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教中心作为职业的教育机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职教中心就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更是时代赋予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在乡村振兴实践工作中,职教中心需要明确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意义,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成效,将职教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本文就针对职教中心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实践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教中心;振兴乡村;工作实践
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理清参与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更好地提升职教中心乡村振兴实践成效,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扩大职教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效应,推动地方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縣级职教中心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价值
县级职教中心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国家、省市对县级职教中心参与乡村振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第三十二章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中强调,创新培训组织形式,加强乡土人才培育。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倡导实行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职教中心作为县域内职业教育机构,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是时代赋予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是在新时代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履行职教中心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和形式。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理清参与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更好地提升职教中心乡村振兴实践成效,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扩大职教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效应,推动地方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县级职教中心具有乡村振兴工作相关的基础和能力。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积极发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专业服务、宣传推介等方面的优势,与项目方、合作方形成密切的战略合作开发共同体,有效发挥职教中心服务地方社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功能,扩大职教中心的办学规模和社会效益。同时也通过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壮大职教中心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加强中职学生专业锻炼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此外,县级职教中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现代化经济体系、美丽宜居环境、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共同富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对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进农民福祉,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路径选择必须从职教中心现有条件出发,选择适当的进入途径,这关系到中职学校资源优越发挥和乡村振兴助力成效。
二、县级职教中心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样例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工作广度和深度要求很高。县级职教中心不可能也不应该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去助力乡村振兴。应该从自身条件出发,从兴办专业、职业培训、专业服务三个维度开展路径设计和选择。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互相融合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发挥协同效应,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一)构建乡村振兴服务体系
要重视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依托吉林省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组建乡村振兴综合平台“三院一团”(集安社区学院、鸭绿江旅游职业教育研究院、鸭绿江生态旅游创业学院和鸭绿江旅游职教集团),做好建章立制等基础性工作,构建社区学院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框架。2019年上半年,经与集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管副市长、市教育局领导请示汇报沟通,召开有关部门、街道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认真做好社区学院筹办准备工作。2019年7月,请示市编办得到批复成立社区教育科,承担起本市乡村振兴教育组织、协调工作等职责。2019年11月份,集安市高度重视,推动市直部门、乡镇街道、社区100余名领导参加,还邀请省教育厅领导和省职业研究中心等专家亲临中心,举行了隆重的揭牌成立仪式。集安市委书记出席仪式并致辞,积极鼓励创办集安社区学院。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办好社区教育非常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社区教育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社区教育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机结合,今年上半年分别在集安市下活龙村和前湾村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派驻专职人员常态化驻村,全面对接合作村乡村振兴发展事务,为乡村振兴注入中职学校的资源,提供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创新创业等综合性服务。
(二)推动乡村振兴共同体合作共建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加强与乡村振兴有关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兴办与之有关的专业。学院围绕本地市场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愿望要求,坚持“三面结合、三全育人”办学理念,大胆探索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共建模式。学院主动与域内外32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探索出电子商务专业“引企入校”,汽修专业“3+2工学交替”,旅游专业“旺进淡出”,学前教育专业“以教促学”等产教融合模式。
学院与8所省属高校签订中高职衔接协议,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与东北师范大学等22所省内高校签订协议,共享实训资源。与众多省内高校联办“3+2”大专班,直接为本地农村培养农产品加工、旅游、学前、社区管理与服务、电商实用技术技能人才,每年招收农村学生500余人。
加大乡村振兴有关的培训力度。为此,学院实行“请进来”“走出去”资源开发开放战略。“请进来”,就是先后邀请市区4个街道、14个社区的领导来校参观考察座谈,向居民开放学院教育培训资源。“走出去”,就是积极加强与党政群部门、街道、社区、村、企业、兄弟院校等单位合作共建,形成社区教育合作共同体,统一整合、调配有关资源,共同办训,多边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三)注重乡村振兴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开发
围绕居民需求,学院不断开发线上线下课程资源,从教育供给端发力,完善供给侧课程改革,不断满足居民的终身教育需求。为此,学院一方面组织本校教师围绕本身专业技能,开发一些线上线下课程,如茶艺、旅游、家政等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学院积极与合作共建部门单位联系,寻求外援性的课程资源,为我所用。
(四)强化乡村振兴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好培训师资队伍是搞好社区教育的关键。学院非常重视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在岗培养、外部引入方式进行专兼职队伍建设,选送了50余名教师进行线上线下培训,鼓励在岗提升专业素养。学院还积极聘请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民间高手为校兼职培训教师,不断充实社区教育师资库,已入库师资接近200名。如草编大师殷桂荣技艺精湛,在全省也很有名气,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邀请她为校草编培训班讲课,深受学员欢迎。
(五)深入乡村开展乡村振兴教育培训调研
做好调研,为社区教育问诊把脉,摸清社区居民的实际培训需求,才能做到精心施策,精准发力,精致服务。为此,学院做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赴外考察学习、申报有关省级课题等工作,不断提升社区教育的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社区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发挥更大的社会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伯玲.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机制问题研究——基于三个县级职教中心的实地考察[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61-165.
[2]周文佳.区域经济视角下河北省县级职教中心的功能定位思考[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 80-82.
[3]王凯.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 272-274.
[4]苗晓丹,刘立新,刘杰.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其主要特点[J]中国农村经济,2015(6):85-95.
基金项目:2020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李刚,吉林省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刘树立,吉林省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高級教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管理)
关键词:职教中心;振兴乡村;工作实践
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理清参与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更好地提升职教中心乡村振兴实践成效,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扩大职教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效应,推动地方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縣级职教中心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价值
县级职教中心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国家、省市对县级职教中心参与乡村振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第三十二章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中强调,创新培训组织形式,加强乡土人才培育。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倡导实行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职教中心作为县域内职业教育机构,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是时代赋予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是在新时代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履行职教中心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和形式。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理清参与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更好地提升职教中心乡村振兴实践成效,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扩大职教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效应,推动地方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县级职教中心具有乡村振兴工作相关的基础和能力。通过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积极发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专业服务、宣传推介等方面的优势,与项目方、合作方形成密切的战略合作开发共同体,有效发挥职教中心服务地方社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功能,扩大职教中心的办学规模和社会效益。同时也通过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壮大职教中心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加强中职学生专业锻炼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此外,县级职教中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现代化经济体系、美丽宜居环境、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共同富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对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进农民福祉,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路径选择必须从职教中心现有条件出发,选择适当的进入途径,这关系到中职学校资源优越发挥和乡村振兴助力成效。
二、县级职教中心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样例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工作广度和深度要求很高。县级职教中心不可能也不应该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去助力乡村振兴。应该从自身条件出发,从兴办专业、职业培训、专业服务三个维度开展路径设计和选择。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互相融合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发挥协同效应,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一)构建乡村振兴服务体系
要重视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依托吉林省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组建乡村振兴综合平台“三院一团”(集安社区学院、鸭绿江旅游职业教育研究院、鸭绿江生态旅游创业学院和鸭绿江旅游职教集团),做好建章立制等基础性工作,构建社区学院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框架。2019年上半年,经与集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管副市长、市教育局领导请示汇报沟通,召开有关部门、街道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认真做好社区学院筹办准备工作。2019年7月,请示市编办得到批复成立社区教育科,承担起本市乡村振兴教育组织、协调工作等职责。2019年11月份,集安市高度重视,推动市直部门、乡镇街道、社区100余名领导参加,还邀请省教育厅领导和省职业研究中心等专家亲临中心,举行了隆重的揭牌成立仪式。集安市委书记出席仪式并致辞,积极鼓励创办集安社区学院。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办好社区教育非常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社区教育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社区教育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机结合,今年上半年分别在集安市下活龙村和前湾村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站,派驻专职人员常态化驻村,全面对接合作村乡村振兴发展事务,为乡村振兴注入中职学校的资源,提供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创新创业等综合性服务。
(二)推动乡村振兴共同体合作共建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加强与乡村振兴有关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兴办与之有关的专业。学院围绕本地市场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愿望要求,坚持“三面结合、三全育人”办学理念,大胆探索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共建模式。学院主动与域内外32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探索出电子商务专业“引企入校”,汽修专业“3+2工学交替”,旅游专业“旺进淡出”,学前教育专业“以教促学”等产教融合模式。
学院与8所省属高校签订中高职衔接协议,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与东北师范大学等22所省内高校签订协议,共享实训资源。与众多省内高校联办“3+2”大专班,直接为本地农村培养农产品加工、旅游、学前、社区管理与服务、电商实用技术技能人才,每年招收农村学生500余人。
加大乡村振兴有关的培训力度。为此,学院实行“请进来”“走出去”资源开发开放战略。“请进来”,就是先后邀请市区4个街道、14个社区的领导来校参观考察座谈,向居民开放学院教育培训资源。“走出去”,就是积极加强与党政群部门、街道、社区、村、企业、兄弟院校等单位合作共建,形成社区教育合作共同体,统一整合、调配有关资源,共同办训,多边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三)注重乡村振兴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开发
围绕居民需求,学院不断开发线上线下课程资源,从教育供给端发力,完善供给侧课程改革,不断满足居民的终身教育需求。为此,学院一方面组织本校教师围绕本身专业技能,开发一些线上线下课程,如茶艺、旅游、家政等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学院积极与合作共建部门单位联系,寻求外援性的课程资源,为我所用。
(四)强化乡村振兴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好培训师资队伍是搞好社区教育的关键。学院非常重视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在岗培养、外部引入方式进行专兼职队伍建设,选送了50余名教师进行线上线下培训,鼓励在岗提升专业素养。学院还积极聘请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民间高手为校兼职培训教师,不断充实社区教育师资库,已入库师资接近200名。如草编大师殷桂荣技艺精湛,在全省也很有名气,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邀请她为校草编培训班讲课,深受学员欢迎。
(五)深入乡村开展乡村振兴教育培训调研
做好调研,为社区教育问诊把脉,摸清社区居民的实际培训需求,才能做到精心施策,精准发力,精致服务。为此,学院做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赴外考察学习、申报有关省级课题等工作,不断提升社区教育的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社区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发挥更大的社会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伯玲.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机制问题研究——基于三个县级职教中心的实地考察[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61-165.
[2]周文佳.区域经济视角下河北省县级职教中心的功能定位思考[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 80-82.
[3]王凯.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 272-274.
[4]苗晓丹,刘立新,刘杰.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其主要特点[J]中国农村经济,2015(6):85-95.
基金项目:2020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李刚,吉林省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刘树立,吉林省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高級教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