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院校:抢抓四重机遇、实现就地崛起

来源 :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l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承接中西部产业转移、发展文化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是西部院校面对的“四重机遇”。在善抓机遇、创新求变中,完成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调整,实现作大作强,就地崛起。
  关键词:四重机遇 差异化 客户群 操作层 动手型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继续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任务,同时把教育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与社会建设的首要问题。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进一步尊重人民对于美好教育和“美丽中国”的期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考量各级教育机构基本要求的同时,也预示着教育事业将再次迎来大发展、大变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尤其是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有别于中东部地区。在“相对落后、奋力追赶”的客观现实面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国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大政方针指引下,西部地区还享有西部大开发、承接中西部产业转移、发展文化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的“四重机遇”。西部高校要善抓机遇、创新求变,实现作大作强,就地崛起。
  一、“四重机遇”给西部高校教育事业带来的重点“发力”环节。
  (一)西部开发战略。
  第一轮西部大开发2001年开始运行,至今已经十二年,教育板块投资重点在基础设施和发展基础教育方面。西部院校在基建项目准入、学科设置、专业优化、培育和用好各类人才、产学研发展等方面广泛受益。第二轮西部开发从2011年进入实质运行,计划仍在继续、政策持续发力。重点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西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加大对西部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用于教育、医疗、社保、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转移支付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投资项目将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领域。第二轮比第一轮的投入力度、密度更大,部分政策已经与“十二五”规划并轨,西部高校仍将中长期受益。
  (二)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战略。
  随着“淘汰型、产能型、扩张型、配套型、延伸型”五种不同类型的产业转移、优化完成,承接产业转移的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产业升级随即展开。由此带来的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旅游餐饮、文化传媒、信息咨询等配套服务产业的得以联动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不仅延伸到一个广阔的领域,而且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西部高校尤其是二本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新办企业的高速发展和东部市场的巨大吞吐,给西部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原材料、土地、电力告急的同时,出现人力资源的“用工荒”。“蓝领”更加奇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给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带来挑战,甚至“迫使”高校按照市场需求来“量身定制”人力资源类型、专业培养方向与专业课程设置。
  (三)发展文化产业战略。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给高校的许多传统学科、专业带来了“复活”或者使之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许多专业、学科,直接进入市场创造经济效益。影视剧、广告业、出版业、动漫业、商演业概不例外地吸纳就业、提供税源。随着人民群众收入不断增长、物质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满足,对文化权益的诉求、对文化创新的渴望、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烈,文化产业所蕴含的商机、衍生的文化市场,也将越来越巨大。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抓住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在随后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大文化领域各类人才培养力度等措施,必将对西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产生深刻影响、带来重大变化,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将不断研发、产生、推出。
  (四)新兴战略产业。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文件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力争达到8%左右。其产业覆盖领域十分宽广。包括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核能技术,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新能源汽车等;信息网络产业:传感网、物联网技术;新材料产业: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农业和医药产业:转基因育种技术、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空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
  与国家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相对应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课程设置,将在实践中通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和研究比对,客观探索、适度科学地推向市场、推向社会。
  总而言之,西部高校在上述“四重机遇”中,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改革和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均已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二、找准“差异化”、紧盯“客户群”、立足“操作层”、培养“动手型”。实现“作大作强”、“就地崛起”。
  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最早成立于1956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环境、管理、基础工程、电子信息等学科为优势特色的多科性大学。2010年7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中,确定该校开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在充分发挥传统优势专业的同时,不断对学科、专业进行优化升级,形成了16个教学学院、在校学生3万多人的办学规模。同时,学校不断进行资源整合,找准“差异化”、紧盯“客户群”、立足“操作层”、培养“动手型”。实现了“作大作强”、“就地崛起”。
  1997年,通过外引内联,由校本部牵头,创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2004年经教育部确认为全国首批独立学院之一,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筹建四川传媒学院。面向文化产业发展。历经15年奋进发展,已为传媒及相关产业输送了近5万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目前学院占地2000余亩,在校生19000余人,生源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传媒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2000年与中国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在“产、学、研”全面合作的基础上强强联合,在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实验基地创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12年来,学院已形成13个系科、40多个专业、在校学生2万余人的办学规模。特别是招生就业进出两旺,社会满意持续走强,被四川省人事厅命名为“西部大开发人才培养基地”。
  调研显示:该校各院校、各部门,始终把培养“普通劳动者”作为办学思想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教育进行常抓不懈。各专业在按标准、规范设置课程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和生存、发展适应能力,在各个层面形成差异化,紧盯用人单位这个客户群体,在学生的写作、演讲、商务谈判、汽车驾驶、商品推销、信息技术、图件制作、烹饪等领域的某几个方面形成强项,增强就业后的“抗倒伏”、“抗打击”、“抗重压”能力。校领导在优化调整发展布局和定位、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深入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切实提高人才工作水平、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等七个方面创新求变、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经营模式。专业课教师,还根据学生就业分布情况,深入华东、华南、华北等GDP富集区,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市场反馈,指导学校工作。
  三、抢抓机遇与把握转型相结合,办好人民满意高校。
  (一)西部高校要抓住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纵深发展的大好机遇,精心策划、设计优选项目立项,争取国家投入。特别是在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种植业、养殖业、农林牧渔药加工业、服务外包等项目布局方面,充分把握西部开发政策扶持力度,学好用好相关规定。
  (二)承接产业转移后,人力资源的需求与竞争已经开始,解决“用工荒”之类的社会病,绝非一日之功可就。西部高校在这些工作中的最好作为就是办好特色各异的“技师学院”,为落户西部地区的东中部企业,输送合格的、具有“差异化”禀赋的人才。
  (三)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广开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门路。重点是培养文化经营专门人才。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拓宽了文化产业的领域,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种类,文化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这些产业与新兴战略产业的部分内容有紧密联系和纵横交叉,需要进行充分协调。
  (四)新兴战略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尖端。在我国未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升级换代”的重要角色。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劳动力支持。一方面,伴随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现代化,行业企业在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地区和行业迫切需要大批复合型、高水平、高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随着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社会对相应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整体需求更加紧迫,这种现象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许多新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必将加快发展,中小企业亦将走出产业链的低端,高端技能型、高级技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将逐步成为社会劳动力竞争的主体,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长比例必将大幅度超过普通劳动者总量增长。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亟须从以往的规模式扩张,走向结构性调整与内涵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输送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西部院校将再次面对政策调整和“四重机遇”下的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继续坚持“找准差异化、紧盯客户群、立足操作层、培养动手型。”和“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人才培养理念,凭借西部开发和产业转移的天时地利,以发展文化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为跨越抓手,实现西部院校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暖通施工中常见的一些难点和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探索了相应的改善技术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暖通施工 难点 改善技术  作为施工配合的设计人员,首先熟悉工作流程,及时处理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不能现场处理的把问题带回请相关负责人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如遇需要重大设计变更,则需提出几种解决方案,同时根据造价、施工工艺和施工
期刊
摘 要:机电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随着我国各大行业建设的不断地发展,其也有逐渐壮大的趋势,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也越发重要。由此,这个课题有待更多专业人士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机电设备 故障分析 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大型基地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技术改造,如今的企业生产告别了过去粗放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大型的机电一体化装备大量的应用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改变传统单一简单
期刊
摘 要:道桥的具体施工工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技术问题,本文重点就作者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文章提倡建筑工作者应该充分掌握道桥施工技术要点,保障道桥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道桥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道桥施工 钢筋工程 成因  道桥施工是大家耳熟能详,也是在生活中常常遇见的问题,或许在施工期间会对大家的出行造成很多的不便,但大家要相信,一时的不方便是为了以后行动起来更加的方便,加强对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这大幅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使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光纤光缆已经进入了有线通信的各个领域,包括邮电通信、广播通信、电力通信、石油通信和军用通信等领域。文章对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一、光纤通信技术概述。  光导纤维通信就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以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光
期刊
摘 要:道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在逐步的发展和完善之中,其完整、科学、系统的施工技术理论体系也已基本成型。道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在吸收传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探究出新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措施,促进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向“高”、“精”、“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道桥施工 混凝土 过渡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运输已经成为经济的基础,而桥梁建设是交通运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路桥的建设已经成为
期刊
给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的设计  给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的设计主要应考虑防冻,室外给水、消防管的埋深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为防止地面车辆荷载损害的安全埋深,一般金属管管顶覆土不小于0.70m, 非金属管管顶覆土不小于1.0~1.2m; 另一方面是根据北方各地的冻土深度,将管线埋在冰冻线以下的防冻埋深。管道埋设深度一般应在冰冻线以下,需要浅埋时,应进行热力计算。哈尔滨地区冻土深度约2.0m,一般管线埋深在2.
期刊
摘 要:建筑是用能大户,建筑节能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在建筑节能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差很大。研究开发对建筑节能影响大,节能投资少的技术成为攻关的重点。在建筑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好节能与建筑的使用要求、建筑造型及立面要求的矛盾,要强化建筑节能意识,设计出低能耗的建筑作品。  关键词:建筑节能 传热系数 技术措施  房屋建筑节能施工设计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要求,也是我们房屋施工
期刊
摘 要: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活动,招聘的成功与否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运用动态博弈论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在招聘人员的博弈行为。从企业发展的角度,通过对比委托代理模型和重复博弈模型得出企业招聘人员时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对企业有益。  关键词:委托代理理论 重复博弈 人力资源 招聘  1.引言  人力资源是现在企业最主要的资源,企业通常是通过招聘获得这一资源,招聘会给企业带来成本,包括招聘
期刊
摘 要:随着“六五”普法活动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大力加强法制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具有十分主要的意义。本人重点阐述了加强组织机构,打造强有力的法制舆论队伍;丰富方式方法,营造广泛的法制舆论宣传阵地;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舆论环境。对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法制舆论 普法教育 舆论宣传  作为依法治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的法制宣传教育,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
期刊
摘 要:从管理学原理中的组织与组织文化谈起,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塑造学生管理的新模式。同时,辨证的分析了组织中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成功的将组织文化应用于学生管理当中,论述文化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组织 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 组织文化 学生管理  一.学生管理与组织  “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或是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即计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