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诱发学生思维,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的波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因为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1. 针对知识的生长点、设计启发性问题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思考题,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地找到答案。如学习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知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做一些整数加减计算题,如457 522=?375 23=?987-877=?435-31=?让学生列竖式进行计算,然而提问如何计算整数加减法?这样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方法学习新知识,使学生感到新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孤立进行。学生由浅入深地沿着知识的阶梯不断攀登,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 针对知识的重点,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
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抓住重点,并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学生在以“元”“角”“分”的情境下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知识后,可根据知识的重、难点设计一些对比性强的题型,按一定的梯度来设计。(1)5元6角3分=( )元,3元5角=( )元 ,3元5分=( )元,10元5分=( )元。(2)用0、0、4、5四个数字和小数点写小数。①所有的0都不读;②读一个0的两位小数;③读出两个0的三位小数。这样通过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针对知识的深化,设计灵活性的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自觉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形成能力,关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只有理解的知识,学生才能牢牢掌握,并使之运用自如。如学生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后,可以以如下的问题形式,进行知识的巩固:425÷□=( ),当商是三位数时,除数最小能填( ),当商是两位数时,除数最大能填( )。634÷□=( )……5,这时除数最小应填(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 针对实际操作,设计指导性的问题
在学习抽象的几何初步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我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引导他们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再引导学生抽象出几何形体的性质及计算公式。例如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摸一摸,长方形的周长指哪一部分,然后让学生借助尺子量一量、算一算,最后让学生进行最优算法的选择,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在学习完长度单位“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布置学生计算课桌面、黑板、学校里篮球场的周长,而这样的计算则需要测量各物体的长和宽,方可进行计算。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让学生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身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为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能促进他们去抽象概括和总结,使他们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也就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的空间,给学生呈现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
1. 精选内容,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注意培养他们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如一位教师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她出示了这样一道加法题:9 9 9 5 9=?让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一个学生提出了9×4 5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答。这个学生的思维很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9,他先假设题目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实际存在的5。因此,对于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又如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简便运算时,一位教师出了这样一道让学生练习:3.5×0.98 0.07=?一部分学生很快地找到方法:3.5×1-3.5×0.02 0.07。然而有一位同学发现了新的方法,他说 0.07可以折成3.5×0.02,然后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3.5×(0.98 0.02)。第一类学生虽然能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其实他们的思维已形成一定的定式。后一个学生才是真正利用了这一题,切实地进行了创新,进行了求异思维,实现了这一题的价值所在。通过这样一些题型的训练,使学生有内容、有层次、有空间去进行思维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 一题多解、变式引申,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教师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能增长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如将两个长3cm、宽2cm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方法一:两个长方形横拼起来长是6cm,宽是2cm,周长是16cm。方法二:两个长方形纵拼起来长是4cm,宽是3cm,周长是14cm。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练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发现和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认识空间,激发灵感,开启创造性,并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 转换思维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些数学问题,尤其是思考题,它所呈现的条件和问题的方法与平时所说的有一定的差异,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往往不能透过语言把握问题的实质。这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转换思维的角度,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使一些难题迎刃而解。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从减与除的关系去思考,这道题可以看做189里面包含几个7,问题就容易了。又如有这样一题思考题:甲、乙两人沿着400米的圆形跑道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280米,乙每分钟跑240米,经过多少分钟甲追上乙?这个问题学生较难弄明白是什么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甲追上乙,其实就是甲比乙多跑了一圈,而甲比乙多跑了一圈,甲就是比乙多跑了400米,改变了思维的角度,学生就能轻松地列出400÷(280-240)这个算式。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的训练。
三、放大错例,深化思维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或设计相应的选择、判断题,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的探索中不仅“知其错,而且知其所以错”。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就能促进认知结构的组合,推动思维层次的深入,为他们形成良好思维打下基础。
总之,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现有的思维出发,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探索、实践、创造的时空,把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的学生。
(泉州市鲤城区西隅中心小学)
一、诱发学生思维,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的波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因为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1. 针对知识的生长点、设计启发性问题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思考题,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地找到答案。如学习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知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做一些整数加减计算题,如457 522=?375 23=?987-877=?435-31=?让学生列竖式进行计算,然而提问如何计算整数加减法?这样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方法学习新知识,使学生感到新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孤立进行。学生由浅入深地沿着知识的阶梯不断攀登,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 针对知识的重点,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
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抓住重点,并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学生在以“元”“角”“分”的情境下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知识后,可根据知识的重、难点设计一些对比性强的题型,按一定的梯度来设计。(1)5元6角3分=( )元,3元5角=( )元 ,3元5分=( )元,10元5分=( )元。(2)用0、0、4、5四个数字和小数点写小数。①所有的0都不读;②读一个0的两位小数;③读出两个0的三位小数。这样通过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针对知识的深化,设计灵活性的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自觉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形成能力,关键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只有理解的知识,学生才能牢牢掌握,并使之运用自如。如学生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后,可以以如下的问题形式,进行知识的巩固:425÷□=( ),当商是三位数时,除数最小能填( ),当商是两位数时,除数最大能填( )。634÷□=( )……5,这时除数最小应填(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 针对实际操作,设计指导性的问题
在学习抽象的几何初步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我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引导他们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再引导学生抽象出几何形体的性质及计算公式。例如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摸一摸,长方形的周长指哪一部分,然后让学生借助尺子量一量、算一算,最后让学生进行最优算法的选择,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在学习完长度单位“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可以布置学生计算课桌面、黑板、学校里篮球场的周长,而这样的计算则需要测量各物体的长和宽,方可进行计算。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让学生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身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为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能促进他们去抽象概括和总结,使他们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也就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的空间,给学生呈现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
1. 精选内容,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注意培养他们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如一位教师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她出示了这样一道加法题:9 9 9 5 9=?让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计算。一个学生提出了9×4 5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答。这个学生的思维很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9,他先假设题目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实际存在的5。因此,对于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又如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简便运算时,一位教师出了这样一道让学生练习:3.5×0.98 0.07=?一部分学生很快地找到方法:3.5×1-3.5×0.02 0.07。然而有一位同学发现了新的方法,他说 0.07可以折成3.5×0.02,然后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3.5×(0.98 0.02)。第一类学生虽然能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其实他们的思维已形成一定的定式。后一个学生才是真正利用了这一题,切实地进行了创新,进行了求异思维,实现了这一题的价值所在。通过这样一些题型的训练,使学生有内容、有层次、有空间去进行思维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 一题多解、变式引申,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教师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能增长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如将两个长3cm、宽2cm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方法一:两个长方形横拼起来长是6cm,宽是2cm,周长是16cm。方法二:两个长方形纵拼起来长是4cm,宽是3cm,周长是14cm。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练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发现和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认识空间,激发灵感,开启创造性,并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 转换思维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些数学问题,尤其是思考题,它所呈现的条件和问题的方法与平时所说的有一定的差异,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往往不能透过语言把握问题的实质。这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转换思维的角度,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就会使一些难题迎刃而解。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从减与除的关系去思考,这道题可以看做189里面包含几个7,问题就容易了。又如有这样一题思考题:甲、乙两人沿着400米的圆形跑道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280米,乙每分钟跑240米,经过多少分钟甲追上乙?这个问题学生较难弄明白是什么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甲追上乙,其实就是甲比乙多跑了一圈,而甲比乙多跑了一圈,甲就是比乙多跑了400米,改变了思维的角度,学生就能轻松地列出400÷(280-240)这个算式。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的训练。
三、放大错例,深化思维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或设计相应的选择、判断题,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的探索中不仅“知其错,而且知其所以错”。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就能促进认知结构的组合,推动思维层次的深入,为他们形成良好思维打下基础。
总之,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现有的思维出发,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探索、实践、创造的时空,把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的学生。
(泉州市鲤城区西隅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