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高培智学校低年级实用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gfen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有效教学”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低年级学生刚进学校,要养成他们听指令的习惯。由于大脑器质性损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问题,眼手协调能力差,迟迟难以下笔,有些甚至还不会握笔。如何达成实用语文的有效课堂,让低年级学生具备听、说、读、写基本语文能力的同时,又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沟通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具备有效备课的能力
  做好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无疑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首先说到备课,它包含两方面:
  1. 备教材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对于没有现成教科书的培智学校来说,备好教材,这是尤为重要的一点。比如说A班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实用语文的学习内容有:认识自己的学校,认识班级的老师和同学,认识自己的身体等。先给他们教学哪一部分的内容?我们从A班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目标和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方面进行考虑,由易到难进行排序,把“我们的班级”定为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了解学校和班级名称,认识班级老师和同学,熟悉教室的各区域,能找到自己的座位,知道自己水杯和书包存放的位置等。带领学生熟悉新的学习环境,消除不适应感,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
  2. 备学生的能力,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需要
  学生常用的信息接受通道是以视觉还是听觉为主,目前所处的认知阶段是以实物为主的具体物阶段,还是到了辨认图片的半具体物阶段,这些在备课阶段都必须考虑进去,同时照顾到唐氏、自闭症、智障等不同特质学生的需要,让他们都有能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教学“人”时,给自闭症学生准备好合家福,他们主要的任务是认识自己的家人;唐氏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要认读卡片“一家人”,描红格子让他们进行“人”字的描红。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拉近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启智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智障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能与人进行有效沟通。
  1. 把生活拉进课堂,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智障儿童的知识迁移能力差,他们不会学以致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当孩子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时,会带给他们自豪感,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进行学习。
  很快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在教室里贴上了相关的海报,组织学生去家政室蒸粽子吃。有美食做引子,接下来就是进行“米、火、水”的学习:由包粽子的米到午餐的米饭;蒸粽子要打开炉火到学校消防栓的火警电话119;今年龙舟水真多,蒸粽子时锅里要有水,到下课喝的直饮水。课后,人手一张字卡给他们带回家,找找家里的米放在哪儿,观察家里煤气炉的火,家里喝的水和拖地洗手等用的水。课堂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2. 课堂中寻找生活,引导学生联想想象
  智障儿童思维不灵活,往往生搬硬套,想象没有条理,也不合情理。故我们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
  低年级学生喜欢押韵、节奏明快的儿歌。如教学“鹅”时,“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诗歌琅琅上口,学生鹦鹉学舌,不解其意。利用外出公园踏青的时机,我们带学生去人工湖,拍下学生与鹅嬉戏的情景。课堂上,播放视频,询问学生:大家去看鹅,鹅开心吗?你怎么知道鹅很开心呢?鹅开心时,观察它的脖子、脚掌、羽毛是怎样的?激起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以游戏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纪小,调皮好动,还未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他们注意力不持久,对知识性的学习理解有困难,不感兴趣,往往老师教得吃力辛苦,学生也学得乏味。而游戏是小孩子极其喜欢的一种活动,它能有效地协调手、口、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1. 游戏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趣味性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玩球,我把所学的字卡和图卡贴到黑板上,全班同学轮流拿着小球投标,投中了又认读正确,就可以拿回自己的座位,时间一到,数一数谁的卡片最多,谁就是投标高手。
  2. 游戏活动的设计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
  临近新年,我们教学生说新年祝福语:“新年好”“恭喜发财”“吉祥如意”等。我们把教室创设成休闲广场的环境,助教老师、陪读人员分散在广场的各个角落。主教老师带着学生来到广场,引导他们跟人打招呼,领取红包。学生来回走动,兴致勃勃地跟人鞠躬打招呼,不断重复练习说祝福语。一节课下来,有口语能力的同学基本上能清晰地跟人说新年祝福语,没有口语能力的学生也学习了微笑地看着人,做拱手的动作。
  3. 游戏活动的设计要有启发性,体现游戏价值
  在学习用具“铅笔、橡皮、笔盒”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准备了一个色彩鲜艳的魔术袋,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变变变,变魔术”,先是学生听指令把相应的东西放进魔术袋:xx,请把你的橡皮放进去。哇,魔术袋满了。接着“变变变,变魔术”,把魔术袋重新变小。学生听指令从魔术袋里摸出相应物品,比如说:xx,请摸出橡皮。训练学生触觉分辨力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回答“这是谁的橡皮”。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一、军训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一)有利于辅导员提前了解学生情况从事学生工作的基础在于了解学生,而军训正好为辅导员提供了一个提前了解自己学生的机会。两到三周的军训时间,不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一直被誉为语文科“难点”的作文教学,因信息技术的介入,也悄然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直观形象,激发兴趣  作文是一个艰苦的创造过程,它需要在大量的生活感知及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选择、加工、想象、创造,最后着上鲜明的个性色彩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凭回忆和想象来完成习作,通常无从下笔,不知所措。久而久之,作文就成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引导发现,激发创新兴趣  引导发现指的是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事物发展的因果及其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揭题后,我让学生据题发文,甲生问:“‘天堂’是什么意思?”乙生问:“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丙生问:“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我又启发学生:能否据
期刊
在中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中,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组织与开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城市公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主要是满足城市居
无论是从课程理念、学科特点还是教学内容来看,中学地理十分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但是,通过对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地理课堂的观察发现,在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并未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在哪里?一线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班级授课制
作为一名教师,上公开课似乎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怎样才算是一堂好的公开课,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许多教师上公开课,就是为了向听课者最充分地展示自我所长。展示得好,就是成功的公开课,展示得不好,就是失败的公开课。其实,这样的公开课走进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忘记了公开课也是课,课是给学生上的,课堂教学的主体只能是学生。现在很多的上公开课的老师没有弄明白这一点,是在为自己而上,其主要目的成了充分地展示自己,或者
<正> 2.2.3 无机稠化剂 常用的无机稠化剂有亲有机膨润土、硅胶和炭黑。有人把由膨润土和硅胶稠化而成的脂叫作凝胶润滑脂。下面我们重点介绍膨润土和硅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