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学、理性、自由、平等、正义、民主、法制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是儒家伦理传统精神。结合民族精神的教育性和实践性特征,叉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目标分解为相应的两个方面:培养科学、理性、自由、平等、正义、民主、法制和创新精神,是教育中学生如何做事;培养儒家伦理传统精神是教育中学生如何待人。前者可视为政治层面的民族精神,后者可视为文化层面的民族精神。中学历史教育所应弘扬和培育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就从以上两个方面具体阐明。
一、政治层面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1,培养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
教育的民主化和历史课程的民主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今天的历史教育根据时代的要求必须渗透民主的思想,根据人的发展要求必须走民主化的道路。为了实现教育的民主化,世界各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以至民主化不仅体现在课程改革的研制与开发过程中,而且还体现在了实际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为目标,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以及课堂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主动地搜集信息,不断地改进方法,同时,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养成一种对班集体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成为班集体自觉的主人。尤其是在世界史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成与确立的艰难曲折的过程,让学生深刻领悟民主的价值,树立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
2,培养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中学生的法制观念极为淡薄,对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视而不见,同学之间稍有不和,动辄拳脚相向,完全没有规则意识。青少年已经是社会的积极成员,开始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他们应当懂得遵纪守法。否则,在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下,他们中的少数品德和意志薄弱者就可能违法犯罪。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的培养,这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更关系到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命运。对中学历史教育来说,进行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的培养有着优越的条件,尤其是在进行世界史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可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法制思想和制度形成与确立的艰难曲折过程,让学生深刻领悟法制的价值,树立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
3,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正是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学历史教育所要培养的科学精神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是这样阐述的,科学精神就是重事实、重证据、重逻辑,不以主观好恶任意歪曲事实、改变事实,属于所谓求真的范畴。因而,历史学科所培养的科学精神主要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是人文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中国传统史学意义上的“实录”精神,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科学精神。中学历史教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实创新”,也就是在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历史活动,尊重历史规律,尊重历史条件,坚持客观主义,反对主观主义的前提下,对历史问题进行开拓进取,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4,培养理性精神。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过去我国的历史教育也缺少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空间,教师就是权威,课本就是真理,学习就是记忆,曾经是很普遍的现象。对此,高宁就呼吁,要让理性之光照耀历史课堂,主张在历史教学中,应当从原先的教师传授、学生背诵所谓正确的历史知识转为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历史学习拥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体察历史规律,明确人生价值,树立公民意识。高中历史世界史部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和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的不怕权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为坚持真理而不惜牺牲,勇于冲破天主教神学思想和世俗封建专制的牢笼的斗争精神,就是一种理性精神,这些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二、文化层面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正是儒家伦理精神传统的核心。“内圣外王”基本涵盖了儒家自我、人我、物我关系的伦理道德,体现了三个统一:自尊自爱与敬人爱人的统一;自我满足与满足社会的统一;成己与成物的统一。对中学历史教育所应弘扬和培育的儒家伦理精神传统作自我、人我、物我3个层次的分解。
1,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奋斗精神。
就道德修养而言,积极进取要求人们效法天道,时刻开发自身所具有的本质力量之一的德性,把人格的培养看成是由不完备走向理想状态的过程,是人的天性向德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一生要不断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磨砺自己的品性,以臻于圣人的境界。再具体来说,仁(恭、宽、信、敏、惠)义礼智孝悌之心、忠恕之道等应是修养主体必须的自我修养内容。
2,自觉承担的主体精神。
儒家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己成物”,突出了人的自我價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且把人的社会价值看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这种自觉承担的主体精神实际就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3,同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和天下一家的博大精神。
儒家把“爱人”作为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仁”;孟子主张“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韩愈宣扬“博爱之谓仁”。宋明理学家更从宇宙的高度来谈仁爱,张载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的思想正体现了理学家的宇宙胸怀。自然万物养育了人,人也应爱宇宙万物,并辅助天地化育万物。“民胞物与”的境界已经超过了人间之爱,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由“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出发,儒家提倡“天下一家”的博大精神。儒家一贯坚持大一统的观念。反对天下分裂,追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具体来说,这种同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和天下一家的博大精神就是把爱人放大到爱人类和物类即大自然的至高至大的精神境界。
一、政治层面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1,培养自由平等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
教育的民主化和历史课程的民主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今天的历史教育根据时代的要求必须渗透民主的思想,根据人的发展要求必须走民主化的道路。为了实现教育的民主化,世界各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以至民主化不仅体现在课程改革的研制与开发过程中,而且还体现在了实际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为目标,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以及课堂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主动地搜集信息,不断地改进方法,同时,促使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养成一种对班集体负责的态度和精神,成为班集体自觉的主人。尤其是在世界史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成与确立的艰难曲折的过程,让学生深刻领悟民主的价值,树立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
2,培养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
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中学生的法制观念极为淡薄,对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视而不见,同学之间稍有不和,动辄拳脚相向,完全没有规则意识。青少年已经是社会的积极成员,开始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他们应当懂得遵纪守法。否则,在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下,他们中的少数品德和意志薄弱者就可能违法犯罪。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的培养,这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更关系到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命运。对中学历史教育来说,进行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的培养有着优越的条件,尤其是在进行世界史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可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法制思想和制度形成与确立的艰难曲折过程,让学生深刻领悟法制的价值,树立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
3,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正是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学历史教育所要培养的科学精神在《历史课程标准》中是这样阐述的,科学精神就是重事实、重证据、重逻辑,不以主观好恶任意歪曲事实、改变事实,属于所谓求真的范畴。因而,历史学科所培养的科学精神主要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是人文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中国传统史学意义上的“实录”精神,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科学精神。中学历史教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实创新”,也就是在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历史活动,尊重历史规律,尊重历史条件,坚持客观主义,反对主观主义的前提下,对历史问题进行开拓进取,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4,培养理性精神。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过去我国的历史教育也缺少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空间,教师就是权威,课本就是真理,学习就是记忆,曾经是很普遍的现象。对此,高宁就呼吁,要让理性之光照耀历史课堂,主张在历史教学中,应当从原先的教师传授、学生背诵所谓正确的历史知识转为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历史学习拥有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体察历史规律,明确人生价值,树立公民意识。高中历史世界史部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和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的不怕权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为坚持真理而不惜牺牲,勇于冲破天主教神学思想和世俗封建专制的牢笼的斗争精神,就是一种理性精神,这些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二、文化层面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正是儒家伦理精神传统的核心。“内圣外王”基本涵盖了儒家自我、人我、物我关系的伦理道德,体现了三个统一:自尊自爱与敬人爱人的统一;自我满足与满足社会的统一;成己与成物的统一。对中学历史教育所应弘扬和培育的儒家伦理精神传统作自我、人我、物我3个层次的分解。
1,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奋斗精神。
就道德修养而言,积极进取要求人们效法天道,时刻开发自身所具有的本质力量之一的德性,把人格的培养看成是由不完备走向理想状态的过程,是人的天性向德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一生要不断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磨砺自己的品性,以臻于圣人的境界。再具体来说,仁(恭、宽、信、敏、惠)义礼智孝悌之心、忠恕之道等应是修养主体必须的自我修养内容。
2,自觉承担的主体精神。
儒家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己成物”,突出了人的自我價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且把人的社会价值看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这种自觉承担的主体精神实际就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3,同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和天下一家的博大精神。
儒家把“爱人”作为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仁”;孟子主张“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韩愈宣扬“博爱之谓仁”。宋明理学家更从宇宙的高度来谈仁爱,张载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的思想正体现了理学家的宇宙胸怀。自然万物养育了人,人也应爱宇宙万物,并辅助天地化育万物。“民胞物与”的境界已经超过了人间之爱,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由“民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出发,儒家提倡“天下一家”的博大精神。儒家一贯坚持大一统的观念。反对天下分裂,追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具体来说,这种同胞物与的仁爱精神和天下一家的博大精神就是把爱人放大到爱人类和物类即大自然的至高至大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