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实践性观点的理论并不仅限于哲学理论,还可以灵活变通到各个方面与领域之中,并且在艺术设计中对设计师起着引导作用。現如今的设计师全方面进步归根于前期的实践基础牢固再发展,发展并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对于旧事物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实践观对于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新有着相当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以马克思文艺理论中的实践性理论为指导,处理好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问题,做出的设计能够既符合人们的精神需求又兼具时代的创新性设计,对于设计与时俱进的创新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性;创新
一、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基本内容
1.1 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批判性、革命性、实践性。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有生命力的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显著特征,它主要体现在对前人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上,在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之中。革命性是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捍卫弱势群体的文化与利益,提出了文艺与人的自由本性,为未来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性对人类文艺实践的丰富经验的总结,需要不断地接受文艺实践的检验,并且随着文艺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如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艺术设计作品都是革命宣传画、邮票、唱片封套等,改革开放后艺术设计作品百花齐放,所以设计艺术设计作品的形成是离不开实践的。
1.2 马克思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毛泽东曾经说道:“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更带普遍性。”[1]马克思文艺理论对中国的发展和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不仅是一个在中国语境中理解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我完善和自我再创造的过程。在世界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在这种背景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以人民为中心,有利于保持艺术创作的新生机和新活力。
1.3 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是人类的艺术实践活动以及在这个实践中生成的各种复杂关系。艺术设计也是在各种实践下形成了各个设计学科,如环境设计、视觉传达,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等方向,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传播特定事物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大部分或者部分依赖视觉,并且以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色彩及电子设备等二度空间的影像表现。我们在进行视觉设计时就要考虑一下,通过不断地实践,设计的创新性上是否能够得到更好的表现形式。
二、探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研究
2.1 实践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特点中的实践性对于我们的实践进行了指导,它强调了现实艺术转化与历史发展推动的社会效用功能。在艺术设计中的不断实践同时也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
作为一名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不仅要进行创新,更加需要文艺理论的支撑,使自己的设计不但具有创新,还能充满文化底蕴。在大学期间曾做过一个关于水墨的实验性语言,这个设计是对平面海报设计和水墨化设计的一个创新,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完成。做的这个设计实验是为探索水墨在非传统材质上的语言变化,打破常规,利用旧的元素重新进行探索,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在水墨中使用了许多国画的肌理技法,通过撒盐法、水冲法、冲墨法、撞水法、弹洗洁精法、弹矾用矾法等,大量的水墨实践敢于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想象空间并以此拓展自己的思维,在对不同材质的应用当中,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不断尝试,得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水墨画面效果,把较为好的作品进行了归纳整理和结构分析,最终通过各种肌理技法和不同材料得到的画面可以应用到海报设计、字体设计当中,这些画面都我在不断实践中对于设计素材的积累与设计的再思考,可以通过实践来不断的检验自己的设计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
2.2 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性的积极作用
创新是设计的基础,没有创新就谈不上设计,可以说,创新是设计的生命之魂。源源不断的创新需要设计师长期的知识积累和艺术实践蓄存,大量的实践经验是“灵光得以乍现”的保障。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这种新颖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创意设计充满着灵性与美感,是对本土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这是一种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新的视觉语言。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海报设计讲究各种灵性的创意手法,是在不断积累中有着一种感觉的创造,这样的设计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与创意。马克思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艺相结合的价值与重要性,将马克思文艺思想更好地与大众设计相联系,必须尊重社会、自然、实践,懂的创新,也要遵循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指导才会做出具有文化内涵并且成功的设计。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视觉传达设计有着紧密且重要的联系,对整个社会的艺术设计是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的。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文艺这一载体表现出来并赋予文艺新的功能与发展方向的艺术理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探讨和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大潮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对在中国艺术设计土壤中孕育具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的催化和拯救。艺术设计的精神实质是永恒的,但其表现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艺术的生命力是旺盛的,需要通过实践去耕耘。从诸多方面研究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我们当今的艺术设计思想理念的重大影响,并指引着我们中国艺术设计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风道路,也为我们今后的艺术设计创作提供思想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1.
[2]杨毳.马克思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艺相结合的研究应用[J].大众文艺,2020(18):34-35.
[3]郭俊成.马克思文艺理论启发论析——以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为例[J].工业设计,2019(02):89-90.
[4]艾青.论艺术设计活动与马克思的实践观——实践观指导下的艺术设计活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02):108-110.
作者简介:
余佳慧(1997.6),女,汉族,籍贯: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性;创新
一、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基本内容
1.1 马克思文艺理论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批判性、革命性、实践性。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最有生命力的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显著特征,它主要体现在对前人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上,在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之中。革命性是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捍卫弱势群体的文化与利益,提出了文艺与人的自由本性,为未来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性对人类文艺实践的丰富经验的总结,需要不断地接受文艺实践的检验,并且随着文艺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如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艺术设计作品都是革命宣传画、邮票、唱片封套等,改革开放后艺术设计作品百花齐放,所以设计艺术设计作品的形成是离不开实践的。
1.2 马克思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毛泽东曾经说道:“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更带普遍性。”[1]马克思文艺理论对中国的发展和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不仅是一个在中国语境中理解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我完善和自我再创造的过程。在世界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在这种背景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以人民为中心,有利于保持艺术创作的新生机和新活力。
1.3 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也就是是人类的艺术实践活动以及在这个实践中生成的各种复杂关系。艺术设计也是在各种实践下形成了各个设计学科,如环境设计、视觉传达,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等方向,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传播特定事物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大部分或者部分依赖视觉,并且以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色彩及电子设备等二度空间的影像表现。我们在进行视觉设计时就要考虑一下,通过不断地实践,设计的创新性上是否能够得到更好的表现形式。
二、探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研究
2.1 实践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特点中的实践性对于我们的实践进行了指导,它强调了现实艺术转化与历史发展推动的社会效用功能。在艺术设计中的不断实践同时也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
作为一名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不仅要进行创新,更加需要文艺理论的支撑,使自己的设计不但具有创新,还能充满文化底蕴。在大学期间曾做过一个关于水墨的实验性语言,这个设计是对平面海报设计和水墨化设计的一个创新,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完成。做的这个设计实验是为探索水墨在非传统材质上的语言变化,打破常规,利用旧的元素重新进行探索,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在水墨中使用了许多国画的肌理技法,通过撒盐法、水冲法、冲墨法、撞水法、弹洗洁精法、弹矾用矾法等,大量的水墨实践敢于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想象空间并以此拓展自己的思维,在对不同材质的应用当中,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不断尝试,得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水墨画面效果,把较为好的作品进行了归纳整理和结构分析,最终通过各种肌理技法和不同材料得到的画面可以应用到海报设计、字体设计当中,这些画面都我在不断实践中对于设计素材的积累与设计的再思考,可以通过实践来不断的检验自己的设计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
2.2 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性的积极作用
创新是设计的基础,没有创新就谈不上设计,可以说,创新是设计的生命之魂。源源不断的创新需要设计师长期的知识积累和艺术实践蓄存,大量的实践经验是“灵光得以乍现”的保障。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这种新颖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创意设计充满着灵性与美感,是对本土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这是一种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新的视觉语言。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海报设计讲究各种灵性的创意手法,是在不断积累中有着一种感觉的创造,这样的设计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与创意。马克思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艺相结合的价值与重要性,将马克思文艺思想更好地与大众设计相联系,必须尊重社会、自然、实践,懂的创新,也要遵循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指导才会做出具有文化内涵并且成功的设计。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视觉传达设计有着紧密且重要的联系,对整个社会的艺术设计是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的。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文艺这一载体表现出来并赋予文艺新的功能与发展方向的艺术理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探讨和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大潮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对在中国艺术设计土壤中孕育具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的催化和拯救。艺术设计的精神实质是永恒的,但其表现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艺术的生命力是旺盛的,需要通过实践去耕耘。从诸多方面研究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我们当今的艺术设计思想理念的重大影响,并指引着我们中国艺术设计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风道路,也为我们今后的艺术设计创作提供思想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1.
[2]杨毳.马克思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艺相结合的研究应用[J].大众文艺,2020(18):34-35.
[3]郭俊成.马克思文艺理论启发论析——以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为例[J].工业设计,2019(02):89-90.
[4]艾青.论艺术设计活动与马克思的实践观——实践观指导下的艺术设计活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02):108-110.
作者简介:
余佳慧(1997.6),女,汉族,籍贯: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