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秋冻”吗

来源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jxb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常听到“春捂秋冻”这句话,有些人认为,孩子在秋天不要急着加衣物,适当地挨冻,对孩子的健康有好处。有些家长提出疑惑,真的应该“秋冻”吗?
  01秋冻有学依据吗
  人有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有冷觉、温觉感受器,会根据温度感受器未调节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7℃左右。当秋季天气逐渐转凉,过早的添加衣服保暖会使得皮肤的冷觉感受器敏感度下降,导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当面对冬季的严寒,或者突然出现的气温大幅度变化时,人的适应能力就容易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不利于健康。所以,适当地“挨冻”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02孩子需不需要秋冻
  孩子不同于成年人,免疫系统尚未完善,体温调节也不够成熟,易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冷热转变而导致呼吸道疾病。这种情况下,是否适合秋冻呢?我们认为,应针对不同情况去处理,不要一刀切。
  1.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生活环境又比较固定,这类孩子实行秋冻的意义并不大。他们只要做好平时的喂养,定时进行户外活动,注意出汗、手脚后背冷暖等情况,及时增减衣物即可。
  2.在成长过程中,健康的儿童需要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所以秋冻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去适应寒冷的季节变化。在秋季慢慢地添加衣物,有助于孩子对外界温度逐渐转低有一个适应过程。
  3.有一些基础疾病、慢性疾病的孩子,比如哮喘、过敏性疾病等,一般不建议实行秋冻,可请教医生或由医生来帮助制定一个对外界环境适应、锻炼身体的计划。
  03如何实行秋冻
  1.注意温度变化。秋冻并非一味地挨冻。当夏秋之际,气温仍然较高的时候,比如,我们常说的“秋老虎”等情况下,确实可以不急着添加衣物。但是随着气温逐渐转凉,特别是早晚,当日平均温度在15℃的时候,就要开始添加衣物了,并且要注意气温,及时穿脱衣物。所以应关注气温变化,灵活地实行秋冻。
  2.注意添加衣物的顺序。一般来说,孩子可优先添加下肢的衣服,因为下肢血液循环距离远,容易感觉到冷。同时,孩子好动,易出汗,往往脖子、后背会有多汗的情况,所以脖子、后背仍然需要一定的保暖措施,不宜受凉。另外,孩子的消化系统相对薄弱,所以腹部也需特别注意。
  3.注意秋冻不单单意味着衣服多少。秋冻的概念是在于对外界环境温度的适应,也可以说是一种间接对寒冷适应的锻炼,因此不要局限在衣物保暖上。孩子这方面的刺激和锻炼,可采取增加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的方式;也可从夏季开始,每天冷水擦手、洗脸等,坚持到冬季,進行一定的冷刺激训练,从而降低孩子对寒冷的敏感度,增强体质,减少相应疾病的发生。
其他文献
我的小男孩,我也愿意用我的岁月来“浇生灌养”你,让你按照自己的样子生长。只要我们每天都坚持“浇灌”,你一定会结出自己的“豆荚”。  自从有了孩子,我的童心仿佛被唤醒,整天有各种新点子想去实践。装彩笔的塑料壳扔掉太可惜,不如来个二次利用放点土,点几颗小绿豆,放在窗台上阳光最好的地方。仅一天,就会有一两颗豆芽顶着小帽子破了土。第二天,又顶出来七八颗。  儿子看见挺好奇,问我这是什么。我说是绿豆芽。  
期刊
用孩子的眼光打量世界,我们将获得旖旎风景——既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大概4岁时,儿子萌生出想养一只小动物的念头,但每次提出都遭到了我们的反对。儿子满眼失望,一次较一次更甚。我于心不忍。去年10月,当儿子又一次提出想养只小动物时,我终于同意了,还和儿子一起说服了他妈妈。我们商量过后,决定养一只兔子。我和儿子立马去了花鸟市场,买了一只小灰兔。  回到家,儿子非常兴奋,忙着为小灰兔张罗,他给小灰兔起
期刊
本研究通过梳理幼儿园新教师职业适应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幼儿园新教师职业适应的特点、影响因素、提升策略,建议未来幼儿园新教师职业适应研究应当着眼于新教师的现实需求
本研究先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文献资源,获得2000年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幼儿园课程研究的相关文献963篇,后运用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这963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世
本文梳理了学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评估方法和干预方式,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丰富学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技术,开发并完善本土化的学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评估
每个孩子都像天上的星星,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如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到,那只是被云层遮住了。作为父母,我们要把那片云层吹散。  育儿,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我看来,教育不需要父母的学识有多么渊博,职位有多么显赫,它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  首先,营造你喜欢的家庭氛围。比如,你希望孩子爱读书,那就多营造读书的家庭氛围;你希望孩子多运动,那就多营造运动的氛围。在我家,我们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
期刊
案例1  老李的女儿成家后,小两口就和老李夫妇一起生活。不久,女儿当了妈妈。老李夫妇心疼女儿,让外孙女晚上跟自己睡一个房间。小两口落得个清闲自在,所以很乐意。转眼间,外孙女三四岁了,但无论白天还是夜里,都还是和外公外婆在一起,爸爸妈妈成了无所谓的人。更有意思的是,老李夫妇还经常抱怨小两口长不大,不顶事儿,也就越发不敢把孩子交给小两口带,继续给外孙女当“爸爸妈妈”。真不知老李夫妇这“爸爸妈妈”还要当
期刊
本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3所幼儿园185名3~5岁幼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探讨父母元情绪理念、幼儿情绪理解与幼儿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幼儿情绪理解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强,且
午餐时间,最先吃完饭的小川进入建构区玩汽车,建构区内还有小朋友在吃饭,比较拥挤。过了一会,小川皱着眉询问道“老师,这里太挤了,还可以在哪里玩汽车?”旁边的孩子纷纷建议小川到活动室的空地去玩。于是,小川拿着汽车来到了活动室,他一边推着小汽车一边说“车子过桥喽,车子进山洞了!”其他小朋友听见了说“这里没桥,也没山洞啊”我说“大家为汽车造一座桥吧。”  故事1给汽车造一座桥吧  问题刚抛出的时候,孩子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