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要实现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融合,必须充分探讨企业就业岗位对中、高职两个阶段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并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通过对美术能力在中高职学生的定位研究,提出了以提高学生美术能力为主线的动漫专业教学体系的衔接方案,旨在通过中职、高职学校分级培养,使学生的美术能力序化发展,职业技能逐步拓展,形成一批有较高设计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动漫设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高职;动漫专业;美术能力;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096-0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已占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也占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半以上。自2000年起,中国动漫教育规模随着动漫产业的兴起而迅猛发展,国内大部分中职和高职学校都开设了动漫专业。近几年,高职不断扩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对口中职(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深造,这些学生人数已占到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的10%~15%。然而,由于产业和教育发展过速,中职和高职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标准和内容重复,技能训练重复等诸多问题。同为动漫专业,中职和高职的学生无法实现高职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衔接,更无法体现出职业教学的培养层次上移。经过对本院入学的对口单招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苏州多所中、高职学校的调研,按照对美术能力的序化提高,本文提出了中高职动漫专业教学体系的对接方案。
美术能力在动漫专业中的重要性
据调研分析,中职学校学生毕业时可能面临两种选择:就业和继续学习。要一个中职生毕业就能成为动漫专业人才,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因此,一部分中职毕业生都选择了升入高一级学院继续学习深造。对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重要的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职业技能的衔接。可以按区域产业链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明确定位,确定中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衔接。
在动漫行业,各个岗位的职业技能是不同的,但几乎所有岗位都有一个共同要求:必须具备较强的美术能力。美术能力对于动漫从业人员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市场上需要的动漫行业人才有两类,动漫美术人才和动漫技术人才。这两类人才并不是绝对分离的,搞技术的人要懂美术,搞艺术创作的人也要懂技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动漫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校不能单一强化技能方面,而忽略艺术素养的提高。
美术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包括美术文化知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其中,艺术创造能力占有重要地位,文化、观察、思维、表现、审美能力都是为艺术创造服务的。动漫专业人员所需要拥有的美术能力不同于其他美术从业者需求的能力,他们应具备造型能力、运动规律和技法、动漫综合制作能力、创意思维等能力。其中,以造型能力为基础,各种能力相互分离又相互兼顾。
基于“美术能力”序化的中高职学生的定位
中职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初中生,他们知识与能力十分有限,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比较薄弱,对初中生的培养应该具有针对性。专业技术课的难易程度要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相匹配,课程内容不能贪多求全,但可以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另外,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在中职动漫专业中,美术能力的培养在于美术欣赏能力、基本绘画能力、动画制作能力,目的是培养一线经验性操作人才,这是中职教育的市场定位。而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起着引领作用,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要保持较大比重的专业技术课,并且课程内容层次要提高,除了让高职学生比中职学生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还要有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广泛的适应性。在高职动漫专业中,美术能力的培养在于综合应用能力、创意设计能力,目的是培养一线策略性高技能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定位。
如下页图1所示,在中高职课程定位上,中职的课程内容等级位于左下角,高职的课程内容等级位于右上角,在中职和高职的课程内容方面,知识难度和广度是具有不同等级和不同层次的,应该有一个数量级的提高。同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美术能力逐渐提升,职业技能不断加强,当学习到更多的综合性知识,有更强的技能迁移能力的支撑时,学生所具备的持续学习的能力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学生可以向更高层次的学习挑战,达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目的。
基于“美术能力”序化的中高职动漫课程体系设置
经过反复进行企业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跟踪,在中高职动漫课程衔接体系的设计上,我院采用了相同课程分层、分级、分内容的教学,这样就能确保中职的一部分学生就业,另一部分学生继续升学而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根据美术能力的序化要求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将动漫技能分成基础美术、造型能力、运动规律、综合能力、创意能力等五个部分(见表1)。
我们在设计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中,基础美术部分是在中职学校学习的,主要学习素描基础和色彩基础两部分。素描基础一般学习各种物体的比例与形态,标准比例,感觉比例,明暗调子比例,比例的方法以及素描的明暗表现方法及应用等。色彩基础一般学习色彩的基本原理,颜料的混合,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变换规律及应用,水粉画的一些技巧和练习。由于目前对口单招的高职动漫专业招收的学生属于中职美术相关类专业的学生。因此,高职学生不开设美术基础课程。
造型能力 中职和高职开设基本相同的课程,内容有所不同。结构素描在中职学习的是静物的表现,高职以人体为主。色彩构成在中职学习单色、彩色画,在高职以商业插画的学习为主。透视、速写等课程在中职学校都以静态物体来学习,高职以真人学习为主。人体运动结构学在中职学习人体总体结构,而在高职将学习人体各个部分结构并细化分析。 运动规律 中职学习运动的基本原理与规律,主要学习人、动物、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属制作流程类范畴。高职学习动画运动规律和动作设计的时间掌握,属设计创作类范畴。
综合能力 可以将衔接课程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CG美术、后期等四个方面,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和爱好进行选择学习。中职学校二维动画主要以传统手绘或Flash软件动画为主,三维以建模、动画、渲染为主,CG美术以游戏前期设计为主,后期合成以AE、特效或Premiere后期剪辑、配音为主;高职学校二维动画主要是手绘和Flash动画结合使用,以及逐帧动画的制作,三维动画主要以建筑、人物动画为主,CG美术主要以商业插画、概念画等为主,后期合成以AE与Premiere合成使用为主。
创意能力 中职学校主要进行短片创作,一般制作流程为编剧、绘制脚本、场景设计、造型设计、彩色背景与原画设计、动画制作、合成配音等;高职学校主要进行商业动画片的设计与制作。
使一个学生成为动漫专业人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要一个毫无美术基础的学生提高美术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经过中职建立扎实的美术功底,过硬的动漫制作技巧,再到高职扩展美术视野,发挥动漫创意创作能力,衔接课程的设定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认真学习好衔接课程,那么不论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学习,学生都可以在动漫行业找到出路。当然,作为动漫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基本功扎实,专业课和文化课兼顾,同时还要发展自己的特长,除了要会“精于术”,还要“多于才”,更要“创于意”,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够持续学习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拔,谢革新.课程观指导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 (25):40-42.
[2]黄建,朱明德,陈建德,曹洪虎.园林园艺类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3):31-36.
[3]周珺.从美术能力培养谈五年制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J].美术学刊,2011(7):46-48.
[4]李春明.中高职衔接贯通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23-25.
[5]徐初娜.关于增进“3+2”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1-122.
[6]吴勇.“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4):23-26.
[7]汤化平,俞亚敏.高职高专动漫课程设置思考[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04-109.
[8]王威.浅谈江阴中职学校动漫课程的设置[J].科技教育,2011(20):207.
作者简介:
邹羚(1972—),女,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中高职;动漫专业;美术能力;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096-0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已占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也占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半以上。自2000年起,中国动漫教育规模随着动漫产业的兴起而迅猛发展,国内大部分中职和高职学校都开设了动漫专业。近几年,高职不断扩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对口中职(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深造,这些学生人数已占到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的10%~15%。然而,由于产业和教育发展过速,中职和高职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标准和内容重复,技能训练重复等诸多问题。同为动漫专业,中职和高职的学生无法实现高职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衔接,更无法体现出职业教学的培养层次上移。经过对本院入学的对口单招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苏州多所中、高职学校的调研,按照对美术能力的序化提高,本文提出了中高职动漫专业教学体系的对接方案。
美术能力在动漫专业中的重要性
据调研分析,中职学校学生毕业时可能面临两种选择:就业和继续学习。要一个中职生毕业就能成为动漫专业人才,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因此,一部分中职毕业生都选择了升入高一级学院继续学习深造。对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重要的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职业技能的衔接。可以按区域产业链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明确定位,确定中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衔接。
在动漫行业,各个岗位的职业技能是不同的,但几乎所有岗位都有一个共同要求:必须具备较强的美术能力。美术能力对于动漫从业人员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市场上需要的动漫行业人才有两类,动漫美术人才和动漫技术人才。这两类人才并不是绝对分离的,搞技术的人要懂美术,搞艺术创作的人也要懂技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动漫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校不能单一强化技能方面,而忽略艺术素养的提高。
美术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包括美术文化知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其中,艺术创造能力占有重要地位,文化、观察、思维、表现、审美能力都是为艺术创造服务的。动漫专业人员所需要拥有的美术能力不同于其他美术从业者需求的能力,他们应具备造型能力、运动规律和技法、动漫综合制作能力、创意思维等能力。其中,以造型能力为基础,各种能力相互分离又相互兼顾。
基于“美术能力”序化的中高职学生的定位
中职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初中生,他们知识与能力十分有限,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比较薄弱,对初中生的培养应该具有针对性。专业技术课的难易程度要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相匹配,课程内容不能贪多求全,但可以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另外,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在中职动漫专业中,美术能力的培养在于美术欣赏能力、基本绘画能力、动画制作能力,目的是培养一线经验性操作人才,这是中职教育的市场定位。而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起着引领作用,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要保持较大比重的专业技术课,并且课程内容层次要提高,除了让高职学生比中职学生有更深更广的专业理论,还要有更新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广泛的适应性。在高职动漫专业中,美术能力的培养在于综合应用能力、创意设计能力,目的是培养一线策略性高技能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定位。
如下页图1所示,在中高职课程定位上,中职的课程内容等级位于左下角,高职的课程内容等级位于右上角,在中职和高职的课程内容方面,知识难度和广度是具有不同等级和不同层次的,应该有一个数量级的提高。同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美术能力逐渐提升,职业技能不断加强,当学习到更多的综合性知识,有更强的技能迁移能力的支撑时,学生所具备的持续学习的能力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学生可以向更高层次的学习挑战,达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目的。
基于“美术能力”序化的中高职动漫课程体系设置
经过反复进行企业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跟踪,在中高职动漫课程衔接体系的设计上,我院采用了相同课程分层、分级、分内容的教学,这样就能确保中职的一部分学生就业,另一部分学生继续升学而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根据美术能力的序化要求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将动漫技能分成基础美术、造型能力、运动规律、综合能力、创意能力等五个部分(见表1)。
我们在设计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中,基础美术部分是在中职学校学习的,主要学习素描基础和色彩基础两部分。素描基础一般学习各种物体的比例与形态,标准比例,感觉比例,明暗调子比例,比例的方法以及素描的明暗表现方法及应用等。色彩基础一般学习色彩的基本原理,颜料的混合,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变换规律及应用,水粉画的一些技巧和练习。由于目前对口单招的高职动漫专业招收的学生属于中职美术相关类专业的学生。因此,高职学生不开设美术基础课程。
造型能力 中职和高职开设基本相同的课程,内容有所不同。结构素描在中职学习的是静物的表现,高职以人体为主。色彩构成在中职学习单色、彩色画,在高职以商业插画的学习为主。透视、速写等课程在中职学校都以静态物体来学习,高职以真人学习为主。人体运动结构学在中职学习人体总体结构,而在高职将学习人体各个部分结构并细化分析。 运动规律 中职学习运动的基本原理与规律,主要学习人、动物、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属制作流程类范畴。高职学习动画运动规律和动作设计的时间掌握,属设计创作类范畴。
综合能力 可以将衔接课程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CG美术、后期等四个方面,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和爱好进行选择学习。中职学校二维动画主要以传统手绘或Flash软件动画为主,三维以建模、动画、渲染为主,CG美术以游戏前期设计为主,后期合成以AE、特效或Premiere后期剪辑、配音为主;高职学校二维动画主要是手绘和Flash动画结合使用,以及逐帧动画的制作,三维动画主要以建筑、人物动画为主,CG美术主要以商业插画、概念画等为主,后期合成以AE与Premiere合成使用为主。
创意能力 中职学校主要进行短片创作,一般制作流程为编剧、绘制脚本、场景设计、造型设计、彩色背景与原画设计、动画制作、合成配音等;高职学校主要进行商业动画片的设计与制作。
使一个学生成为动漫专业人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要一个毫无美术基础的学生提高美术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经过中职建立扎实的美术功底,过硬的动漫制作技巧,再到高职扩展美术视野,发挥动漫创意创作能力,衔接课程的设定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认真学习好衔接课程,那么不论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学习,学生都可以在动漫行业找到出路。当然,作为动漫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基本功扎实,专业课和文化课兼顾,同时还要发展自己的特长,除了要会“精于术”,还要“多于才”,更要“创于意”,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够持续学习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拔,谢革新.课程观指导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 (25):40-42.
[2]黄建,朱明德,陈建德,曹洪虎.园林园艺类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3):31-36.
[3]周珺.从美术能力培养谈五年制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J].美术学刊,2011(7):46-48.
[4]李春明.中高职衔接贯通的路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23-25.
[5]徐初娜.关于增进“3+2”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21-122.
[6]吴勇.“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4):23-26.
[7]汤化平,俞亚敏.高职高专动漫课程设置思考[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04-109.
[8]王威.浅谈江阴中职学校动漫课程的设置[J].科技教育,2011(20):207.
作者简介:
邹羚(1972—),女,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