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确定不同花期金银花的多种有机酸、木犀草苷、花青素成分含量及不同花期间功效成分与抗氧化活性间关系.本研究采集山东平邑地区的7个花期的金银花样本,在中药制备基础上,通过HPLC的方法,完成了对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花青素的含量测定,通过自由基清除试验明确不同花期样本的抗氧化活性,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的峰值含量分别为(12.23±0.95)、(82.54±4.83)、(55.74±3.75)、(2.9
【机 构】
: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确定不同花期金银花的多种有机酸、木犀草苷、花青素成分含量及不同花期间功效成分与抗氧化活性间关系.本研究采集山东平邑地区的7个花期的金银花样本,在中药制备基础上,通过HPLC的方法,完成了对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花青素的含量测定,通过自由基清除试验明确不同花期样本的抗氧化活性,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的峰值含量分别为(12.23±0.95)、(82.54±4.83)、(55.74±3.75)、(2.97±0.87) mg/g,均出现在大白期;隐绿原酸、花青素的峰值含量分别为(3.84±1.20)、(0.63±0.04) mg/g,出现在二白期.大白期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经Pearson相关分析,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与DPPH、ABTS清除率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与ABTS清除率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P<0.05);花期与花青素含量、DPPH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r<0,P<0.05).本研究初步认为,不同花期所含的有机酸、木犀草苷、花青素含量存在差异,大白期的抗氧化活性更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绿原酸含量有关,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甘蓝型油菜是世界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为促进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研究的深入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遗传研究基础,主要从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遗传方式、相关基因定位、分子标记开发及其育种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基础研究、杂种优势的应用及其杂交新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
槭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与材用价值,离体组织培养可提高其繁殖效率,并保持优良性状,因而成为槭属植物快速繁育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槭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离体再生途径、外植体选择、基因型、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环境等方面,总结了历年来槭属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并对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与展望.对于加强对槭属不同种类植物组织培养的深入研究,提高其利用价值及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解海南淮山炭疽病病原菌种类,从海南省海口市云龙镇种植基地采集淮山病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及培养性状观察,发现了一种新的炭疽病病原菌.其菌落初为白色,生长中期气生菌丝旺盛致密,棉絮状,呈乳白色,后期由菌落中央开始逐渐变为灰色至深灰色,菌落表面干燥蓬松;分生孢子无色且透明,整体长椭圆形或棒形,两头钝圆,单孢,无隔膜;孢子梗单生或数根丛生,直立或弯生;附着胞褐色,不规则形状,边缘有凸起.进一步经测序和序列分析发现:其与兰花刺盘孢菌株AHlB5 (Colleto
采用形态学观察和ITS鉴定分析,将采自福建省沙县的一株野生食用菌子实体鉴定为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新菌株,序列提交NCBI获得GenBank编号为MW192277,并将其命名为琅口口蘑(K-1),同时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和营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生长特性包括温度为28℃,pH值为7.0,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膏等;以香菇和荆西口蘑为对照,琅口口蘑(K-1)子实体中蛋白质、氨基酸、灰分、脂肪、纤维素、E/N值、Zn元素等含量均显著高于当地主栽品种荆西口蘑和香菇,具有
花香是观赏性植物的重要性状,是评价花卉品质的主要依据.近年来,已从观赏性植物中分离出大量花香物质合成基因,研究花香释放规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花卉的花香育种工作逐渐由传统的杂交育种转变为分子育种,提高了花卉定向育种的效率和精准度.本综述对近年来植物花香的生物合成途径、花香的释放与基因调节机制、花香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花香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定向培育出具有新奇花香的观赏植物新品种提供参考.
干旱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重度干旱胁迫会导致植物永久萎蔫.发掘中国沙棘的抗逆基因有助于提升植物抗旱性.脯氨酸是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重要渗透调节物之一.为了探究中国沙棘中脯氨酸响应干旱胁迫的调节机制,本研究在干旱胁迫下,检测两年生中国沙棘扦插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脯氨酸等5个抗旱相关生理指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个脯氨酸调控关键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表明,干旱胁迫下的中国沙棘叶片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且所有生理指标在复水后较处理前均下降;脯氨酸
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是常见的半寄生灌木,其过度繁殖会影响天然林和人工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发挥.前期调查发现,昆明海口林场部分地区具有桑寄生危害,其主要种类为滇藏钝果寄生.为监控滇藏钝果寄生在林场的传播扩散,了解其寄生初期的选择偏好,本研究以昆明市海口林场滇藏钝果寄生危害最严重地区为中心,对其周边4个区域的传播情况进行样方调查,统计滇藏钝果寄生的寄主选择模式、构建寄生强度与寄主生长特征的归回关系.结果 表明,滇藏钝果寄生于郁闭度最低(30%)、坡度最大(27°)的样方2 (M2,中心
本研究采用组织培养和扦插再生技术对四季果桑和鸡爪桑的冬芽和枝条进行无性繁殖.结果 表明:2个品种均可进行再生培养,其中四季果桑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1 mg/L NAA,增殖系数为3.167,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2.0 mg/L NAA,生根率达100%,平均主根数11.167,根长3.734 cm;鸡爪桑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1 mg/L NAA,增殖系数为3.667,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1.0 mg/L IBA
水稻(Oryza sativa)良好叶片形态是保证水稻产量因素之一,一定程度的卷曲能够使水稻叶片保持矗立,有利于改善水稻群体的受光面积,使其接收更多的光能,提高光合利用率.SRL1、ROC5、OsRRK1、SLL2、CLD1、OsZHD1/2和NRL1对泡状细胞的调节,SLL1和SRL2对厚壁组织细胞的结构和过程的调节,ADL1对叶片极性的调节以及CFL1和CLD1对叶片表皮形成的调节是主要调节叶片卷曲的几个方面.上面的许多基因和其他几个基因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以维持细胞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实现最佳的卷叶
薄壳苦荞可直接脱壳加工米,是苦荞米产业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本研究选用杂交育成的薄壳品种\'贵米苦荞55号\'为材料,对灌浆期叶片、茎和籽粒中氮代谢的关键酶活性、总氮含量、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等进行分析测定.基于One-way ANOVA分析结果发现,灌浆期苦荞叶片NR活性、茎NR活性、籽粒NR活性、叶片GOT活性、茎GOT活性、籽粒GOT活性、叶片GPT活性与茎GPT活性存在显著变化.灌浆期间\'贵米苦荞55号\'叶片NR活性均显著高于\'晋荞麦2号\',籽粒NR活性仅在灌浆后10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