中弹牺牲。
张翻身给苗务才讲完这一切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通了远在成都的童志安的电话,童志安当时是539团的文化教员。让张翻身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就是童志安埋葬的苗维忠。
苗务才又来到成都见到了童志安。几十年后,童志安仍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一幕。
他说,那天他们在539团驻地附近一个叫八一站的平坦地方挖了41个坑,为每位牺牲的烈士做了一口棺材。入殓时,看到一具遗体浑身是血,翻开衣服里面的白布条一看,上边写着“180师侦察科参谋苗维忠”。战士们拿来棉花和纱布蘸着雪水,把他脸部和受伤的地方清洗干净,然后换上干净的军装入殓。牺牲的41个战士中,仅有苗维忠一人是师部的,所以童志安的印象很深。
童志安说,他清楚地记得,苗维忠的墓地在第三排第三座。当时他们在每个墓前插了一块木板,上边写着牺牲战士的名字。
至此,苗务才终于知道了父亲牺牲和安葬的经过。
金化郡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离那不远, “如果能到九峰里志愿军烈士陵园,就算见不到父亲的坟墓,我也甘心了”。苗务才准备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60N年时再到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