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升级,电子商务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培育更多将信息化与商务运营有机结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财经大学进行“3+2”分段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培养。其中,从高职到本科的课程体系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临的新问题。通过目前电子商务专本“3+2”高本课程体系衔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根据电子商务就业岗位的实际动态要求,构建动态能力集;梳理课程体系、安排课程内容有效递进;依托云平台功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策略,推进电商高职与本科阶段的课程更好地衔接。
[关 键 词] “3+2”高本衔接;电子商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156-02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已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求,具有较高素质、夯实的理论基础及创新素质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严重短缺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各自特点与优势,共同合作,联合培养具备厚理论、高技能、懂应用、会创新的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是大势所趋。根据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鼓励本科高等学校与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专科与本科衔接主要有三种模式:专升本、合作培养和专本一体化分段式培养。就目前的研究与实践表明,“3+2”分段式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比较理想的专本衔接模式。作为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之一,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自2013年起,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与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合作培养“3+2”模式的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层次学生,在原有专科重实操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力求打造“厚基础,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此项改革在江苏省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中尚属首例。目前已招收3届“3+2”模式的电子商务本科班。
二、“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基本形式
“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是指通过高职院校招收普通高考学生,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修完高职学段的课程,在获得大专学历的前提下,通过参加转段考核,考核合格者可转入本科院校学习两年,完成相应的学分。满足学校毕业的基本要求,可获得本科院校毕业文凭和相应的学士学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财经大学与进行“3+2”分段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前3年专科,依托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骨干)院校重点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技能强势资源;后2年本科,借助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科人才培养强势学科,着力培养具有鲜明的信息技术高职技能特色和经济与管理宽厚理论基础衔接的电子商务高端复合型人才,发挥既具有专科阶段实践技能强,又具有本科阶段理论基础宽厚的优势。
三、电子商务“3+2”高本衔接课程体系存在主要问题
电子商务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的扩散正日益深入到整个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成为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共同研究制定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形成科学的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已势在必行。目前,在构建高职与普通本科“3+2”课程体系出现如下难点问题:
(一)高职与本科两个培养阶段课程教学单元划分不尽合理,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能完全对接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实
质上不是唯理论讲授的,而更侧重应用、实践,而本科教育更加注重理论性。因而,其教学单元的划分、其内容和难易程度的把握为课程衔接带来一定的困扰。电子商务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急需具有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的高端人才。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旺盛,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占比扩大。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已经形成了基本框架,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必将依靠电子商务高新技术推动经营管理模式和服务流程的优化,以此促进产业的升级和优化。通过课程单元的合理划分,适应更高层次的人才需求,培养将信息化与商务运营有机结合,在实际操作层面,需要大量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个重大挑战。
(二)文化素质课程的衔接贯通和专业课程的衔接贯通方面,
还没有完全建立高职与本科衔接的接入口与学生技术能力的提升渠道
本科教育对基础学科的要求较高,而高职院校的师资长期进行适合高职学生培养需要的基础性教学。特别是在英语和高等数学教育方面,与本科院校的培养有所差距,同时,高职3年学段和2年本科学段的一些专业课程内容相似,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阻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持续学习。
(三)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急需创新校企合作的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目标定位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具有高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在目前现有的专科与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尽管也一定程度上注重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吸收行业企业的建议与意见,但是企业的有效参与度不够,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工作人员脱离一线教学,尽管了解行业对人才专业技能的需求方向,可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设立却不了解,需求技能背后的理论、支撑性知识缺乏准确描述。特别是面对培养高技能、厚理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课程的设置如何更加合理,更好地区别于一般专科与本科的教学,通过课程的合理安排与设置,更好地将专科教学与本科教学合理衔接,企业方面缺乏经验。而学校方面,缺乏对企业实际生产运作过程的深入分析和所需知识的科学提炼,因此,如何将企业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效落实到课程中也存有问题。 四、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策略
(一)根据电子商务就业岗位的实际动态要求构建动态能
力集
紧扣创新培养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技术高职技能特色向经济与管理宽厚理论基础衔接的电子商务高端复合型人才路径,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等特点,根据就业岗位的实际动态要求,构建动态能力集。培养模式其核心思想为:依据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将实际工作岗位所需求的各种能力任务化、项目化,形成动态能力集;根据任务化了的动态能力集再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动态能力集中的模块化、动态的能力与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映射起来;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做到真正知行合一,构建出能在较长的职业生涯期间适用的“动态能力集”。形成与具备经济与管理学的宽厚基础,其知识应用贯穿于在线支付、物流配送、报关结汇、检验检疫和信誉评价等岗位的运营、管理与维护,并能够运用网络信息工程技术进行商务运营、集成创新的高端技能人才所对应的培养能力全集。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专科与本科学校相关专业负责人与骨干教师对分段培养专科与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使整个项目的课程体系既自成体系,又能实现有机衔接。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具体细化到每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并将课程目标分解在具体课程中,最终顺利落实培养目标。同时,要特别注重对课程内容的梳理,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环节和运作过程需要,对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效递进,明确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不同的课程与教学内容。
(三)依托云平台功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场所,对于“3+2”高职与本科分段式培养而言,存在一个明显问题,即两所学校之间物理距离的客观存在,这势必会造成以下问题:(1)双方学校领导层以及教师层面共同坐下探讨课程设置与课程衔接的机会少,实际操作存在困难,难以做到经常性的研讨、切磋有关问题;(2)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实际课堂内容在教学深度上以及广度
上存在差距,存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重合性,思路的区别,由于两个阶段彼此独立分开,因而是否能合理的衔接,仍存在困难;
(3)对于“3+2”分段培养的学生而言,区别于其他专科层次培养的同学,其在3年的专科培养过程中,需要融入南京财经大学的教学中,对南京财经财经大学的教学理念、要求需要有所了解。
依托教育云平台,两校之间推行空间开放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利用空间开放课程、空间群组功能,实现研讨式、案例式、翻转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设空间开放课程,利用网络云平台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库、授课计划、教案、PPT、教学案例、实训项目等课程资源进行共享分。同时,借助云平台,可以打破物理距离,实现空间授课、空间上开展课堂讨论、完成作业提交、作业批改等功能。这种网络云平台的使用能够有效突破时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密切“3+2”联合培养的学生于两校教师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解决学业或者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便捷与开放的条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和特点,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具有主动性,参与学习资源的收集、分析、判断、创造,通过云平台及时互动,建立了非常便捷的空间联系,突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
五、结论
实现电子商务“3+2”专本分段式培养是适应产业经济发展,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了有效保证电子商务专业“3+2”专本衔接分段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进行“3+2”分段式培养课程体系的衔接工作。在专科3年与本科2年的培养中,均以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为目标,以突出职业性和应用型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对职业面向岗位及工作能力需求分析,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对专本两个阶段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构建符合岗位需要的合理的课程体系,并可通过云平台的媒介,进行课程教学与师生交流,更好地推进电子商务专业厚理论、高技能的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苏宝莉,顾惠斌,杨长春.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析: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
[关 键 词] “3+2”高本衔接;电子商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156-02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已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求,具有较高素质、夯实的理论基础及创新素质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严重短缺将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各自特点与优势,共同合作,联合培养具备厚理论、高技能、懂应用、会创新的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是大势所趋。根据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鼓励本科高等学校与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专科与本科衔接主要有三种模式:专升本、合作培养和专本一体化分段式培养。就目前的研究与实践表明,“3+2”分段式专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比较理想的专本衔接模式。作为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之一,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自2013年起,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与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合作培养“3+2”模式的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层次学生,在原有专科重实操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力求打造“厚基础,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此项改革在江苏省高职类电子商务专业中尚属首例。目前已招收3届“3+2”模式的电子商务本科班。
二、“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基本形式
“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是指通过高职院校招收普通高考学生,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修完高职学段的课程,在获得大专学历的前提下,通过参加转段考核,考核合格者可转入本科院校学习两年,完成相应的学分。满足学校毕业的基本要求,可获得本科院校毕业文凭和相应的学士学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财经大学与进行“3+2”分段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前3年专科,依托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骨干)院校重点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技能强势资源;后2年本科,借助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科人才培养强势学科,着力培养具有鲜明的信息技术高职技能特色和经济与管理宽厚理论基础衔接的电子商务高端复合型人才,发挥既具有专科阶段实践技能强,又具有本科阶段理论基础宽厚的优势。
三、电子商务“3+2”高本衔接课程体系存在主要问题
电子商务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的扩散正日益深入到整个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成为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共同研究制定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形成科学的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已势在必行。目前,在构建高职与普通本科“3+2”课程体系出现如下难点问题:
(一)高职与本科两个培养阶段课程教学单元划分不尽合理,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能完全对接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实
质上不是唯理论讲授的,而更侧重应用、实践,而本科教育更加注重理论性。因而,其教学单元的划分、其内容和难易程度的把握为课程衔接带来一定的困扰。电子商务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急需具有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的高端人才。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旺盛,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占比扩大。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已经形成了基本框架,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必将依靠电子商务高新技术推动经营管理模式和服务流程的优化,以此促进产业的升级和优化。通过课程单元的合理划分,适应更高层次的人才需求,培养将信息化与商务运营有机结合,在实际操作层面,需要大量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个重大挑战。
(二)文化素质课程的衔接贯通和专业课程的衔接贯通方面,
还没有完全建立高职与本科衔接的接入口与学生技术能力的提升渠道
本科教育对基础学科的要求较高,而高职院校的师资长期进行适合高职学生培养需要的基础性教学。特别是在英语和高等数学教育方面,与本科院校的培养有所差距,同时,高职3年学段和2年本科学段的一些专业课程内容相似,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阻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持续学习。
(三)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急需创新校企合作的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目标定位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具有高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在目前现有的专科与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尽管也一定程度上注重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吸收行业企业的建议与意见,但是企业的有效参与度不够,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工作人员脱离一线教学,尽管了解行业对人才专业技能的需求方向,可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设立却不了解,需求技能背后的理论、支撑性知识缺乏准确描述。特别是面对培养高技能、厚理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课程的设置如何更加合理,更好地区别于一般专科与本科的教学,通过课程的合理安排与设置,更好地将专科教学与本科教学合理衔接,企业方面缺乏经验。而学校方面,缺乏对企业实际生产运作过程的深入分析和所需知识的科学提炼,因此,如何将企业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效落实到课程中也存有问题。 四、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策略
(一)根据电子商务就业岗位的实际动态要求构建动态能
力集
紧扣创新培养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技术高职技能特色向经济与管理宽厚理论基础衔接的电子商务高端复合型人才路径,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等特点,根据就业岗位的实际动态要求,构建动态能力集。培养模式其核心思想为:依据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将实际工作岗位所需求的各种能力任务化、项目化,形成动态能力集;根据任务化了的动态能力集再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动态能力集中的模块化、动态的能力与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映射起来;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做到真正知行合一,构建出能在较长的职业生涯期间适用的“动态能力集”。形成与具备经济与管理学的宽厚基础,其知识应用贯穿于在线支付、物流配送、报关结汇、检验检疫和信誉评价等岗位的运营、管理与维护,并能够运用网络信息工程技术进行商务运营、集成创新的高端技能人才所对应的培养能力全集。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专科与本科学校相关专业负责人与骨干教师对分段培养专科与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使整个项目的课程体系既自成体系,又能实现有机衔接。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具体细化到每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并将课程目标分解在具体课程中,最终顺利落实培养目标。同时,要特别注重对课程内容的梳理,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环节和运作过程需要,对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效递进,明确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不同的课程与教学内容。
(三)依托云平台功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场所,对于“3+2”高职与本科分段式培养而言,存在一个明显问题,即两所学校之间物理距离的客观存在,这势必会造成以下问题:(1)双方学校领导层以及教师层面共同坐下探讨课程设置与课程衔接的机会少,实际操作存在困难,难以做到经常性的研讨、切磋有关问题;(2)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实际课堂内容在教学深度上以及广度
上存在差距,存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重合性,思路的区别,由于两个阶段彼此独立分开,因而是否能合理的衔接,仍存在困难;
(3)对于“3+2”分段培养的学生而言,区别于其他专科层次培养的同学,其在3年的专科培养过程中,需要融入南京财经大学的教学中,对南京财经财经大学的教学理念、要求需要有所了解。
依托教育云平台,两校之间推行空间开放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利用空间开放课程、空间群组功能,实现研讨式、案例式、翻转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设空间开放课程,利用网络云平台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库、授课计划、教案、PPT、教学案例、实训项目等课程资源进行共享分。同时,借助云平台,可以打破物理距离,实现空间授课、空间上开展课堂讨论、完成作业提交、作业批改等功能。这种网络云平台的使用能够有效突破时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密切“3+2”联合培养的学生于两校教师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解决学业或者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便捷与开放的条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和特点,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具有主动性,参与学习资源的收集、分析、判断、创造,通过云平台及时互动,建立了非常便捷的空间联系,突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
五、结论
实现电子商务“3+2”专本分段式培养是适应产业经济发展,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了有效保证电子商务专业“3+2”专本衔接分段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进行“3+2”分段式培养课程体系的衔接工作。在专科3年与本科2年的培养中,均以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为目标,以突出职业性和应用型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对职业面向岗位及工作能力需求分析,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对专本两个阶段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构建符合岗位需要的合理的课程体系,并可通过云平台的媒介,进行课程教学与师生交流,更好地推进电子商务专业厚理论、高技能的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苏宝莉,顾惠斌,杨长春.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析: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