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加大投资铁路动车系统开发力度,促进经济发展跟上世界发展节拍。因此,必须要加强培训维修人员,通过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技能素质及自身素质。应该定期或不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相关人员能够操作与使用设备,掌握设备的基本原理及构造母的,重点在于数控,微控等相关知识,通过培训增强维修人员的素质,这是加强检修设备管理之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铁路动车组检修设备管理。
[关键词]铁路动车组;检修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U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060-01
1 設备管理涉及内容
设备管理就是以设备作为对象,探析设备综合效率,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及方法,从规划、选型、安装等全过程实施科学管理。设备管理属于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主要内容涉及到: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管理,管理设备的技术状态。(1)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需求、采购、安装、调试以及验收整个过程的管理,主要包含了策划设备所需,采购评审,设备招标等全过程。(2)设备的使用管理;主要包含持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点检及保养,设备的自检自修等等;而设备维修管理且包含了设备运行状况的跟踪,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故障统计等等。(3)设备技术状态的管理;就是记录及统计设备的运行和安全检查,依据设备事故和故障记录建立故障期报表,并制定出保养设备的周期计划和点检计划。凡是设备发生事故和故障,必须要详细记载实施维修的管理,同时将相关故障、设备保养等相关信息登记在设备档案之中。
2 铁路动车组检修设备管理之中的问题
2.1 检修周期不实际
目前,我国铁路机车的检修是按行驶的公里数来检修的,一般为八万千米左右,这样只是单纯从数据的情况来检修,从而忽略了环境和机车负荷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检修是不科学、也是不准确的。比如在恶劣的环境中,如大坡度、高海拔、极寒气温、风沙等。这样就给铁路机车造成了很大的磨损。另外有些机车比如货运为主的机车都是在高重量的情况下运行的,在这种高负荷的运行对机车的磨损也是显而易见。所以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单单以行驶的公里数来做为检修的依据是不够的。如果这样下去势必会有更多的事故。
2.2 检修范围不准确
在我国现在的机车检修机制下面,一般是机车停在固定的地点后,就是按照规定的检修范围和检修技术来进行检修,一般是进行拆除部分零配件进行检修,从这种方法的检修具有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在这种方法检修可能造成部分部位重复检查,检修效率底下。并且这种拆除检修,可能会对某些关机器件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增加故障率。这样就增加了无谓的成本。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老旧和损耗严重的机车,我们还是按照公里数来检修,这样下去,这部机车的质量将严重恶化,由于机车本身故障的不确定性,我们只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和技术进行检修,只是简单的覆盖应对,所以不能检查到其他不确定性的故障的存在,导致部分零配件的没有检查和修理,这样就给机车的正常运行埋下安全的隐患。
2.3 检修方式不科学
在我国机车的检修机制中,在检修标准上没有确定的范围和量化的指标,特别是大机车的检修中,有关部门在检修过程中没有确定的检修方案,只是依靠部门自身的经验,这种只是单纯依靠经验的方式没有量化的指标。在部门领导更换后又是另一种检修方法,在机车检修方面非常的随意,所以科学性较低。
3 铁路动车组检修设备管理措施
3.1 加强动车组生产企业的市场化管理
市场化是提高动车组检修设备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动车组检修设备市场准入机制,根据市场化操作要求对动车组生产企业加以规范化管理,营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氛围,以此调动相关设备厂家积极性,促进动车组检修设备的研发与改进工作。
3.2 加强检修设备的前期管理
其一铁路部门应该提前发布发展规划或者计划,让设备厂家介入,做好研发工作。同时还要鼓励厂家大胆引入国外的设备及技术,同时还要对这些技术进行消化及吸收,掌握其核心技术,完善设备的功能,确保性能可靠,便于使用与维修方便。其二铁路相关部门还应该做好设备前期的调研工作,从设备规划,选型及购置全面开展,调查论证设备的功能、技术要求、可靠性等各个方面,制定合理方案,避免购置后无法满足现场所需或者设备的能力过程等情况出现。
3.3 规范设备使用及保养
首先,应加大设备宣传力度,树立科学规范的设备操作及养护理念,严禁出现设备超负荷运转、精机粗用等问题。其次,制定详细的操作章程、点检标准、明确设备自检范围与养护标准,促使设备使用人员严格按照章程、标准进行操作,保持设备的清洁性、安全性、整齐性。再次,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与评比,积极开展红旗设备、岗位能手等活动,激发操作人员设备养护积极性,与此同时,细化设备管理职责,将设备操作、养护与操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相挂钩,使操作人员实现从“要我保养”到“我要保养”的思想转变。
3.4 完善设备检修及保养机制
首先,摒弃以往单一的计划检修模式,针对关键设备形成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预防性维修管理模式(RCM)。可以利用先进的状态检测技术,根据状态监测、诊断结果,然后参照设备运作实情,掌握设备真实状态及存在问题,科学确定检修方案与时间,并针对性开展设备点检及保养活动。其次,针对关键设备,可与厂家建立联修联保关系,前期由厂家负责设备检修与技术培训,中期由动车组与厂家共同检修,后期实现动车组自行检修。再次,引进设备诊断工程技术、计算机辅助维修等先进检修技术,以缩短检修时间与成本,提高检修质量与效率。最后,动车组检修不能仅仅采用事后检修一种方式,也要做好定时检修、视情检修,后两者均属于预防性检修,是建立在未停机维护的基础上,3种检修模式各有特点及意义,应视检修具体情况采取最佳检修方式。
3.5 所有设备的运行和使用都要处在可控制的状态下
(1)对所有设备要建立档案,定期安排巡检,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存在安全隐患和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要第一时间进行排查。尽最大努力把一切事故扼杀在萌芽中,从而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站段生产效益。(2)建立严格的责任实名负责制度。设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设备管理网络,对责任负责人进行考核和评比。避免职工对设备造成任何的人为性破坏,增强具体设备负责人的责任心。(3)对所有设备建立运行档案,对设备的运行周期、使用寿命、检修日期、负责人员等等进行建档登记,定期检查考核。
总之,设备通常是在生产或生活中所需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的总称,它可供长期使用并能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动车组运用检修设备(简称动车设备,区别于客车设备和货车设备)则特指为保证动车组检修质量、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在动车组运行途中或检查、检修库内,用来检测动车组及其部件状态、检修动车组故障等作业过程中用到的机械、动力、检测及试验等设备。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静涛,刘佳,秦传鑫.动车组运用检修设备管理探讨[J].中国铁路,2015,(06):22-25.
[2] 罗航.检修在铁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08):64.
[3] 姜飞鹏.动车组检修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1,20(02):22-24.
[关键词]铁路动车组;检修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U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060-01
1 設备管理涉及内容
设备管理就是以设备作为对象,探析设备综合效率,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及方法,从规划、选型、安装等全过程实施科学管理。设备管理属于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主要内容涉及到: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管理,管理设备的技术状态。(1)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需求、采购、安装、调试以及验收整个过程的管理,主要包含了策划设备所需,采购评审,设备招标等全过程。(2)设备的使用管理;主要包含持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点检及保养,设备的自检自修等等;而设备维修管理且包含了设备运行状况的跟踪,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故障统计等等。(3)设备技术状态的管理;就是记录及统计设备的运行和安全检查,依据设备事故和故障记录建立故障期报表,并制定出保养设备的周期计划和点检计划。凡是设备发生事故和故障,必须要详细记载实施维修的管理,同时将相关故障、设备保养等相关信息登记在设备档案之中。
2 铁路动车组检修设备管理之中的问题
2.1 检修周期不实际
目前,我国铁路机车的检修是按行驶的公里数来检修的,一般为八万千米左右,这样只是单纯从数据的情况来检修,从而忽略了环境和机车负荷的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检修是不科学、也是不准确的。比如在恶劣的环境中,如大坡度、高海拔、极寒气温、风沙等。这样就给铁路机车造成了很大的磨损。另外有些机车比如货运为主的机车都是在高重量的情况下运行的,在这种高负荷的运行对机车的磨损也是显而易见。所以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单单以行驶的公里数来做为检修的依据是不够的。如果这样下去势必会有更多的事故。
2.2 检修范围不准确
在我国现在的机车检修机制下面,一般是机车停在固定的地点后,就是按照规定的检修范围和检修技术来进行检修,一般是进行拆除部分零配件进行检修,从这种方法的检修具有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在这种方法检修可能造成部分部位重复检查,检修效率底下。并且这种拆除检修,可能会对某些关机器件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增加故障率。这样就增加了无谓的成本。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老旧和损耗严重的机车,我们还是按照公里数来检修,这样下去,这部机车的质量将严重恶化,由于机车本身故障的不确定性,我们只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和技术进行检修,只是简单的覆盖应对,所以不能检查到其他不确定性的故障的存在,导致部分零配件的没有检查和修理,这样就给机车的正常运行埋下安全的隐患。
2.3 检修方式不科学
在我国机车的检修机制中,在检修标准上没有确定的范围和量化的指标,特别是大机车的检修中,有关部门在检修过程中没有确定的检修方案,只是依靠部门自身的经验,这种只是单纯依靠经验的方式没有量化的指标。在部门领导更换后又是另一种检修方法,在机车检修方面非常的随意,所以科学性较低。
3 铁路动车组检修设备管理措施
3.1 加强动车组生产企业的市场化管理
市场化是提高动车组检修设备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动车组检修设备市场准入机制,根据市场化操作要求对动车组生产企业加以规范化管理,营造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氛围,以此调动相关设备厂家积极性,促进动车组检修设备的研发与改进工作。
3.2 加强检修设备的前期管理
其一铁路部门应该提前发布发展规划或者计划,让设备厂家介入,做好研发工作。同时还要鼓励厂家大胆引入国外的设备及技术,同时还要对这些技术进行消化及吸收,掌握其核心技术,完善设备的功能,确保性能可靠,便于使用与维修方便。其二铁路相关部门还应该做好设备前期的调研工作,从设备规划,选型及购置全面开展,调查论证设备的功能、技术要求、可靠性等各个方面,制定合理方案,避免购置后无法满足现场所需或者设备的能力过程等情况出现。
3.3 规范设备使用及保养
首先,应加大设备宣传力度,树立科学规范的设备操作及养护理念,严禁出现设备超负荷运转、精机粗用等问题。其次,制定详细的操作章程、点检标准、明确设备自检范围与养护标准,促使设备使用人员严格按照章程、标准进行操作,保持设备的清洁性、安全性、整齐性。再次,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与评比,积极开展红旗设备、岗位能手等活动,激发操作人员设备养护积极性,与此同时,细化设备管理职责,将设备操作、养护与操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相挂钩,使操作人员实现从“要我保养”到“我要保养”的思想转变。
3.4 完善设备检修及保养机制
首先,摒弃以往单一的计划检修模式,针对关键设备形成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预防性维修管理模式(RCM)。可以利用先进的状态检测技术,根据状态监测、诊断结果,然后参照设备运作实情,掌握设备真实状态及存在问题,科学确定检修方案与时间,并针对性开展设备点检及保养活动。其次,针对关键设备,可与厂家建立联修联保关系,前期由厂家负责设备检修与技术培训,中期由动车组与厂家共同检修,后期实现动车组自行检修。再次,引进设备诊断工程技术、计算机辅助维修等先进检修技术,以缩短检修时间与成本,提高检修质量与效率。最后,动车组检修不能仅仅采用事后检修一种方式,也要做好定时检修、视情检修,后两者均属于预防性检修,是建立在未停机维护的基础上,3种检修模式各有特点及意义,应视检修具体情况采取最佳检修方式。
3.5 所有设备的运行和使用都要处在可控制的状态下
(1)对所有设备要建立档案,定期安排巡检,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存在安全隐患和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要第一时间进行排查。尽最大努力把一切事故扼杀在萌芽中,从而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站段生产效益。(2)建立严格的责任实名负责制度。设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设备管理网络,对责任负责人进行考核和评比。避免职工对设备造成任何的人为性破坏,增强具体设备负责人的责任心。(3)对所有设备建立运行档案,对设备的运行周期、使用寿命、检修日期、负责人员等等进行建档登记,定期检查考核。
总之,设备通常是在生产或生活中所需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的总称,它可供长期使用并能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动车组运用检修设备(简称动车设备,区别于客车设备和货车设备)则特指为保证动车组检修质量、确保动车组运行安全,在动车组运行途中或检查、检修库内,用来检测动车组及其部件状态、检修动车组故障等作业过程中用到的机械、动力、检测及试验等设备。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静涛,刘佳,秦传鑫.动车组运用检修设备管理探讨[J].中国铁路,2015,(06):22-25.
[2] 罗航.检修在铁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08):64.
[3] 姜飞鹏.动车组检修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1,20(0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