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行为干预指导的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yy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主观幸福度及生存质量。方法对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多方面进行综合指导。结果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健康行为形成率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及主观幸福度均增加,减少或延缓慢病并发症,生存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健康行为干预指导有利于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主观幸福度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行为干预
  68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0-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400例,其中男性患者250例,女性患者150例,平均年龄为76.5岁。患有多种慢性病。
  1.2方法①家庭护理:家庭护理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还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以及技能的训练,使患者得到较为完善的服务;社区全科医护人员应指导慢病患者及家属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通过家庭关系影响并调整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注重对慢病患者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预防。②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社区全科医护人员首先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疾病的看法,根据具体情况向患者进行相关的介绍,也可以通过定期向患者发放相关资料,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参加相关健康教育讲座和活动等;在患者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积极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共同制定适宜的治疗和康复计划:包括护理的计划、饮食的调整以及用药的指导等方式进行干预,重点是对其生活行为的干预使患者能够得到全方位的照顾。③心理指导:社区全科医护人员应该定期以诚恳、主动以及热情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在与老年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勇气,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疾病,积极主动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进行康复训练等。
  1.3效果评价方法干预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满意度、主动要求健康体检和主观幸福度的调查,共发放问卷400张,回收有效问卷400張。干预一年后再次进行填表调查,由受试者根据近期情况自行填写,回收有效问卷400张。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录入Excel,用SPSS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3讨论
  3.1提高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主观幸福度及生存质量本次调查得出通过社区医护人员实施家庭健康行为干预,老年慢性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明显增加,慢性病门诊及管理服务满意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老年患者疾病知识需求强烈;不良生活方式人数减少、主动要求健康查体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善。幸福度调查中正性情感、正性体验、幸福度得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得分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体现社区全科医护工作的社会价值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是社区全科医护工作者开展慢病健康干预的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全科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全科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生理、心理、专业技能、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还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和优良的品质的形成。开展社区老年人慢病管理健康行为干预,使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能有效调动全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水平,并在更广阔的空间中体现处社区全科医护人员工作的社会价值。
  总之,老年慢性病患者与社会脱离,产生孤独、压抑情绪,严重影响了主观幸福感及其生存质量。通过社区全科医护人员从门诊到家庭的全方位健康行为干预,使患者从知、信、行三方面接受健康指导,能够有效延缓和遏制慢病并发症的发生,使病情得到有效地控制,最终提高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主观幸福度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顺锋,何旭研,林佩卿,邓惠欢.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7).
  [2]何湘琴,彭依娜,胡珊敏,诸治英.社区老年慢性病家庭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分析[J].上海医药,2012(4).
其他文献
【摘要】社区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社会单位,近年来发展迅速,它实现了针对居民生活各个服务项目的多方面对接,其中社区卫生工作是我们常抓不懈、不断努力的重要方向。因其事关居民生活健康,因而,国家十分重视并密切关注社区卫生保健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功能不断完善,各地社区陆续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完善专业医疗资源配置,从而在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流行病防控与观察、传染病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为
期刊
【摘要】艾滋病属于目前发病率极高的一种传染病,其至今还没存在治疗药物以及疫苗,因此,实施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是预防艾滋病不可缺乏的手段。男男性接触人群是高危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同时其还属于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男男性接触人群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开展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675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关于碘缺乏病的和预防措施。方法收集近五年来的一些病例资料,采用抽样调查评估了碘缺乏病的发病情况。结果碘缺乏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地方性的甲状腺肿大,主要是指甲状腺在不同的情况下增大,导致颈部变粗。结论必须重视碘盐中的碘浓度,不能忽视关于碘缺乏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碘缺乏病;预防措施  65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23-02  碘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干预,总结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反应,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面,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方式,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入院的1300例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水平;促进了术后恢复;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  【关键词】妇科;健康教育;内容;方式  6
期刊
【摘要】总结眼科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经验,指导年轻护士开展健康教育。对眼科手术患者实施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给手术患者安全感,提高患者自身保健能力。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眼科;年轻护士  68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3-02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组成部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是护士,健康教育效果如何,病人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婴幼儿保健中对儿童体格与智能发育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参加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系统化管理的婴幼儿50例,根据所选择保健服务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检查与健康教育服务。结果研究组婴幼儿经过1年的早期健康教育服务后,体质量与身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婴幼儿根据传统的标准体检模式进行体格检查。对照组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健康教育手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分成两组,即分析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常规方法干预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措施干预分析组。分析两组患者通过干预前后自我管理和糖尿病知识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干预后,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糖尿病知识认识水平均有所提高,但分析组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优势,对比两组差异,p0.05,则未有明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荣成市2010——2012学年水痘人群分布。方法对荣成市2010——2012学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水痘病例,逐学年统计分析患者年龄的分布。结果2010学年至2012學年共报告的病例数为609例,以小学生和初中生为主要感染人群,占总病例数的62.4%,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2.4%,高中及以上年龄段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20.5%。结论发病年龄有上升的趋势,以学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青春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的影响,并对大学校园实施青春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我校529名在校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前与青春健康教育后的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实施青春健康教育后大学生生殖避孕、青春健康、预防艾滋病性病等基本知识的正答率及对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态度与实施青春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
期刊