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诸多因素中极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动机是外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应用语言学研究发现,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作为高校的外语教师了解和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对指导外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动机;动机归类;外语学习;动机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48-01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涉及比较多的一个方面,Gardner(1985)指出学习动机是决定语言学习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因为动机和态度一起决定着学习者个人在语言学习中的投入和学习策略的选择。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是指影响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的努力程度和情感状态。
学生的学习就是由两种动机的合力所致。内在动机持续时间较长,是外语学习取得长远成就的重要前提。两种动机可以同时存在,也可相互转化。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激发内在动机为主,同时要充分注意外因的作用。
二、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归类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笔者通过文献参考和问卷调查,对大学外语学习动机进行如下归类:
(一)兴趣动机即学生对外语及其文化感兴趣而学习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往往课上注意力集中,丝毫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强,测试成绩稳定。
(二)课堂动机即学生受大学外语课程、教师的影响而产生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对外语课堂的反应不冷不热,从不主动参与师生双边活动,只满足于完成教师留给的作业,考试得60分即完成学习任务。
(三)交往动机即学生为展示自我、赢得自尊而学外语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只捕捉实用词汇,以与更多的同学交往为目的,外语只是作为一种交际手段。
(四)证书动机即学生为通过大学外语等级考试而学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而是为了拿等级证书,获得学位。一旦目标达到,就会放弃外语学习。
(五)中介动机即学生为通过外语了解信息、学习专业课而学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通过外语学习电脑,看英文报刊,欣赏英美原版电影,与外国人进行一般交流,了解外语国家风土人情,使自己眼界开阔。
(六)责任动机即学生为报效父母和教师而学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学习外语取得好成绩,目的不是使自己能力提高,而是为了不辜负教师、家长的期望,满足教师、家长的要求,得到他们的赞许或认可。这些学生看重分数名次,害怕失败,经常想得到他人的赞扬,惟恐失败被人看不起。
(七)充电动机即学生为将来获得理想的职业而学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把个人发展目标与外语学习紧紧联系起来。
(八)出国动机即学生为将来出国寻找教育、移民等机会而学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把外语看成跨越国门的台阶。
三、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通常有以下途径:
(一)内部动机
1. 激发兴趣一教师不能假定学生能够理解某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而应该将这一部分作为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只有当学生切实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他们的内部动机才会被激发起来。
2. 维持好奇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生而具有好奇求知的本能。外语课堂里要维持学生的好奇心,就要引导学生不断想知道“why”,让学习的过程从“吸取知识”的过程变成“寻根究底”的探索过程,从教师主动地“我告诉你”,到学生主动地“我想知道”,从而激发起内部动机。
3. 帮助学生设置个体的学习目标一内在动机强调自我决定,学生希望相信他们做某件事情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因为外部的成功和奖励。所以,教师不应该为学生设置学习目标,而应给予帮助,逐渐教会学生自己设立有抱负、但也现实的目标,并且对他们设立和实现目标的行为适时表扬。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外语有浓厚的兴趣、热爱外语学习。因此,外语教师在努力提升学生内部动机的同时,也要同时关注外部动机。增强外部动机要遵循以下原则:
(二)外部动机
1. 清晰地说明教学期望一学生在具体学习任务中的失败大都源于不理解要求他们做什么。清晰、具体地说明教学目标是重要的。当学生明了该怎么努力时,外部动机也就得到增强。
2. 给予明确、及时、经常性的反馈—这里的反馈是指提供给学生关于其成就的信息。反馈可以成为一种诱因,还可以强化个体的学习行为。但是教师想要成为一个良好的学习驱动者,就必须首先使自己给出的反馈具体明确。
3. 增加外部奖励的价值和可用性一这里的外部奖励指物质奖励、教师表扬、分数、给予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等等。
四、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一些外语教学实践,以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动机为焦点以及动机激发等的问题作了初浅的论述,但是影响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涉及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社会背景和课堂教学艺术等。因此,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但人们基本需要是一致的,只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3期
关键词:动机;动机归类;外语学习;动机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48-01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涉及比较多的一个方面,Gardner(1985)指出学习动机是决定语言学习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因为动机和态度一起决定着学习者个人在语言学习中的投入和学习策略的选择。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是指影响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的努力程度和情感状态。
学生的学习就是由两种动机的合力所致。内在动机持续时间较长,是外语学习取得长远成就的重要前提。两种动机可以同时存在,也可相互转化。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激发内在动机为主,同时要充分注意外因的作用。
二、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归类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笔者通过文献参考和问卷调查,对大学外语学习动机进行如下归类:
(一)兴趣动机即学生对外语及其文化感兴趣而学习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往往课上注意力集中,丝毫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强,测试成绩稳定。
(二)课堂动机即学生受大学外语课程、教师的影响而产生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对外语课堂的反应不冷不热,从不主动参与师生双边活动,只满足于完成教师留给的作业,考试得60分即完成学习任务。
(三)交往动机即学生为展示自我、赢得自尊而学外语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只捕捉实用词汇,以与更多的同学交往为目的,外语只是作为一种交际手段。
(四)证书动机即学生为通过大学外语等级考试而学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而是为了拿等级证书,获得学位。一旦目标达到,就会放弃外语学习。
(五)中介动机即学生为通过外语了解信息、学习专业课而学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通过外语学习电脑,看英文报刊,欣赏英美原版电影,与外国人进行一般交流,了解外语国家风土人情,使自己眼界开阔。
(六)责任动机即学生为报效父母和教师而学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学习外语取得好成绩,目的不是使自己能力提高,而是为了不辜负教师、家长的期望,满足教师、家长的要求,得到他们的赞许或认可。这些学生看重分数名次,害怕失败,经常想得到他人的赞扬,惟恐失败被人看不起。
(七)充电动机即学生为将来获得理想的职业而学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把个人发展目标与外语学习紧紧联系起来。
(八)出国动机即学生为将来出国寻找教育、移民等机会而学的动机。持这种动机的学生,把外语看成跨越国门的台阶。
三、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通常有以下途径:
(一)内部动机
1. 激发兴趣一教师不能假定学生能够理解某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而应该将这一部分作为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只有当学生切实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他们的内部动机才会被激发起来。
2. 维持好奇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生而具有好奇求知的本能。外语课堂里要维持学生的好奇心,就要引导学生不断想知道“why”,让学习的过程从“吸取知识”的过程变成“寻根究底”的探索过程,从教师主动地“我告诉你”,到学生主动地“我想知道”,从而激发起内部动机。
3. 帮助学生设置个体的学习目标一内在动机强调自我决定,学生希望相信他们做某件事情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因为外部的成功和奖励。所以,教师不应该为学生设置学习目标,而应给予帮助,逐渐教会学生自己设立有抱负、但也现实的目标,并且对他们设立和实现目标的行为适时表扬。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外语有浓厚的兴趣、热爱外语学习。因此,外语教师在努力提升学生内部动机的同时,也要同时关注外部动机。增强外部动机要遵循以下原则:
(二)外部动机
1. 清晰地说明教学期望一学生在具体学习任务中的失败大都源于不理解要求他们做什么。清晰、具体地说明教学目标是重要的。当学生明了该怎么努力时,外部动机也就得到增强。
2. 给予明确、及时、经常性的反馈—这里的反馈是指提供给学生关于其成就的信息。反馈可以成为一种诱因,还可以强化个体的学习行为。但是教师想要成为一个良好的学习驱动者,就必须首先使自己给出的反馈具体明确。
3. 增加外部奖励的价值和可用性一这里的外部奖励指物质奖励、教师表扬、分数、给予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等等。
四、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一些外语教学实践,以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动机为焦点以及动机激发等的问题作了初浅的论述,但是影响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很复杂的,涉及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社会背景和课堂教学艺术等。因此,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但人们基本需要是一致的,只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