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文万华 纷然不可胜识
漆工艺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的8000年前的漆弓,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7000年前的木胎朱漆碗,成为了漆艺的滥觞之举,揭开了波澜起伏而瑰丽绚烂的中国漆器史。每一件漆器的背后,或是反映着先民的生活状态,或是“器以载道”,折射出社会文化与价值取向,或是见证着人与自然间的奇妙缘分……
新石器时期,伴随着彩陶文化的辉煌,中国先民逐渐认识到大漆的性能,并智慧地将其应用于中华造物文明,以制造生活用品为主。漆色有红、黑两种单色,髹饰(中国古代将以漆漆物称之为“髹”,髹漆即以漆涂刷于各种胎骨制成的器物上)种类仅有彩绘和镶嵌两种。
经历新石器时代的萌芽,随着手工业和木艺的发展,商周不断探索,漆器制造业初具规模。到了漆彩飞扬的战国、秦、西汉时期,漆器纹样优美、线条奔放、气韵生动,注重与器皿造型的有机结合,形成了500年的髹漆繁盛时期,造就漆器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各种实用品与观赏品大量出现,逐渐替代青铜器,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隋唐时期,漆艺多元化,以百宝镶嵌工艺用于漆器的制作,使得材料及制作技巧变得愈加丰富多彩起来。宋代在此基础上的描金装饰技法,又进一步将嵌绘加以综合,使画面效果愈发相得益彰,呈现繁复精美和朴素典雅两种风格并存的态势。雕漆盛行,刀法宽厚圆实、装饰规整饱满,至元代达到顶峰。
明、清时期达到漆器制造史上的又一高峰,官造和民间漆器生产高度发展,髹漆工艺发展至十四类之多、百余个品种。明代早期承袭了元代雕漆风格,规整舒朗而不失富贵典雅。明代晚期,是我国漆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装饰题材、器物造型、雕工技法等方面皆有别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漆器。明代雕填技法的运用赋予画面以生动别致之情态;清代的雕漆大屏风则更是将漆画艺术的绚丽多彩推向极致。清代髹饰技艺在明代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常集多种工艺于一器。器物种类繁多,在使用功能方面,从朝廷典章到日常生活用具,无不包含。体量从大到数米宽的屏风宝座,小到盈寸高的墨盒烟壶,应有尽有。各种器物均造型端庄、色泽鲜艳、雕刻精细、锋芒深峻、构图严谨、布局繁密。装饰内容丰富,常见山水人物、花鸟鱼虫、龙凤瑞兽、文人典故等。漆艺呈现出百花齐放、“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的繁荣局面。
承袭技艺 传延五代
20世纪初期,随着清王朝的没落,许多皇家收藏的漆器和原来供职于宫廷的髹漆艺人散落民间,这些艺人凭借自身的手艺相继开办漆器作坊或者古玩铺,继续从事制漆与髹漆的行业。这一时期,多宝臣等一批艺人进入漆器作坊和古玩铺工作,承袭了中国传统的制漆与髹漆技艺。
1925年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故宫”)成立,在陈列部下设有修整组,对各类文物做保护修复。50年代初,经由王世襄先生介绍,原清宫造办处老艺人的传人多宝臣、郭德龄、胡增瑞等被征调进入故宫,成为第一代职业的漆器修复师。继而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了第二代漆器修复师陈振声、杨玉珍、刘志笃,由陈振声培养出第三代漆器修复师张克学。
第三代漆器修复传承人张克学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从事漆器修复工作,有着丰富的修复经验,修复了大量漆器文物。现在的张军、闵俊嵘和王晓军便是第四代漆器修复师。
张军于1995年进入故宫,后师从张克学学习漆器修复,至今已经有20余年,擅长雕漆类文物的修复。闵俊嵘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漆艺专业,于2004年进入文保科技部漆器室,师从张克学学习漆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至今。王晓军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漆艺专业,同年进入故宫文保科技部,师从张克学学习漆器修复,并工作至今。 目前由张军和闵俊嵘培养第五代漆器修复师王陆伊、华春榕、张彤、徐婕、王凯飙和许德豪。他们是既有专业的漆工艺学科知识,又有工艺与科技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还有擅长水墨与油画的绘画高手,形成了一个专业高效的修复团队。
新人刚来时就练刷漆板,一天一天地刷,将要干时才能刷第二道。如果是100道漆,差不多就得刷小半年,以此来磨炼新人的耐性和韧劲。刷完漆板后是刻锦地(用刻刀刻出华美的纹样作衬地,其上再饰各种图案),在行里叫“下手活儿”,就是练基本功。基本功过关了,才能学“上手活儿”,就是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的雕刻,学习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雕刻和漆器制作。
老师傅严格要求徒弟练好基本功,一双巧手,得苦练才能出来,手巧心灵,才能有悟性和继承发展。
百里千刀一斤漆
漆器,漆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原料。大漆,又名国漆、天然漆,是中国的特产,有“漆中之王”的美誉,具有耐酸碱、耐腐蚀,越陈越漂亮的优秀品性。“滴漆入土,千年不坏”,用大漆制成的工艺品,逾千年寒暑而不失其光彩。
野生漆树一般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主要集中在陕西、湖南、湖北、四川,北京周边山区,如门头沟区、房山区等地也有漆树分布,可就地取得天然的修复材料。一棵漆树的整个生命周期只能割出10公斤左右的生漆。割漆时,一年的刀口还不能超过10刀,每割10天需歇10天,每割一年需歇一年。因此古时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因漆树冬天不产漆,春天也不行,采漆的最佳时间便是三伏天。由于晚上的产漆量要比白天高,漆农一般会在晚上进山采漆。
闵俊嵘的桌子上除了各式各样的雕刻、髹刷、除尘、贴金等工具,最显眼的莫过于白净的瓷碗里盛着加工处理过的生漆,颜色为褐色,碗的顶端还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薄膜。
生漆从漆树采割下来时是乳白色胶状液体,与空气接触后会转为褐色,数小时后表面干涸硬化而生成漆皮,“白如雪,红似血,黑似铁”,便是其在各种状态下所呈色泽的优美写照。但也因其色彩不稳定性,在修复漆器中要想把色彩调到一致非常困难。因此,补漆的效果要想与文物一样,就要比它略微深一些,这样过几个月或者一年后便能达到一致。
生漆在髹饰工艺里通常不用做表面的髹涂装饰,若是用生漆直接刷,干了之后,呈现深棕色,颜色特别重,色彩受限制,直接跟颜料调和在一起成非常鲜亮的颜色很难。因此,要做髹涂,需将生漆进行炼制,把生漆滤去杂质后,放在太阳底下晾晒,一边晒一边搅动翻动,使漆中的水分蒸发约30%,生漆便由乳褐色变成半透明的棕色。把这种漆涂在木器上可以透出木器的纹理,而不似生漆直接涂在木器上那样遮盖全部木纹。若是要炼制成不同颜色的漆,则需要往生漆里加矿物颜料和不同的油脂。
生漆还可以调和成漆灰腻子,简称“灰”,是以各种物料的粉末与生漆调合而成的糊状物,用來涂在漆器的麻布胎子上。根据所用物料的不同,分角灰(以熬过的鹿角捣碎调漆灰)、骨灰(以熬过的兽骨捣碎调漆灰)、蛤灰(以贝壳捣碎调漆灰)、石灰(以某种石料捣碎调漆灰)、砖灰(以砖头捣碎调漆灰)、炭灰(以炭末调漆灰)等,使角锹刮涂在坯体土,起补平补缺、补棱角、坚坯的作用。
雕填剔刻罩描绘
对于出土漆器或传世漆器,受自然力和人为不利因素的影响,其胎骨和漆膜常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损和残缺,故修复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除尘、加固、回贴、补全胎体、补全地仗层等;第二部分为补全髹饰层,有雕刻、描绘、罩明、戗划等。
除尘:用软毛刷、吸尘器等扫除器物面上和纹样中的尘灰。加固:用漆或胶涂于器物开裂处,用夹子和木板紧紧加固。回贴:采用大漆与淀粉糊制作漆糊,将脱落起翘的漆膜贴回本体。补全胎体:漆器胎质有木、夹纻、竹、藤、皮、纸、陶瓷、金属等,其中常见的是木胎和夹纻,修复中见得较多的是木胎。木胎根据制作工艺不同又分两种:一种是斫木胎(把木胎削斫出来),一种是卷木胎,根据胎质材料,补齐缺损。补全地仗层:胎做好后,胎上要用漆糊布或糊麻筋,再施数遍漆灰,这就是做地仗。在清代宫廷的建筑和家具中常用猪血料,虽强度比大漆做的灰胎低一些,但便宜,可以大量使用。
第一部分的修復完成,便可以进入髹饰层的修复。
髹饰层一般先做底漆,底漆干燥后打磨,再刷一遍中涂漆,将地仗层中的毛细孔、凹陷填平,最后是表面髹漆、装饰。故宫里的漆器修复师通常从市面上购得漆之后,再根据修复对象所需进行色彩、稀稠以及性能的调和。
1毫米的厚度要髹漆10-15遍,10毫米的厚度,髹漆要刷上百余层,每刷一遍,就要送进特制的窨房(用来控制温度和湿度,器物每上一遍漆灰或漆,都要送入窨房,使涂层成膜干燥)里,待漆层干燥到合适程度后取出再刷,如此反复多次。为了避免修复过程中造成对文物的再次损伤,漆料不直接补刷在文物上,而是在预先备好的木板上髹漆,然后按圈足所需裁下,贴上去粘牢,再进行雕刻。
雕刻。运用刺刀扎进漆层中,扎到接近垫光漆层为止,再把雕刻中不需要的部位剔除掉。小一点的缝隙用剔刀,一点一点地剔出来,大一点的缺口要用铲刀。铲刀是斜口的,分左斜和右斜,比如正方形器物里有角度,就得用铲刀一层一层地铲下来,只留下图案纹样有用的部位。经此之后,漆胎出现简单的高低漆面,后用片刀对锦纹以上的漆层,按图案要求进行雕刻。雕漆的雕刻只能在漆处于一种半硬不硬的状态下进行,因此雕刻的最佳时间段大约只有4个月,极其考验功力,素有“出刀无悔”之说,尤其是人物刻画,没有数十年的功力很难下“笔”。雕刻中根据漆色的不同,又有剔红、剔彩、剔犀之分,尤以剔红最为多见。剔红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剔彩是用多种色漆分层涂于器物表面,雕刻时分层取色,其花纹五色斑斓。剔犀是用二色或三色漆在器物上有规律地逐层髹涂,至一定厚度,再雕刻花纹,花纹的侧面露出不同色漆的纹理。
描绘。描绘可分为彩绘、描金等。彩绘是漆器最早使用的一种装饰方法之一,既可以保护胎骨,又为器物锦上添花。有的用漆色在漆器上画花纹,有的用油色,有的油漆并用。描金是用金胶漆描绘纹饰后,将干之时贴敷金箔或金粉。
罩明。用半透明的漆,刷涂在各种不同漆地的器物上。因透明漆色相和深浅的不同,罩染厚薄和打磨轻重也不同。
戗划。用针、锥或刀在漆面上刻划线条,再在凹的划痕里戗进金、银或彩的方法,称为戗金、戗银或戗彩。其中戗金,在推光漆或罩漆完成的漆器上,用针或雕刀刻出线条或细点进行纹饰,在刻痕内填金漆,再贴入金箔、黏敷金粉,使金箔、金粉深入凹槽,令刻在漆器上的花纹呈现金色,表现出漆器纹路的立体感,具有快速流畅却又沉稳的美感。
如明代黄成《髹饰录》所言:“补缀:补古器之缺,剥去痕尤难焉!漆之新古,色之明暗,相当为妙。又修缀失其缺片者,随其痕而上画云气,黑髹以赤、朱漆以黄之类,如此五色金钿,互异其色,而不掩痕迹,却有雅趣也。”
造物精神 保持气韵
漆器需要一层层的积累才有刻画的余地,是一部深藏中国千年韵与美的诗集,漆器修复师便使得这本“诗集”能够亘古绵延。
作为古老的乐器,“瑟”常被运用于中国古代诗词中,或烘托气氛,或隐喻情感,前有《诗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后有《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故宫院藏的黑漆彩画云龙纹瑟便是清宫旧藏,用于宫廷中和韶乐。 黑漆彩画云龙纹瑟未修复之前,木结构开裂,漆层开裂、起翘、缺失严重,彩绘层开裂、起翘、残缺、磨损,瑟弦缺失,瑟架开裂、漆层残缺,瑟面尘污。这件瑟的原有制作工艺使用的是木胎髹漆泥金彩绘,瑟架使用的是金箔罩漆工艺。根据传统工艺分析以及木胎和漆层的材料检测,修复师决定使用原有的血料地仗和天然漆,以及金箔、金粉、桑蚕丝弦等材料,用原有的工艺加固彩绘层、加固木结构、补全地仗层、补全黑漆层,使得黑漆彩画云龙纹瑟光泽动人,保持原来的气韵。
另有乾隆喜爱作诗,一生留下4万余首御制诗和千余篇御制文,现存乾隆御稿箱中便有28000多页乾隆御制诗文稿。乾隆御稿箱为木胎剔彩工艺,由上至下为红色、绿色和黄色3个漆层,底部素髹黑漆。送修前,雕漆层有开裂、起翘、缺失,底部黑漆开裂、起翘严重,箱体表面尘污严重。修复师先是使用物理方法逐层除尘清理,后在雕漆层使用鱼鳔胶将漆层回贴加固,再用髹涂好的漆层粘贴补配后进行雕刻。底部漆层也是先使用鱼鳔胶进行回贴加固,后用生漆灰胎补全灰层,最后补全黑漆层。
故宫馆藏的一些漆器雕工细致入微、藏锋清楚、隐起圆滑,通过修复,还原器物完整的气韵,给人们视觉带来华美的观感。如故宫藏乾隆朝漆器展在嘉德艺术中心开幕,其中《乾隆款剔彩龙凤集福盘》仿自嘉靖朝作品,色彩鲜艳丰富,花纹繁密多样,布局工整对称,不失为艺术的再创造;《红漆嵌螺钿团花纹攒盒》通体髹朱漆地,将各式团花集于一体,布局看似随意却内含章法,色彩绚丽奢华,宫廷气息浓郁。
大漆之境是深具文化内蕴的美学之境。漆器重视质地之美,一遍又一遍髹漆中,漆底变得越来越莹润,色彩变得越来越亮泽;一遍又一遍刻凿中,纹饰变得越来越丰满,造型变得越来越有厚度。
对于文物修复师而言,漆器修复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便是忘却自己。意指修复时不能有个人的特点和风格,必须忠实于原作,才能不仅“形像”也“神似”,保持气韵的完整性,做到修复后让文物的“灵魂”活灵活现。
漆的秉性远远超越物性,技和道浑然一体,体现着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主导下随时代而变的审美,体现着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传递着中国历史的温度,承续着中国文化的质感。深植于远古历史文脉的大漆文化,值得我们温习与延续。
TIPS
修复作品:《太和殿金漆宝座》《乾清宫金漆宝座与屏风》《倦勤斋斑竹彩绘与漆饰构建》,古琴《万壑松涛》《峨眉松》《蕉林听雨》《残雷》《聚云》,《剔红寿字如意双耳瓶》《般若波罗蜜心经经盒》《红雕漆开光花卉纹长方形盒》《御书观世音菩萨经盒》《剔红开光山水人物纹海棠瓶》《黑漆描金多宝格》《剔红大吉葫芦瓶》等,描金山水人物炕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