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招收的主要是年龄在二岁至六周岁的幼儿,幼儿园的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为了能够帮助幼儿顺利的接受义务教育,在幼儿园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中班的幼儿处在养成规则意识的阶段,幼儿教师需要重视在这个阶段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规范,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意识,这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们受年龄的影响,行为习惯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所以,只要教师能够积极正确的引导,幼儿就能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教育领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的各个阶段都开始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教育儿童,要从小抓起,不断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就需要重视对他们的行为思想的教育。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中班幼儿行为习惯的一些原因,阐述了提升幼儿园中班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影响中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原因
1.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是与教师和家长的教学模式相关。环境对中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幼儿产生自律的观念,不断规范自我的行为,相反的情况下,没有规范的环境,就会造成幼儿逐渐养成放纵无规矩的行为习惯。比如,幼儿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幼儿,使他们能够遵守幼儿园的记律要求,给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设计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家长也需要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在家庭中,不带幼儿观看具有暴力、血腥氛围的动画片,多带幼儿到户外运用和郊游,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这样对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内部原因
首先,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与一些先天条件有关,比如,早产儿、剖腹产儿等,就会因为自身的前庭平衡感欠佳,造成幼儿在学习爬行和走路的时候,常常没有意识的会撞到前方的障碍物等。其次,倘若幼儿在学习爬行的时候就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那么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写字的速度也会跟不上其他幼儿。甚至还会产生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常常会制造问题和麻烦,知觉迟钝等。最后,从幼儿出生起,他们之间就存在着性格差异,有的幼儿喜欢安静,有的幼儿喜欢运动,有的幼儿脾气暴躁,有的幼儿喜欢慢节奏等。通常情况下,情绪暴躁的幼儿,一般都缺乏自控能力,遇到不合心的事情,就会哭闹。
二、培养中班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
1.家园结合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教师,不管在什么时候,教师都需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教育的时候,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需要经常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帮助家长清楚幼儿园行为教育的内容,将幼儿园的教育不断延伸和扩展到家庭,实现家园共育,在家庭和校园的双重帮助下,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幼儿园可以将每个周五设计成家长开放日,让家长都能到幼儿园陪同孩子感受一整天的活动安排,帮助家长深刻的理解幼儿教育,体会幼儿的成长和改变。幼儿园还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幼儿教育专家以及优秀的幼儿教师,到幼儿园为家长朋友们进行免费的培训和讲座,开展家长小课堂,让家长充分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需要,帮助解决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实现家庭教育的提升。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创建一些沟通群,运用微信,教育平台等方式,增加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使家长们都能清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指导家长学会放手,尝试让幼儿做一些家务,锻炼他们的行为能力,家长也能运用视频和图片的形式为学生记录下,展示到消息群。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幼儿形成美好的成长回忆,还会鼓励幼儿健康的成长,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实践活动
中班的幼儿们,年龄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该怎样去解决,所以,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好的状况。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对幼儿进行说教,这样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他们的行为习惯。比如,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幼儿之间经常会出现打鬧、说话等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幼儿教师就可以在开餐之前对他们讲解一些就餐的规范和要求,在班级安排几个小组长,在就餐过程中,辅助教师管理其他幼儿,值得注意的是,小组长需要让班级的每个幼儿都担当一次。这样,幼儿不但能够形成良好的就餐行为习惯,还可以经过担任小组长的职责,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3.做好行为榜样
在幼儿园中,虽然已经是中班小朋友,不同于小班,但是教师依然是他们最信赖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时候,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自律性,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做好行为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对幼儿形成引导。比如,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首先,在教学和游戏时,教师就需要运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讲话时要速度慢一些,方便幼儿学习发音。教师需要重视身边的小事,抓住细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竞争的逐渐增大,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希望幼儿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积极的改革和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家园结合,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等,这样才能真正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亚荣.中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路径研究[J].才智,2020(08):35.
关键词: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教育领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的各个阶段都开始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教育儿童,要从小抓起,不断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就需要重视对他们的行为思想的教育。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中班幼儿行为习惯的一些原因,阐述了提升幼儿园中班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影响中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原因
1.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是与教师和家长的教学模式相关。环境对中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幼儿产生自律的观念,不断规范自我的行为,相反的情况下,没有规范的环境,就会造成幼儿逐渐养成放纵无规矩的行为习惯。比如,幼儿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幼儿,使他们能够遵守幼儿园的记律要求,给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设计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家长也需要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在家庭中,不带幼儿观看具有暴力、血腥氛围的动画片,多带幼儿到户外运用和郊游,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这样对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内部原因
首先,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与一些先天条件有关,比如,早产儿、剖腹产儿等,就会因为自身的前庭平衡感欠佳,造成幼儿在学习爬行和走路的时候,常常没有意识的会撞到前方的障碍物等。其次,倘若幼儿在学习爬行的时候就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那么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写字的速度也会跟不上其他幼儿。甚至还会产生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常常会制造问题和麻烦,知觉迟钝等。最后,从幼儿出生起,他们之间就存在着性格差异,有的幼儿喜欢安静,有的幼儿喜欢运动,有的幼儿脾气暴躁,有的幼儿喜欢慢节奏等。通常情况下,情绪暴躁的幼儿,一般都缺乏自控能力,遇到不合心的事情,就会哭闹。
二、培养中班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
1.家园结合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教师,不管在什么时候,教师都需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教育的时候,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需要经常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帮助家长清楚幼儿园行为教育的内容,将幼儿园的教育不断延伸和扩展到家庭,实现家园共育,在家庭和校园的双重帮助下,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幼儿园可以将每个周五设计成家长开放日,让家长都能到幼儿园陪同孩子感受一整天的活动安排,帮助家长深刻的理解幼儿教育,体会幼儿的成长和改变。幼儿园还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幼儿教育专家以及优秀的幼儿教师,到幼儿园为家长朋友们进行免费的培训和讲座,开展家长小课堂,让家长充分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需要,帮助解决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实现家庭教育的提升。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创建一些沟通群,运用微信,教育平台等方式,增加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使家长们都能清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指导家长学会放手,尝试让幼儿做一些家务,锻炼他们的行为能力,家长也能运用视频和图片的形式为学生记录下,展示到消息群。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幼儿形成美好的成长回忆,还会鼓励幼儿健康的成长,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实践活动
中班的幼儿们,年龄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该怎样去解决,所以,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好的状况。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对幼儿进行说教,这样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他们的行为习惯。比如,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幼儿之间经常会出现打鬧、说话等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幼儿教师就可以在开餐之前对他们讲解一些就餐的规范和要求,在班级安排几个小组长,在就餐过程中,辅助教师管理其他幼儿,值得注意的是,小组长需要让班级的每个幼儿都担当一次。这样,幼儿不但能够形成良好的就餐行为习惯,还可以经过担任小组长的职责,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3.做好行为榜样
在幼儿园中,虽然已经是中班小朋友,不同于小班,但是教师依然是他们最信赖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时候,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自律性,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做好行为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对幼儿形成引导。比如,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首先,在教学和游戏时,教师就需要运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讲话时要速度慢一些,方便幼儿学习发音。教师需要重视身边的小事,抓住细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竞争的逐渐增大,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学前教育,希望幼儿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积极的改革和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家园结合,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等,这样才能真正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亚荣.中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路径研究[J].才智,20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