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辅导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媒体新技术,通过扮演“云督学”、“云指导”、“云先锋”、“云呵护”、“云超人”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工作。辅导员甚至有了“云上飛人”的称号,他们在疫情期间迎新挑战,较好地运用“互联网+思政教育”路径来实现工作职责的延伸和转变。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互联网+思政教育;路径实践与探索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人民战、总体战之中,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精神,提升抗击疫情期间学生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辅导员在疫情期间主动学习新媒体知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发掘思政教育新载体,尝试“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可行路径,将所学知识与QQ群、微信群、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相连接,转变传统的以线下面对面为主加线上交流的工作模式为单一线上交流为主体的思政辅导工作模式,更新工作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新冠疫情让大学生们只能居家“云学习”,老师们也只能居空家“云办公”,以力保“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作为高校辅导员,疫情期间似乎比办公室上班还要忙碌。他们与学生同心战“疫”,扮演着诸多“云”角色,这也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顺因势而新。疫情期间辅导员要运用“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新载体来实现新的工作模式和有效的实践创新。
1 疫情期间辅导员扮演“云督学”,督促学生线上课堂“云打卡”
今年二月中下旬以来,各大高校相继开始网上教学,各类课程通过中国大学MOOC、正保网中网、优学院、Kaplan中信楷岚平台、盯盯、腾讯会议、利用QQ群等其他即时通教学方式顺利开课。高校院系在抓好教师管理的同时,对学生管理也丝毫没有松懈,力保“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辅导员不仅要完成学生每天的健康信息填报,还要扮演“云督学”,督促学生线上课堂“云打卡”,加强与教师、学生及家长等横向沟通。为协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向,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总支副书记带领全体辅导员一起下沉到班级课程群,跟着学生一起打卡上课,同学们对于各类学习软件的使用情况、学习的适应情况、对线上教学的建议等都需要辅导员老师及时掌握并积极上报,实现学工与教学的联动,为线上课堂“保驾护航”。
2 疫情期间辅导员扮演“云指导”,引导学生共同打造“云班会”
辅导员借要借助疫情的契机,开展丰富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扮演“云指导”,与学生齐心共同打造“云班会”。疫情既是一次灾难,也是一次教育的良机。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是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大课。辅导员借要借助疫情的契机,利用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团日活动,“学总书记回信,话青春担当”主题班会等形式教育学生明白责任与担当的重要,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辅导员可以本次疫情为课本,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英雄们为例,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奉献,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社会、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勇立潮头敢担当。
辅导员要善于利用组织学生参加收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时机。通过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的讲授,引导同学们真学真信真懂、通过知名教授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思政大课后组织召开“云班会”,通过学生座谈和讨论的形式,相互交流观后感,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战“疫”中坚定信心、不负韶华,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立足本职,从我做起,为全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3 疫情期间辅导员扮演“云先锋”,宣传学生抗疫典型“云榜样”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具有“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特点,他们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高校在疫情期间的一支重要的先锋队。党有号召、必有行动,他们第一时间学习、第一时间向同学们传达党中央防控疫情最新要求。疫情发生以来,辅导员们便自觉投入到疫情中的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每天的健康打卡提醒和答疑解惑,各种云上班会、云上支部会、云上年级会、云上学工会、云上课程、云上分享,辅导员们成了“云上飞人”。
抗击病毒的战斗中,每个人都是“战疫者”。更涌现一批表现突出的学生战疫志愿者。他们有人坚守生产一线保障物资供应,有人募集捐款缓解医院燃眉之急,有人加入志愿防疫队伍服务社区,还有居家自我隔离的每一个人,都为疫情防控贡献了一份力量。无数个平凡人,无数件平凡事,小善汇聚成大爱,终将汇聚成战胜病毒的力量。辅导员们经常向同学们介绍身边投身抗疫工作的志愿者们的先进事迹、推荐那些合理安排学习生活的优秀个人,让大家向先进、向模范们学习,大力表扬并宣传在抗疫一线无私奉献的典型学生“云榜样”。
4 疫情期间辅导员扮演“云呵护”,打造学生心理健康“云港湾”
辅导员要学习疫情期间的预防知识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在疫情期间学会处理心理创伤和心理负面情绪,同学们要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学会积极调适自己的心理情绪,知道有哪些调适和应对的方法。
4.1 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比如我们会出现担心、恐惧、怀疑、焦虑、愤怒、无助感、无力感、没有安全感等,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让我们有太多的不确定感,因为对病毒的不了解,这是正常人大都会有的心理反应。只是不同的人其程度和形式,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一样而已。 4.2 积极地用其他方法来调适自己的心理情绪
(1)照顾好自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睡眠时间每天不少于7小时;(2)了解新冠肺炎的預防知识,做好室内消毒和安全防护,如少出门勤洗手带口罩,定期通风换气,在家里是安全的;(3)减少对负面信息和负面情绪的关注,如少刷手机、少看相关视频等;(4)转移注意力,做其他有益的事情。如锻炼身体、写日记、做家务、追剧、唱歌、练字、与朋友电话聊天、打游戏等,可以有效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和心理不适;(5)多做让自己和家人感到快乐的事情。
4.3 重新找回自己内在的资源优势,转变负面情绪为积极的情绪
转变负面情绪为积极的情绪是较难的,比如可以通过追溯自己既往的成功克服困难的经历事件中(例如有人会通过回忆自己在高考前的那段经历,当时那么的困难,自己可以用意志力、坚持不懈、积极进取勤奋学习、甚至每天只睡4小时等,去战胜对高考的恐惧和困难),去发现自己内在的资源和优势,找回自己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找回需要的安全感、确定感、和对自己当下生活的掌控能力。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疫情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5 疫情期间辅导员扮演“云超人”,帮助学生及时答疑“云在线”
辅导员的工作十分繁忙,也十分重要,不仅需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丰富工作能力,还需要有超于常人的精力和耐心,手机要保持24小时开机,24小时在线,随时准备处理学生的日常工作和突发事件,这是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也是辅导员对广大学生责任心、爱心的体现。辅导员在疫情期间要保持工作“云在线”、确保“不掉线”。辅导员要对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帮助学生克服疫情期间的各种困难。
(1)帮助学生能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疫情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相信国家、社会各届会对我们湖北人民的支持和帮助,相信自己和家人的力量,日子会好起来的,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将能得以解决,都将会过去。(2)帮助学生尽早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和奋斗方向,并以此合理规划、安排在家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如果不是疫情的发生,你们本该坐在教室里认真学习,不要让自己的青春轻易的浪费掉,请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负韶华。(3)帮助学生多为家长分担家务,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从精神上、经济上、家务事上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多分担一些,多承担一些。目前全国都在积极的复工复产,但对湖北地区的人在用工方面存在一定的偏见,相对工作机会也要难一些,请同学们要体谅父母的不易。(4)帮助学生继续在家里做好对新冠疫情的防护工作。目前疫情还可能反复,千万不可大意,做到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餐、带口罩等。无论学校何时开学,因为还不确定具体开学的时间,学校都将会按照既定的教学安排完成好教学工作。
疫情期间,高校辅导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媒体新技术,通过扮演“云督学”、“云指导”、“云先锋”、“云呵护”、“云超人”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工作。辅导员甚至有了“云上飞人”的称号,他们在疫情期间迎新挑战,较好地运用“互联网+思政教育”路径来实现工作职责的延伸和转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网站2020.3.6《预告!“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即将在线直播》.
[2] 高校思政网2020.3.11《辅导员战“疫”的五个“云”角色》.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互联网+思政教育;路径实践与探索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人民战、总体战之中,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精神,提升抗击疫情期间学生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辅导员在疫情期间主动学习新媒体知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发掘思政教育新载体,尝试“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可行路径,将所学知识与QQ群、微信群、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相连接,转变传统的以线下面对面为主加线上交流的工作模式为单一线上交流为主体的思政辅导工作模式,更新工作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新冠疫情让大学生们只能居家“云学习”,老师们也只能居空家“云办公”,以力保“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作为高校辅导员,疫情期间似乎比办公室上班还要忙碌。他们与学生同心战“疫”,扮演着诸多“云”角色,这也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顺因势而新。疫情期间辅导员要运用“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新载体来实现新的工作模式和有效的实践创新。
1 疫情期间辅导员扮演“云督学”,督促学生线上课堂“云打卡”
今年二月中下旬以来,各大高校相继开始网上教学,各类课程通过中国大学MOOC、正保网中网、优学院、Kaplan中信楷岚平台、盯盯、腾讯会议、利用QQ群等其他即时通教学方式顺利开课。高校院系在抓好教师管理的同时,对学生管理也丝毫没有松懈,力保“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辅导员不仅要完成学生每天的健康信息填报,还要扮演“云督学”,督促学生线上课堂“云打卡”,加强与教师、学生及家长等横向沟通。为协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向,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总支副书记带领全体辅导员一起下沉到班级课程群,跟着学生一起打卡上课,同学们对于各类学习软件的使用情况、学习的适应情况、对线上教学的建议等都需要辅导员老师及时掌握并积极上报,实现学工与教学的联动,为线上课堂“保驾护航”。
2 疫情期间辅导员扮演“云指导”,引导学生共同打造“云班会”
辅导员借要借助疫情的契机,开展丰富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扮演“云指导”,与学生齐心共同打造“云班会”。疫情既是一次灾难,也是一次教育的良机。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是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大课。辅导员借要借助疫情的契机,利用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团日活动,“学总书记回信,话青春担当”主题班会等形式教育学生明白责任与担当的重要,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辅导员可以本次疫情为课本,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英雄们为例,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奉献,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社会、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勇立潮头敢担当。
辅导员要善于利用组织学生参加收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时机。通过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的讲授,引导同学们真学真信真懂、通过知名教授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思政大课后组织召开“云班会”,通过学生座谈和讨论的形式,相互交流观后感,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战“疫”中坚定信心、不负韶华,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立足本职,从我做起,为全面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3 疫情期间辅导员扮演“云先锋”,宣传学生抗疫典型“云榜样”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具有“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特点,他们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高校在疫情期间的一支重要的先锋队。党有号召、必有行动,他们第一时间学习、第一时间向同学们传达党中央防控疫情最新要求。疫情发生以来,辅导员们便自觉投入到疫情中的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每天的健康打卡提醒和答疑解惑,各种云上班会、云上支部会、云上年级会、云上学工会、云上课程、云上分享,辅导员们成了“云上飞人”。
抗击病毒的战斗中,每个人都是“战疫者”。更涌现一批表现突出的学生战疫志愿者。他们有人坚守生产一线保障物资供应,有人募集捐款缓解医院燃眉之急,有人加入志愿防疫队伍服务社区,还有居家自我隔离的每一个人,都为疫情防控贡献了一份力量。无数个平凡人,无数件平凡事,小善汇聚成大爱,终将汇聚成战胜病毒的力量。辅导员们经常向同学们介绍身边投身抗疫工作的志愿者们的先进事迹、推荐那些合理安排学习生活的优秀个人,让大家向先进、向模范们学习,大力表扬并宣传在抗疫一线无私奉献的典型学生“云榜样”。
4 疫情期间辅导员扮演“云呵护”,打造学生心理健康“云港湾”
辅导员要学习疫情期间的预防知识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在疫情期间学会处理心理创伤和心理负面情绪,同学们要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学会积极调适自己的心理情绪,知道有哪些调适和应对的方法。
4.1 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
比如我们会出现担心、恐惧、怀疑、焦虑、愤怒、无助感、无力感、没有安全感等,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让我们有太多的不确定感,因为对病毒的不了解,这是正常人大都会有的心理反应。只是不同的人其程度和形式,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一样而已。 4.2 积极地用其他方法来调适自己的心理情绪
(1)照顾好自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睡眠时间每天不少于7小时;(2)了解新冠肺炎的預防知识,做好室内消毒和安全防护,如少出门勤洗手带口罩,定期通风换气,在家里是安全的;(3)减少对负面信息和负面情绪的关注,如少刷手机、少看相关视频等;(4)转移注意力,做其他有益的事情。如锻炼身体、写日记、做家务、追剧、唱歌、练字、与朋友电话聊天、打游戏等,可以有效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和心理不适;(5)多做让自己和家人感到快乐的事情。
4.3 重新找回自己内在的资源优势,转变负面情绪为积极的情绪
转变负面情绪为积极的情绪是较难的,比如可以通过追溯自己既往的成功克服困难的经历事件中(例如有人会通过回忆自己在高考前的那段经历,当时那么的困难,自己可以用意志力、坚持不懈、积极进取勤奋学习、甚至每天只睡4小时等,去战胜对高考的恐惧和困难),去发现自己内在的资源和优势,找回自己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找回需要的安全感、确定感、和对自己当下生活的掌控能力。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疫情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5 疫情期间辅导员扮演“云超人”,帮助学生及时答疑“云在线”
辅导员的工作十分繁忙,也十分重要,不仅需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丰富工作能力,还需要有超于常人的精力和耐心,手机要保持24小时开机,24小时在线,随时准备处理学生的日常工作和突发事件,这是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也是辅导员对广大学生责任心、爱心的体现。辅导员在疫情期间要保持工作“云在线”、确保“不掉线”。辅导员要对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帮助学生克服疫情期间的各种困难。
(1)帮助学生能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疫情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相信国家、社会各届会对我们湖北人民的支持和帮助,相信自己和家人的力量,日子会好起来的,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将能得以解决,都将会过去。(2)帮助学生尽早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和奋斗方向,并以此合理规划、安排在家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如果不是疫情的发生,你们本该坐在教室里认真学习,不要让自己的青春轻易的浪费掉,请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负韶华。(3)帮助学生多为家长分担家务,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从精神上、经济上、家务事上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多分担一些,多承担一些。目前全国都在积极的复工复产,但对湖北地区的人在用工方面存在一定的偏见,相对工作机会也要难一些,请同学们要体谅父母的不易。(4)帮助学生继续在家里做好对新冠疫情的防护工作。目前疫情还可能反复,千万不可大意,做到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餐、带口罩等。无论学校何时开学,因为还不确定具体开学的时间,学校都将会按照既定的教学安排完成好教学工作。
疫情期间,高校辅导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新媒体新技术,通过扮演“云督学”、“云指导”、“云先锋”、“云呵护”、“云超人”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工作。辅导员甚至有了“云上飞人”的称号,他们在疫情期间迎新挑战,较好地运用“互联网+思政教育”路径来实现工作职责的延伸和转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网站2020.3.6《预告!“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即将在线直播》.
[2] 高校思政网2020.3.11《辅导员战“疫”的五个“云”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