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携手——美国人 新共识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035846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是美国一个华人精英组织,目前有会员130人左右,他们在美国社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1990年,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等人发起成立该组织,对促进美国与中国以及两岸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与众多其他在美华人社团不同的是,百人会入会资格十分严格,必须由会员推荐并经所有会员审核过关,才被接纳。
  2007年,百人会委托佐格比国际民调公司进行《希望和恐惧——中美双方态度》民意调查。这次调查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史以来最具成果的一次调查。完整的报告涵盖了两部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以及中国人对美国人的态度。涉及的问题包括经济、贸易、产品安全、台湾问题、气候变暖以及对中国崛起的看法、2008奥运会等方面。
  
  调查将对象分为了4类:黑色代表1200名分布各州的一般美国民众,灰色代表200名传媒、学术领域的精英分子、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和公共领域的意见领袖,红色代表150个员工人数在500名以上的公司的商业领袖,蓝色代表100名资深国会工作人员。
  该报告综合了2005年和2007年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民意变化,以下只截取其中一部分。
  从右边图表我们可以看到资深国会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从2005年的19%上升到了2007年的35%,这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一般民众里年轻人往往对中国持更为乐观的态度,高收入阶层的态度比低收入阶层消极。另外,美国的意见领袖、商业领袖和国会工作人员对中国的认识也从以往的单一政府取向(例如一党制、共产主义等)逐渐演变到了注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例如经济实力、大国的责任和挑战等),与中国携手合作成为了大部分美国人的新共识。
  图表(1)
  
  左边图表统计了美国商业领袖和国会工作人员对一般民众关于中国的态度的估计。商业领袖和国会工作人员均认为大部分美国民众对中国持不满意态度,但是真实的调查结果却是只有不到一半的民众对中国不满。
  图表(2)
  
  这份图表的主题是“你认为中美在哪两个方面分享最多的共同利益?”
  图表(3)
  
  
  
  
  这份图表的主题是“和对方的双边贸易是否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
  两国商业领袖都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他们同时预测中国将在20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消费市场。政治方面,大部分美国人相信中国迟早会实现民主,尽管过程可能会在20年以上。两国都对中国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抱有乐观的看法,认为这个群体将成为未来中国最庞大和最有影响的阶级。
  图表(4)
  
  这份图表显示两国对中国经济崛起的看法。
  超过60%美国民众认为中国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是严重或潜在威胁。调查对象中平均4个美国人里有3个相信是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并建议政府停止海外加工和外包服务,尽管此举会导致物价上涨。另外,在2007年,75%的美国人把中国军事力量的壮大视为另一项威胁, 2005年的数据是66%。
  图表(5)
  
  这份图表的主题是“对于中美关系,你最担忧的是哪两点?”
  
  报告最后提出3条改善中美关系的建议 :开放两国间的旅游(被调查的人群中,曾有机会到对方国家探访和旅游的人往往对对方国家有更好印象);增进国会工作人员对中国的了解;改善两国媒体对对方国家的不公正报道。(图表数据来源于佐格比国际民调公司)
  
  对美国民众的调查:“如果台湾宣布独立并导致军事冲突,美国是否应该插手?”
  
  图表(6)
其他文献
6月7日,希拉里宣布退选总统,即使是“打不死女郎”,终于也有“英雌”低头的一天。  去年1月,希拉里在个人网站发表录像宣言,扬言,“I′m in.And I′m in to win.”(我参选,且是为了得胜而参选),可谓壮志凌云。但结果,这番豪言壮语在初选便告落空。    错误的选战策略,是希拉里落败的主因。她自视过高,以为可以如2000年时的小布什一样,在初选一开始,便以雷霆万钧之势抛离对手,早
2012年10月28日,《都市快报》浓墨重彩地报道我国“自然村的消失”。这个概念比“农村空壳化”更能激起人们对传统社会形态的怀念,一时形成网络热议。报道说,过去10年,我国的自然村每天消失80到100个。  自然村和行政村是两个概念。上世纪上半叶,我国大部分农村还基本是自然村的自治状态。1949年以来,由于把行政组织建立到最基层的需要,有些地方,直接把农村按军事化的形式,用阿拉伯数字编队了。所以,
二战后,美国政治学者西摩·马丁·列普塞(SeymourMartin Lipset)曾提出美国乃“第一个新国家”(the first now nation)的命题。“新国家”是指二战后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如雨后春笋的左倾共和国。这批经由反帝反殖民地斗争建立的国家,“形象上总是与革命思想相联系”。它们多与传统决裂,倾向“自由、平等、博爱”一类的世俗理想,在美国独立建国那个时代,它表现为“美国的平等观”,在
中国人在非洲投资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但也引发了各种争议。反对者态度激烈,并警告那种为了中国投资者和少数非洲本地当权者的利益进行无情开采的活动。另一些人则认为,中国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资正在改变非洲内陆一些最不发达地区,并为那些穷困潦倒的当地人带来可观的利益。  中国现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过去10年间,在中国的帮助下,非洲的平均GDP增长达到5.5%,到2012年,已有高达2000亿美元的资产在中
虽无私奔之名,王石已有私奔之实。在攀爬世界Top高峰、游学哈佛之后,万科董事长终于在公众和媒体面前耍了漂亮的回马枪,直刺敏感的八卦点:跟大多数有钱的老头一样,被传告别发妻、与年轻女演员牵手,他们称之为爱情。  客观说来,王石在这些阔老头中当然算相当有魅力:1951年出生,几乎算是共和国同龄人,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与这个时代的距离都是血与肉的紧密。所以,如果跳出绯闻八卦,细看王石所代表的企业家,都有共
安徽铜陵境内的一片田地被工业废料逐渐填埋  十几年前,因为不断咳嗽,到医院检查,医生拿着我的肺部X光片问:“你的肺部纹理比常人增多,是不是在水泥厂工作?”我摇摇头。我家距离水泥厂和采石场确实很近,不到五百米,房子里每天灰尘很重,常常伴着浓烈刺鼻的气味。当时饱受困扰的不仅是我,整个小城都被水泥厂的烟尘笼罩。  不久,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半个版的文章,谈水泥厂困扰小城问题。随后我被县里最高领导约谈,
上次说到我的3位佛门师父。其实,和我真正有过密切交往的出家人要算净慧禅师。而说到净慧师就不能不提及《法音》杂志。上世纪80年代初,在“文革”中受到严重摧残的佛教事业开始慢慢恢复。《法音》杂志由赵朴初亲任主编,编委有巨赞、法尊、隆莲等高僧和虞愚、周绍良、王尧等学者。净慧师担任责任编辑(不久后出任主编),负责实际工作。  浩劫之后佛教人才凋零,学佛的年轻人更是凤毛麟角,稿源颇成问题。当时,我正开始对佛
“云计算”时代,我们将面临新的安全挑战,我们该如何排掉埋伏在信息安全底下的“地雷”?    “SOA已死!”云计算时代正在向人们宣告,它已到来。  当你还在对“XX门”表示震惊,担心自己的终端设备遭受信息窃取时,一场以“云”为名的技术革新,正在谋求将所有计算机信息和服务网络化。以前,我们的一切操作、存储动作都发生在终端设备,网络是一个目的而非方式。如今,“云计算”却让网络也成为一种计算资源。  知
慈善不是一个竞赛。你捐5块,他捐100块,不要比较。就好像我不能和李嘉诚比,李嘉诚不能和比尔盖茨比一样。心是不能计算的    从侧面看他似乎太普通了,一时间没有认出来。直到他拧过头来,向你微笑,我才知道,真的是那位在银幕上战无不胜,忠义仁勇的大侠。    他认真地接受采访,不厌其烦地回答问题,不用记者提醒,就语速飞快地把他要讲的话和盘托出。  前天通宵没睡,在河北义县拍《刺马》,从河北赶回北京已是
“周其凤是教育部派来堵枪眼的,但他堵住枪眼了吗?没有。这是他的遗憾,也是他的宿命”    集中了中国近年高校改革所有矛盾特征的吉林大学仍身处各种漩涡之中,与4年前相比,似乎没有多大改变。  吉林大学校园网牡丹园BBS上,两派人争得不可开交。一方为不顾大局的教师感到悲哀,另一方为不明真相的学生感到悲哀。他们对前任校长周其凤4年功过的评价,各执一词。  周其凤,湖南浏阳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