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拍客的出现,我们看到了主流与非主流文化的碰撞,主流与非主流究其本质并无优劣之分,二者只是方式、形式、立场或者位置不同而已。拍客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的代表,它不一定非要变成主流文化,它完全可以以非主流的姿态出现在这个社会。拍客,有他自己植根生长的土壤,有他自己独有的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拍客 非主流 价值取向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41
所谓拍客,是指在互联网时代,用各类相机、手机和数码设备拍摄的群体。不分年龄,不分职业,更无需专业技巧,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能随时随地将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用图片和视频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发布到网络上与大家分享。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草根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新兴的传媒方式,互联网为人们带来了无限发挥个性的空间。而草根文化由于拥有个性为先、网络为本、充满娱乐、伸张正义、日日创新的特性,迅速为大众价值观念包容融汇,同时又创造出新的大众文化方式和内容。拍客的产生必然有其相关的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技术条件。
一、拍客产生的社会因素与技术条件
随着法制的普及,社会的公开和民主化,人们相比过去更了解维护自己的权利,更敢于展示自我,更敢于表达自我的看法。这是拍客产生所需要的一个社会心理因素。
拍客的产生还必须具备两个技术条件:私人的拍摄装备、互联网的支持。
拍客,并不是主流媒体,而是民众自发创作形成规模而产生的人群,可以说他们是一种非主流文化。他们产生的原因是数码产品的迅速普及以及互联网的传播。原先拍摄设备只是社会主流媒体的专利,而普通民众鲜有机会接触。随着近十年数码产品的飞速发展,其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价格更加廉价,这使得大多数普通百姓可以获得一台拍摄设备,他们拥有了一种新的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与之同步的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十年来网络迅速覆盖中国,人们得到信息的同时,也有了一个新的展示自己的平台。互联网是拍客作品得以传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拍客作品的分类和价值取向
拍客们总是不忘在工作之余,在生活中,在旅行中,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拍客的作品形式也丰富多样,体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这其中主要有两种拍客作品形式。第一种是有剧本有剧情的对生活的再创作的DV剧形式作品。第二种是直接记录生活的DV作品。在如今的中国拍客中主要分为DV剧拍客和社会拍客。
1.DV剧拍客及价值取向
DV剧是创作者根据真实生活改编的有相对完整内容的剧目。它们截取了不同社会生活的视角,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一种思考。
(1)校园剧——对青春的珍藏
校园DV的鼻祖目前被定义为清华大学2002年的《寝室夜话》。这部作品主要内容是几位大学生的犀利而幽默的谈话,拍摄手法是普通的长镜头拍摄,几乎没有专业影片制作的影子。但是这部简单拍摄出来的具有校园生活特点的短片却因为上传于网络在校园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这之后许多校园DV越来越多地被搬上网络,继而众多高校相继开展校园DV大赛,甚至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还举办了每年一届的校园DV大赛。中国校园DV剧,目前主要指中国大陆大学生原创性质的自拍DV“电影”,表现的是所有创作者们的热烈愿望。此类作品的一大特点在于主创人员在生活中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并希望该作品成为日后的一份回忆。它们都具有相对集中的剧情,是对生活的再创作。
校园DV以其强烈的本校色彩、校园生活和爱情主题,表现着它强烈的青春气息和对于美好青春年华的珍藏的价值取向。校园DV一方面展示的是作者的个人阅历,如西安交大的《我的黄金时代》,这部作品虽然也是描写校园情感,但是更多地突出了大学生们在校园里成长的每一步,是对青春的一种回顾;另一方面则是直白地阐述青春的情感,例如华东交大的《E线情缘》,主题简单明了——校园爱情,主人公们在大学里体验者青春与爱情,虽有泡沫剧之嫌,但毕竟是普通大学生自己创作的一股青春的泡沫。这两部校园DV作品只是近年来诸多校园作品的代表,但是这股校园影视创作潮流已经影响了一代中国青年的成长。
(2)社会剧——张扬小人物的奋斗精神
除了校园DV剧之外的DV持有者们也有很多在进行剧本创作和拍摄,他们所拍摄的作品,主要目的在于:反映社会现象、完成个人拍摄“电影”的梦想、获取珍贵影像资料留作回忆。例如最近风靡网络的11度青春系列DV作品,最典型的代表作是筷子兄弟的系列作品中的《老男孩》。它的主题是追忆逝去的青春,感慨世事变迁,年华老去。影片中所有角色在学校里一步步成长,随之步入社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体验过沧海桑田的人事变迁后,在一个可以圆梦的舞台唱起了曾经的岁月。这一幕让无论片中还是片外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一夜间《老男孩》在80后这个逐渐脱离青春的人群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种以社会生活为主的DV剧作品,主要是反映在社会底层打拼的人们的艰辛、疲惫、困惑,但仍然坚韧前行的励志故事。这类作品的价值取向是张扬小人物的奋斗精神。
2、社会拍客及价值取向
社会拍客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记录,有对平民生活的珍藏,有对社会突发事件的记录、还有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监督等。一个对生活和他人充满爱心的人,一个对社会充满正义和责任感的人,他们用自己手中的手机、相机或DV记录生活,这就是拍客。他们并不是对摄影技术高的人群的称呼,做拍客是一种眼界,更是一种积极的、主流的、社会公德的态度,这种态度比技术更难能可贵。
(1)平民生活——草根也动人。
社会拍客的作品其中很大一部分讲述的是生活的最真实一面,内容质朴,是对平凡生活的诠释和记录,是一种平民化风格的作品。平民化,顾名思义来自普通群众。这一点让它和主流媒体区别开,他们不是胶片拍摄的电影,不是官方的新闻报道,们只是普普通通的草根一族。他们最平凡的生活片段,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留存甚至流传。这种作品的代表作有江南大学的拍客陈妍拍摄的《无锡路上》、拍客王悠拍摄的《享受生活每一天》、拍客王鲁拍摄的《宝宝困了》。这些作品取材和反映的故事都是最普通的生活,体现的是普通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亲情的温暖。还有一种拍客,记录了生活中的奇遇,造就了平民生活的奇迹。例如线永京在西单地铁通道遇见了一个女孩在弹唱《天使的翅膀》,惊讶于她的歌声,线永京将自己拍摄的西单女孩的视频传至网络。从此西单女孩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原本平凡的两个人的普通的相遇,因为其中一个人是拍客,整个故事的结局发生了改变。拍客,其实无意间也成为了一种伯乐,将草根的一些闪光点放大,然后带给社会一个不一样的震撼。
在平民生活作品中观众看到的可能不是自己生活的地方,但是总有种熟悉的感觉,这是因为作者其实就是一个和观众一样的普通百姓。这份亲切感让很多人热衷于拍摄平凡的生活,与他人一同分享。这种自然、质朴、真实的特性和平民拥有的才华,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和动人的力量。草根也动人正是他们的价值追求。
(2)社会事件——人人都是记者
还有一种拍客,除了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之外,还能第一时间发现并传播社会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有拍客在事发两分钟后就将灾区第一现场上传至优酷网站,让全国人民几乎是第一时间了解到了灾区情况。在央视大楼火灾事件中,第一个发现并进行报道的是一位路过的网民,他第一时间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发至网络。可见在信息时代,拍客能够利用网络和手中的拍摄工具第一时间对身边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报道。还有一种拍客的作品体现的更是公民对各种社会中的不正之风的舆论监督。通过影像纪录,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例如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栏目的“拍客在线”板块,经常报道汽车超载、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2009年2月17日的节目中,拍客通过手机拍摄了南宁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对广西翔吉企业噪音扰民一事进行检查时,遭遇该企业暴力抗法的全过程,为日后的举证提供了有力证据。拍客在这次事件中充分地承担了监督者的角色,体现了拍客纠正社会不正之风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公民新闻的崛起,对主流媒体“舆论一律”传播格局产生了冲击,使得主流新闻媒体在之后的报道中将更加理性和客观。
人人都是记者,使得突发事件和灾难事件的真相不可能被掩盖,使得不正之风无处藏身,公民能够充分地享有知情权,使社会更加的公开、透明,从而从根本上推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人人都是记者正是社会事件拍客的价值追求。
三、拍客产生的社会影响
拍客这一特殊人群正被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关注,而他们造成的影响也逐渐扩大。正如所有新鲜事物的兴起都有其必然原因,拍客的出现的原因在于它让大众得到了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正如约瑟夫
[关键词]拍客 非主流 价值取向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41
所谓拍客,是指在互联网时代,用各类相机、手机和数码设备拍摄的群体。不分年龄,不分职业,更无需专业技巧,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能随时随地将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用图片和视频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发布到网络上与大家分享。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草根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作为新兴的传媒方式,互联网为人们带来了无限发挥个性的空间。而草根文化由于拥有个性为先、网络为本、充满娱乐、伸张正义、日日创新的特性,迅速为大众价值观念包容融汇,同时又创造出新的大众文化方式和内容。拍客的产生必然有其相关的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技术条件。
一、拍客产生的社会因素与技术条件
随着法制的普及,社会的公开和民主化,人们相比过去更了解维护自己的权利,更敢于展示自我,更敢于表达自我的看法。这是拍客产生所需要的一个社会心理因素。
拍客的产生还必须具备两个技术条件:私人的拍摄装备、互联网的支持。
拍客,并不是主流媒体,而是民众自发创作形成规模而产生的人群,可以说他们是一种非主流文化。他们产生的原因是数码产品的迅速普及以及互联网的传播。原先拍摄设备只是社会主流媒体的专利,而普通民众鲜有机会接触。随着近十年数码产品的飞速发展,其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价格更加廉价,这使得大多数普通百姓可以获得一台拍摄设备,他们拥有了一种新的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与之同步的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十年来网络迅速覆盖中国,人们得到信息的同时,也有了一个新的展示自己的平台。互联网是拍客作品得以传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拍客作品的分类和价值取向
拍客们总是不忘在工作之余,在生活中,在旅行中,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拍客的作品形式也丰富多样,体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这其中主要有两种拍客作品形式。第一种是有剧本有剧情的对生活的再创作的DV剧形式作品。第二种是直接记录生活的DV作品。在如今的中国拍客中主要分为DV剧拍客和社会拍客。
1.DV剧拍客及价值取向
DV剧是创作者根据真实生活改编的有相对完整内容的剧目。它们截取了不同社会生活的视角,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一种思考。
(1)校园剧——对青春的珍藏
校园DV的鼻祖目前被定义为清华大学2002年的《寝室夜话》。这部作品主要内容是几位大学生的犀利而幽默的谈话,拍摄手法是普通的长镜头拍摄,几乎没有专业影片制作的影子。但是这部简单拍摄出来的具有校园生活特点的短片却因为上传于网络在校园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这之后许多校园DV越来越多地被搬上网络,继而众多高校相继开展校园DV大赛,甚至如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还举办了每年一届的校园DV大赛。中国校园DV剧,目前主要指中国大陆大学生原创性质的自拍DV“电影”,表现的是所有创作者们的热烈愿望。此类作品的一大特点在于主创人员在生活中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并希望该作品成为日后的一份回忆。它们都具有相对集中的剧情,是对生活的再创作。
校园DV以其强烈的本校色彩、校园生活和爱情主题,表现着它强烈的青春气息和对于美好青春年华的珍藏的价值取向。校园DV一方面展示的是作者的个人阅历,如西安交大的《我的黄金时代》,这部作品虽然也是描写校园情感,但是更多地突出了大学生们在校园里成长的每一步,是对青春的一种回顾;另一方面则是直白地阐述青春的情感,例如华东交大的《E线情缘》,主题简单明了——校园爱情,主人公们在大学里体验者青春与爱情,虽有泡沫剧之嫌,但毕竟是普通大学生自己创作的一股青春的泡沫。这两部校园DV作品只是近年来诸多校园作品的代表,但是这股校园影视创作潮流已经影响了一代中国青年的成长。
(2)社会剧——张扬小人物的奋斗精神
除了校园DV剧之外的DV持有者们也有很多在进行剧本创作和拍摄,他们所拍摄的作品,主要目的在于:反映社会现象、完成个人拍摄“电影”的梦想、获取珍贵影像资料留作回忆。例如最近风靡网络的11度青春系列DV作品,最典型的代表作是筷子兄弟的系列作品中的《老男孩》。它的主题是追忆逝去的青春,感慨世事变迁,年华老去。影片中所有角色在学校里一步步成长,随之步入社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体验过沧海桑田的人事变迁后,在一个可以圆梦的舞台唱起了曾经的岁月。这一幕让无论片中还是片外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一夜间《老男孩》在80后这个逐渐脱离青春的人群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种以社会生活为主的DV剧作品,主要是反映在社会底层打拼的人们的艰辛、疲惫、困惑,但仍然坚韧前行的励志故事。这类作品的价值取向是张扬小人物的奋斗精神。
2、社会拍客及价值取向
社会拍客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记录,有对平民生活的珍藏,有对社会突发事件的记录、还有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监督等。一个对生活和他人充满爱心的人,一个对社会充满正义和责任感的人,他们用自己手中的手机、相机或DV记录生活,这就是拍客。他们并不是对摄影技术高的人群的称呼,做拍客是一种眼界,更是一种积极的、主流的、社会公德的态度,这种态度比技术更难能可贵。
(1)平民生活——草根也动人。
社会拍客的作品其中很大一部分讲述的是生活的最真实一面,内容质朴,是对平凡生活的诠释和记录,是一种平民化风格的作品。平民化,顾名思义来自普通群众。这一点让它和主流媒体区别开,他们不是胶片拍摄的电影,不是官方的新闻报道,们只是普普通通的草根一族。他们最平凡的生活片段,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留存甚至流传。这种作品的代表作有江南大学的拍客陈妍拍摄的《无锡路上》、拍客王悠拍摄的《享受生活每一天》、拍客王鲁拍摄的《宝宝困了》。这些作品取材和反映的故事都是最普通的生活,体现的是普通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亲情的温暖。还有一种拍客,记录了生活中的奇遇,造就了平民生活的奇迹。例如线永京在西单地铁通道遇见了一个女孩在弹唱《天使的翅膀》,惊讶于她的歌声,线永京将自己拍摄的西单女孩的视频传至网络。从此西单女孩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原本平凡的两个人的普通的相遇,因为其中一个人是拍客,整个故事的结局发生了改变。拍客,其实无意间也成为了一种伯乐,将草根的一些闪光点放大,然后带给社会一个不一样的震撼。
在平民生活作品中观众看到的可能不是自己生活的地方,但是总有种熟悉的感觉,这是因为作者其实就是一个和观众一样的普通百姓。这份亲切感让很多人热衷于拍摄平凡的生活,与他人一同分享。这种自然、质朴、真实的特性和平民拥有的才华,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和动人的力量。草根也动人正是他们的价值追求。
(2)社会事件——人人都是记者
还有一种拍客,除了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之外,还能第一时间发现并传播社会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通讯中断的情况下,有拍客在事发两分钟后就将灾区第一现场上传至优酷网站,让全国人民几乎是第一时间了解到了灾区情况。在央视大楼火灾事件中,第一个发现并进行报道的是一位路过的网民,他第一时间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发至网络。可见在信息时代,拍客能够利用网络和手中的拍摄工具第一时间对身边发生的社会现象进行报道。还有一种拍客的作品体现的更是公民对各种社会中的不正之风的舆论监督。通过影像纪录,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例如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栏目的“拍客在线”板块,经常报道汽车超载、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2009年2月17日的节目中,拍客通过手机拍摄了南宁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对广西翔吉企业噪音扰民一事进行检查时,遭遇该企业暴力抗法的全过程,为日后的举证提供了有力证据。拍客在这次事件中充分地承担了监督者的角色,体现了拍客纠正社会不正之风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公民新闻的崛起,对主流媒体“舆论一律”传播格局产生了冲击,使得主流新闻媒体在之后的报道中将更加理性和客观。
人人都是记者,使得突发事件和灾难事件的真相不可能被掩盖,使得不正之风无处藏身,公民能够充分地享有知情权,使社会更加的公开、透明,从而从根本上推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人人都是记者正是社会事件拍客的价值追求。
三、拍客产生的社会影响
拍客这一特殊人群正被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关注,而他们造成的影响也逐渐扩大。正如所有新鲜事物的兴起都有其必然原因,拍客的出现的原因在于它让大众得到了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正如约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