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们知道现代的建筑的设计必须要体现着城市规划的特点和要求,我们的国家正在不断地进步,不断的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加强建筑设计严格的体现着城市规划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的展现我国的城市的美好形象。本文主要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概念、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两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 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是指有道路交通、建筑物、水系以及绿化面积和人文的风景等等组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人类的生存空间。城市空间主要解决上述众多因素与人的感官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然而建筑设计则主要解决建筑物的个体与城市控制规划下雨城市各方面的协调关系。
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概述
城市规划是针对城市形体和空间环境的整体考虑、安排及设计,是对人类生活空间秩序的创造,它把各种建筑物、街道和公共工程设施等按照其使用功能,运用艺术品味的美学观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和人们精神面貌的直观体现。城市规划的根本在于为人们创造出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环境和精神环境,让人们感到高效、快捷、融洽、干净卫生。要想了解城市规划,必须要先了解城市空间的内容分类。它不仅包括城市整体的设计,还有城市街道、商业区、娱乐设施区、居民区、历史遗迹保护区、园林等小范围的设计,以及绿化地带的设计、生活设备等设施的设计。只有设计好这些空间,相互协调发展,才能使城市外观更加美丽、人们的生活更有活力、精神文化更有魅力。尤其对于各种宾馆、图书馆、电影院、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区建筑、各类工厂建筑等,它们构成了城市生活环境的主体,不仅满足了市民生活、居住、工作等条件,而且是一种历史文化沉淀,是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市民精神面貌的体现。
建筑设计是指在建造某一特定建筑物前,有专门的设计人员按照所提供的任务要求,对建筑物的各个细节和场地进行设计,最后用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建筑是人类运用智慧,利用高新科技、材料等建造的用于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建筑物体的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水电暖等设备的设计,场地设计是在基地原有条件上,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交通系统、绿化设施、以及施工人员日常所需的必要设施的设计。根据不同的需要,建筑的类别也多式多样、风格各异,如居民楼、酒店、宾馆、医院学校、商业大厦等,根据功能使用的不同,建筑的表达形式也具有明显强烈的个性。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设水平的提高建筑功能质量的提高,建筑物越来越具有艺术美感。建筑本就源于艺术,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建筑的风格各种各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完善,我国现在的建筑设计主要注重经济实用、设计技艺高超,有内涵及建筑艺术的表达。
2.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设计要融入城市规划中去,要结合城市规划轴线的功能区域不同来布局,如:街道轴线、商业区轴线、绿化轴线、历史遗迹轴线等,来填补空间的结构,来引导人们的视觉方向。而城市规划过程中也要考虑建筑设计的条件和场地要求。
2.1各自的独立性解析
人们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空间序列中,城市规划中要顾及到城市空间序列的重要性,城市空间序列主要具有流动性,意义性、节奏性等特征。这种流动性主要是指人流量具有的流动性,需要不同的场所具有一定的空间驱动力。意义性是指城市规划不仅要满足市民的日常行为需要,同时要有一定的意义,让人们享受生活的同时能有精神上的感悟。序列空间的特点由空间组合的变化而成,节奏性主要是要表现出各种不同空间所造成的视觉享受和心灵的领悟,城市空间的节奏性与空间的大小以及不同空间的相互组合有密切的联系。
城市规划具有复杂化和图形化的特征,复杂化主要体现在要考虑城市中的所有实体建筑、工程与市民的相处关系,要给市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能刺激加快城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图形化是指城市规划要讲究直观、明细,不但要对城市不同功能做出分区处理,而且要做到杂而不乱。因为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让城市中的各个元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着重注意各物体、构筑物之间的结合。再有,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的先决条件,也是城市未来建筑的参照方向。所以在设计时要严谨认真、目光长远,不要被金钱或其他利益所左右,在满足市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实用、美观、有内涵,有一定的艺术美。建筑是一个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生命活力、精神面貌的直观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现状的缩影。所以对建筑设计要考虑各种因素,首先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到优化设计,就是要设计多个方案从中进行挑选,从经济性、现场条件、建成效果等客观方面出发,从中挑选出最适合施工的方案。要考虑在造型、风格上与周围环境、建筑协调一致,在满足市民基本居住条件下,寻求更加先进合理的设计方案,把建筑技术和艺术相结合。建筑设计也同样具有复杂化的特征,因为工作阶段的不同,导致对各个阶段都要有详细的设计说明,以方便施工人员做参考和依据,主要包括:前期策划、方案设计、施工设计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在经济性的前提下,将设计作为个性、艺术的体现,要摆脱金钱的束缚,为市民创造一个绿色、安全便捷、美好的居住场所。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对整体的设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主要是对所设计建筑各个细节的考虑,要对每一个控制点进行优化,不能只满足与质量合格、达到要求条件。要做到精益求精,让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争取每一栋建筑都达到精品的标准。
2.2 相互的共通性融合
虽然城市规划是针对城市形体和空间环境的整体考虑、安排及设计,建筑设计是对某一特定建筑物体以及所在场地的设计。而无论场地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即要服从城市规划的规划,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时要考虑建筑周围的环境,以及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许多设计师开始一味地以新、奇等超前的意识来进行建筑设计。对于建筑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但过于追求则适得其反,他们忽略了建筑的本质,忽略了民族的文化,忽略了环境的重要。设计出了许多让人觉得无法理解的作品,这些建筑个性过于突出,与周围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有的甚至完全不符合当地的环境和文化背景,被人们难以接受。比如某城市一条旅游街道上,每栋建筑都出自与设计名家之手,都有各自的特点,仿佛争奇斗艳般的耸立在街道两侧。但因为每栋建筑都太过于突出表现自我了,让旅客觉得没有规律性、和谐性。再来看具有“艺术家之岛”之称的位于爱琴海的一座孤立小岛,之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艺术家前往游玩,主要是因为上面的建筑为统一的希腊式民居,就连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也不例外。所有的建筑外表都使用白色,高度不能超过三层。这种相互协调、热爱自然的表现现已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理念。所以只有外表美观而有内涵意义的建筑才能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特征。
3. 结语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关键,未来的使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另外,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设计师们要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水平,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做进一步的了解。只有自身技术、素质提高了才能正确地贯彻国家對建筑业有关的方针政策,设计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高效、卫生、快捷、融洽的居住需求的建筑精品,为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 . 绿色建筑 [M]. 北京 :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
[2] 邓焱者 . 建筑艺术论 [M]. 合肥 :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3] 李辉.推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协调措施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
[4] 陆志荣.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J].今日科苑.2008(16)
我们知道现代的建筑的设计必须要体现着城市规划的特点和要求,我们的国家正在不断地进步,不断的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加强建筑设计严格的体现着城市规划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的展现我国的城市的美好形象。本文主要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概念、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两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 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是指有道路交通、建筑物、水系以及绿化面积和人文的风景等等组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人类的生存空间。城市空间主要解决上述众多因素与人的感官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然而建筑设计则主要解决建筑物的个体与城市控制规划下雨城市各方面的协调关系。
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概述
城市规划是针对城市形体和空间环境的整体考虑、安排及设计,是对人类生活空间秩序的创造,它把各种建筑物、街道和公共工程设施等按照其使用功能,运用艺术品味的美学观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和人们精神面貌的直观体现。城市规划的根本在于为人们创造出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环境和精神环境,让人们感到高效、快捷、融洽、干净卫生。要想了解城市规划,必须要先了解城市空间的内容分类。它不仅包括城市整体的设计,还有城市街道、商业区、娱乐设施区、居民区、历史遗迹保护区、园林等小范围的设计,以及绿化地带的设计、生活设备等设施的设计。只有设计好这些空间,相互协调发展,才能使城市外观更加美丽、人们的生活更有活力、精神文化更有魅力。尤其对于各种宾馆、图书馆、电影院、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区建筑、各类工厂建筑等,它们构成了城市生活环境的主体,不仅满足了市民生活、居住、工作等条件,而且是一种历史文化沉淀,是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市民精神面貌的体现。
建筑设计是指在建造某一特定建筑物前,有专门的设计人员按照所提供的任务要求,对建筑物的各个细节和场地进行设计,最后用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建筑是人类运用智慧,利用高新科技、材料等建造的用于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建筑物体的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水电暖等设备的设计,场地设计是在基地原有条件上,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交通系统、绿化设施、以及施工人员日常所需的必要设施的设计。根据不同的需要,建筑的类别也多式多样、风格各异,如居民楼、酒店、宾馆、医院学校、商业大厦等,根据功能使用的不同,建筑的表达形式也具有明显强烈的个性。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设水平的提高建筑功能质量的提高,建筑物越来越具有艺术美感。建筑本就源于艺术,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建筑的风格各种各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完善,我国现在的建筑设计主要注重经济实用、设计技艺高超,有内涵及建筑艺术的表达。
2.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设计要融入城市规划中去,要结合城市规划轴线的功能区域不同来布局,如:街道轴线、商业区轴线、绿化轴线、历史遗迹轴线等,来填补空间的结构,来引导人们的视觉方向。而城市规划过程中也要考虑建筑设计的条件和场地要求。
2.1各自的独立性解析
人们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空间序列中,城市规划中要顾及到城市空间序列的重要性,城市空间序列主要具有流动性,意义性、节奏性等特征。这种流动性主要是指人流量具有的流动性,需要不同的场所具有一定的空间驱动力。意义性是指城市规划不仅要满足市民的日常行为需要,同时要有一定的意义,让人们享受生活的同时能有精神上的感悟。序列空间的特点由空间组合的变化而成,节奏性主要是要表现出各种不同空间所造成的视觉享受和心灵的领悟,城市空间的节奏性与空间的大小以及不同空间的相互组合有密切的联系。
城市规划具有复杂化和图形化的特征,复杂化主要体现在要考虑城市中的所有实体建筑、工程与市民的相处关系,要给市民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能刺激加快城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图形化是指城市规划要讲究直观、明细,不但要对城市不同功能做出分区处理,而且要做到杂而不乱。因为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让城市中的各个元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着重注意各物体、构筑物之间的结合。再有,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的先决条件,也是城市未来建筑的参照方向。所以在设计时要严谨认真、目光长远,不要被金钱或其他利益所左右,在满足市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实用、美观、有内涵,有一定的艺术美。建筑是一个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生命活力、精神面貌的直观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现状的缩影。所以对建筑设计要考虑各种因素,首先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到优化设计,就是要设计多个方案从中进行挑选,从经济性、现场条件、建成效果等客观方面出发,从中挑选出最适合施工的方案。要考虑在造型、风格上与周围环境、建筑协调一致,在满足市民基本居住条件下,寻求更加先进合理的设计方案,把建筑技术和艺术相结合。建筑设计也同样具有复杂化的特征,因为工作阶段的不同,导致对各个阶段都要有详细的设计说明,以方便施工人员做参考和依据,主要包括:前期策划、方案设计、施工设计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在经济性的前提下,将设计作为个性、艺术的体现,要摆脱金钱的束缚,为市民创造一个绿色、安全便捷、美好的居住场所。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对整体的设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主要是对所设计建筑各个细节的考虑,要对每一个控制点进行优化,不能只满足与质量合格、达到要求条件。要做到精益求精,让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争取每一栋建筑都达到精品的标准。
2.2 相互的共通性融合
虽然城市规划是针对城市形体和空间环境的整体考虑、安排及设计,建筑设计是对某一特定建筑物体以及所在场地的设计。而无论场地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即要服从城市规划的规划,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时要考虑建筑周围的环境,以及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许多设计师开始一味地以新、奇等超前的意识来进行建筑设计。对于建筑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但过于追求则适得其反,他们忽略了建筑的本质,忽略了民族的文化,忽略了环境的重要。设计出了许多让人觉得无法理解的作品,这些建筑个性过于突出,与周围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有的甚至完全不符合当地的环境和文化背景,被人们难以接受。比如某城市一条旅游街道上,每栋建筑都出自与设计名家之手,都有各自的特点,仿佛争奇斗艳般的耸立在街道两侧。但因为每栋建筑都太过于突出表现自我了,让旅客觉得没有规律性、和谐性。再来看具有“艺术家之岛”之称的位于爱琴海的一座孤立小岛,之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艺术家前往游玩,主要是因为上面的建筑为统一的希腊式民居,就连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也不例外。所有的建筑外表都使用白色,高度不能超过三层。这种相互协调、热爱自然的表现现已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理念。所以只有外表美观而有内涵意义的建筑才能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和审美特征。
3. 结语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关键,未来的使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另外,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设计师们要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水平,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做进一步的了解。只有自身技术、素质提高了才能正确地贯彻国家對建筑业有关的方针政策,设计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高效、卫生、快捷、融洽的居住需求的建筑精品,为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 . 绿色建筑 [M]. 北京 :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
[2] 邓焱者 . 建筑艺术论 [M]. 合肥 :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
[3] 李辉.推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协调措施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
[4] 陆志荣.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J].今日科苑.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