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bingg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理性、自由、平等、正义、民主、法制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是儒家伦理传统精神。结合民族精神的教育性和实践性特征,叉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目标分解为相应的两个方面:培养科学、理性、自由、平等、正义、民主、法制和创新精神,是教育中学生如何做事;培养儒家伦理传统精神是教育中学生如何待人。前者可视为政治层面的民族精神,后者可视为文化层面的民族精神。中学历史教育所应弘扬和培育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就从以上两个方面具体阐明。
  
  一、政治层面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1,培养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
  教育的民主化和历史课程的民主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今天的历史教育根据时代的要求必须渗透民主的思想,根据人的发展要求必须走民主化的道路。为了实现教育的民主化,世界各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以至民主化不仅体现在课程改革的研制与开发过程中,而且还体现在了实际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为目标,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以及课堂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主动地搜集信息,不断地改进方法,同时,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养成一种对班集体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成为班集体自觉的主人。尤其是在世界史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成与确立的艰难曲折的过程,让学生深刻领悟民主的价值,树立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
  2,培养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中学生的法制观念极为淡薄,对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视而不见,同学之间稍有不和,动辄拳脚相向,完全没有规则意识。青少年已经是社会的积极成员,开始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他们应当懂得遵纪守法。否则,在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下,他们中的少数品德和意志薄弱者就可能违法犯罪。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的培养,这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更关系到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命运。对中学历史教育来说,进行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的培养有着优越的条件,尤其是在进行世界史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可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法制思想和制度形成与确立的艰难曲折过程,让学生深刻领悟法制的价值,树立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
  3,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正是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学历史教育所要培养的科学精神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是这样阐述的,科学精神就是重事实、重证据、重逻辑,不以主观好恶任意歪曲事实、改变事实,属于所谓求真的范畴。因而,历史学科所培养的科学精神主要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是人文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中国传统史学意义上的“实录”精神,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科学精神。中学历史教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实创新”,也就是在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历史活动,尊重历史规律,尊重历史条件,坚持客观主义,反对主观主义的前提下,对历史问题进行开拓进取,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4,培养理性精神。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过去我国的历史教育也缺少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空间,教师就是权威,课本就是真理,学习就是记忆,曾经是很普遍的现象。对此,高宁就呼吁,要让理性之光照耀历史课堂,主张在历史教学中,应当从原先的教师传授、学生背诵所谓正确的历史知识转为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历史学习拥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体察历史规律,明确人生价值,树立公民意识。高中历史世界史部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和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的不怕权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为坚持真理而不惜牺牲,勇于冲破天主教神学思想和世俗封建专制的牢笼的斗争精神,就是一种理性精神,这些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二、文化层面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正是儒家伦理精神传统的核心。“内圣外王”基本涵盖了儒家自我、人我、物我关系的伦理道德,体现了三个统一:自尊自爱与敬人爱人的统一;自我满足与满足社会的统一;成己与成物的统一。对中学历史教育所应弘扬和培育的儒家伦理精神传统作自我、人我、物我3个层次的分解。
  1,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奋斗精神。
  就道德修养而言,积极进取要求人们效法天道,时刻开发自身所具有的本质力量之一的德性,把人格的培养看成是由不完备走向理想状态的过程,是人的天性向德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一生要不断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磨砺自己的品性,以臻于圣人的境界。再具体来说,仁(恭、宽、信、敏、惠)义礼智孝悌之心、忠恕之道等应是修养主体必须的自我修养内容。
  2,自觉承担的主体精神。
  儒家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己成物”,突出了人的自我價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且把人的社会价值看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这种自觉承担的主体精神实际就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3,同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和天下一家的博大精神。
  儒家把“爱人”作为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仁”;孟子主张“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韩愈宣扬“博爱之谓仁”。宋明理学家更从宇宙的高度来谈仁爱,张载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的思想正体现了理学家的宇宙胸怀。自然万物养育了人,人也应爱宇宙万物,并辅助天地化育万物。“民胞物与”的境界已经超过了人间之爱,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由“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出发,儒家提倡“天下一家”的博大精神。儒家一贯坚持大一统的观念。反对天下分裂,追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具体来说,这种同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和天下一家的博大精神就是把爱人放大到爱人类和物类即大自然的至高至大的精神境界。
其他文献
许多小学生的作文流露出的是虚情假意,缺乏生活体验,甚至是几十名学生的作文呈现的是一种生活情景……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从“小”培养    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阅历少,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十分有限,如果能从他们喜欢的人手,从一句话、一段话写起,孩子们就不会感到困难,坚持久了,也就为日后写好一篇作文打下了基础。如:一年级第一册教材《鞋》时,用自己喜欢的词说
期刊
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不听话,和家长总有冲突,对此家长很苦恼。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年龄因素    面对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学生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进入青春期以后,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做事
期刊
品质的形成源于儿童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实践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形成学生良好品德行为。《品德与社会》正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其宗旨是通过引导、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    一、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的情趣    课标是从儿童与自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以达成小组共同的学习目标。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社会的要求,时代的呼唤。结合教学实践,对化学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认识。    一、小组合作要力求有效性    1,合作学习应达成教学目标
期刊
探究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使探究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为此,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探究性教学实施策略的几个问题:    一、发挥理论的引导作用    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研究,只有丰厚的理论基础,才能进行教育创新,对有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思考是教师进行教学探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探究性教学的一个基本策略。新的理论改革需要现代化教育理论作指导,在理论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实
期刊
作为非中考学科,历史课的处境尽人皆知。因为受到冷遇,所以历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学生与教师都存在较大的心理障碍、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比较单一守旧、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很难得以落实等。这些现象的存在无疑与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历史课教学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问题,始终都是中学历史教师一直在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上好历史课克服心理障碍是前提、落实好课程标准是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向,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谈几点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    首先要目的明确且抓住时机。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其次要富有知识性趣味性且态度诚恳。青少年渴求知识,期望更多地了解人生、社会,所以要注意给学
期刊
“为了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确立的最根本的目的。基于这样的目的,作为聋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从转变教育观念人手,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促进聋生融入社会主流。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激发
期刊
语法教学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深知的,可目前语法教学的实际是:本该在初中就完成的语法教学,由于中考不直接考,教师往往淡化处理甚至不屑一顧,致使中学生不具备相应的汉语语法能力。对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不能解释,至于稍微复杂一点的复句、多重复句更是云里雾里,从而对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高中阶段再不及时进行语法教学,则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整体
期刊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胜思维,应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下面就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些途径。    一、通过联想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的事物想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虽然并不能直接产生有创新价值的新的形象,但它却为能够产生新形象的想象思维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